高中高一地理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6:41:02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一方面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问题,同时我们也不乏困惑。
一、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回顾
1.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暑假新课程培训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
2.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教师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向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转变。
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的运动”等,对于这些内容,在课堂上首先采取以教师讲述为主,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规律,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和练习进行自我领悟,最后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从而使学生达到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
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等。其基本组织形式是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我学习(有时也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或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学或课前预习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对问题进行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与小结。这种课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或在教室内完成的,那么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课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这种课型主要就是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耳等,如教材 “模拟海陆热力性质”、 “模拟水循环”等内容就可以把它单独设计成一节实验课。但实际课时较为紧张,所以很多活动只能压缩在课堂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3.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地理学科而言,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地理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因此,在教学时时时注意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重视上述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
2.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多,一节课很难讲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
3.学生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许多老师说:地理新课程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
4.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小,学生在应试的路上跑惯了,只知道解题、解题。面对在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新思路上学习,感到陌生不适应。因此,要在课堂上开展“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十分困难。
三、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不同组之间进行答辩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非惟一性),教师在其中主要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对于实验等花费时间长这一点,可以尝试在课前就对学生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提前准备。
针对知识缺乏系统性、零散的情况,教师每上完一节课要进行课堂小结,每学完一个单元也要进行小结,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
针对难学这一点,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心理上预先让学生喜欢它,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如地理成绩可能不好的学生,但地图绘得较好),并不断强化其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标准分解,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让学生尝试到成功,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高一的学生年龄较小,多数学生才十五、六岁,所以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能成人化,以引起学生共鸣。通过上述做法,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作为教师,在新课改试验的第一年,我们要不断的摸索,要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己。作为学生也应该明确自己的位置,懂得做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态度,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摆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已经做了什么,将要做什么,这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006学年下学期高一、高二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备课组长:毛丽菊
本学期来,我们地理备课组三位老师:我、时常武老师和史丽萍老师认真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及业务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坚持真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立足岗位,与时俱进,履行职责,扎实搞好本职工作。把良好的师德化为实际的行动,把教学的高质量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把教科研的能力作为自我培养的重点,力争做到才学高、师德好、质量优、创新精神强。我们三位老师总是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共同讨论问题,共同商议,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小结,期末有总结。特总结如下几点:
(一)研究新课程,实施新课程。
如何实施新课程,这是摆在全组老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
开学时,我们组织全组老师对新课程教学进行精心安排,使全组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老师们通过认真阅读新教材,发现新教材的实用性,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各位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二)实施“青蓝”工程,培养新教师。
本学期开学初,在学校安排下,我和史丽萍老师分别与时常武老师结成师徒关系。新教师做到听一节课,上一节课,学期总听课已超额完成所规定的课数;我们每听一节课,都相互交流意见,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使我组的教师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三)加强教学科研工作。
青年教师充分利用我组的资料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并收到较好的效果。所有配合新课程的教学课件、录像、影片均为本组教师收集和自制。
充分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教案。所有教师都认真学习了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了全级地理课的教学任务。
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在本备课组内安排我和史丽萍老师新课程教学研讨课,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
(四)加强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教学内容地图化。地图(图像)及各种图幅是实现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信息通过图片、图像、音像等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需要突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获得一些难以直接观察、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信息,从而能较快感知认识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教学形式疑问化和开放化。该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这有利于展开学生思维,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通过案例学习促进学生形成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训练化。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本模式以图作为出发点,又以图作为落脚点,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技能过程。
(五)增加了教学评价的内容。
明确指出教学评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师教学检查、对学生学习检查可采用多种方式,不单只是笔试。恰如其分地安排好地理作业(书面作业、制作模型、写地理小论文、观察月相等)对学生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课本学习的考查,还考查学生进行活动时的参与度。
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里我们提出几个思考:如何让我组老师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让我组教师尽快地转变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级6个班的地理课。由于升中考考不考地理,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把地理自作是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不重视。导致学习在课堂上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因此在学期初始阶段,反复多次,从高中为会考、高中综合科等方面,教育学生转变观念,学好所有科目,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如何学好地理,提出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应该说,通过说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教材较初中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会将课本、教学大纲,会考说明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收集一些相关的事实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地震(近一、二年)事件等;结合往届学生某些知识点掌握的难易程度或易出现的错误,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我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把握好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冷铎,暖铎的形成。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购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得得。
