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摄影前辈的感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8:02:22
      转者按:这是网友晚殇发表的一篇帖子。晚殇老人谈了对摄影、摄影界、摄影人、摄影论坛的一些看法。虽是一家之言,其观点可能不会被所有的人接受,但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是真挚的,态度是诚恳的,论点是讲道理的。  
      现在是读图时代,没有图片的文章如果太长时估计没有多少人能认真地看下来;所以,咱来个细水长流,每天发一点。  
      按语太长也会招人讨厌的。  

      [摄影杂谈] 最后的晚餐
      作者:晚殇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可能到了更年期,夜里老是睡不着儿。老伴儿在北京陪着孩子,我退休后总喜欢在南京呆着,这里是我的老家,我为数不多的亲人们多数也在这里。
      年轻时在北京读书,后来就留在了北京,可能是因为我所上的那个学校太有名,分配时稀里糊涂就到了中国相对来说还算权威的画报社工作,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先是爬格子,后来空闲的时候总是喜欢对摄影特别是摄影作品做些评论,主要目的除了打发日子还想多挣点稿费,北京的消费高啊。
      误闯了冷门,这个行业的能人当时还很稀少,文人们更多的热衷于发表论文什么的。我属于那种比较安静的人,一个人的时候喜欢静静地看各地作者寄送来的各式各样的图片,慢慢地揣摩着他们的心声。由于工作的便利,我可以每天阅读大量的图片,毕竟每期的画报版面有限,那时候受的限制也相对比较多,因此,我认为很多十分优秀的照片就这样被埋没了,为此我还苦闷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我知道,这些照片的背后,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其中,一定不乏优秀者。
      我们这个行业除了学历外就剩下论资排辈了,好不容易轮到我出头的时候,可以施展一下身手了,于是,和总编抢版面是我自己唯一感到快乐的事情,因为,有些照片实在是很棒!每次清样总编签发回来,我都要暗暗地数一下给毙掉几张我力荐的照片。
      总编考虑的和我们这些只对业务感兴趣的人考虑的永远不一样,于是,最怕的是换总编,因为那样我又要和他斗争一段时间。慢慢的,我对读摄影作品有了很深的感情,那时候哪里有现在这么便利,因此,每天看作品就像到处旅游那样令人神往。渐渐地,这一习惯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开始我对照片的技巧和手法一窍不通,直到今天很多同志们写的文章中,摄影技术含量稍微高一点我看着仍然很吃力,但摄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一种凝聚了的文化,这点又恰好是我的专业。
      我开始从看作品到欣赏作品,到后来养成了今天读作品的习惯。
      摄影作品每一张都有自己完整的语言,这种作品语言有时候能催人泪下。
      对摄影作品随意地浏览,轻易地下结论和随意地拍随意地发一样可恶。我这里指的是摄影作品而不是旅游纪念照,更不是少数人为了粉饰自己而进入摄影圈胡乱制造出来的东西。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网站是我在网站中搜出来的,号称中国摄影最大的门户网站,既然这样,我当然应该肃然起敬,与此同时,当然也会很自然地用职业的眼光看待每一幅作品。
      我发现提前内退的我,发誓再也不碰专业,但做起来很难,毕竟我干了一辈子“看和读”的事情。终于有朋友建议,我应该学学摄影,彻底品味一下我编辑了一辈子的摄影作品是怎样来的。
      刚开始的时候实在没有勇气在大众广庭之下从包包里拿出重重的照相机,有的时候特像在做小偷。很快,我就发现,光有想法是不够的,实践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做一个合格的摄影师难,做一个优秀的摄影师更难,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认真地学习。
      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和渴望,我来到了《新摄影》,因为我知道,读作品一定是学摄影的一条捷径。
      大多数时间我都在作品区遨游,特别喜欢看作者留下的一些关于这张作品的文字。然后做一些笔记,毕竟记一次要靠谱儿一些。偶尔也到北京和江苏两个坛子里转一圈儿,因为那里是我两个家的所在地。一段时间北京坛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江苏坛那似乎永远也挥之不去的酸不那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时候我问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后来去了人像版,并不是因为美女,因为那些是我最看不懂的,但我喜欢那里的氛围,起码很少有口水。
      再后来,我来到了杂谈版,尽管,开始我最不爱来这个地方,因为我认为,摄影网就是摄影网,离开了摄影作品就没有意义了。同时,我也学会了网站中一位老师的话,因为我很认同,也认为比较经典:“摄影网,作品应该是最大的声音”。   
      一次,无意中点开了杂谈版的精华区,发现有些文章写的真好,对我学摄影启发很大。于是,我成了这里的常客。第一次体会浮躁
      记得中国第一部相对理论化的专业杂志《摄影家》创刊的初期,我经常应邀参加一些论坛和研讨会。
      纷争,毫无意义的纷争几乎成了各式论坛的焦点,什么南派北派啊,什么主旋律啊等等,很多人很热衷于这些,其实,我们的摄影就是给这样一些人搞坏了,其中,很大多数是一些大报的摄影记者,他们狗屁不通!
