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服其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3:20:49
降伏其心
点击: 88
观香的好处
这种观香的方式是5000年前,印度遗留下来的。后来被出家和尚带进佛教,又从印度传到中国。唐朝以后又把这种观香的方式带进了禅堂里面。有些人坐禅的时候心很散乱,无法集中,因此在禅堂中间放一支香,大家眼盯着这支香,尽量做到不眨眼。过一会眼睛会感到刺痛流泪,也不要眨眼。这样观久了会使身体的气和神集中到一个点上,达到一心不乱。这样训练久了,即使把眼睛闭起来,也可以做到一心不乱,时间久了眼一闭,眼前一片光亮,是一片光的海洋。因为心中无杂念,自性的光明就会出现在眼前。古印度也有观夜明珠的,也类似一个光点,容易让人集中在那上面。通过这种观香方式让自性光出现以后,就可以观内在的光。常人闭起眼来,眼前是一片漆黑,观不到光,什么时候闭起眼来一片光亮,身心自然敏锐,智慧自然打开。如果从治病的角度讲,白内障、青光眼、散光等眼疾,通过观香,治疗效果非常奇特。治疗近视眼则需要一段时间。长期静坐的人看远处会看得清楚,看近的地方反而不清楚。黑眼珠对应肾脏,白眼珠对应心、肝。如果通过坐禅把肾水激活,首先滋润的就是肝。一双眼珠会很明亮、很清澈。如果生理上没有协调好,这股力量上来后,眼中会充满血丝。如果不会对治,拖延时间要长些。为什么一些静坐的人会眼珠充血、牙疼、耳鸣、头疼?那是因为头顶这朵莲花未打开,如打开了,头顶像个烟囱一样,下边的力量上来后会从头顶出去。头就不会胀痛,眼不会红肿。佛教里许多念经、持咒、唱诵,为什么要保持古印度的梵音呢?有的为什么不翻译成汉语呢?一方面是按汉语读音会把原本的意思错掉,另一方面咒语的力量会失去很多。众所周知“阿弥陀佛”,现在许多人都把它念成“a弥陀佛”,实际念错了,把古人的东西改掉了!你们现在可以感受一下,“e”和“a”有什么不同,力量出去的不一样。“e”是从头顶出去,“a”是从嘴巴出去。尤其是净土宗,特别强调临终时从头顶出去,才能往生西方。过去古人对每个咒语的发音,是通过禅定修证后才决定的,而现在的人念咒语都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古人是一代代传下来。即使是写出来,也还是要口授亲传。而现在的人误以为自己识字,照经书去读就对了。固然心诚能感应,但如果读音准确岂不是感应更快吗?如果只要心诚就能入道的话,那还要法门要师父干什么呢?如不诚心,师父传你一个方法,自己去修。也只能达到4成,绝对达不到5、6成,7、8成更不可能。因为越往上修越需要诚心,才能感应。越往上修越靠的是内在的改变。内在不改变,层次无法提升。因为“方法”属于有为法,“道”是无为法。《金刚经》中讲:“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法像一个拐杖是用来帮助你学习走路的,当学会走路了,还要拐杖干什么?拐杖必须扔掉。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修了十几年还上不去?就是因为只在方法上下功夫,被法所转。天天观香、念咒,好像在例行程序。心根本未入道。就目前大家的情况来讲,方法还没有掌握熟练之前,不能抛弃方法而直接进入心态。刚开始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规有矩,掌握了以后,没有规矩,直接进入核心。为了学习静心,开始须借助于一个方法。当心能静下来以后,就可以不用方法,也即可以抛弃方法,直接让心静下来。如果你还在借助于一个方法,这说明还不究竟。如果在这个山洞里环境好你能静下来,一旦离开这个山洞,到了十字街头心静不下来,说明你的“静”还是靠环境生起的,这种静心的功夫又有什么用呢?住山洞是一个阶段,最终是要到红尘中去用。尤其是学佛的人几乎都有这个毛病:自己打坐怕人吵。如果是刚开始这样还可以,学佛好多年了还这样就不行了。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修行方法。一个人独自坐在屋子里打妄想不知道,大家在一起别人惊了你,实际是打断了你的妄想,使你的妄想打不下去了。不可能干扰你的禅定。说好听一点是打断了你的思想。