精心编写单元练习,力求每一份单元练习能覆盖该单元的全部重点内容,有较大份量的读图分析题,亦增加一些反映当前最新的科技,经济,环境动态的题目。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评讲练习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习,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习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近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习中适当让学生练习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中段考地理成绩比较好
目前,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们的学生难以高中九科的学习,加之部分科任实行“题海战术”,抢占时间,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地理,即使是单元练习,也有不少学生抄袭,以应付捡查。但这又不是一个学科的老师能解决的。当然,亦难的找到时间辅导学生,晚修时间根本无学生看地理书,最后,自己须充实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来的提醒。
本学期我担任了七个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节多事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后总算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习工作顺利进行,不负学校期望。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认真参与教研活动与备课活动
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效果,反思学生情况,组织练习工作,交流各自的教学进度,安排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有目的,定时定量的活动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协调统一顺利地开展下去,同时也使我获益不少,每经一次活动就成长一次。
二、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
根据统一安排,我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在泉州师院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相关方面老师介绍了有关教师法律法规知识,如何追求有效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等。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三、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备课认真,尽量发挥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学中我较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备课过程中,我积极寻找各种素材,包括各种图片和动画,视频,力求做到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结果反映不错,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课内的知识,还注意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关课外知识,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引发了学生地理探究的兴趣。一直认为学习是求知的过程,从本身的需求出发更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作为新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掌握还不够熟悉,这就需要不断的做好教学反思。不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反思,还要积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教学效果,接受学生反映情况,做得好的坚持,做不好的改进。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加强,反之,则不断减弱,最后可能导致学生对该学科失去信心,因此,教学反思必不可少。
同时,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包括: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有治学不严谨之嫌。如对课堂上听讲不认真或表现反常的学生,有时没有及时谈心交流;对没有交作业或作业做得不认真甚至有可能是抄袭的学生,不是每次都过问,这些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改进的问题。

一、学科的教学意义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更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是一门跨越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三大知识领域的综合学科。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国民素质看作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策略,地理学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主渠道,特别的,在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之中,地理学教育是最适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科。
二、学科的教学思路
挖掘地理美学,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掌握地理知识,养成地理行为习惯
三、学生状况分析
基础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初中阶段没有学习地理学科知识求知欲望虽然持续性不强,但求知欲望强;自我展现欲望强,有较好的互帮互助氛围
四、学科教学实践
1、展现地理美学,激发学生价值观注意力
地理学的美学核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美,人鱼自然的最高层次的和谐统一,追求古人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人自身的关系;人际关系;人地关系
寻求平和心境,寻求人际和谐,寻求人地和谐,经营和谐社会、经营可持续发展社会。
2、说明社会需要,明确地理素养
对地理环境有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 感受自然与社会的相关性;有许多和地理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3、说明人生发展需要,明确地理行为习惯
空间定位;空间格局的觉察能力;因果关系分析;过程分析与预测;
野外观察与观测;调查;提出地理问题;地理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
4、强调思路和线索,每一章节都一一强调思路和线索,让学生养成按思路和线索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5、循序渐进,以专题形式补充学生初中地理知识
6、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
7、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
作业每连续两次得A者加2分;单元测验每进步5分者加2分
五、学科教学的反思与展望
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
继续强化“思路-线索学习法”;继续强化过程性评价和整体优化。

时光飞逝,转眼间来北大附中已经半年了。这一个学期,我担任的是高一年级6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由于之前一直在内地工作,初来广州,对这边的情况一无所知,内心一直较为彷徨,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工作的初期,我确实感到了很大的困难。我发现这里的生源比我想象中的要差很多,大部分的学生初中时根本没正儿八经学过地理,大脑中的地理知识几乎一片空白,连最起码的经纬线、南北半球都弄不清楚,更别说一些复杂的地理知识了,说实在话我感觉到有点绝望,尽管在内地已是带过多年高三的老教师了,但面对这一帮学生,我有点手足无措,期中考试的成绩一塌糊涂就是证明,有时候我真想放弃,离开这里回到我原来的单位。冷静下来之后,我也知道逃避不是办法,该面对的还是得面对,这不仅仅是对我负责,也是对这一帮孩子负责。痛定思痛,我决心要采取措施挽救这种局面。面对这种状况,我决心从基础抓起,以抓基础来促提高。下面是我本学期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对学生:1、狠抓基础知识。不管哪次考试,即使是高考,基础知识的考查仍然是主要的,因此,学好基础知识是提高成绩的前提。课堂上我尽量讲一些基础的,学生听得懂的知识,课后挑一些基础的题目给学生做,做后要检查批改,尽量先让他们懂,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好地理是有可能的。2、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基本技能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这把工具运用得好不好,对于考试成绩的突破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在教学上:1、课前认真作准备,努力备好每一堂课,新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贴近生活,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讲课时加入生活元素。对此我仔细阅读地理教学参考,通过认真阅读研究和经常上网了解相关的学科信息,还关注每天的新闻时事等,通过这样可以说经常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新鲜元素,使学生学起来不至于很乏味。2、在课堂上我选择传统与自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也是我的一个心得体会,把主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给出,然后采取组内合作和组间竞赛来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出优胜组,此法颇受学生欢迎。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3、课后认真作总结,找出这堂课的缺陷,然后加以改进,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学生成绩有所提升,虽然相对于海珠区其他学校来说仍然不够理想,但相比较于期中考试来说,无论是优秀率还是及格率都有所提升。
当然,本学期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落实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做得很不理想,这学期由于课程比较紧张,一直忙于赶进度,基本上没时间评价作业,对于一些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落实效果方面有很大影响,下学期在这方面一定会有所改进。

2010学年第一学期临江高中 高一地理组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齐心协力,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以现代教学观念为实践指导,以推进中学地理素质教学为工作中心,切实落实学校在各项工作的要求,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探索。以创建优秀备课组为目标,和谐共处,不断总结,发挥优势,改进不足,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使高一地理备课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规范备课组活动制度
充分利用每周的周五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时间,全组教师集中研讨。有计划、有针对性、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由一人主备,各人复备,统一进度、统一课件、统一导学案,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所有教师都认真学习了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了全组地理课的教学任务。
2、加强教学科研工作