      我曾经暗地里做过一些统计,活跃在当代影坛里的一些大家,几乎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更不要说受过系统的摄影专业教育。因此,我曾经在清华大学讲摄影鉴赏大课时的开场白几乎都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家很少,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特别是专业教育的摄影家更少。”接下来通常情况肯定是一片掌声,其实我知道他们也是在瞎掰,里面没几个真的喜欢摄影,我也是借机忽悠一下过过瘾,当时的现实是这样,今天可能会好一些,毕竟爱好者中厉害之人比比皆是。
      我做了一辈子的摄影编辑,真正的好作品几乎都来自民间!
      可惜网站里第一次让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浮躁,准确地说,什么是摄影界最流行的浮躁。
      说个大实话,有点烦。烦心之一:好文章接不下去,还肯定有些不三不四的人捣蛋,你不爱看你就别看,别捣蛋啊。相反,一些很烂的帖子楼可以盖得很高(这也是我才学会的网络语言),还大有继续盖下去的意思,翻开看看,里面都是什么东西,简单地说,就是吹吧,互相地吹,往死里吹,使劲儿地忽悠。你如果有点文化的话,不觉的很无味儿吗?
      烦心之二:没有导向,那个可以评定帖子好坏的人不知道是谁,“荐”和“精”的唯一标准是看楼盖的有多高,上海有个高楼,好像叫“金贸”,够高的,你为什么不去上面挂一个大点儿的“荐”或“精”呢,网站属于大众娱乐是不假,但有关方面和人也应该考虑到两头,专业人士和初学者的感受,起码应该有明确的导向,知道好坏这点你不觉得很重要吗。我从未发表过任何言论,这是我的处女贴,因此说这个话并无私利可言。
      烦心之三:像我这样来网站学习的初学者一定不少,所提问题一定不乏幼稚,但懂的人不屑,不懂的人装懂,真没劲儿。当然,就这点而言版主太白先生做得还是令人折服的。
      嗨,夜深人静了,明天再接着忽悠吧,望大家海涵,老人有时候跟小孩儿一样,刹不住车了。
      各位晚安!一大早就醒了,可能是昨晚写文章的原因,“不会冒犯大家吧”脑子里想的老是这个问题。
      已经写了。
      烦心之四:我们很多版的版主是如何产生的?不得为之。但我发现,他们很万能,器材、人像、风光、纪实、新闻、体育等等,样样精通,无所不能。对作者的片子都能像专家般地说出一二来。
      可是细细看来,认真查阅一下他们的批语,不难发现除了聚集人气的寒暄可以接受外,大多数批语都很外行。
      这种导向难道不是浮躁?不误人子弟?
      版主喜欢的,就是好东西,而真正的好东西被他人为地冷在一旁。这不是瞎掰是什么。
      武大郎开店,我的感觉就是这样!我们的领导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在服务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读读书。
      杂人、杂事、杂谈,唯一缺少的是好的气氛和氛围。
      娱乐也分高雅低俗之分。
      难道摄影真的很贱吗?
      我说这些话,是因为我看了一辈子的摄影作品,浮躁之作从来没有什么好下场。
      任何艺术哪怕是手艺都来不得半点的浮躁。
      静下心来想想,杂谈会有改变的。

      谢谢大家的鼓励,希望听到更多的声音。
      意见纯属个人观点,肯定有偏激之处,望大家海涵。
      今天回一趟北京,晚上见。谢谢各位朋友们的关注。
      谢谢人海和太白两位版主的开明和关心。
      昨天到家,立马就“应邀”参加了家庭批判会,说我吃饱撑的,呵呵呵。
      他们最关心的是领导们会不高兴。
      我发此贴没有任何恶意,只想表露一下自己的心声,请各位多担待些啊。拜托拜托。
摄影到底艺术在什么地方?
      网站中有很多关于摄影和照相到底是不是艺术的争论,我很冷静地拜读了大家的观点,觉得确实有些误区,这个误区带来了很多更荒谬的观点。
      其实,照相和摄影只是叫法不同罢了,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这个行为本身也与艺术没有直接的关系,就和木工、瓦工等等工匠一样。
      关键的地方在于,你通过这个过程制造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是艺术品吗?
      每一个人的作品再烂都有其可圈可点的地方,这相当于小学生描红,只是描的有好有坏。
      摄影艺术多数情况下是瞬间决定了结果,因此很难有一个所谓的统一标准,跟书法一样,随心和写意的东西更多!
