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Earls360馨醫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4:14:00
',1)">
Earls360圖書館
',2)">
一、经络
经络的本质是“经气”,经络并无“实体”,是“气”的通道与系统,经脉与络脉的情况有所不同,经脉是少通以求畅通,络脉有的是不通,以求畅通,这里主要指神经、血管外围的通道,当然,“气”存在的空间与通道也可称为“经络”,脏与脏、脏与腑之间“气”的流变对人的健康、生命影响很大。经络的本质是“气”,神经、血管是它的表象与体用,穴位是“经络之气”途经的神经敏感点、主干和分支点以及神经、血管的闭塞点 (这里主要与神经有关),也是需要疏通的要害。疏通、调和“经络之气”,大而言之,有助于调节、增大神经、血管外围的空间,激活、调节、优化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利肌肉”,减少对神经、血管的压迫,进而使之放松、畅通、舒展、伸张。小而言之,可至细胞与细胞之间并使其优化。所以,经络也是人的生命线,是生命的能量来源与动力。十二经脉(包括任、督两脉)的基本走向是“气”的主干道,由此分流出来直至皮部的小的通道,就是“络气”的通道。经、络疏通是相辅相成的。经络之气的疏通也对神经与血管同时产生相辅相成的还原、伸张和畅通。简而言之,经络之气也是阴阳之气,经络的阴阳表现为:清与浊、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热与寒、动与静、强与弱(力或压力或气压、光压)、生物电的正与负等,如在这些层面上讲,经络就与现代生命科学接轨了。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经脉是直行的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经脉和络脉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二)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三)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对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1.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一种传导系统,但迄今现代医学仍未能阐明其实质。那么,古代医家又是如何发现经络并形成系统的经络学说的呢?
经络学说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针灸等刺激的感应和感觉传导现象的观察:历代医家观察到,针刺腧穴或一定的部位时,患者会产生酸、麻、胀、重等感应,称为“针感”或“得气”。这种感觉有时沿着一定的径路向远部传导,温灸时也会有热感由施灸部位向远处扩散,在气功养生术中,当练功者意守丹田时,会觉得体内有气沿着一定的径路流动,这些经络现象(指机体因某种原因引起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如经络感传、循经抽痛和某些皮肤反应——红线、白线、丘疹、脱毛等。)使古代医家意识到,人体内部存在着复杂而又有一定规律的联系通路,并逐渐积累,成为经络学说的重要依据之一。
(2)对腧穴功效的总结: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了穴位并对穴位主治作用进行分类,进而发现主治范围基本相同的穴位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线上,如分布于胸部外上方及上肢内侧前缘的穴位,一般都能主治肺、气管、咽喉和体表相应部位的疾病,而这条路线上所出现的证候又同该条路线上穴位的主治基本一致。因而,由腧穴功能的分类以及相互间的联系进而产生了经络的概念。
(3)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临床实践中发现,当体内某一脏腑发生疾病时,在体表相应部位可出现一些病理现象,如压痛、结节、皮疹、色泽变化等异常反应。这些病理现象是经络内外联系的典型反应之一。对这些病理现象的归纳、总结、推理,也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4)受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古时候,因条件所限,解剖学不发达,但古人通过直观方法,对血脉、筋骨和内脏的构造和生理功能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联系病理现象进行推理,从而形成经络学说。
(5)气功练习者的“内景隧道”体验:气功养生术的练功者常从静中求功,当肌肉放松,精神专一,意守丹田时,往往觉得体内有脉气沿着一定路径流动。如气功中的“小周天”就是通过意念的贯注,使真气运转于任督二脉周流的一种感觉传导(指机体因某种原因引起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如经络感传、循经抽痛和某些皮肤反应——红线、白线、丘疹、脱毛等)现象。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有关于“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的记载,其中所说的“隧道”就被认为是经络。
由上五点可知,经络学说的形成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并不断修正完善的结果。
2.经络学说的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们不断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地系统化、完整化。
(1)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关经脉的记载:现存最早的有关经络的文字记载见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该帛书用秦篆文字手录的有关“脉”的内容,共两类,均记载了脉的循行与主病。但帛书中只提及了十一条脉,而无“经”字。其中以足臂命名的十一条脉,近人称之为《足臂十一脉灸经》,以阴阳命名的十一条脉,称为《阴阳十一脉灸经》。帛书记载的脉没有互相衔接的联系,也无全身的循环流注,且循行路线和分支短少,病候记载也很简略。由此可知,马王堆帛书中所载脉的内容为经络学说的雏形。
(2)《内经》中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是中医学中最早的经典著作,总结了秦汉以前医学方面的成就,尤其对经络的论述更为详尽,说明战国时代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内经》中有关经络学说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器官的关系,经脉流注依次衔接,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②阐述了十二经脉功能失调时所发生的病候。
③分别论述了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皮部的分布与作用。
④阐述了十二经脉的标本、根结联系。