本学期,本组教师积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教学素质,进行科研工作。俗语说,教而不研则僵,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开展地理校本课程编辑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有几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3、加强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本学期学校实行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本着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备课组全体教师进行了积极地讨论,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讨,结合地理学科的特色,制定出“高效课堂”的模式,导学-学生展示讨论-点评讲解-巩固练习的模式,在模式当中特别要注重地图的训练。地图(图像)及各种图幅是实现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信息通过图片、图像、音像等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需要突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获得一些难以直接观察、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信息,从而能较快感知认识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教学形式层次化和开放化。该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注重学习的过程,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学生、教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这有利于展开学生思维,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通过案例学习促进学生形成宇宙观、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过程训练化。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本模式重在自主、合作、探究,以图作为出发点,又以图作为落脚点,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技能过程。
高一地理备课组
二〇〇九年一月一日

1、坚持集体备课。根据学校和年段组的安排,每周六上午为集体备课时间。本学期除个别时间因集体活动没有进行外,其余时间都进行了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解决了许多教学中的难题,如对具体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取舍、难度的把握、课时的安排、进度的统一等。2、 坚持相互听课,有问题及时交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在集美中学举办的全国“第三届激活课堂”活动中,备课组二人(陈绍锋、王宝国)都成功进行了教学展示,获得了与会教师与专家的好评,二人都获得了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频发的荣誉证书。
4、坚持认真批改作业,并及时反馈。由于高一地理每人教6个班,人数多,批改作业量大,所以我们二人都采取定期对作业进行全收全改的办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讲评。有时还进行课前小测,每测必改,每改必讲,效果良好。
5、开展了地理选修课教学。本学期我们备课组开的选修课是《生活中的地理》,每周五下午三、四节进行,二人轮流上课。教学内容是备课组集体确定,教师本人查找资料备课,有问题二人集体研究解决。
6、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如参加集美区举办的第三届中学教学教改总结及流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计活动,集美中学与乐安中学的集体备课研活动等。
7、坚持教育改革,不增加学生负担。高一下学期分班后,针对理科班的现状,备课组两人都坚持不增加学生负担,基本不留课外作业,少量作业尽量让学生在课堂内完成,节省了学生大量的时间。
8、坚持用课件上课,提高课堂效率。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讲课时需要大量的素材和案例。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两人基本上将每节课都做成课件,很受学生欢迎。
9、教学成绩稳步提高。一年来,在备课组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文理科学生的成绩都稳步提高,理科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以上就是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2007—2008学年的工作总结,在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完善,力争使地理备课组的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
我国古代的大教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那么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爱学的目的呢?在这一个实习期间的高一地理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索的。
一、认真上好第一节课,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束火花。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讲每一章节的第一节课时,教师首先要抓住这个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讲好第一节课,这是学生对该章地理内容是否有兴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师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强易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引言,适当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引入。可采用歌谣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世界气候的季风气候之前,我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东西就好讲多了。
三、灵活运用各种趣味语言。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
1、谚语的妙用: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
2、歌曲的借用
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
除直接播放歌曲外,我间接引用了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我就问:“黄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盛行于哪个季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风引进来讲了。
四、穿插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尤其是初中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又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例如,在讲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我讲了粤菜与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形成清淡与酸辣的特点。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过小故事也使学生明白了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坚定了他们学好气候这一章的信心。
五、不拘一格,让学生动手,搞好双边教学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现身说法,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小游戏,小竞赛,寓乐于教,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这样让学生能眼脑并用,在竞争中学知识,在竞争中掌握知识,趣味无穷。
六、形象直观的课堂教学,鼓动学生求知欲
教育家约翰?洛克曾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因此,要使学生始终精神奕奕,教师就要针对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征,上课要多利用形象直观的挂图、模型、板画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充分利用课本、地图册中的彩图。在讲纬度影响气候时,我让学生对比地图册中冬季的东北与海南。并描述冬季的东北,人们穿着棉衣棉裤,戴着棉帽围着围巾,从头到脚除了脸都裹了起来。而冬季海南岛,人们都是穿着泳衣,在水中尽情畅游。形象生动的画面,再加上详尽活泼的语言描述,给学生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其次,充分利用地理挂图,地理教学需要大量挂图。
七、设计好提问,启动学生思维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是句至理名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否则学生昏昏欲睡,根本打不起精神,更别提兴趣了。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设计好提问,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启发学生思考。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的目的。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3、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4、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不同的工作经验让六位老师在工作过程中能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激发更大的潜力;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使高一地理教学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有了更大的进步。总结一学期所做所想,我们收获了以下心得和经验。
一、一学期所做的工作
1.支持学校工作,积极完成任务。
刚刚过去的一学期,高一地理备课组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和年级组分配、布置的各项任务。全组老师积极支持学校工作,群策群力制定教学计划;认真按时按质进行集体备课;积极落实教务处和年级组组织的教学观摩和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设公开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学。
本备课组的成员都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精心备课,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本备课组坚持按时集体备课,讨论授课的方法,能够做到目标,进度,作业,测试的统一,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写出讲稿,讲述对教材的理解,教学重点及难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然后大家研讨、交流,最后集思广益,确定统一的教案,再由各个老师针对班级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操作环节。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发扬团体合作精神,注重相互交流探讨。