      因此,唯一衡量是否艺术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你创造艺术了吗?说艺术可能有人听着极不舒服,换个说法,你创造了美了吗?
      木工将木工活做到了极致,出品就成了工艺品了。因此,工匠们拿再好的设备干再多的活都可能跟艺术无关。
      这样说就比较清楚了,照相也好,摄影也好都跟摄影艺术没有关系。关键是出品。永远出不了像样的作品,当然很贱!创造了美就创造了艺术,就不容易!
      因此,摄影艺术哪里是那么容易创造的?哪里是抱个照相机就能弄出来的?
      这些理论我统计了一下,不下一百本书上都明确表述了,就是有人不好好读!
在各位老师朋友们的宽待之下好好睡了一觉。
      好的摄影作品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从我做编辑的角度上看,无非两种:
      心灵上的撞击和视觉上的撞击。将生活的感受凝聚在一起爆发出来的片子一定可以做到较好的心灵撞击,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普通景色拍得美轮美奂一定能更深刻的刺激视觉,这两种情况,都能感动读者,因为有共鸣产生。
      有“人”这个作品中最重要元素的片子,要看主体元素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够成立。其他都不重要。而看风光片,先搞清是什么地方很重要,可以分清作者表现自然的能量有多大。
      北京的角楼和颐和园,每年可能有上万张片子诞生,比什么?只能倒过来比,比不一样的地方! 文革后期,中国的摄影和摄影作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因为文化的提升和素质的提高,而是特定时代的必然产物,人们憋得太久,需要释放的东西太多,因此一时期文坛异常活跃,摄影界当然也跑不掉。
      这个时期我做了一件系统的工作,就是仔细地研究了中西方摄影作品的具体差别在什么地方,排除文化差异,骨子里的东西到底在什么地方。
      价值观这个东西在我们国家好像不太被重视,而国外的艺术品似乎把价值关始终放在一个很突出的部分。
      这种价值观跟价值没有关系,是一种意识形态!
      中国说起来有5000年文明史,但今天的中国文化底蕴没有覆盖在应该覆盖的地方。
      反映到作品上这种现象十分明显。 初看国外的摄影作品,显得“平”,摄影作品的特性十分明显,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很摄影”,再看我们的作品,花哨的表面初看是十分抢眼。
      阅读大量的国外作品,没有腻味的感觉,倒是有读小说的感觉,这是因为这种“价值观”使得老外在表现主题方面有着十分明确的主体目的。
      平淡中内涵的成分就显得咄咄逼人,这是我们很缺乏的东西,我们更注重形式和表象,作品不太考虑延续化。看完就了。
      看看世界大赛的国外作品,再看看国内大赛的作品,这样的感觉很明显。
      文化的堆积和表现不需要所谓的舞台,更需要潜移默化,我们似乎没有这个“含蓄”的细胞,其实,这也是浮躁的一种。
      我们更多的时候去关注摄影的表现形式,而不太愿意挖掘和表现作品的内涵。因此,这方面对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其实是一种机会。
      网站里也是一样,形式很美而抢眼的作品一片叫好,有些内容很好的作品却无人问津。
      这还是跟读书有关!   
      近几年来,中国的摄影界在暗地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应该感谢数码,数码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摄影界,其中,很多人十分有想法,这种想法是老套的机构们做梦也想不出来的东西。
      最近几次的世界摄影大师赛,中国的摄影师和作品让世人特别是世界摄影界好好吃了一惊,报出摄影师的名字来,几乎都是生面孔。
      中国的摄影界有了从来没有的前景和希望。
      普及和提高是中国特色,国外好像没有特定的所谓“摄影爱好者”这个层次的概念。
      我们能不能依靠这个特定的层次呢?不得为之。
      有梦就好!以下是晚殇与版主的对话:

      版主:其实,我对网站中积极发帖的朋友们十分关注,你的文采不错,这其实就是底蕴,有时候我想,要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的文化功底都这么好,作品就不一样了。
      这也是真话!

      晚殇:是的,细细地拜读过人海版主的作品,她赋予作品很多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另外,她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内涵和表现形式结合的非常到位。
      人的元素最重要,人海版主熟知这一点。
      摄影的过程没有人关心,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是一种无形资产。其实瞬间何止是基本功,是所有的生活积累和主观意图的释放。
      画报社曾经搞过一次关于“瞬间”的比赛和讨论,大多数送稿者把注意力和重点放在“瞬间”的内容上,恰恰相反,这些人都没有赌对,画报社搞这个活动的终极目的是看哪些人的“瞬间眼力”最厉害,这考的当然是积累,是沉淀,是水平。
      这次活动对我的启发也很大,我开始关注作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离开一会儿,带刚出生的小外孙女去打防疫针,这次回北京的首要任务,老太婆布置的,否则就不给钱买照相用品。
      当外公了,时间过得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