我曾经讲过,如果修行10分为圆满,在山洞里只能修到4分,剩余几分要在红尘中修圆满。从另一个角度讲,如不住山洞,而直接到红尘中去修,被转进红尘还不知道,所谓“沉迷红尘”、所谓“不被境转”,那是有个觉知在与不在才会是这样。“觉”是不迷,“知”是不乱。就像遇事昏了头,不知怎么做,叫“乱了手脚”。如果我们通过某种方式把觉知培养出来,会感受到有个无形的东西永不间断。就像呼吸一样,气流永不断掉。呼吸断掉人会死掉,觉知断掉就会迷失。有的人在这儿坐了几个小时,突然醒来不知道刚才在干什么。这与打坐入禅定超越时空是两码事。后者是处在清醒而又在定中。觉知像一面镜子一样,一直保持一个清净的画面。即便偶尔出现一点杂念,你会在画面上看见,它根本破坏不了这面镜子。有时修行人也会发火,但功夫够的话,影响不了心灵上的这面镜子。就像一堆火很大,燃烧得很旺,泼一瓢水上去,根本扑不灭这堆火,相反火焰会更高,如同浇油一样。这就是处处能定,个个能定。对于有禅定功夫的人来说,每件事让他听到、看到,但他不会被所听所看干扰。这是功夫,不是理论,没有这个功夫没办法感受到。要达到这种功夫,一方面靠静坐,另一方面靠做人做事锻炼自己的心态。为什么过去的修行人要闭关—参学—闭关—参学?就是要静了动,动了静,互相轮流交换去锻炼。
如果说大家这段时间修行得很好的话,通过你的眼神就会知道。心里一丝不挂,提得起,放得下,眼睛里非常空洞。而不是感觉到眼睛非常有神、有智慧。如果一个人处在深层禅定中(我曾经看见一个圣人)你和他对视,感觉就像一切全空了,什么都没有,二者全部消失。有时甚至空洞得让你感到有一种恐惧。那种空洞感就像自己置身于大海中一样。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他很难度众生,必须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才能接近众生。可以想象:因眼睛中没有生气,所以就像寒冷的冬天,一个人走在旷野里,没有一丝暖气,那种萧条。一旦从这种境界中走出来,又是一片风光!自信、和蔼、慈祥,全部在他的眼中呈现出来。
你们每天晚上有没有在打坐?一定要养成一种习惯,睡前打坐30分钟,越长越好,直到不能坚持。关掉灯、闭上眼,眼前是不是一片光明?内心的杂念会看到。如看不到杂念,说明离道还很远。如果能看到,降伏不了,说明禅定功夫不够,但已上路。如果能降伏了,说明已有一定的禅定功夫了。这样继续深入下去,不但能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起心动念。之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对方的起心动念,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比对方还浮躁,还混浊。就像两面镜子对照,干净的能照见不干净的,而不干净的则照不见干净的。没有妄念内心自然清净。当你把整个身心都静下来以后,心脏的跳动声,血液的流动都能听到、看见。动一个念头不仅看得见,还能听得到。如达到这些境界以后,再往上修,必须靠整个内在本质的改变,否则是没有办法的。
﹡ 吸气时气沉到丹田。但思想不在丹田,仍放在头顶上。这要经过一个过程,就可达到一心多用。刚开始的时候呼知道呼、吸知道吸,如果思想随着呼吸,吸进吐出,妄念产生不了,没有机会分神。思想和呼吸一体,就没有妄念。平时有妄念只是觉察不到,如能觉察到妄念,实际上是妄念减少了。
﹡ 修行的方法明白了,但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真修实炼,实修才能掌握。就像学开车一样,只用5分钟时间,就可以把开车的方法告诉你了,但要真正会开车,必须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要养成一种习惯,在睡前和起床后要坐一坐。因为这时的杂念比较少。修行要养成习惯,每天没有做这件事好像缺点什么,感到不习惯才行。要修,就要真修啊。糊糊涂涂的没有用。功夫不会出来呀。不能掺假进去,心态不放平,不敞开,质量上不去,因为这里边有假的东西存在。