本备课组的老师无论是谁在网上收集到的或在别处得到的教学资料,都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备课效率。为了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一地理备课组坚持相互听课,当面或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实事求是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路子,形成教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我们组内的教研气氛非常浓厚,除都能按时参加组内的正常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还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碰在一起讨论问题,研讨教法,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事们通过讨论,不但提高了对许多模糊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4、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本备课组的老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利用辅导课和其他课余时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你不教我不懂”引导成“你不教我也懂”,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自学教材的习惯,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立足高一,着眼高三,目标明确,稳打稳扎。
高一地理部分内容属于高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研、教学过程中,我们高一备课组始终坚持为高考备战的原则,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思维习惯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严格按高考要求讲授知识、考核学生,而且开创性地提出旧题新考,强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理解,扎扎实实抓规范。
二、存在问题
1、不同班普遍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或者是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不够的情况。
2、开放性题目学生的解答能力欠缺, 学生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3、学生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较少,学生分析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三、今年努力的方向
1.更好更严格地抓好备课组建设,特别是从备课组成员的思想入手,要不满足于现状,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要认真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利用多种手段(包括电化、多媒体等)改进地理课教学。
2.强化对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以及有关资料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使备课组内的教研、讨论气氛进一步浓厚起来,通过讨论、交流,使备课组成员的知识、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加强同事之间的团结互助、互相关心,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再作不懈的努力。
总之,本学期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的六位老师都在竭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且大胆推陈出新,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备课组将始终坚持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不断创新,将工作做得更好,为实验高中明天的辉煌再做贡献!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76和80班及高一106和107班地理课的教学工作任务。
首先,在高一,在本学期初,我主要抓高一地理的基础知识部分,规范学生上课纪律及完成作业,纠正学生学习地理沿用初中的方法。高二由于有全市统考,所以,在赶教学进度的同时,渗透高一两册必修的内容,进而做到温故而知新。
由于学生在本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没有平时成绩,我马上做了补救措施:要求学生用3周时间完成练习册,改好、讲评月考试卷。在接手高一地理教学任务以后,我发现学生普遍有上课纪律散漫、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应付测验、月考不认真等情况,导致了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因此,针对这些普遍现象,我制定了下学期的工作方向为纠正地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提高课堂效果这三大方面。对做得好的班级、个人及时表扬和鼓励;每次测验、月考之后进行全级排名,务求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各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总复习过程中特别强调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运用图导法建立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结构,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选择题进行换向突破,化难为易;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法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题型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最后,在高三的教学工作中,本学校是一所新兴的学校,学生的生源较差,其理解能力往往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针对这个特点,在高考复习期间,应注意对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和落实。以避免出现教师讲过多次,但学生仍然无法理解;或者是部分同学理解,而其他同学仍然不能理解的现象。而且对于本学校的学生应该实事求是,尤其是中等及差生,不要对他们做出太高的要求,只要求其掌握能够掌握的内容;对于难于掌握或者是理解的,有时可以放弃。只有做到真正的落实,才能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从而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2008年下学期我担任了XXX学校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高二两个文科班、两个理科班和高一两个班的),并担任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与备课组其他老师顶高温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泉州市泰和大酒店参加了高二地理学科新课改培训。三天培训期间,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从教材编写方面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计思想和教材内容作了介绍;广东省的一线教师介绍了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省地理教研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的开设时间、方式、课时安排、教学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高(本免费公文来自www.12edu.cn教育城转载请注明)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本学期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会考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重点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注重对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础及培优,组织高一备课组成员做好下列工作:
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高一备课组内,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 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最佳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
4、配套习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问题
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井井有条,这让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将到来的下学期,新课改尚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却又颇感任重道远。要正确引领并促进自己教育教学技能的专业成长,必须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和个人时间管理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加强日常工作的归纳、总结与反思。

1.坚持集体备课。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每周二上午为备课组活动时间。本学期除个别时间因集体活动没有进行外,其余时间都进行了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解决了许多教学中的难题,内容有对具体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取舍、难度的把握、课时的安排、进度的统一、练习题的使用与讲解、疑难问题的讨论等。
2.坚持相互听课,有问题及时交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坚持认真批改作业,并及时反馈。尽管高一地理每人教几个班,人数多,批改作业量大,但备课组老师还是坚持每课有练,练则必批,并及时根据反馈来做讲评,效果良好。
4.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如参加市教研室在三中举行的课堂教学观摩教学活动,在我校举行的高三教学研讨活动。
5.坚持教育改革,不增加学生负担。高一下学期分班后,针对必修班的现状,备课组都坚持不增加学生负担,布置适量的作业以达到巩固之目的。
6.尽量尝试用课件上课,提高课堂效率。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讲课时需要大量的素材和案例。备课组努力将重点内容做成课件,提高了课堂效率。
7.教学成绩稳定良好。一年来,在备课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无论必修班还是选修班,在期中、期末或月考中地理学科成绩稳定良好。
以上就是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2007—2008学年的工作总结,在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完善,力争使地理备课组的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共两大部分,选择题60分,非选择题40分。试题难易程度适中,起点低,坡度缓,重视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灵活性。注重学生阅读图表能力,全卷14幅图表,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选择题所考知识面广,主要以简单题为主,部分试题源自于课本的某一段话或某一原图,体现紧扣课本。
非选择题共四大题,灵活性强,着重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31题出示某一地区人口和资源,让学生计算环境人口容量;又如32题、33题给出一个城镇和工业布局图,让学生评价其是否合理,原因何在;34题是最为关注、人皆知的臭氧层破坏问题。
二、答卷情况分析
1.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选择题答对率较高,共30个选择题,答对20个以上的学生占70%。Ⅱ卷第34题,答对率在85%以上。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读图能力差。有些学生解决交通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连一条都写不出来。部分学生不会读图,不看图例,不知地图方向。如32题河流的上下游不知道,上下风向弄不清。
3.知识应用能力欠缺,回答问题语言不准确。如32题C处建自来水厂,其原因是此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洁净。D处建钢铁厂不合理,因此处位于盛行风上游,污染城市空气。但许多学生回答C处建自来水的原因只是此处靠近河流,有利于城市供水,没有回答水质情况;D处建钢铁厂离城区近,污染环境,没有风向情况。这是学生不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能适应在给定的情境解决问题,不能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正确判断。导致答题不能答到点子上。在作答33题时部分学生在根据试题要求合理组织答案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学生答题没有针对性,缺乏关键词,语言不简洁,答了很多内容实际上只答了一个方面。
