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的祖先源流:晋文公宠臣赵衰奠定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54:07

赵氏孤儿的祖先源流:晋文公宠臣赵衰奠定基础

2010-12-06 09:35  来源:凤凰网  评论 0查看评论 【字体:

  核心提示:检点赵衰的履历,赵衰除了对晋文公的忠诚无可质疑、以及在文化修养上可圈可点之外,并没有表现出令人钦佩的文韬武略,文公的八年虽然短暂,但那是个纯粹的大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中他之所以没有充分的表演,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谦逊的性格所致,但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文公在治国方面有狐偃,能力卓着,又是文公的亲舅舅,不是他可以竞争的;在用兵方面有先轸,是杰出的将领,别人的军事才干根本不是他所能及的。但是我们看到赵衰先生的官职仍然在不断的升迁,并且给儿子打下了浑厚的发展基础,可见他必然也有一手绝的,而且是别人所不具备的。

  赵衰的特长在于“让”,官场争斗,其核心无非是权、利两个字,把这些不断让给别人,自然自己可以赚得人缘,考察文公时期关于赵衰的记载,可以发现我们的赵老先生几乎是只在、一直地在、并且似乎是乐此不疲地在“让”。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能力是否不如别人暂且不论,即使不如,能让也往往是十分艰难的——不信你试试。而让给谁、让什么、怎么让,这是不折不扣一门艺术,属于赵衰先生的独门绝活。而如果我们从赵衰与文公及其他大臣关系的角度来学习赵衰“让”的艺术,一切可能会显得更加了然。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骑兵想象图(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大国上卿:晋国诸卿家族史》,作者:是非历史 又名虎公,原题:《晋国诸卿家族史(上)之三:赵氏》

  赵氏可谓是个古老的家族,根据《史记·赵世家》,赵氏与秦同祖,是传说中颛顼帝(黄帝之孙,号高阳氏)的苗裔,据说颛顼的一个孙女叫女修,女修吞了一只燕子的卵,因而怀孕(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野合的美化说法),生了个儿子叫“大业”。大业的儿子大费,曾经协助大禹治水,受到舜的奖励,后来又帮助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于是舜赐大业姓嬴氏。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二曰若木。大廉有两个玄孙分别叫孟戏、中衍。这个家族传到了中衍这代,已经开始露出头角。中衍这被商朝的帝太戊欣赏,命其为自己驾车,并把女儿嫁给他,于是中衍之后世代辅佐商朝。中衍的玄孙叫中潏,开始在西方发展,中潏的儿子叫蜚廉,蜚廉的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辅佐商纣王,为周所杀,后来秦国的国君就是他的后代;恶来的弟弟叫季胜,赵氏就是季胜的后代。因此,嬴、赵之间的亲缘关系到商末蜚廉的时候才分开了枝。同时,嬴、赵其实都不是黄帝的子孙,而属于“外孙”系列了。因为真正的男祖宗是个“无名英雄”,所以有人讽刺他们:“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但他们自己又有什么法子呢?

  现在专门介绍赵氏这一支脉:蜚廉的儿子季胜生下孟增,又叫“宅皋狼”(野蛮的名字),宅皋狼的时候天下已经改朝换代,姓姬了,宅皋狼被周成王所宠爱,皋狼生下衡父,衡父生下造父。造父又被周缪(穆)王所宠幸,为缪王弄了几匹骏马,并作为司机,带着缪王周游天下,并且是缪王和西王母的会见的见证人。后来因为在*徐偃王反叛的战斗中立下大功,缪王把赵城(今属山西洪洞县)赏赐给他,因此,这个家族就姓了“赵”。造父的六世孙奄父(公仲)还是周宣王的忠臣,但他的儿子叔带看见周幽王无道,乃离开周王朝来到晋国,事晋文侯,从此,赵氏在晋国才开始落地生根了。根据《史记》,自叔带以下,赵家日渐兴旺,赵夙是叔带的五世孙。

