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能屈----儒家思想的英雄气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3:57:17

生存或死亡,这不仅仅是人文主义大师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高贵的忧郁”问题,更是中国儒家思想中一个无法开释的情结。正是这种情结,使一代代儒者在理想主义的指引下,追求着生存信念的完美,而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绵延着中华的学脉和邦本。
在《史记》的《赵世家》中,遭受宫刑之辱的司马迁通过公孙杵臼、程婴与赵氏孤儿的一段野史,代表天下真儒抒发了他们的心声:危急时刻,为了家国天下,死者慷慨悲壮,生者忍辱负重;赵氏孤儿不仅仅是一个家族复兴的希望,更是一种信念不灭的传承,一句“春秋祠之,世世勿绝”的结语抒尽一代史学大师纵贯千古的良苦用心。这段故事被元代的记君祥改编为戏剧搬上舞台后,更是家喻户晓。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在十八世纪,《赵氏孤儿》一传到欧洲,随即就引起了轰动。法国戏剧家们对此剧十分感兴趣,纷纷对剧本加以改编。伏尔泰把它改编成《中国孤儿》在法国上演。对此,歌德曾评价说:中国作品中有“结了晶的人性”。它折射出的中国儒家思想中的生死情结同西方人文主义者关于生存与死亡意义的思索一样,震撼着人类的灵魂。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就是在这些人的思想当中,频频折射出了儒家生死情结的光辉。在汉代,就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提出要削藩的政治家晁错,民族气节传诵千古的外交家苏武等等。在危及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具有这样思想的人物更是灿若群星。为挽救北宋内政外交的困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不惧个人的荣辱得失,毅然掀起了政治改革的先河;后继者王安石更是忍辱负重,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无畏气概,再次进行改革。甚至在国家的大厦将倾之际,他们仍然试图挽狂澜于既倒,决意效法程婴故事的文天祥,道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当蒙古兵攻陷潭州(今长沙)时,岳麓书院几百个儒生全部战死。就是那样一个疆土狭小,看是柔弱的南宋竟然独自抗击了蒙古铁骑几十年,终因力量过于悬殊而失败。最后丞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滔海自杀,据历史记载“后宫诸臣,从死者众”,“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万余人”。这些悲壮行为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尚未完全脱离蒙昧的蒙古贵族们从惊叹到认同,进而逐渐被同化,使蒙古族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明朝简直就是宋朝的翻版,同样涌现出了许多折射出儒家思想生死情结的悲壮故事。先是出现了不畏天下权贵势力的改革家张居正;后来又有抗清名将袁崇焕以文臣领兵,在辽东独拒后金举国之师,成为不可逾越的铁锁雄关;在国家倾覆之际仍有抗清名将史可法书写最后的壮歌,其诗“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至今读来仍感人至深。
这些悲剧英雄哪一个不曾是饱读儒家经典的书生?面对他们,谁敢说儒生迂腐无用,儒家思想只是培养奴才?
为什么清朝统治者要倡导满汉一家,不再像元朝那样搞民族歧视,这不是那些悲剧英雄誓死抵抗的功劳吗?要知道曲膝投降的奴才永远都不会得到尊重!满洲贵族之所以极力推崇儒家思想,不就是看到这种思想的巨大力量吗?他们最终同化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不也是这种思想的功劳吗?
正因为这样,清乾隆皇帝于三十七年(1772年)在扬州梅花岭畔修建史公祠,纪念这位抗清英雄;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下诏为袁崇焕平反,恢复了他作为抗清英雄的历史真相。
由于清朝政权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儒家思想有充分利用的一面,也有钳制的一面,宋明时期那种儒生们在书院公开讲学议政的风潮被彻底压制下去了。儒家人物这才不得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钻起故纸堆,于是迂腐寒酸好像成了其代名词。但这也为国学的重新复兴准备了宝贵的资料。
清朝这种万马齐喑的局面一直延续到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儒家人物议政的风潮方才重新勃兴。于是便有了近代轰轰烈烈的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以西太后为首的反动集团杀害了六君子后,便失尽了天下人心,注定其必然灭亡。
变法失败后,面对即将举起的屠刀,谭嗣同从容地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
寥寥数语,道出了儒家生死情结的完美解注——不仅为他们自己,也为几千年来在这种情结鼓舞下前仆后继的英雄们。几千年来,无数儒学思想哺育起来的英雄们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生与死的荣光,用理想主义的完美书写着他们的墓志铭。
纵观历史,儒家思想的这种情结在农业社会专制的社会政治架构下,既给中华民族带来若干个盛世的辉煌,又造就了若干个令人叹惋的悲情时代。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才能绵延不绝。
随着近现代的西风东渐,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在列强的坚船利炮的面前,完全丧失了文化自尊,从盲目自大转变为妄自菲薄。浸润在文人骨子里的生死情结衍化为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的激情和力量,其影响一直到现在仍然很广泛——因为爱之深,所以才责之切。这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可以原谅的,而今天的人们再跟着起哄就很不应该了。
在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在世界各种文化互相激荡的今天,儒家思想在这种情结的支撑下,一定能够完成与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整合而浴火重生,实现其第三次复兴,到那时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定指日可待。
让我们为梦想而努力吧!没有批判现实的勇气和力量,就注定要接受被现实所批判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