三、教学及复课建议
1.夯实必修模块基础知识。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在学生训练过程中逐步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2.切实进行以图表为载体的能力训练。图表也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因此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应该成为经常性的练习。学生要练习能熟练使用、分析各种类型的图表,能迅速“提取有效信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分析知识,并在知识的联系上多下工夫,深刻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知识,达到在知识分析过程中巩固地理知识、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3、加强规范答题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地理学科考试中的语言表达应符合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有序性等的要求。
一、   试题质量分析
命题意图: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目标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次期中考试目的是促进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础能力的掌握,反思教与学的不足,为下阶段的会考复习提供依据。
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Ⅰ卷的客观题与Ⅱ卷的主观题比例为6:4。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综合题两大类;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有4大题,共40分。考试范围:高中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第二章全部内容。
试卷特点:
1、试卷依纲扣本,起正确的导向作用
试卷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地理学科思想与重要地理观念的教育。试题的取材大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教材中的体例结构各部分都有涉及到。纠正了学生只重视做配套练习,而忽视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还唤起了学生重视平时课堂的听课效率,不能等到考试前再来才注重知识的复习。
2、整卷知识覆盖面广,结构合理
试卷采用了单项选择题30题的做法,就是为了使考核的知识点涉及面更广些;每本书几本都有1题综合题,比例结构较为合理。这符合高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3、重视图像考核,体现学科特点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试卷中涉及到的地理图表类型多样,有的是一图多题,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掌握情况。
4、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试卷难度适中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格率与平均分控制在双60,两个层次班级的平均分差值控制在10分以内。难中易的比例为7:2:1,难度适中。试题内容大多取材是教材,这样,就避免了出现偏题与难题,大大降低了试卷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综合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又满足了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二、答题情况分析(各题平均得分率、错例以及错因分析)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各题得分情况
答题情况分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错误
16A3B4C
10A11B16D
13A12B8C
3D
1A2C1D
18A1B2D
18A19B
8A9C3D
2A3C
难度
1
0.8
0.8
0.3
0.32
0.7
0.94
0.78
0.4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错误
4C3D
3A8C
3A2C1D
2B4C
1D
2D
5A1B1C
5A3B1C
3A1D
16B20C3D
18B19C5D
1B1D
1A1B1D
难度
0.4
0.4
0.5
0.5
0.1
0.15
0.4
0.5
0.2
1
1
0.1
0.1
题号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错误
1A2C2D
5B3D
3A2B1C
2A3B3C
13A14B8D
23A8B12C
4A3B1C
3A2C1D
9A3B1C
5A3B1C
5B3C1D
2A3B1D
8A3C4D
3B1C2D
难度
0.1
0.3
0.2
0.3
0.7
0.9
0.5
0.4
0.53
0.3
0.3
0.3
0.7
0.3
综合题:1、2、3 为基础性习题,较简单;4题较难学生很难转换过来思维。
存在问题及原因
主要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特别是理科班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平时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地理学科知识。
2、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模糊。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大多是浅尝即止。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
对这些问题还只是一知半解,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
3、审题不认真导致失分多。
4、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着的问题。
改进措施
1、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3、  加强训练、个别辅导,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读图、应用能力。
4、  讲透教材重点、难点和原理。
5、  培养正确的答题方法。
6、  对于图表题加强训练和方法的总结。

一、   试题质量分析
命题意图: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目标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次期中考试目的是促进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础能力的掌握,反思教与学的不足,为下阶段的会考复习提供依据。
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Ⅰ卷的客观题与Ⅱ卷的主观题比例为6:4。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综合题两大类;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有4大题,共40分。考试范围:高中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第二章全部内容。
试卷特点:
1、试卷依纲扣本,起正确的导向作用
试卷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地理学科思想与重要地理观念的教育。试题的取材大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教材中的体例结构各部分都有涉及到。纠正了学生只重视做配套练习,而忽视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还唤起了学生重视平时课堂的听课效率,不能等到考试前再来才注重知识的复习。
2、整卷知识覆盖面广,结构合理
试卷采用了单项选择题30题的做法,就是为了使考核的知识点涉及面更广些;每本书几本都有1题综合题,比例结构较为合理。这符合高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3、重视图像考核,体现学科特点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试卷中涉及到的地理图表类型多样,有的是一图多题,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掌握情况。
4、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试卷难度适中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格率与平均分控制在双60,两个层次班级的平均分差值控制在10分以内。难中易的比例为7:2:1,难度适中。试题内容大多取材是教材,这样,就避免了出现偏题与难题,大大降低了试卷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综合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又满足了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二、答题情况分析(各题平均得分率、错例以及错因分析)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各题得分情况
答题情况分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错误
16A3B4C
10A11B16D
13A12B8C
3D
1A2C1D
18A1B2D
18A19B
8A9C3D
2A3C
难度
1
0.8
0.8
0.3
0.32
0.7
0.94
0.78
0.4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错误
4C3D
3A8C
3A2C1D
2B4C
1D
2D
5A1B1C
5A3B1C
3A1D
16B20C3D
18B19C5D
1B1D
1A1B1D
难度
0.4
0.4
0.5
0.5
0.1
0.15
0.4
0.5
0.2
1
1
0.1
0.1
题号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错误
1A2C2D
5B3D
3A2B1C
2A3B3C
13A14B8D
23A8B12C
4A3B1C
3A2C1D
9A3B1C
5A3B1C
5B3C1D
2A3B1D
8A3C4D
3B1C2D
难度
0.1
0.3
0.2
0.3
0.7
0.9
0.5
0.4
0.53
0.3
0.3
0.3
0.7
0.3
综合题:1、2、3 为基础性习题,较简单;4题较难学生很难转换过来思维。
存在问题及原因
主要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特别是理科班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平时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地理学科知识。
2、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模糊。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大多是浅尝即止。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
对这些问题还只是一知半解,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
3、审题不认真导致失分多。
4、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着的问题。
改进措施
1、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3、  加强训练、个别辅导,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读图、应用能力。
4、  讲透教材重点、难点和原理。
5、  培养正确的答题方法。
6、  对于图表题加强训练和方法的总结。

一、命题意图:
本次五校期中联考地理科由我校命题,考试内容为必修2(第一~三单元)。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题应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具有较广的覆盖面。试卷教学内容各部分的比例为:人口的变化(32分)、城市与城市化(29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9分)。
二、试题特点:
本卷有两大题型:选择题,40小题,共40分;非选择题,6大题,共60分。试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涉及知识面广
本卷中的考点除考虑第一次月考知识点考查的重复,几乎覆盖三个单元的每一节,从而全面考查学生对新教材的掌握情况。
项目
知识点
非选择题
选择题(题号)



人口的数量的变化
41
45
1.2.3.4.6.7.8.9.12.13、41
人口的空间变化
10.11.14.15
人口的合理容量
