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溃败,职业技能教育也不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4:22:15
大学通识教育溃败,职业技能教育也不济  生提供成长空间。 我相信,不少大学会以“一切为了就业”来解释“空巢”现象,再大叹就业压力的苦经。说到底,这是对教育责任的开脱,试问,大学的教育,究竟为“一切为了就业”做了多少有益的事呢?或者可以说,从技能教育角度看,也根本没有“一切为了就业”,才导致现在的大四“空巢”。 大学没有通识教育,也没有所谓的“一切为了就业”的技能教育,整体教育“空心化”,有些大学把这归罪于社会对大学急功近利的要求,包括考核就业率,这有一定原因,但根本原因,乃是大学没有明确教育责任——如果真重视就业,就不至于职业教育也空心化,应该扎扎实实抓大学生的技能教育。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大学并不重视人才培养,如果大学明确教育责任,至少通识教育做不好,职业技能教育该不会也如此不济。

“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这是当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顺口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离明年毕业还有大半年,如今已有众多大四学生奔走在找工作、写简历、忙面试的路上。情况好的尚未毕业就已提前就业,情况糟的奔波一年也无半点成果。综观如今校园,四年本科变成三年半或者三年,教育时间大大缩水。上周,记者采访了多名在校大四学生,这种“大四‘空巢’,一切为了就业!”的现象在高校大四群体中已极为普遍。(每日新报 12月10日) 最近一个时期来,对于大学教育,教育界有顺口溜云,“大学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空泛化”。说的是,大学本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只重职业教育,不管通识教育;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完全空心化,没给学生多少“教育”。笔者也曾一度认同这种评价,而深入分析才发现,岂止职业教育空心化,大学教育也已经“空泛化”,就是做“职业培训所”,大学也做得并不合格。 大学教育,一般说来,包括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通识教育指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旨在让学生培养基本能力与素养;技能教育则指职业化、技能化、功利化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通常,在实行精英教育的大学中,通识教育为主体,淡化专业界限;而在一般的应用技术学院和高职学院,技能教育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 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总体趋势是,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就业率,不仅高职院校如此,实行精英教育的985高校、211院校亦然。近年“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来,一批985高校的校长大声呼吁,应该摆脱就业导向,回归通识教育。这当然不错。可是,问题在于,在通识教育几乎全面溃败的情况下,技能教育在这些高校做得也并不好。这种所谓的“回归”,会回到什么状态呢? 以技能教育来说,今天大学给了学生怎样的职业技能教育呢?有人说,大学生热衷考证,可考证,与大学教育几乎没有关系,学生们都是缴培训费、报名费到社会机构去参加培训和考试;有人说,大学生热衷计算机、英语等“工具课程”,同样,很多大学生学英语,靠的不是大学英语教学,而是诸多英语培训机构,从四六级英语,一直到TOEFL、GRE、雅思,计算机则主要靠自己的钻研和摸索;有人说,大学生热衷社会实习,这就更与大学教育没多大关系了,他们大多是自己到校外找实习机会,兼职、打工。 现实的大学教育,给学生的,基本上就是一张对身份进行认可的证书,而除此之外,既无通识教育给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也无技能教育给学生扎实的就业能力、职场素质。有关调查显示,世界500强企业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有职业素养的不到10%。就连以“就业为导向”,也更似口号,而变成了以“就业率为导向”——学校让整个大四变为就业年,就是为就业让路,给学生提供去赶招聘会场子、找毕业实习机会的时间,还有的学校,要求老师出面搞定学生的就业,至于学生“被要求就业”和“被就业”,也十分普遍。在整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看不到职业指导,更看不到围绕这一指导,学校调用所有教育资源,为学”这是当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顺口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离明年毕业还有大半年,如今已有众多大四学生奔走在找工作、写简历、忙面试的路上。情况好的尚未毕业就已提前就业,情况糟的奔波一年也无半点成果。综观如今校园,四年本科变成三年半或者三年,教育时间大大缩水。上周,记者采访了多名在校大四学生,这种“大四‘空巢“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这是当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顺口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离明年毕业还有大半年,如今已有众多大四学生奔走在找工作、写简历、忙面试的路上。情况好的尚未毕业就已提前就业,情况糟的奔波一年也无半点成果。综观如今校园,四年本科变成三年半或者三年,教育时间大大缩水。上周,记者采访了多名在校大四学生,这种“大四‘空巢’,一切为了就业!”的现象在高校大四群体中已极为普遍。(每日新报 12月10日) 最近一个时期来,对于大学教育,教育界有顺口溜云,“大学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空泛化”。说的是,大学本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只重职业教育,不管通识教育;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完全空心化,没给学生多少“教育”。笔者也曾一度认同这种评价,而深入分析才发现,岂止职业教育空心化,大学教育也已经“空泛化”,就是做“职业培训所”,大学也做得并不合格。 大学教育,一般说来,包括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通识教育指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旨在让学生培养基本能力与素养;技能教育则指职业化、技能化、功利化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通常,在实行精英教育的大学中,通识教育为主体,淡化专业界限;而在一般的应用技术学院和高职学院,技能教育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 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总体趋势是,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就业率,不仅高职院校如此,实行精英教育的985高校、211院校亦然。近年’,一切为了就业!”的现象在高校大四群体中已极为普遍。(每日新报 12月10日)

