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绒烧穴位 重灸抗感冒-QQ162096766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36:55






绝骨穴

足三里穴

中脘穴
医者自医特别报道(四)
艾绒烧穴位 重灸抗感冒
健报   2010-01-08          ■ 本报记者 黄敏莹/文 赵含章/图
本报记者  黄敏莹/文  赵含章/图
用艾绒烧灼相关穴位,可防治感冒。烧至化脓,即等于排毒。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王宇飞医师有着防治感冒的“独门武器”
冬季里,气温起伏较大,一旦寒气侵袭,体弱的人往往容易感冒。怎样预防感冒?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以下简称瑞康医院)消化内科王宇飞医师 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经验。
重灸出击  防治“习惯性”感冒
1月4日,南宁市民周小姐找到了王宇飞。周小姐从小体弱多病,每年至少有4~5次重感冒,稍不注意就发烧有“痧气”。周小姐自称吃遍了治疗感冒的药物,在听说吃太多西药可能对身体不好后,周小姐转而求助中医。
根据周小姐的描述,王宇飞认为根据她的体质,可以用重灸治疗乃至预防感冒。“但是会很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得直接在相关穴位烧艾绒(详见名词解释)。”听说要在穴位上用艾绒烧灼,周小姐退缩了,说回家考虑考虑,再做决定是否做重灸。
身体力行   医生自用重灸
王宇飞本人,就是重灸的受益者。
“药物大多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感冒不严重的话,能不吃药我都尽量不吃药,忍忍就过去了”王宇飞笑称。他告知,在天气变化较频繁、温差较大的时间段,比如12月份秋冬交接时,他都会自己在家烧艾绒到相关穴位预防感冒,“我已坚持了三四年,都没得大的感冒,偶尔感觉好像有点感冒,马上用艾绒烧相关穴位,感冒症状很快就没有了。”
重灸方法 颇有讲究
王宇飞表示,重灸防止感冒,主要涉及的是关元穴、绝骨穴、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具体的做法就是:到药店买艾绒回来,把艾绒捏成一个豆粒大的金字塔型,放在这几个穴位上面,点燃艾绒的“金字塔”顶端就可以了,让艾绒慢慢烧,一直烧完为止。
一般而言,中脘穴和关元穴,重灸时,每次用一对艾绒“金字塔”,而在足三里和绝骨穴则是用另一对。即烧中脘穴,同时要烧关元穴;烧足三里,则同时要烧绝骨穴。患者如果真是非常怕疼,可以在艾绒和皮肤之间隔一片姜片隔热(即隔姜灸)。
但隔姜灸,由于没有直接烧到穴位上,这个方法比起直接烧而言,效果要逊色一些。也可以点燃艾条,熏相关穴位,但效果相对差些。普通人用烧艾绒预防感冒,每天用四~五状(一状即一个艾绒捏成的金字塔,大小可自己把握)即可,连续烧三天。在三伏天,冬至、夏至等日子,使用烧艾绒的疗法,效果较好。
但有一点:烧完后,穴位处会留下一个伤疤,爱美的女士进行此疗法时,要慎重考虑清楚。
+
医生提醒
烧穴位后:化脓=排毒
王宇飞表示,用艾绒烧上述穴位之后,大部分人有身体化脓的情况,“这是好事情,表明这是毒素向身体外排了”。王宇飞称,一旦发现烧艾绒的穴位处,有化脓迹象,可以用干净的毛巾、纱布或棉垫包住化脓部分,防止穴位与衣服摩擦引起感染。对化脓部分不用做其他处理。
+
特别警示
+
名词解释
烧艾绒并非人人适宜
此法有如下禁忌:
糖尿病患者、孕妇,贫血者不适宜此法。穴位必须找准,若穴位不对,有可能引起其他疾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此法。
艾绒
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艾绒是做针灸用的,叫艾灸疗法。`
延伸阅读
关元穴保健法——温灸或按摩
●温灸:用扶阳罐每天温灸3-5分钟,有肾强壮阳,增加男性性功能的功效,建议长期坚持使用,效果显著。
●按摩: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足三里保健法——按穴或艾灸
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
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在穴位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王宇飞正在示范烧艾绒进行重灸。
艾绒捏成豆粒大小的金字塔即可。
医生王宇飞烧自己的中皖穴预防感冒留下的伤疤。
重灸对防治感冒频发有特效。
相关链接
重灸防止感冒的相关穴位
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主治疾病为: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此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绝骨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脚气,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足三里
位置: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主治: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中脘穴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中脘穴是腑会,即六腑交汇的地方,所以可以治疗六腑的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