5.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42
46
17.18.19.22.23.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6.21.
城市化
20.24.



农业的区位选择
43
44
25.26.27.28.29.33.34.38.39.40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0.31.32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5. 36.37
2、突出重点难点
新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都是此次命题的关注对象。例如,选择题中涉及人口“三率”、人口数量变化、空间变化、城市化、农业的区位选择等;非选择题中涉及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老龄化、城市等级体系、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等。
3、考查综合能力
对于高一学生,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能力。试卷中大量使用图像、图表、材料等。试题中出现地理图像10幅,考查的分数达70分左右。尤其是突出了对地理原理示意图、坐标图、等值线图和地理分布图的考查。同时试卷还注意了地理数据的考查,如第12~13题。
4、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由于紧扣课程标准,没有偏题、怪题,试题内容较多的取材于教材及相关辅助用书,考查方式更加接近常规教学,试题难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从而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基本符合难度8:1:1的目标。
三、答题情况分析:
由于试题的总体难度降低,因而学生的得分情况也较为理想。根据5所学校(考生数2252人)上传的考试数据,学生得分情况如下:
①、五校与本校总体情况:
项目
与考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及格数
及格率
优秀数
优秀率
五校总体情况
2252
93
10
63.09
1497
66.47%
158
7.02%
将乐水南中学
433
88
0
61.7
279
64.4%
22
5.1%
②、五校与本校各分数段分布情况:
项目
19
以下
2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99
100
五校总体情况
8
71
227
449
769
570
155
3
0
将乐水南中学
3
14
47
90
156
101
22
0
0
③、本校答题情况抽样分析:(抽样109份试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确率(%)
34.9
45.9
72.5
84.4
81.7
68.8
37.6
77.1
68.8
75.2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正确率(%)
55.9
75.2
57.8
90.8
99.1
97.2
90.8
78.9
78.9
83.5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正确率(%)
87.2
88.9
54.1
58.7
88.1
68.8
64.2
60.6
84.4
66.1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正确率(%)
44.0
77.1
22.9
42.2
67.8
87.2
77.7
84.4
88.9
88.9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得分率(%)
68.9
61.8
54.0
69.2
53.7
56.7
由上表可知: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学生做得比较好的题目是3、4、5、8、10、14、15、16、17、18、19、20、21、22、25、29、36、38、39、40等,这是一些最基础的试题;做得最差的题目是1、2、7、31、33、34题。
第1题,不能够判断农业革命期间是何种人口增长模式。
第2题,不能区分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和人口数最多的大洲。
第7题,对我国人口工作任务不清,不能透过表象挖本质。
第26题,空间定位能力差,也看出解选择题的技能差,不能正确用排除法。
第33、34题,获取材料中的有用信息能力较差,无法正确理解“工厂化农业”概念。
(2, )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总体而言,学生做得不够理想。特别是第43、45题。
第43、45题,分析图表能力较差,第43题,对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区分不清,判断理由叙述不完整。第45题,不能正确界定人口老龄化,学生审题不清,组织答案不完整。
4、答卷中的问题
(1)文字书写
有的字迹潦草、不工整、不规范,有的多处出现错别字,涂涂改改,难以辩认。例如43题第1小题。
(2)内容表述
语句不通顺,描述不清,甚至错误,且学科语言不强。例如第45题,有的学生把“少年儿童比重大”描述为“人口自然增长快”,显然在内容表述上不符合题意。
(3)学科基础
本卷中除个别题目能力要求高外(如第12、13、26题),其它试题乃都是课本中学生应该掌握的问题,但考试结果不尽人意,反映了学生的基础非常薄弱。
(4)读图能力
本卷共有46题,涉及图10幅。例如第43题,学生的得分率在非选择题中是最低的,关键原因是不能将图和课本中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读图能力差。
四、几点教学建议:
(一)研读课标
课程标准不只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学、命题的依据。认真学习新课标,运用新理念,切实做好传统观念的转变,否则就难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努力做好备课的工作,对照新课标,了解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灵活地处理课堂教学内容,讲解详略得当,这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一起始年级来说,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相对其它学科而言,地理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几乎是一场空白,无疑给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带来难度。一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容易产生急躁的情绪,缺乏自信和努力,久而久之,成绩总是难以提高,甚至产生厌学,最后只能自暴自弃。倘若教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把自己的学习搞好。
(三)夯实双基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基础知识只是铺垫,基本技能才是核心,特别是阅读图表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看课本中的图表,并运用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智力也会得到发展。
(四)激励评价
由于区域地理知识的断层,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不很高,遇到困难就会动摇,举棋不定,往往产生退却情绪。在这个时候,教师要给以帮助、给以支持、给以鼓励,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做好激励评价工作。当然,学习过程评价要和学习结果评价有机相结合。

我校高中一年级期末考试工作于2010年1月25——28日进行。由学校教研室统一安排了命题、制卷工作。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组织了期末考试工作。由年级统一安排了各学科组阅卷评分工作。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了考试分数统计汇总工作。现在,依据麒麟区教育局教研室要求,对我校高中一年级地理学科期末考试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敬请大家指导!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组成和结构:
本次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Ⅰ卷的客观题与Ⅱ卷的主观题比例为6∶4。题型采用单项选择题与综合分析题两大类。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有5大题,共40分。考试范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一、二单元内容。各章节所占的分值比例较为合理。
2、命题要求:
试卷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检测、评价,突出学习的阶段性,注重基础,突出主干,控制难度。特别注意高一起始年级地理兴趣培养、学科价值体现、实用、适宜与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力求试题新颖、灵活、多样。追求命题、详细答案及评分标准的客观、公正,具有检测的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目标性。也要有较好的信度和区分度。命题严格按学校期末考试要求制卷,易、中、难的比例为7:2:1。
3、试卷特点:
(1)、试卷体现了自然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与实际生活、社会的联系与应用,发挥正确的学习导向功能。试卷重视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思想与重要地理观念的教育。试题取材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涉及活动、案例、读图能力思考、地理问题探究。诱导学生不仅仅要重视新教材的文本内容,更要注意图表、活动、案例、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的学习,纠正学生传统学习习惯与方法,防止学生忽视新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与灵活应用,唤起教师、学生对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与重视。
(2)、试卷中考查学生注重自然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的理解与应用,重视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防止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僵化学习。只有真正通过理解相关地理知识之后,才能灵活运用知识。 但是试题注重了难度控制,也顾及知识覆盖面与基础知识的把握。
(3)、试卷特别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图像考核,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引导教师、学生重视地图学习。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又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学习技能和方法。但是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大难点。试卷中涉及到原理图、统计图、统计表、示意图、过程变化示意图、区域局部图等,目的是检测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能力与水平。读图分析的分值在70分。有的是一图多题,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试卷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试卷难度适中。没有偏题与难题,大大减轻了学生考试负担;同时,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又满足了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5)、试卷重视自然地理综合运用知识解答生活、社会中的实际地理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加大了。加大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也是区分学生学习能力、灵活应用程度的需要所在,又是新课程的核心要求。
二、考试评价
1、选择题
