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不孝不能进北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45:50

支持:不孝不能进北大

 

    近日媒体报道,北大自主招生以“心系天下”提出孝德问题,即不孝不能进北大。对此我表示支持。这使我想起去年高考期间的一件事,一件真事。

 

  南方一位做母亲的人得了不治之症,整个人瘦成了一把骨头,而且每天都要忍受疼痛的折磨。那不是一般的疼痛,那是足以摧毁人的所有意志力和忍耐力的真正的痛,痛不欲生。但她咬紧牙关忍着、活着——一定要活到儿子高考结束。她不担心自己的死,担心的只是死在高考之前影响儿子的情绪和高考成绩。她太爱自己的儿子了。高考结束了,儿子终于来医院看她。这座城市地处亚热带,且正值盛夏,没有空调的低档病房里更是火烧火燎,加之病痛几乎榨干了这位母亲身上最后一滴液体。她对儿子说:“儿呀,妈想喝甘蔗汁……”儿子出去了,很快回来说“外面没有甘蔗汁”。然而事实上满街都是甘蔗汁,两块钱一杯的甘蔗汁是那座城市最普通的饮料。一位不是她儿子的人看不下去了,为她买回了甘蔗汁。可问题是,作为病痛中的母亲,喝自己儿子买的甘蔗汁同喝别人买的甘蔗汁心情能一样吗?而更大的问题是,她在病痛煎熬中等来的却是儿子那句“外面没有甘蔗汁”。何况她要求的不过是一杯甘蔗汁,可是这点可怜而卑微的要求都未能从儿子那里得到满足。儿子此后也极少来看她。

 

  再说那是怎样的母亲啊!由于很早就离异了,多年来一直靠二百元低保维持母子两人的生活,供儿子读书。买菜只能趁露天菜市快收摊的时候买最便宜的。吃饭时别说肉就连菜叶都夹到儿子碗里,自己只泡一点儿菜汁下饭!儿子小时喂儿子以乳汁,儿子大了给儿子以肉菜而自己喝菜汁,最后向儿子要甘蔗汁却没有喝到!你能相信吗?

 

  也许你说这怕也太个别了,不足以说明问题。不,我要说这决不是个别的。城里情况我不是很清楚,至少在乡下类似情况非但不是个别的,而且相当普遍,莫如说尊敬父母倒成了个别。我是从东北乡下出来的。到了我这个年纪,先是祖父母辈的亲戚和乡亲们相继去世,接下来是叔伯辈的亲戚和乡亲陆续离开。也就是说,在年纪大的亲朋故友身上死几乎成了日常性发生的事。人总有一死。问题是他们死之前的日子相当凄凉。我乡下有个姑姑,一连生几个女孩子,最后总算得了个男孩,和姑父两人疼爱得不得了。姑父在生产队里赶马车,冬天一大早天没亮就去几十里外的县城送公粮,每天有两毛钱补贴。他为了省下这两毛钱给儿子买麻花和糖块儿,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中午就啃从家里带的冻得硬梆梆的玉米饼子充饥,连五分钱的汤都舍不得买一碗喝。后来呢?二十年后儿子结婚了,儿媳妇连一个鸡蛋都不给老人吃,老人就带着吃冻玉米饼吃伤的胃默默离开了人世。剩下每吸一口气都弓腰咳嗽一阵子的姑母不得不去女儿家住。起始我也以为是个别现象,后来回老家一问一看,才知道这太常见了。乡亲们告诉我,在农村养儿子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为儿子盖新房好几万,为儿子讨媳妇好几万,负了债儿子结婚后还要父母还,理由是父母借的。而父母老了,儿子都不愿意管,甚至吃一口饭都要在几个儿子儿媳妇之间奔走哭泣……

 

  乌鸦尚知反哺,狗尚知报恩救主,而人竟如此,夫复何言!孟子云“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历史上我国一向以孝治天下。孝德是仁、善、爱等美好德行以至社会和谐的本源性基础,也是人之所以为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孝德的失落,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最可诅咒的事情之一。原因固然复杂,但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爱的教育、尤其孝德教育的缺位。“文革”登峰造极,一切以阶段斗争为纲,动不动就和“问题”父母划清界线,儿子揭发老子、女儿批斗父母成了屡见不鲜的正版闹剧。举国上下,只讲斗不言和,只说忠不谈孝。忠孝之失衡,亘古而未有。进入新时期以后正常的德育虽然得到恢复,但作为为人之本的孝德教育仍迟迟未受到重视。按理,爱的教育应该从爱父母开始即从孝开始,而我们往往从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制度等过于宏大、抽象、高蹈的对象开始。岂不知,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岂能爱作为父母之邦的祖国、母国!

  回到开头。说实话,也是因为多少有亲戚关系,我本来决定资助那个参加高考的青年上大学。现在我取消了这个决定——一个把两块钱的甘蔗汁看得比母亲乳汁还重的人和我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