 

生提供成长空间。 我相信,不少大学会以“一切为了就业”来解释“空巢”现象,再大叹就业压力的苦经。说到底,这是对教育责任的开脱,试问,大学的教育,究竟为“一切为了就业”做了多少有益的事呢?或者可以说,从技能教育角度看,也根本没有“一切为了就业”,才导致现在的大四“空巢”。 大学没有通识教育,也没有所谓的“一切为了就业”的技能教育,整体教育“空心化”,有些大学把这归罪于社会对大学急功近利的要求,包括考核就业率,这有一定原因,但根本原因,乃是大学没有明确教育责任——如果真重视就业,就不至于职业教育也空心化,应该扎扎实实抓大学生的技能教育。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大学并不重视人才培养,如果大学明确教育责任,至少通识教育做不好,职业技能教育该不会也如此不济。最近一个时期来,对于大学教育,教育界有顺口溜云,“大学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空泛化”。说的是,大学本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只重职业教育,不管通识教育;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完全空心化,没给学生多少“教育”。笔者也曾一度认同这种评价,而深入分析才发现,岂止职业教育空心化,大学教育也已经“空泛化”,就是做“职业培训所”,大学也做得并不合格。

来,一批985高校的校长大声呼吁,应该摆脱就业导向,回归通识教育。这当然不错。可是,问题在于,在通识教育几乎全面溃败的情况下,技能教育在这些高校做得也并不好。这种所谓的“回归”,会回到什么状态呢? 以技能教育来说,今天大学给了学生怎样的职业技能教育呢?有人说,大学生热衷考证,可考证,与大学教育几乎没有关系,学生们都是缴培训费、报名费到社会机构去参加培训和考试;有人说,大学生热衷计算机、英语等“工具课程”,同样,很多大学生学英语,靠的不是大学英语教学,而是诸多英语培训机构,从四六级英语,一直到TOEFL、GRE、雅思,计算机则主要靠自己的钻研和摸索;有人说,大学生热衷社会实习,这就更与大学教育没多大关系了,他们大多是自己到校外找实习机会,兼职、打工。 现实的大学教育,给学生的,基本上就是一张对身份进行认可的证书,而除此之外,既无通识教育给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也无技能教育给学生扎实的就业能力、职场素质。有关调查显示,世界500强企业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有职业素养的不到10%。就连以“就业为导向”,也更似口号,而变成了以“就业率为导向”——学校让整个大四变为就业年,就是为就业让路,给学生提供去赶招聘会场子、找毕业实习机会的时间,还有的学校,要求老师出面搞定学生的就业,至于学生“被要求就业”和“被就业”,也十分普遍。在整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看不到职业指导,更看不到围绕这一指导,学校调用所有教育资源,为学

 

“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这是当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顺口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离明年毕业还有大半年,如今已有众多大四学生奔走在找工作、写简历、忙面试的路上。情况好的尚未毕业就已提前就业,情况糟的奔波一年也无半点成果。综观如今校园,四年本科变成三年半或者三年,教育时间大大缩水。上周,记者采访了多名在校大四学生,这种“大四‘空巢’,一切为了就业!”的现象在高校大四群体中已极为普遍。(每日新报 12月10日) 最近一个时期来,对于大学教育,教育界有顺口溜云,“大学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空泛化”。说的是,大学本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只重职业教育,不管通识教育;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完全空心化,没给学生多少“教育”。笔者也曾一度认同这种评价,而深入分析才发现,岂止职业教育空心化,大学教育也已经“空泛化”,就是做“职业培训所”,大学也做得并不合格。 大学教育,一般说来,包括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通识教育指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旨在让学生培养基本能力与素养;技能教育则指职业化、技能化、功利化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通常,在实行精英教育的大学中,通识教育为主体,淡化专业界限;而在一般的应用技术学院和高职学院,技能教育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 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总体趋势是,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就业率,不仅高职院校如此,实行精英教育的985高校、211院校亦然。近年大学教育,一般说来,包括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通识教育指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旨在让学生培养基本能力与素养;技能教育则指职业化、技能化、功利化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通常,在实行精英教育的大学中,通识教育为主体,淡化专业界限;而在一般的应用技术学院和高职学院,技能教育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

