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珍珠港事件看今天的美日联合军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4:18:48

 

 

 不知道这几天正把东北亚局势搞的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美、日联合军演的操纵者们是否还记得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

 69年前的今天,清晨7时50分许,驻守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雷达哨兵发现有成群的飞机朝美军基地飞来,随即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和腾空升起的弥漫硝烟。

 很显然,这不是演习,而是真正的战争。因为爆炸声响过后,美国的数十艘军舰、数百家飞机、数千名士兵全部灰飞烟灭,美军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

 这就是历史上美国本土次遭到攻击的“珍珠港事件”。

 69年后,美国“耗子给猫当三陪”,竟然和昔日的敌人携手搞起了军演,让人不得不感叹世事变化无常。

 美国联合日本军演无非是想证明自己对亚洲事务仍然具有影响力、仍然具有主导权罢了。

 那么,日本呢?日本携手美国军演意欲何为,是想证明和美国牢不可破的友谊?还是想证明自己已经有十足的把握重新问鼎亚洲霸主的地位?

 美、日军演无疑是针对中国。回忆一下历史上的中日关系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日本的秉性。

 现代的中、日之战始于1931年。

 1931年4月,日本军队制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具体计划,随后于9月18日发动了入侵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侵略没有得到惩罚,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便不断膨胀,侵略中国的步伐不断加快。

 1932年3月,日本炮制出“满洲国”,企图使东北永远独立于中国。

 1932年初,日本海军在上海挑起战争,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1933年1月,日本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华北,于3月中旬占领了当时的热河省和察哈尔北部。

 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北平,侵略中国的战争再次升级。

 现在的教科书上一般把“七·七事变”作为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但实际上“九·一八事变”就已标志着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也就是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是“八年抗战”而是整整十四年。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而张学良竟也“忠实地”执行了蒋介石的这一指令,十几万东北军一枪不发撤入关内。之后三年中,国民政府先后与日本政府签订了《淞沪协定》、《塘沽协定》、《秦土协定》、《何梅协定》。

 但这些条约没起什么作用,国民政府一味忍让的结果是“七·七事变”的爆发。

 “七·七事变”发生后的二十多天里,日本侵占了北京和天津,同时调集重兵进攻河北、山西及淞沪地区。直到8月15日,蒋介石才下达全国总动员令,与日军展开激战。此时距“七·七事变”已三十多天,距“九·一八事变”已近六年。

 “珍珠港事件”爆发的第二天(1941年12月8日),美国就向日本正式宣战。而直到美国宣战的第二天(12月9日),国民政府才在“七·七事变”发生已四年多的情况下向日本正式宣战。

 坦率的说,中国抗战的胜利确实是全体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但是如果没有苏联出兵东北和美国的原子弹,日本不会如此快的结束战争。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从柏林发出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7月29日,日本正式拒绝了《波茨坦公告》。但是仅仅两周后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就宣读了接受无条件投降的《停战诏书》。这中间发生的重要事实是:8月6日、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8月9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向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苏军出兵东北和美军的原子弹客观上帮助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但在主观上美苏各有算盘。

 美国不仅报了珍珠港的一箭之仇,而且全面占领了日本,麦克阿瑟只是一名美国的五星上将却做起了日本的太上皇,战后的日本很快就成了美国防控中国的工具,冲绳岛等地直到现在都驻有大量美军,美国通过条约事实上合法地占领着日本的领土。

 苏军出兵东北除了报当年日俄战争的仇外,还把日本在东北的重要工业设备大量转运到苏联,原属日本的北方四岛也被苏联占领。此外,战败后流落在东北等地的日侨妇女也有不少成了无良苏军的奸淫对象。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不仅没有对日本提出领土要求,连战争赔款后来也放弃了。即便如此,战后的日本首相仍然一次次的参拜靖国神社,一次次的挑起钓鱼岛之争。

 日本的历史告诉世人,它遵循这样的生活逻辑——和它单纯的说理经常无济于事,只有事实才能让它低头。因为漫长的历史告诉我们,日本通常只向强者低头。

 日本人福泽谕吉就曾说过:“一百部国际法抵不上几门大炮;几项友好条约值不到一桶火药。”他的这种观点在日本大有市场。

 回忆一下古代中、日之间的“交往”或许对于今天的中国有所启示。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发生在唐朝。当时,朝鲜半岛的新罗在唐朝的支持下进行着统一战争。日本为了恢复在朝鲜半岛的势力,派出2.7万兵马出征朝鲜半岛。与百济的5000兵马联手,对抗唐朝和新罗的军队。