⑤阐述了人体中营、卫、气、血在经络内外流行散布的情况,以及对人体组织器官所起的营养濡润和卫外作用。
(3)《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其第一难论切脉时就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突出地阐述了经络问题。二十三至二十九难更直接地论述了脉的长度、循行和十二经顺序,以及流注关系、十五络脉的作用、脉气竭时出现的症状等,尤其对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临床运用进行了更详对的阐述。此外,还论述了“肾间”动气是经络脉气产生的根源,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内经》、《难经》以后经络学说的发展: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作者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和立法、用药规律,以条文形式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总结了汉代以前有关急性热病及有关病证诊治的丰富经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内经》十二经脉的基础上,将手、足同名经合并为“六经”,六经的证候也由十二经病候偏重于经脉循行部位的症状发展为联系较广的全身症状,从而总结了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是经络学说在内科方面的应用典范。
元代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根据《金兰循经》等书中关于全身十四经脉循行的文字作了较详对的注释和发挥,并补充记述各经脉所属的经穴。滑氏认为,有穴位的十四经脉应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故着重于十四经脉分布部位的考证和循行路线的分析,并提出了“络脉传注,周流不息”的理论,发展了经络学说。率先正式提出了“十四经”名称,着重于十四经脉分布部位的考证和循经路线的分析,补充记述各经脉所属的腧穴,是研究经脉的专书。
明代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汇集了历代医籍中有关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等论述,加以系统整理,并有个人见解和发挥。详对叙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并对奇经有关的穴位作了考证,阐述了奇经与十二经脉脉气相通的径路、奇经作用和所主病候,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奇经八脉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是研究奇经八脉的专书。
(四)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五)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经络系统主要是从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等方面来论述人体内脏和体表的相互关系,除此之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用以进一步阐述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以及四肢下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腧穴的关系。
1.标本与根结
(1)标本:“标本”一词在这里是以树梢(标)和树根(本)来比喻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代表人体头面胸背部,“本”代表人体四肢下端。十二经脉皆有“标”部与“本”部。现根据《灵枢·卫气》所载标本的位置,结合相应腧穴表述如下:
十二经标本表
经脉
本(部位)
本(腧穴)
标(部位)
标(腧穴)
足太阳
跟以上5寸中
跗阳
两络命门(目)
睛明
足少阳
窍阴之间
足窍阴
窗笼(耳)之前
听会
足少阴
内踝下上3寸中
交信、复溜
背俞与舌下两脉
肾俞、廉泉
足阳明
厉兑
厉兑
颊下、挟颃颡
人迎
足厥阴
行间上5寸所
中封
背俞
肝俞
足太阴
中封前上4寸中
三阴交
背俞与舌本
脾俞、廉泉
手太阳
外踝之后
养老
命门(目)之上1寸
攒竹
手少阳
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
中渚
目后上角、目外眦
丝竹空
手阳明
肘骨中上至别阳
曲池
颜下合钳上
迎香
手太阴
寸口之中
太渊
腋内动脉
中府
手少阴
锐骨之端
神门
背俞
心俞
手厥阴
掌后两筋之间2寸
内关
腋下3寸
天池
(2)根结:“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四肢末端和头、胸、腹又称为“四根三结”。根结的分布表述为:
经脉
根(井穴)

太阳
至阴
命门(目)

阳明
厉兑
颡大(钳耳)
少阳
窍阴
窗笼(耳)
太阴
隐白
太仓(胃)

少阴
涌泉
廉泉

厥阴
大敦
玉英、膻中
(3) “标本”、“根结”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有“本”意,“结”有“标”意,“根”与“本”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与“标”部位在上,皆为经气归结之所。但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所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上有标”,说明“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即经气的集中和扩散,而“根结”理论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
(4)“标本”、“根结”理论的应用: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情况,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头身与四肢的密切联系,为临床中四肢肘膝以下的特定穴治疗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疾病、头面五官疾病,以及“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2.气街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灵枢·卫气》指出:“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可见,“气街”分为胸、腹、头、胫四部,其结构以横向为主,呈网络结构,将人体的脏腑经络、腧穴、器官紧密联系起来构成气街网络结构。
“气街”的生理功能有三:一为汇聚气血,营养脏腑;二为纵横联系,沟通表里;三为调节经气,溢蓄代偿。在临床治疗方面,“气街”理论扩大了十四经穴的主治范围,如脑部有病取头面部穴位,五脏六腑有病取背腰部穴位、胸腹部穴位,下肢有病可取腰骶部穴位。还有俞募配穴,前后配穴,阴病引阳,阳病引阴,近部取穴等都是以气街理论为指导的。