 

“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这是当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顺口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离明年毕业还有大半年,如今已有众多大四学生奔走在找工作、写简历、忙面试的路上。情况好的尚未毕业就已提前就业,情况糟的奔波一年也无半点成果。综观如今校园,四年本科变成三年半或者三年,教育时间大大缩水。上周,记者采访了多名在校大四学生,这种“大四‘空巢’,一切为了就业!”的现象在高校大四群体中已极为普遍。(每日新报 12月10日) 最近一个时期来,对于大学教育,教育界有顺口溜云,“大学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空泛化”。说的是,大学本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只重职业教育,不管通识教育;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完全空心化,没给学生多少“教育”。笔者也曾一度认同这种评价,而深入分析才发现,岂止职业教育空心化,大学教育也已经“空泛化”,就是做“职业培训所”,大学也做得并不合格。 大学教育,一般说来,包括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通识教育指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旨在让学生培养基本能力与素养;技能教育则指职业化、技能化、功利化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通常,在实行精英教育的大学中,通识教育为主体,淡化专业界限;而在一般的应用技术学院和高职学院,技能教育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 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总体趋势是,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就业率,不仅高职院校如此,实行精英教育的985高校、211院校亦然。近年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总体趋势是,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就业率,不仅高职院校如此,实行精英教育的985高校、“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这是当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顺口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离明年毕业还有大半年,如今已有众多大四学生奔走在找工作、写简历、忙面试的路上。情况好的尚未毕业就已提前就业,情况糟的奔波一年也无半点成果。综观如今校园,四年本科变成三年半或者三年,教育时间大大缩水。上周,记者采访了多名在校大四学生,这种“大四‘空巢’,一切为了就业!”的现象在高校大四群体中已极为普遍。(每日新报 12月10日) 最近一个时期来,对于大学教育,教育界有顺口溜云,“大学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空泛化”。说的是,大学本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只重职业教育,不管通识教育;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完全空心化,没给学生多少“教育”。笔者也曾一度认同这种评价,而深入分析才发现,岂止职业教育空心化,大学教育也已经“空泛化”,就是做“职业培训所”,大学也做得并不合格。 大学教育,一般说来,包括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通识教育指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旨在让学生培养基本能力与素养;技能教育则指职业化、技能化、功利化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通常,在实行精英教育的大学中,通识教育为主体,淡化专业界限;而在一般的应用技术学院和高职学院,技能教育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 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总体趋势是,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就业率,不仅高职院校如此,实行精英教育的985高校、211院校亦然。近年211院校亦然。近年来,一批985高校的校长大声呼吁,应该摆脱就业导向,回归通识教育。这当然不错。可是,问题在于,在通识教育几乎全面溃败的情况下,技能教育在这些高校做得也并不好。这种所谓的“回归”,会回到什么状态呢?

 

来,一批985高校的校长大声呼吁,应该摆脱就业导向,回归通识教育。这当然不错。可是,问题在于,在通识教育几乎全面溃败的情况下,技能教育在这些高校做得也并不好。这种所谓的“回归”,会回到什么状态呢? 以技能教育来说,今天大学给了学生怎样的职业技能教育呢?有人说,大学生热衷考证,可考证,与大学教育几乎没有关系,学生们都是缴培训费、报名费到社会机构去参加培训和考试;有人说,大学生热衷计算机、英语等“工具课程”,同样,很多大学生学英语,靠的不是大学英语教学,而是诸多英语培训机构,从四六级英语,一直到TOEFL、GRE、雅思,计算机则主要靠自己的钻研和摸索;有人说,大学生热衷社会实习,这就更与大学教育没多大关系了,他们大多是自己到校外找实习机会,兼职、打工。 现实的大学教育,给学生的,基本上就是一张对身份进行认可的证书,而除此之外,既无通识教育给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也无技能教育给学生扎实的就业能力、职场素质。有关调查显示,世界500强企业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有职业素养的不到10%。就连以“就业为导向”,也更似口号,而变成了以“就业率为导向”——学校让整个大四变为就业年,就是为就业让路,给学生提供去赶招聘会场子、找毕业实习机会的时间,还有的学校,要求老师出面搞定学生的就业,至于学生“被要求就业”和“被就业”,也十分普遍。在整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看不到职业指导,更看不到围绕这一指导,学校调用所有教育资源,为学