修身与论六祖
你们的腿有没有坐热?如没有,说明气血还不畅通。
一个人衰老先从脚开始。从脚到小腿,慢慢往上发展,如果一个人的腿脚很灵活,说明他的生命力还很强。你们看小孩子一天到晚不停地跑来跑去,说明他的腿很有力气。一个人衰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不愿走路。人为什么喜欢架起“二郎腿”?为什么越累越要把腿架起来?这种情况大家都有过体会,甚至有人把脚架到办公桌上,一架上去感到非常舒服。因为把腿架起来会把下半身的血液控到上半身,也就是下半身给上半身补充了力量。人的精、气、神都是从两脚开始产生。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的声音和内在的气质,就必须通过盘腿。什么时候盘腿感到两脚产生一股热量,顺着小腿往上升,这个时候你的眼球和声音都会改变。这时走路就非常轻飘,绝对不会咚咚响。我们中国有部著作叫《冰鉴》,是专讲人的命相的。里边有这样的话:走路咚咚响,一辈子受贫穷!为什么古人讲:坐如钟、卧如弓、立如松、行如风?如果一个人生理上改变了,就会改变内在的气质,行、住、坐、卧就自然符合上述的要求。一个人疲劳后就想仰面朝天躺着,如果一个人的精、气、神凝聚在体内,睡觉时就会喜欢采取侧卧,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吉祥卧”。养成吉祥卧的习惯,体内的能量就容易贮存起来,而不会漏掉。
回忆起我自己盘腿的过程,到第三年时,脚上才产生一股热流,从脚上向小腿慢慢游动。实际上我这种速度已经是非常慢了。古人传记中讲,一个年轻人半年就可以达到这样。一个人身心不改变,内在的气质绝不会改变。实际上身心原本一体,根本没办法分开。
大家学佛都知道原本现成、自在圆满、圣人不增加一点,凡夫不减少一点,那还修什么呢?修心,心拿得出来看得到吗?古人一再告诉我们要行苦行,当初释迦佛也是行苦行,从身体上下手。现在的人都说修行是修心,不必苦行,说释佛苦行六年也未修成。难道古人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吃苦,也吃不了苦,心气一个个都比古人高,根器似乎都比古人锐利。为什么现在修道成就的这么少?古人一个个修苦行反倒成就了?而现在人从心态上下手,反倒一个个退道了?最后说自己不是修行的根器、师父的法不究竟。
古人告诉我们有几部经、论必须要读:《楞严经》、《圆觉经》、《三论宗》(百论、中论、十二论)。《楞严经》告诉我们“身心是一元的,一体的。山河大地都是心的显现”。既然是一元的,从身体上下手,就意味着从心态上下手。心无形无相,不可捉,不可摸,而身体可捉可摸,降服了身体也就降服了其心。所以古人要从身体上下手,要修苦行。而现在的人从心态上下手,下了几年没有摸到心,修了几年后的结局是放弃了信仰,退失了道心。古人没有一个不是尝尽了人间痛苦,降服身体,渗透到心灵,最后才把握了心。身体既然也是“唯心所造”,就没有理由不和心同为一体。佛经里讲“万法唯心造”万法是心,心生万法。心的显现借助身体,身体的存在也依赖心。许多修行人成就以后,才感受到“一切现成”、“一切清净”,佛法一定要去体验它。必须通过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去印证。光从理论上下功夫,就是所谓的“明理没有亲证”。最终不是自己的宝藏,如同“数人家珍”。
六祖24岁跑到黄梅县去见弘忍大师,在五祖处说了一首悟道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因为看了神秀大师的悟道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此基础上而作。也就是说神秀大师的偈子是六祖偈子的基础。当时的神秀大师当然也是悟道了。这两首悟道偈,一个讲修行的方法和过程,另一个是讲修行的结果。如果把两首结合起来去修,大家一定会成功。就像一个人讲苹果的味道,另一个人讲如何培植苹果树。如果没有前边的种树,培树,怎么会有后边的又酸又甜的苹果呢?所以弘忍大师给他们两个印证:神秀大师是正确的,好好修下去不会堕落。说六祖是错的。而现在的年轻人看了《六祖坛经》,都赞叹六祖的偈子,而忽略了神秀的偈子。