3.四海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是十二经脉气血从产生、分化到汇聚的四个部位。“海”是百川归聚之所。经络学中认为十二经脉内流行的气血像大地上的水流一样,如百川归海。四海的部位与气街类似。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各部之间相互联系。
四海主持全身的气血、津液,其中脑部髓海为元神之府,是神气的本源,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胸部为气海,宗气所聚之处,贯心脉而行呼吸;胃为水谷之海,是营气、卫气的化源之地,即气血化生之处;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起于胞宫,伴足少阴经上行,为十二经之根本,三焦原气之所出,乃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称血海。
综上所述,四海的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是对经络体系的补充和发展,对指导临床有着重要意义。
(六)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了肢体筋肉皮肤,加之对小的浮络和孙络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2)运行气血,濡养周身:《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能将其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从而完成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的生理功能。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由于经络能“行气血而营阴阳”,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2.经络的病理变化
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失调时,经络系统发生的相应变化或出现的特殊现象称为经络的病理变化。经络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成为传注病邪的通路。在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是气血运行的通路,而在疾病状态下,经络则成为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以通过经络而传入内脏;某一内脏有病,可以通过脏腑之间的经络联系而传入他脏。其二,反应内在病候。当内脏有病时,通过经络的特殊联系作用,可以在体表一定的部位反应出来,通过对这些部位的审视或按压,便可查出内脏的疾病。
3.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 由于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2)指导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及所属络的脏腑,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如头痛,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临床上亦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
(3)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体现。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脘痛可用皮肤针叩刺中脘、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瘀滞、气血痹阻,可以刺其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经筋疾患,多因疾病在筋膜肌肉,表现为拘挛、强直、弛缓,可以“以痛为输”,取其局部痛点或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七)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内容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1)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名称是古人根据十二经脉所属的脏腑和循行部位确定的。名称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手或足(部位)+阴阳之气的多少+所属脏腑+经。其中阴阳之气的多少亦与所属脏腑有关。例如:心、肝、脾、肺、肾、心包六脏属阴,其中肺和脾两脏阴气最盛,称为太阴;心和肾为其次,称为少阴;肝和心包又次之,称为厥阴。上述六条阴经中,肺经、心经、心包经循行于上肢,故分别称之为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脾经、肾经、肝经循行于下肢,故分别称之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属阳,根据脏象学说分别与六腑形成表里属络关系。其中胃、大肠的阳气最盛,与阴气最盛的太阴经相配,称为阳明;小肠、膀胱为其次,与阴气较次的少阴经相配,称为太阳;胆、三焦又次之,与阴气最少的厥阴经相配,称为少阳。六腑所属的六阳经根据其循行部位,分别称之为: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联络表
经脉名称
属络的脏腑
联络的器官
手太阴肺经
属肺,络大肠。环循胃口
喉咙
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
入下齿中,挟口、鼻
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起于鼻,入上齿,环口挟唇,循喉咙
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流注心中
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手少阴心经
属心,络小肠,上肺
挟咽,系目
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抵胃
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中,抵鼻
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
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
循喉咙,挟舌本
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
------
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