 公元663年8月27日上午,中日关系史上的第一次战争——白村江(亦称白江,是今天韩国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海战——爆发。当时,大唐水军7000余人,战船170艘;日本水军万余人,战船1000多艘。日军人多、船多。但大唐水军船尖器利,武器装备优良。日军首战失利,次日又主动发起进攻,结果大唐水军四战皆捷,击毁日兵船400多艘。当时海面上烟焰涨天,日军的尸体染红了江面,在大唐的进攻下,日军落荒而逃。

 中日第一战的直接后果是,日本停止了对朝鲜半岛的扩张,此后的1000多年里,未曾向朝鲜半岛用兵,并先后十几次向中国派出遣唐使,从各个方面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如今日本的文字、服装、建筑等都深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日本的京都建筑几乎是当年唐都城长安建筑的翻版。

 中日之间的第二次大规模战争发生在中国元朝时期。

 公元1274年10月,元世祖忽必烈调集2.5万元军,乘900艘战船,从朝鲜半岛南端出发,攻陷了日本的对马和壹岐,后在北九州博多湾登陆。面对久经沙场的元军,日本军队不堪一击,在苦战中节节败退。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天黑之后,当战胜的元军回船休息之际,突然间暴风骤雨忽至,元军兵船多数沉没,损失惨重,余部匆忙撤退。

 公元1281年,忽必烈分东、南两路进攻日本。5月21日,东路军四万人由忻都,洪茶丘两员大将率领,从朝鲜半岛高丽合浦出兵,经对马岛攻击北九州的博多湾。7月,由大将范文虎率领的南路军10万人,从宁波出发,航行到北九州海面。7月末,两路大军会合,准备发动总攻。但是,一场巨大的台风再次袭来,元军的4000多艘战船半数沉没,兵士也损失将近一半,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外族的入侵。尽管元军由于台风而撤兵,却让日军吓破了胆。这一战之后的几百年,日军再不敢与中国军队交战,到明朝双方才再次交手,日军最终惨败。直到十九世纪末,日本乘大清衰败,才又壮起了胆,和中国重启战火。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让日本野心急剧扩涨,不但密谋吞并中国而且开启日俄战争,与俄国争夺远东的控制权。俄国后来将北方四岛收归自己的门下,这既是二战日本战败的后果,也是俄国报复日俄之战的后果。

 在亚洲数十个国家中,日本是惟一一个和中、俄、美三个大国有过交战经历的国家。

 日本地少人多,生存空间和资源都十分有限,大部分资源和市场都要依赖外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趁火打劫、大发战争财。战争结束后,日本怅然若失。1920年,日本股票暴跌,日本经济转入萧条。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日本遭受到更重的打击。出口骤减,企业纷纷破产,失业队伍庞大。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的失业人数和半失业人数将近300万,每户农家平均负债达1437日元。逃荒、卖儿卖女的现象十分普遍。据山形县一个村庄的统计,当地467名15—24岁的青年妇女中,有110名被卖掉。当时,青年妇女的价格十分低廉,每人身价平均只有50~100日元,在青森地区只值9日元。

 按理说,这种状况应该值得同情,但日本人不是想着如何勤劳致富,而是像毒蛇一样,一旦苏醒就会咬人一口,“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在这种咬人的心态下爆发的。

 “九·一八事变”虽然由日本军国主义主导,但它是整个日本社会心态的产物。对于日本政府侵略别国的政策,日本一部分民众所关心的只是掠夺他国的财富,根本无视对别国的伤害。这种自私、狭隘、不论是非的民族主义,以前不止发生过一次,以后也还会有。如今日本右翼势力猖獗就能说明这一点。

 上个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国民忍着物价飞涨、付出高额的税赋。将儿子、兄弟或父辈送上可能有去无回的战场,全力支持这场旨在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民众对政府的服从和对极端暴力的支持并非没有条件,而是期望能从战争中掠夺回大把的战争赔偿金,人人都能从中分到一杯羹。在此之前,日本已从甲午战争等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尝到了甜头。

 可以说,掠夺成性曾是日本的历史,也是日本性格中的一项重要特征。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日、美联合军演自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是奉劝美国千万不要忘记69年前的今天发生在珍珠港的那场战争。——那一年,曾在一战后受惠于美国经济的日本为争夺对太平洋的控制权毅然决然的将枪口对准了美国。

 谁能确认历史不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