1——12小题考查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其中,1、2、12小题考查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考查学生区别天体类型、天体系统的层次(图示)、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难度小,得分率高,属于基础性知识检测。3——11小题考查地球自转、公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单元活动地理方向辨别。重视地球公转图、日出日落图、太阳照射图、南北半球、河口泥沙淤积规律的判断分析,属于原理、规律性知识以及应用考查,学习要求高,一般学生失分多。13——30小题考查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其中,13——16小题考查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涉及岩浆来源、地理野外考查的岩层、岩石判读,联系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板块分布分析地震成因,结合埃及“狮身人面像”分析外力作用。难度不大,但是灵活性高,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分率较高。17——24、30小题考查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17小题结合飞机航行考查大气分层及其特点,属于理解应用题。18——20小题联系月球的温差、《齐民要术》关于霜冻与防止霜冻记载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分析,属于大气保温原理的理解应用。难度小,易得分。21小题利用日本二战期间使用氢气球燃烧弹偷袭美国的奇闻异事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激发地理学习兴趣。22小题利用唐诗认识我国季风环流。23——24小题考查天气系统知识,联系我国南方冰冻雪灾天气、冷锋活动、气旋、反气旋图分析,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生活性、社会价值。本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得分率不高。30小题结合气候统计资料分析判定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形成原因。难度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不足的学生不易完成。25——29小题考查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25小题结合水循环示意图,联系我国三峡工程理解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体现地理知识在重大工程建设上的极大科学价值。难度小,学生易理解。26小题联系河流水文特点,重点考查学生统计图的分析判读能力。27——28小题联系美国海岸垃圾污染考查世界洋流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学以致用的地理知识应用。学生地理分布图不清晰较难正确判读。29小题结合图示考查地理运动规律性知识,难度一般。
从阅卷统计分数看,优秀学生得分在50分以上,最高分58。中等学生在36—48分之间,基础差的学生在24——34分之间,最低分18分。区分度高,也说明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2、综合分析题
31大题属于地理实践活动题,也是新教材教学要求与老教材最大区别之处。本探究实践是利用某学校升旗活动的旗杆与教学大楼实际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过程与方法考查。学生没有具体实践体验,以及地球公转规律掌握不好就非常难于作答。考查目标就是要求大家落实新课改的理念与教学要求。从检测成绩看,有一个8分的满分学生,多数学生在2——5分之间,0分学生也不少。除题目要求高之外,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实际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方式。
32大题结合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类型、工程建设、找水、地形变化及其原因分析判读。难度不大,体现地理知识的学习魅力。评卷看,得分率高。多数学生在6——8分。33大题根据等压线示意图分析判断风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面摩擦力不同情况下的风向分析,理解高空风、地面风的形成,风向以及大小比较分析。是大气运动的重要性知识点。考查分数看,学生掌握不理想,需要教学中注意加强重点知识的方法学习与指导。
34大题结合等压线分布图考查天气系统中锋面、气压系统。属于规律性知识学习与考查。学生不能够正确读图分析是失分的重要原因。教学中教会学生养成正确读图习惯与方法格外重要。35大题是根据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分析比较不同地区气候特点、气候成因、气候差异。分析我国长江流域的灾害性天气利弊。本题是综合分析能力的较高体现,学会天气、气候因素分析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与热点,是导向性试题考查,要求教师、学生关注发展性评价。考查结果看,得分率普遍不高,是今后高考选择学生需要重点加强学习与强化的知识内容。
综合分析题的分数统计,最高是38分,多数在20——32分之间。0——10分的学生也较多,部分学生是空卷,属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与方法亟待提高的学生类型。
3、整体情况分析
根据初步统计,我校本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应考21个教学班,总人数1341人,缺考12人,实考人数1329人。最高分91,90分以上2人,80——89分52人,70——79分207人,60——69分412人,及格人数合计673人,不及格(60分以下)656人,及格率50.2%。各分数段呈正态分布,说明考试正常,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认真,能较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数差距明显,学习发展较为不平衡。与预期相比,优秀率与及格率偏低一些,其它较为正常。根据地理组评卷分析总结,这次考试暴露出来的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主要问题是:
(1)、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平时课堂上不注意听课,学习自觉性差,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地理学科知识;在复习期间,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有关活动、问题研究、读图思考、阅读等较少花时间认真学习。考试不去理解题意,胡乱答题。
( 2)、学习不踏实,学习环节落实不够。概念、原理模糊, 学习“蜻蜓点水式”。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缺乏知识理解与灵活应用的能力,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地理专业术语掌握较差,地理事物混淆导致失分。
(3)、审题不清,图文结合与实际分析能力欠缺,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是这次考试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问题。如何从图表或是背景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如何使用准确地理语言、名称答到点子上,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分析解答实际地理问题,学生理解不透,是导致学生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
(4)、教师反映,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新教材理解把握尺度不好,学生学习能力、地理基础状况差异过大,检测试题偏难也影响考试成绩与学生发挥。
三、教学建议
依据我校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与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困惑,针对学生与教学实践,提出几点设想与改进建议,希望领导支持,大家合作,共同提高。
1、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实施方案。新教材对于大家都是一个挑战和机遇,需要大家认真研究新教材的教法、学法,熟悉教材结构体系,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精心备课,抓好教学各环节,有的放矢,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式。
2、教师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深入了解学生,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目标、目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增强学习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理想、前途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教学被动转化为主动,学生学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外学习的辅导、指导,不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要保证学生课后训练巩固,切实落实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能放弃没有信心学习的学生,争取一对一的辅导,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燃起学习激情。
4、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解题技能的培养和指导、训练。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方式革新,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原理、规律分析,地理读图方法指导,要多结合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技巧。要探索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深化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感受地理学习成功的魅力。
5、教师要加大相互学习与交流,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多相互听课、评课,主动、积极在网上、媒体、教学参考书籍上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加强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自己教学中的新思路,齐心协力,共同发展,不断进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积累教学成果,更新教学方法,让自己成为学生热爱的研究型教师。让学生成为自己崇拜的学习对象,喜欢你!更喜欢你担任的地理学科。

命题意图: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目标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本次期中考试目的是促进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础能力的掌握,反思教与学的不足,为下阶段的水平考试复习提供依据。
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Ⅰ卷的客观题与Ⅱ卷的主观题比例为4:6。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综合题两大类;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有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有6大题,其中最后2题只要求学生任选做1题,5题共60分。考试范围:高中地理必修3全部内容。各章所占的分值比例较为合理。
试卷特点:
1、试卷依纲扣本,起正确的导向作用
试卷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地理学科思想与重要地理观念的教育。试题的取材大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教材中的体例结构各部分都有涉及到,如活动、案例、思考或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这样,既克服了学生只重视读教材的文本内容,而忽视教材中有关图表、活动、案例、思考或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的习惯;又纠正了学生只重视做配套练习,而忽视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还唤起了学生重视平时课堂的听课效率,不能等到考试前再来才注重知识的复习。试卷中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占到70%以上,学生如果只是凭借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很难得分的,只有真正通过理解相关知识之后,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试题中选做题的出现,则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所有这些都对学生的复习起良好的导向作用。
2、整卷知识覆盖面广,结构合理