  以上是司马迁对赵家历史的介绍,比较周详,但我们也无须太认真了,因为历史渺茫,《史记》关于各家的族谱记述也多有错漏;或者是经过秦火的焚烧,司马迁看到的各家族谱已经凌乱不全,自己勉强连缀出来的吧。

  第一代

  赵夙:国君御戎

  说司马迁关于族谱的记载并不完全准确是有根据的,到了比较近的赵夙时代,辈分就有点乱了。根据《史记》,赵夙的儿子叫共孟,共孟的儿子才是赵衰;但根据《国语-晋语四》,宋国的公孙固又说,赵衰是赵夙的弟弟;根据《世本》,“公明生孟及赵夙,夙生成季衰(赵衰)”,赵夙又是赵衰的父亲了。这个问题在没有新的资料出现之前我们也不必深究,参照他们活动的年代推断,这里暂且把赵夙作为赵衰的父亲,也是我们介绍的赵氏第一代人——为了使对各家的介绍更有可比性,这里均把文公时期各族大臣的父辈们作为第一代来介绍。

  根据《左传》,公元前661年(晋献公16年),晋献公扩军,设置上下两军,自己率领上军,太子申生率领下军,*霍、魏、耿三个小国并灭亡了他们。根据《左传》,赵夙这次出兵是作为献公的御戎,但《史记》认为赵夙是作为方面之将专门伐霍的。总之因为有功晋献公把耿赐给了赵夙。同时接受赏赐的还有毕万,他得到了魏,成为后来魏国的发祥地;而霍后来成了先轸儿子先且居的封地,不过那已经是30多年后的事情了。

  从此,赵夙先生就退出了史家的视野,可能他回到自己的封地一心一意发展家族去了,也可能是看到晋国政治动荡的现状,就淡然退出争夺的中心以自全,观察国家将来的形势。他的儿子赵衰最终选择归附公子重耳,很可能就是得到了父亲大人的指示,因为赵衰的年龄应该比重耳年轻——这个问题将在下面谈及。

  第二代

  赵衰(赵成子、成季、子余、子馀):冬天的太阳

  第一,简要履历

  第一阶段:前656年之前。

  《左传》和《史记》都说,晋文公十七岁而“有士五人”,但这五个人是谁,却有争执,《左传》没有明言,但杜预注称就是跟随他流亡的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根据《史记》记载五个人是: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看来,赵衰是重耳年轻时代的朋友,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衰卜事晋献公及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重耳”。这个故事也可以相信,因为逢大事必卜,是当时人们的习惯。这次占卜应该在他和重耳成为好朋友之前吧。

  第二阶段:流亡时期(前656-636年)。

  前656年冬,晋献公派兵*重耳所镇守的蒲地,重耳流亡,赵衰与狐偃、贾佗、先轸、魏犨等人跟随。其间赵率负责掌管队伍的食物,有一次与重耳走散,虽然自己很饥饿,但还是忍着一口没吃。

  前656-643年(?),跟随重耳在翟。根据《左传》记载,翟伐廧咎如,得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重耳娶了姐姐季隗,而把妹妹叔隗嫁给赵衰,生下赵盾。但根据《史记》,是赵衰娶的是姐姐,这个问题关系到赵衰的年龄和子女顺序,下面再分析。

  前643-636年,跟随重耳周游列国。前637年冬,秦穆公即将派兵支持重耳回国,设宴席招待重耳,这在当时是个重大礼节。狐偃说:吾不如(赵)衰之文也,请使衰从”。于是作为重耳的傧相与穆公宴会。席间,重耳唱《河水》(唱诗是当时人交际的重要环节,一种贵族习惯),以河水朝宗于海,比喻自己对对方的景仰和感恩之心。秦穆公唱《六月》(赞美吉甫辅佐周宣王重振周王朝。),这时候赵衰说:“重耳,赶紧拜赐!”穆公问原因,赵衰解释:“您把辅佐天子的重任交给了我们公子,他能不感激下拜乎?”真的是得体而敏捷。后来文公刚刚回晋国就单独出兵勤王,穆公虽有意见也说不出什么了。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