以技能教育来说,今天大学给了学生怎样的职业技能教育呢?有人说,大学生热衷考证,可考证,与大学教育几乎没有关系,学生们都是缴培训费、报名费到社会机构去参加培训和考试;有人说,大学生热衷计算机、英语等“工具课程”,同样,很多大学生学英语,靠的不是大学英语教学,而是诸多英语培训机构,从四六级英语,一直到“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这是当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顺口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离明年毕业还有大半年,如今已有众多大四学生奔走在找工作、写简历、忙面试的路上。情况好的尚未毕业就已提前就业,情况糟的奔波一年也无半点成果。综观如今校园,四年本科变成三年半或者三年,教育时间大大缩水。上周,记者采访了多名在校大四学生,这种“大四‘空巢’,一切为了就业!”的现象在高校大四群体中已极为普遍。(每日新报 12月10日) 最近一个时期来,对于大学教育,教育界有顺口溜云,“大学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空泛化”。说的是,大学本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只重职业教育,不管通识教育;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完全空心化,没给学生多少“教育”。笔者也曾一度认同这种评价,而深入分析才发现,岂止职业教育空心化,大学教育也已经“空泛化”,就是做“职业培训所”,大学也做得并不合格。 大学教育,一般说来,包括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通识教育指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旨在让学生培养基本能力与素养;技能教育则指职业化、技能化、功利化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通常,在实行精英教育的大学中,通识教育为主体,淡化专业界限;而在一般的应用技术学院和高职学院,技能教育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 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总体趋势是,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就业率,不仅高职院校如此,实行精英教育的985高校、211院校亦然。近年TOEFL、GRE、雅思,计算机则主要靠自己的钻研和摸索;有人说,大学生热衷社会实习,这就更与大学教育没多大关系了,他们大多是自己到校外找实习机会,兼职、打工。

 

现实的大学教育,给学生的,基本上就是一张对身份进行认可的证书,而除此之外,既无通识教育给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也无技能教育给学生扎实的就业能力、职场素质。有关调查显示,世界500强企业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有职业素养的不到10%。就连以“就业为导向”,也更似口号,而变成了以“就业率为导向”——学校让整个大四变为就业年,就是为就业让路,给学生提供去赶招聘会场子、找毕业实习机会的时间,还有的学校,要求老师出面搞定学生的就业,至于学生“被要求就业”和“被就业”,也十分普遍。在整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看不到职业指导,更看不到围绕这一指导,学校调用所有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成长空间。

 

我相信,不少大学会以“一切为了就业”来解释“空巢”现象,再大叹就业压力的苦经。说到底,这是对教育责任的开脱,试问,大学的教育,究竟为“一切为了就业”做了多少有益的事呢?或者可以说,从技能教育角度看,也根本没有“一切为了就业”,才导致现在的大四“空巢”。

 

来,一批985高校的校长大声呼吁,应该摆脱就业导向,回归通识教育。这当然不错。可是,问题在于,在通识教育几乎全面溃败的情况下,技能教育在这些高校做得也并不好。这种所谓的“回归”,会回到什么状态呢? 以技能教育来说,今天大学给了学生怎样的职业技能教育呢?有人说,大学生热衷考证,可考证,与大学教育几乎没有关系,学生们都是缴培训费、报名费到社会机构去参加培训和考试;有人说,大学生热衷计算机、英语等“工具课程”,同样,很多大学生学英语,靠的不是大学英语教学,而是诸多英语培训机构,从四六级英语,一直到TOEFL、GRE、雅思,计算机则主要靠自己的钻研和摸索;有人说,大学生热衷社会实习,这就更与大学教育没多大关系了,他们大多是自己到校外找实习机会,兼职、打工。 现实的大学教育,给学生的,基本上就是一张对身份进行认可的证书,而除此之外,既无通识教育给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也无技能教育给学生扎实的就业能力、职场素质。有关调查显示,世界500强企业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有职业素养的不到10%。就连以“就业为导向”,也更似口号,而变成了以“就业率为导向”——学校让整个大四变为就业年,就是为就业让路,给学生提供去赶招聘会场子、找毕业实习机会的时间,还有的学校,要求老师出面搞定学生的就业,至于学生“被要求就业”和“被就业”,也十分普遍。在整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看不到职业指导,更看不到围绕这一指导,学校调用所有教育资源,为学大学没有通识教育,也没有所谓的“一切为了就业”的技能教育,整体教育“空心化”,有些大学把这归罪于社会对大学急功近利的要求,包括考核就业率,这有一定原因,但根本原因,乃是大学没有明确教育责任——如果真重视就业,就不至于职业教育也空心化,应该扎扎实实抓大学生的技能教育。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大学并不重视人才培养,如果大学明确教育责任,至少通识教育做不好,职业技能教育该不会也如此不济。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f477101017aeu.html) - 大学通识教育溃败,职业技能教育也不济_bqxiong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