六祖可以说是“东方如来”,但对中国的佛教而言,也有负面影响。六祖拿到衣钵后,躲在猎人队伍里隐修了15年,为什么当时已彻悟本来面目还要隐修呢?大家只知道是弘法的因缘未到,在等待因缘。实际上他当时虽然已经悟道,但还没有实践,不算圆满。比如你走进这个洞里算是入道了,再走出这个山洞才算圆满。走不出去叫“没有圆满”。就像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东华寺,到了目的地了,然后必须再回到原地才叫圆满。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门里讲一定要“亲履本地风光”,而不能道听途说。研究佛学的人,他们能不能开悟?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开悟,从事上讲不能证果。当六祖39岁离开这里的时候,将灵鹫山改为东华山。灵鹫寺改为东华寺(公元677年的时候)。公元502年,从印度来的智药禅师把这里叫做灵鹫山(因其看到这里的山和印度的灵鹫山极其相似),创建了“灵鹫寺”。六祖当然知道自己的因缘,因此才改为“东华山”、“东华寺”。他原本想在这里弘法,广渡众生,一个偶然的机缘被请到了曲江县。翁源县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了(南朝梁554年设县),当时六祖为什么把灵鹫山、灵鹫寺改为东华山、东华寺?为什么我说六祖是东方如来?你们用心慢慢参究就会明白。中国古时叫做“东土”、“华夏”。六祖39岁开始出来弘传,十几年后形成了坛经。《六祖坛经》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也就是说六祖24岁开悟,57岁时才形成了他自己完整的佛学思想体系。《六祖坛经》是六祖的大弟子法海禅师根据六祖的思想、见地、弘化过程写成的。法海禅师是当时的文学泰斗,文字般若达到了顶峰;六祖的实相般若达到了顶峰,两个人合作所写出来的《坛经》一定是空前绝后。六祖24岁悟道至57岁的33年当中,15年出世法的修炼,十几年世间法的磨练,身心两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彻底地转变了。一切都经历了,怎么能不成熟?怎么会不圆融?我们现在出世间也没有专修(隐修),世间法也没有好好去修。我自己虽然学佛十多年,世间法一点不通,几乎是空白。所以说世间法、出世间法两堂课,哪一堂课也不能缺少。犹如两只脚走路,你迈出左脚紧跟着还要迈出右脚,否则没办法走路。修行也是这样,如果只懂一方面,就不会平衡,一定会偏激。为什么古人得到“根本智”以后,还要去寻找“后得智”呢?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古人讲“但得本,何愁末”,这话不全对,把人给害苦了。看一个问题要前、后、左、右反反复复地看。一个人成道后是什么样?凡夫是什么样子?悟前悟后要结合起来看。有的人看问题总爱偏激,抓住一点,以偏概全。我常常比喻女人生孩子,人们都说生孩子是在阎罗殿门口,和阎罗王很接近,生死攸关。但对于一个未生过孩子的女人,尤其是男人来说,只能理解,绝不可能体会到。就像有一本书上讲:未生过孩子的女人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未做过妈妈的女人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我现在对这两句话有了新的理解。一个人当了家才知节约钱财。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现在的人看《六祖坛经》,只看到六祖的“果”,而没看到他的过程。六祖当时讲《坛经》是他57岁的境界。我们只知道拿六祖的“果”往自己身上套,不可能有体验。这叫“倒果为因”,最后是误己又误人!