试卷采用了单项选择题40题的做法,就是为了使考核的知识点涉及面更广些;各章都有1题综合题,比例结构较为合理。这符合高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3、重视图像考核,体现学科特点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试卷中涉及到的地理图表类型有统计图、统计表、示意图、模式图、过程变化示意图、区域局部图等,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能力的试题占80分,其中单项选择有12幅共占20分,综合题有11幅,共占60分,有的是一图多题,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掌握情况。
4、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试卷难度适中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格率与平均分控制在双60,两个层次班级的平均分差值控制在10分以内。难中易的比例为7:2:1,难度适中。试题内容大多取材是教材,图表也多为教材的原图,这样,就避免了出现偏题与难题,大大降低了试卷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综合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又满足了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5、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综合性大
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难度较大的,例如第2~3题组就把气候、径流、区域的判断与作物综合在一起考查;第25~26题组就把能源、交通、与空间位置顺序、工业类型的区位与环保等综合在一起考查;还有第34~36题组的,第44、45、46题等都是综合性较大的试题。加大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也是区分学生学习程度的需要所在,又是新课程的要求。
考试成绩:从各班的分数分析可以看出,多集中于50~60分数段,各分数段呈正态分布,考试结果属于正常,说明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是较为认真的,能较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年段最高分88,最低分24,平均分58.76,及格率为53.6%,优良率18.6%,两个层次的班级平均分相差近8分,每一个层次的各班级平均分很接近,发展较为平衡。与预期相比,优秀率与及格率偏低一些,其它的都较为正常。
答题分析:单项选择题平均得分28.5,平均得分率为71.2%,其中,得分率较低的是第3、7、19、23、26、31、40题。综合题平均得分30.1,平均得分率为50.5%,其中,得分率较低的为第42、44题。从学生的卷面情况分析,学生答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只要能及格就可以了,因此,平时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地理学科知识;况且学生还把希望寄托在水平考试纲要和适应性练习上,在复习期间,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有关活动、问题研究、读图思考、阅读等较少花时间认真去读。
2、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模糊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大多是浅尝即止。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对这些问题还只是一知半解,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例如第42题第(1)小问中的各河流的径流变化特点及原因。许多学生将各河流的径流变化特点答为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水量逐渐减少。由于特点一答错,导致后面的原因也跟着答错。这是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西北地区河流的径流变化特点及原因所致。又如第44题第(4)小问第一空,正确答案为“乳畜带”,但大多数的学生却答为“畜牧业”。这是典型的概念模糊,专业术语掌握较差,或是将较为相近的地理事物混淆导致的失分。
3、审题不认真导致失分多  在最后的2道选做题中,学生选做第46题的得分率明显低于选做第45题的,平均得分率相差近3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并不是第46题的难度太大,而是因为学生审题不认真所致。在第46题17分,在第(2)小问中,有一个要求:以下答题中如果是填城市的话填图中代号,省市填简称。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在没有弄清题目的要求之下,就开始答题,填城市名称与省市全称。正是这个说明,学生没有注意到,导致学生没有按题作答,被扣8分。这个不认真审题的后果,教训是很大的。
4、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着的问题,如第42题。如何从图表或是背景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如第43、44题。如何组织语言,答到点子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45的能源供求的东西差异、第46题的两个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的紧张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所有这些都是导致学生主观题得分率低的原因。

根据教务处的要求,由我执笔来作一个高一地理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是由我出的,这份试卷中,我们根据学校要求尽量出的简单一些,所以试卷里自创的题目很少,只有选择题里有3道约6分,其余的题目都是基本题,是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所以从试卷难易结构来年基本题超过了85%,稍难题不到10%。
2.学生成绩分析
从学生考下来的成绩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下面的表一是高一各班的平均成绩和及格率,表二是各分数段的统计情况。
表一:高一各班的平均成绩和及格率
班级
1
2
3
4
5
6
7
8
年级
平均分
52.09
50.87
47.14
60.56
61.30
62.51
57.2
56.07
55.96
及格率
24.44%
17.78%
13.64%
53.33%
58.14%
60.00%
51.11%
34.09%
39.15%
表二:各分数段统计情况分析
分数段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百分比
0.56%
8.71%
22.47%
29.21%
23.60%
13.20%
1.97%
0.28%
二、数据分析及反思
1.结论
从数据上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一是班级之间差距较大,班级平均分最高和最低相差有15分,而且同一个老师教的两个班差距也在10分以上;二是学生之间两极分化严重,最高分是91分,最低分是26分,这让我们想到“为什么同在一个屋檐下,差距咋这么大呢?”;三是学生的及格率不容乐观,年级的合格率是39.15%,有的班的及格率不到20%。
2.反思
这样的成绩对于我们来说是喜忧参半。忧的是部分学生的成绩如此之差,将来如何通过会考?有的学生才考了二三十分,明显看出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没花时间复习,无论从内在还是表象,都表现出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很难想象。喜的是我们还是有部分学生学的不错,有15%的学生超过了70分,而且有近30%的学生在50-60分之间,如果努力一下,这部分学生也能合格,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三、措施及策略
1.找准位置、摆正心态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高考形势的判断,我们觉得在地理教学上一定要摆正心态、找准位置。我认为这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作为我们地理老师要摆正心态,要清醒地认识地理学科在社会、家长、学生甚至在其他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我们要少一些抱怨,多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搞好我们地理学科的教学;二是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地理学科,面对新形势下的高考改革,任何偏废一门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我们需要学生扬长,但更不能避短,不要让地理学科成为“短板效应”;三是希望其他老师以及班主任要为我们地理学科摆正位置,虽然08高考方案已经成形,但09的高考方案还没有更清楚的说法,我们不能在学生中造成错觉,以免到最后学校学生吃亏。我们上课时就这样对学生说的,语数外三门一定要学好,而且必须要学好,除此以外,其他学科都要尽量学好,并且能选择两三门优势学科或是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多花点工夫,我们认为这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2.齐心协力、集体发展
我们高一地理教学有四位老师共同来完成,我们一定要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做到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每个人在教学中的新思路,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共同发展,不断进步。我们要利用好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的机会,并且积极利用好平时可以利用起来的时间,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和教学资源,做到让每个班每个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环境、手段和资源。这是我们应该做到也是能够做到的。
3.激发兴趣、保住阵地
随着高考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地理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如何保住我们地理教学的一席之地,我们也做了不少的努力。我们尽量在授课时针对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较为愉悦的气氛下掌握必备的知识。不仅如此,我们还准备组建地理兴趣小组,力图通过这样的形式,抓住一批喜欢地理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地理兴趣小组中觉得地理学习是快乐的有趣的而且有用的。地理兴趣小组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我们当前地理教学的需要,更是一部分喜爱地理的学生的需要。从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至少,通过这个兴趣小组,我们停留了一批革命的种子,保住了地理教学的阵地。
以上是我们高一备课组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金博志网址(上面图标)的“教育教学”里面有相关知识点和复习题!
高中高一地理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一物理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下册学科教学工作总结大全 高中高一数学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体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下载大全1 高中高三生物下册下学期高考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二化学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 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二高三体育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学方案大全下载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方案大全1 二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1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学期质量分析及学科教学工作总结大全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下册)数学学科教学工作 七年级下学期下册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初三九年级下学期下册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初三九年级下学期下册中考物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美术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三九年级下学期下册体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三九年级下学期下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