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
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挟胃,注肺
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2.十二经脉循行部位
(1)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经手背,沿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返回进入耳中(听宫穴)。
分支:从面颊部分出,经眼眶下缘,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2)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直行者:从心系走出,直行上肺,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入掌中,沿小指桡侧,至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3)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上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4)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頦唇沟相交于承浆穴,返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上关穴,沿发际,至额前。
分支:自大迎穴前方下行至人迎穴,沿喉咙向下,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经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分支:自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至中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5)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分支:自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复出于外,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膂lu),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经过臀部,沿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分支:从后项分出向下,经肩胛内侧,自附分穴挟脊(距背中线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再下行经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6)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左右股内侧后缘大腿根部分出,向前夹阴部两侧,至下腹部,沿腹部中线两侧(距正中线0.5寸)上行,夹脐,抵胸部前,直到锁骨下(俞府穴)。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7)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胸中分出,横行至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抵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至掌中(劳宫穴),循中指桡侧,出其端(中冲穴)。
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出其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8)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经手腕背面,沿前臂外侧中线,即尺骨、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臂外侧至肩部,向前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至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耳上角,再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交于足少阳胆经。
(9)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颌厌穴),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
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又折向后下方,过颊,下颈,与前脉合于缺盆后,入体腔下行胸中,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行至环跳穴处。
直行者:自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胁,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10)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
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3.十二经脉病证的特点
①风邪袭表,侧腠理开合失常,故见恶风、发热、汗出等卫表不固之症。
②风邪犯肺,致“肺功能失常,故见鼻塞、咳嗽、咽喉痛等肺气不利之症。
③风搏肌肤,故见皮肤瘙痒、风疹发无定处等。
④风邪侵袭经络,致经脉拘急麻痹,则面部麻木,口眼歪斜,甚至颈项强直、口噤不开、四肢抽搐等。
⑤风邪流窜肢体关节,故见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等症。
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与三阳经。各经病证包括经脉循行和所属脏腑的病变。它们的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
1.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症多与其循行部位有关。
2.脏腑病候与经脉所属部位的症状相兼。
3.一经受邪可影响其他经脉,表现多经合病的症状。
因此,十二经病证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掌握其规律和特点,便可帮助我们推求病变所在的经络及脏腑。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从而表明它们与十二经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属关系。但与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故称“奇经”,也称“别道奇行”的经脉。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奇经八脉具体的循行分布和功能为:
奇经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
脉名
循行分布概况
功能
任脉
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
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故称“阴脉之海”
督脉
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
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
带脉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冲脉
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
涵蓄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
阴维脉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
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项后会合于督脉
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跷脉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阳跷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部分。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及特点
奇经八脉,又称“奇经”,是指在十二经脉之外“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而言,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在内。奇者,异也。由于奇经八脉在循行上和与内脏的联系上均有别于十二经脉,故称其为“奇经”。
奇经八脉的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其走向和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遍布全身,其走向亦不似十二经脉有上下、内外、顺逆的阴阳表里循行规律。如人体之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其走向,除带脉横行围腰腹一周、冲脉有一分支向下行走外,其余诸脉都是从下肢或少腹部向上行走。
第二,除督脉外,同内在脏腑无直接络属关系,但与奇恒之腑和部分脏腑有一定的联系,如督脉入属于脑,络肾,贯心;冲、任、督三脉均起于胞中等。
第三,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相配之关系。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生理作用:
1.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奇经八脉在其循行的过程中,同十二经脉的某些经脉交叉衔接,从而紧密地沟通了各条经脉之间的相互联系。
2.调节十二经脉之气血
奇经八脉错综分布,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当十二经脉的气血旺盛而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当人体生理功能活动需要或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渗灌和供应于全身组织,予以补充。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将奇经喻为“湖泽”,即指其有调节气血作用而言。《灵枢·逆顺肥瘦》指出,冲脉上行能“渗诸阳”、“灌诸经”,下行则“渗三阴”、“注诸络”,亦是说明奇经有渗灌、溢蓄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功能。
3.与肝、肾等脏及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关系密切
其中女子胞和脑髓主要与奇经直接联系,相互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均有一定的影响,如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都起于胞中,带脉则环腰一周,使它们互相沟通,成为一个相互联络调节的系统,其与肝经相通,又和盆腔内的生殖器官相联系,故与女子的经、带、胎、产等密切相关。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及功能
1.督脉
(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部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等部位,循行至上唇系带(龈交穴)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来,属肾。
分支:从小腹内部直上,贯脐中央(脐窝),上贯心,到喉部,再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向上至两眼下部的中央。
(2)基本功能:督,有总督、督管、统率的含义。其主要功能为:
a.调节阳经的气血:督脉行于背部的正中,背为阳,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故对全身之阳经起到调节作用,因其能总督一身阳经之经气,故又称其为“阳脉之海”。
b.能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督脉循行于脊里,上行入颅络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肾能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故督脉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2.冲脉
(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起于肾,与足少阴经引支向下从气街部浅出于体表,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足趾。
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2)基本功能:冲,有冲要之意。其主要功能是:
a.调节十二经气血:冲脉上行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通受十二经之气血,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当脏腑经络气血有余时,冲脉能加以溢蓄和贮存,而在脏腑经络气血不足时,冲脉则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由于冲脉能调节十二经之气血,故又称其为“十二经脉之海”或“五脏六腑之海”。