当一个人获得“根本智”(出世间学问)再去学“后得智”(世间学问),的确要容易得多。因为已经有了择法眼(慧眼)。你想要把自己的根本智“推销”出去,必须用“后得智”来配合才行。比如说饼干装盒,不仅仅是为了卖起来方便,也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如同一个人走路,必须左右两只脚都迈动,才能向前走。有好饼干,没有好的包装不圆满,反过来只有好的包装没有好的饼干,则更不圆满。你的世间法说得再好,没有出世的智慧做灵魂、做脊柱,最终会很空虚。
当一个人物质无保障时,绝不会去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其实人对物质的需要很容易满足。实际上是精神在需求、在哭喊,是灵魂需要修行。人的贪欲不是身体在贪,身体上的需要非常少。就像我出家后只有三套衣服,还穿不烂,现在的布料很好,不容易坏。你们的衣服哪一件是穿破了才扔的?都是穿不了多长时间,不流行就不穿了。有的人很幸运,在贪的时候,偶然一个机会抓住了宗教,暂时解决了他的饥渴。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实践以后,他会更加饥渴(没有开悟)。就像一个人站在果树下而没有尝到果子,所以会更苦、更空虚。一个人修行,如果法、财、侣、地四种资粮具足了,没有理由不成就。你们每个人可以问问自己,具备了哪些?如果都具足了,那可真是个大富大贵的人了。
我之所以恢复东华寺及创建狮子吼闭关中心,就是因为看到有些人真想修行,又苦于没有地方,所以就自己找了一个既麻烦又啰嗦的担子,挑在肩上。 但自己很快发现付出一倍,得到的是十倍。而在洞里付出十倍,得到一倍。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都是大家成就了我。一个人不做事情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很有本事,什么都会。一做事情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也做不成。当再勤勤恳恳,不紧不松地去努力做事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都能做。一个人如果愿意努力,样样事情都能成就。对一件事情只要不放弃,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成功,你就是成功的人。做一件事情,一遇到挫折,你就放弃了,那你将一事无成。哪件事不是经过无数次的努力,最后才取得成功呢?就像盘腿修道,闭着眼睛昏昏噩噩,半年、一年没成功就想放弃了。古人十年、二十年都不放弃,最后都成功了。
有一部分人把修道看得太简单了,而另一部分人又把它看得太复杂、太难了,总讲自己根性差,“根性”成了挡箭牌。毛泽东当年被蒋介石追得无立锥之地,他从不放弃,最后成功了,成为伟人。他这种精神若用来修道,不会次于六祖,同样会成为东方如来。十大元帅如果来修道的话,都会成为十大祖师!因为他们有这个心力,放在任何地方都会成就。世间法的成就都是要有一番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的精神,何况出世间法呢?你要想成为一个超人,就必须具备凡人达不到的心力、体力和魄力。如果你处处表现得和常人一样,就肯定不会成为超人。人的力量不去用它,就是那么多,天天用就会天天有。犹如井中水你不去掏,它就那么多,掏了还会有。什么叫功德圆满?方方面面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一种气势、一股大的力量,能够利人利己,也就圆满了。如何积累呢?天天去做、年年去做。现在的众生是想的多做的少,说的多兑现的少。出世间法和世间法恰恰相反,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在奉献中获得。实际世间法也不单单是索取,也要先付出,才能得到。就像两个人打架,输了,增加了负担;赢了,增加了傲慢和霸道,学佛叫人退让、付出,你敢于付出,你的心量就有了。就一定会成功!有了心量何愁没有悲心,悲心有了何愁没有智慧,悲心、智慧都有了何愁功德不能圆满。
* 有的人生前什么信仰也没有,但人品符合佛教的“十善”,临终也会升天。别小瞧天人,也是累劫的修行修来的。
* 之所以用功把握不住自己,就是理上没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