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假新闻作乱中国股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35:46
“人民日报社论两周三次力挺股市”,成为最近几天流传甚广的热门新闻,并且以很快的速度蔓延到了一些纸质媒体。这条消息煞有介事地说,近期《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三篇社论或特约评论员文章,一是11月24日发表的《保持物价稳定可以预期》,称抑通胀不以打压股市为代价;二是12月1日发表的《中国股市,下一个20年怎么走》,称要警惕和打击操纵市场的国际资本大鳄;三是12月2日发表的《经济金融稳定 “热”钱就会变冷》,称应将银行存款引入股市。这条消息先是在网上发酵,继而被一些纸质媒体进一步加工以后,再一次泛滥于网络媒体。但是,把这3天的《人民日报》拿来仔细看一遍,却根本看不到这3篇文章,更遑论什么社论。

  原来,这3篇文章并不是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而是刊登在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显然,这是两份各自独立的报纸,不能混为一谈的。事实上,人民日报社除了主办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以外,还主办、主管了多家报纸、期刊,并有一个网站,它们都各有自己的风格和读者对象。把作为子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与其母报《人民日报》混为一谈,是一种缺少常识的行为。

  更为荒唐的是,即使是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这3篇文章,它们也并非是这家报纸的“社论”或“特约评论员文章”。 11月24日和12月1日的两篇文章,是一位名叫石建勋的作者的个人署名文章,它发表于该报第一版上的一个常设评论栏目“望海楼”,在这两篇文章的后面,报纸都按这个栏目的惯例写明了作者的真实身份:“本报特约评论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报纸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担任特约评论员,经常为其撰写一些适合报纸刊登的评论,是当下许多媒体的一种编辑手段,但是,他们所发表的文章与报纸以“社论”或“特约评论员文章”形式发表的文章,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两篇文章只是作者的个人意见,这样的意见在我国每天出版的各种媒体上连篇累牍地出现,并不因为登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而显得特别重要。再看对李稻葵的专访,这个报道的署名是该报记者,它与社论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这篇专访发表于12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第5版,这是一个专门报道财经新闻的版面,记者采访李稻葵,请他就人们关注的热钱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也算份内之事,这只是报社的一种日常采编活动。李稻葵虽然有一个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但是他在这种场合发表的谈话,只是他的个人意见,并不代表他所在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集体意见。很显然,把这样的文章、专访称作“社论”或“特约评论员文章”,未免错得太离谱。至于将这些人在文章和访谈中显示的个人观点当作市场管理层的政策动向,更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解读。

  拿事实一检验,事情就穿帮了,所谓的“人民日报社论两周三次力挺股市”,完全是一条虚假消息。把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文章当作《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把一般的个人署名文章、记者的新闻报道夸大成报纸的社论,说轻点是一种违反常识的无稽之谈,说重点是在混淆视听。由于《人民日报》在我国具有的独特地位,不排除一些人这样做的目的是故意扭曲舆论,以达到操纵市场的目的。他们先是把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评论和报道嫁接到《人民日报》上,继而又将其夸大成《人民日报》社论,抓住其中涉及股市的只言片语,将其说成市场管理者的意图,迷惑市场上的投资者。由于它引述的话语貌似“政治正确”,对股市投资者很容易产生欺骗作用。但是,假的就是假的,这种虚假的消息,不管其多么的动听,它所起的作用只能是让投资者产生对市场的误判,引起市场的混乱,而那些制造假消息的人则很可能从中渔利。这是操纵股市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值得投资者警惕。一些媒体不辨是非,以讹传讹,如果不是与这些市场操纵者沆瀣一气,其职业水准也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的。

  这起事件当然不是股市管理部门一手造成的,但是管理部门从中也可看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这种讹传之所以在市场上很有市场,是因为投资者有过这样的经验,在政策市的环境之下,管理部门曾经利用“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文干预市场,给市场造成了巨大的不稳定,也导致投资者养成了过度解读一些媒体言论的习惯,一些市场操纵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一些媒体言论强行安插在管理部门头上,以此来扰乱市场。另一方面还可看到,即使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的这三篇文章中涉及股市的这些言论来说,尽管只是有关专家的一家之言,甚至有些还不乏探讨商榷之处,但毕竟也代表了一部分投资者的希望,值得市场管理部门给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