b.冲为血海:冲脉起于胞中,有促进生殖之功能,并同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联系,故称其为“血海”。
3.任脉
(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2)基本功能:任,有担任、妊养的含义。其主要功能为:
a.调节阴经气血:任脉循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阴经之间的相互联系,故对阴经气血起着调节作用。因其能总任一身阴经之脉气,故又称之为“阴脉之海”。
b.“任主胞胎”:任脉起于胞中,能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与妇女妊娠有关,故为生养之本,称之为“任主胞胎”。
4.带脉
(1)循行部位: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2)基本功能:带脉围腰一周,状如束带,能约束全身纵行的各条经脉,以调节脉气,使之通畅。带脉并能主司妇女的带下。
5.阴跷脉、阳跷脉
(1)循行部位: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
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2)基本功能:跷,有跷捷轻健的含义。其主要功能是:
a.主肢体的运动:跷脉从下肢内、外侧分别上行至头面,能“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和调节肢体肌肉运动的功能,可使下肢运动灵活跷捷。
b.司眼睑之开合:由于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入属于脑,故认为跷脉有濡养眼目和司眼睑开合的作用。
6.阴维脉、阳维脉
(1)循行部位: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2)基本功能:维,有维系、维络的意思。
《难经·二十八难》说:“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说明阳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阴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阴、阳维脉互相维系,对气血盛衰起调节溢蓄作用。
(四)奇经八脉病证的特点
奇经八脉为十二正经以外的八条经脉。
奇经八脉有联系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
奇经八脉的病变,由其所循行的部位和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所决定。其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任脉总任一身之阴,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三脉皆起于下极而一源三歧,与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联系密切,所以冲、任、督脉的病证常与人的先、后天真气有关,并常反映为生殖功能的异常(如调理冲任可以治疗月经不调、不孕、滑胎流产等;温养督任可以治疗生理机能衰退等)。带脉环绕腰腹,阳蹻为足太阳之别,阴蹻为足少阴之别,能使机关 健,其病多表现为肢体痿痹无力、运动障碍。阳维脉(为病,多见寒热)起于诸阳会,以维系诸阳经,阴维脉(为病,多见心胸、脘腹、阴中疼痛)起于诸阴交,以维系诸阴经,所以为全身之纲维。
三、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在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故有“六合”之称。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汇合成6组,称为“六合”。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人体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例如: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主治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
四、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表,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其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经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五、十五别络
别络,亦是从经脉中分出来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另外,若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之为十六别络。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
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以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以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对小的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别络是络脉系统中比较主要的部分,亦是络脉的主干,对全身无数对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从别络所分出的对小络脉,称为“孙络”,即《灵枢·脉度》所谓的“络之别者为孙”。分布于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即《灵枢·经脉》所谓的“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络脉从较大的别络分出后,脉气逐渐对小,同躯干各部组织发生紧密联系。
别络多为斜行的支脉,其分布亦均有一定的部位:
四肢部:阴经的络脉走向与其相为表里的阳经,阳经的络脉走向与其相为表里的阴经,以沟通表里两经,且有循行路线可补充经脉循行之不足。
躯干部:共有三络分布于身前、身后、身侧,即任脉的络脉散布于腹部;督脉的络脉行于背部,散于头上并别走足太阳经;脾的大络散布于胸胁部。这样,就加强了人体前、后及侧面的统一联系。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阴经别络走向阳经和阳经别络走向阴经的途径,从而沟通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的联系。在别络的循行中,虽然也是进入胸腹腔和内脏相联络,但却无固定的络属关系。别络所着重沟通的是分布于体表的阳经和阴经。
2.统率全身络脉的作用:十二经脉的“络穴”部位,即是各经脉别络脉气的汇集点和枢纽。例如任脉的别络散布于腹部,有统率腹部诸阴经络脉的作用;督脉的别络虽然起于长强穴,但其脉气散头上,别走太阳,有统率头背部诸阳经络脉的作用;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部,对于推动周身经脉之气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不仅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而且加强了全身络脉的联系。
3.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从别络分出的孙络、浮络,从大到小,遍布全身,呈网状扩散,同周身组织的接触面甚广,这样,就能使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通过别络、孙络,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状弥散,从而充分发挥其对整个机体的营养作用。
十五别络的循行分布均有一定的部位,其中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表里两经的别络相互联络;任脉之络分布于腹部,督脉之络分布于背部,脾之大络分布在身之侧部。其具体循行部位如下:
手三阴之别络
手三阳之别络
足三阳之别络
足三阴之别络
其他别络
手 太 阴
手 太 阳
足 太 阳
足 太 阴
任 脉
手 少 阴
手 阳 明
足 少 阳
足 少 阴
督 脉
手 厥 阴
手 少 阳
足 阳 明
足 厥 阴
脾之大络
六、十二皮部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部位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由于正经有十二条,所以体表皮肤亦相应地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之为“十二皮部”。可以说,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同时,皮部不仅是经脉的分区,也是别络的分区,它同别络,特别是浮络更有密切的关系。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因此,十二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也就是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故《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皮部作为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区,与经脉和络脉的不同之处在于: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而皮部则着重于面的划分。其分布之范围大致上属于该经络循行的部位,且比经络更为广泛。
1.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皮部分布于人体的浅表部位,故能最先广泛地接触到病邪,当外邪侵犯时,则皮部与布散于皮部的卫气就能发挥其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2.反映内在脏腑、经络之病变:由于十二皮部分属于十二经脉,而十二经脉又“内属于府藏”,所以,脏腑、经络的病变亦能在相应的皮部分区反映出来,故在临床上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即可以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
3.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达到治疗效应:如外感疾病多为六淫邪气侵犯肌表,表邪不解则由表入里,同样里证也可出表。根据皮部理论,邪在表当发汗,以防病邪沿经络传变入里,发展成里证。若邪已入里,则亦可由里达表,使其透过皮部而解。临床上常见的某些皮肤疾患如疹、斑等的“外病内治”,即是皮部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此外,根据皮肤通过渗透直接亦能吸收药物的道理,结合经络穴位所形成的敷贴、药浴、温灸、热熨等疗法,亦是通过皮部而与病变发生相应治疗作用的,这些疗法主要是通过对浅表皮部的刺激和渗透作用,从而达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振奋气机,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治愈疾病的目的。
七、三百六十五络
泛指全身对小的络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三百六十五是约数,《内经》用这数字称络脉和穴位,说明全身穴位为络脉所联系。对小的络脉分布到各穴位,渗灌气血,反映病痛,并接受针灸等治疗刺激以起补虚泻实、防病治病的作用。
气穴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八篇记载: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精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已明,耳以聪矣。
岐伯曰:此所谓精人易语,良马易御也。
帝曰:余非精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膈,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脏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月吕)两傍各五,凡十穴。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两髀厌分中二穴。犊鼻二穴。耳中多所闻二穴。眉本二穴。完骨二穴。顶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巨虚上下廉四穴。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喑门一穴。齐一穴。胸俞十二穴。背俞二穴。膺俞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横二穴。阴阳蹻四穴。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
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
帝曰:善。愿闻溪谷之会也。
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盛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凑,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帝乃避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乃藏之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八、脉络的作用及价值
络脉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铜人疗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临床意义,已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一)络脉的基本概念
络即联络、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它从正经分出的行于浅表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十四经发挥》说:“络脉者,本经之旁支,而别出于十二经者也。”人体主要络脉有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即在十二经脉各分出一络,再加上任脉和督脉之络、脾之大络。大络之后又有孙络和浮络,都是由十二正经递次分出,只是大小粗对不同而已。从十五大络分出的对小支脉即是孙络,而浮现于皮肤表面的微小血管则称为浮络,《灵枢。经脉》篇指出:“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这些孙络和浮络如同网络一样遍布全身,构成人体的络脉网,把整个人体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络脉的循行分布
络脉在人体的循行分布有几个特点。首先,络脉的循行表浅,覆盖面广。《灵枢。经脉》说:“十二经脉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脉之见者皆络脉也。”表明络脉循行表浅,所能见者是络脉的体表部分。《灵枢。脉度》说:“支而横者为络。”说明络脉与经脉的纵行不同,络脉多呈横向联系,而且分支对小,四通八达,无处不到。在人体表面形成一个特殊的联系网。
其次,它与十二经脉有紧密联系。经脉和络脉同属一个系统。十五大络又称“别络”,张志聪说:“所谓别者,言十二经脉之外而有别络。” 络脉从肘膝关节以下的本经分出,分别走向相表里的阴经或阳经,十二经络脉从四肢与相应经脉沟通,任脉、督脉之络沟通胸腹部经气,脾之大络沟通了胸胁部的经气。不管络脉大小,都要与十四经的气血融会贯通。
其三,通贯表里,弥散脏腑。络脉虽大多分布在人体体表,但也有分布于体内脏腑者。《灵枢。经脉》曾记:手少阴之络“入于心中”;手厥阴之络“系于心包,络于心”等,都说明络脉也是联系脏腑的纽带,分布于脏腑之间,同时,呈放射状向外散布。因此,络脉不能简单地被视为经脉的浅表分支,而是与经脉有关而又独立的人体运行气血的立体网状系统。
(三)络脉的生理作用
络脉的生理作用首先表现在与经脉的相互联系上。《灵枢。调经论》说过:“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张介宾说过:“络脉所行,乃不经大节,而于经脉不到之处,出入联络以为流通之用。”既然络脉横向联系于经脉之间,就自然进一步强化了经络系统之间的联系,络中的气血呈双向流通,沟通了经络系统之间的联系。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各组表里经在四肢的联系,任脉别络沟通了腹部的经气,督脉别络沟通了背部经气同时深入浅出,网络周身组织。
其次,络脉可以输注气血,营养周身。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和枢纽,而络脉是协同经脉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它将营养运送到经脉运送不到的地方,渗灌到周身各个部位。正如《灵枢。小针》所言:“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最后,络脉还能贯通营卫,互生气血。《素问。气穴论》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通营卫。”张志聪说:“水谷入胃,其津液随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复渗于孙络,与孙络之血合,变化而为赤。”可见,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脉满则溢于络脉之外,卫气则可游入络脉之内,互相变生,转化气血。由此还使孙络具有卫外和防御之功。
因此,络脉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即络脉中的气血既能经脉方向流动而布散于脏腑组织,又可向经脉方向流动而注入络脉,具有“双向流动”和“满溢渗注”的特点。
(四)络脉的病理变化
由于络脉是沟通内外的桥梁,外络经脉,内连脏腑,又是气血汇聚之处,但由此也成为外邪入侵的通路和传变场所。如果经脉和脏腑有了病变,必然影响到络脉而出现病变。而且,络脉的病变基本上都与相应的十四经的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病变也有虚有实,既有内脏病变,又有体表症状。当外邪侵入“邪克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气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素问。皮部论》)。指出络脉是外邪由皮毛腠理内传经脉的途径。当人体内脏和经脉功能失调时,作为传导管道的络脉也会出现相应的瘀阻现象。《灵枢。经脉》就叙述了络脉的病变,如心络内关“实则心痛,虚则烦心”;脾络公孙“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千金方》提出:“诸病皆因血气壅滞,不得宣通。”因此,无论新病、久病均可导致络脉受伤而成络病。古代医家就有“久病入络”、“久病多瘀”的说法。
络脉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络脉充血、扩张、甚至变形,这些与微血管形态变异基本一致。络脉瘀阻,血行不畅,又与微血流流速、流态的病理改变相类似。
(五)络脉的诊断价值
由于络脉与人体脏腑四肢有特殊的联系,而且它的一部分分布在内脏,所以络脉往往能反映出内在脏腑的生理和病理情况,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络脉这个窗口,对经络及脏腑和病变进行观察,进一步了解相关病变情况。正如《灵枢。经脉》所说:“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古代医家早就提出了“诊脉络”的诊断方法,通过体表络脉的变化来判断内脏的疾病。一方面,可以从络脉的颜色上看,《内经》指出:“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鱼黑者留久痹见。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另一方面,可以从络脉的形态上看,《素问。血络论》说:“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明确了通过结血络的望诊,可以判断疾病和寒热虚实及所累及脏腑。中医儿科临床中,看指纹诊病就是络脉诊病的具体体现。可见,络脉具有不可忽视的诊断价值。
(六)络脉的治疗作用
络脉在外遍布周身,无处不在,在中沟通表里经脉,在内弥散脏腑,且能正确地反映和诊断病变。这就为通过络脉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络脉治疗对象包括络脉的疾病和人体脏腑经脉疾病,临床上常根据络脉的生理和病理特点,采用铜人疗法进行治疗,可以迅速达到祛除邪气,调整和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取得很好的疗效。
〈〈〈歡迎進入Earls360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