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塔大全(三十)【雲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15:12
★★★還舊樓主2010年11月14日收集整理★★★
        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译“施堵坡”(Stupa)巴利文音译“塔婆”(Thupo),别音“兜婆”或称“浮屠”汉文意译为“聚”、“高显”“方坟”、“圆冢”、“灵庙”等,另有“舍 利塔”“七宝塔”等异称。
雲南
573、 云南大理点苍山麓洱海之滨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入之一。1961年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圣寺原在三塔之西,靠苍山一面,其山门距三塔主塔约120米;是南诏国第10代王劝丰右时(公元824—859年)所建,时为南诏国后期。南诏国中期崇佛之风兴起,到劝丰右时已达极胜,佛寺遍于云南内,有小寺3千,大寺8百。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因此,大理国就有“佛国”、“妙香国”之称。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当时,大理地区对观音崇拜极为胜行。
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崇圣寺与主塔建造时,寺基方7里,房屋800多间,佛1万多,耗铜4万多斤,费工70多万人。现存主塔高69.13米,16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三塔中的小塔在主塔之西,与主塔等距70米;南北对峙,相距97米。它们是五代时期大理国所建造的。两塔形制一样,都为10层,高42.4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历经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崇圣寺毁于清咸丰年间,西三塔却巍然屹立。建国后政府对三塔保护十分重视,1978年,对其进行大规模维修。这次维修中在千寻塔基座中发现了佛教文物600余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写本佛经,其中有一尊金质观音像,重1135克,高24厘米,极为珍贵。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为丰富的一批,价值极高,为中外所瞩目。这此发现,揭开了古代大理这个“佛国”的一道神秘面纱。
关于三塔的建筑风格,一般都说类似西安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表现了唐宋时期云南与内地的密切联系,这是毫无疑义的。
574、云南大理千寻塔

云南大理千寻塔崇圣寺千寻塔建于公元九世纪,在大理属南诏国,约当内地唐代中晚期。千寻塔是砖结构密檐塔,檐数多达16层,高58米,是密檐塔中檐数最多者,也是比例最为细高者。塔的造型与唐代其他密檐塔近似,即底层特高,上有多重密檐,全塔中部微凸,上部收分缓和,整体如梭,檐端连成极为柔和的弧线。但千寻塔各层塔檐中部微向下凹,角部微翘;塔底层东为塔门,西开一窗,以上各层依南北、东西方向交错设置券洞和券龛,对于在此以前各密檐塔每层塔身上下直通开券洞的做法有所改进,较有利于抗震,造型上也更有变化。千寻塔东临洱海,西负点苍山,是南诏都城大理的标志性建筑。在千寻塔的西面,南北对称有两座八角平面砖砌密檐式塔,二塔形象和大小相近,高度均约40米,大约建于宋代。三塔峙立,为大理的秀丽湖山增添了不少美色。
千寻塔耸立在云南大理县城西北崇圣寺内。崇圣寺,是国内外闻名的南诏名胜之一,是一座建于六诏时的古刹。现在寺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寺前三塔仍巍然屹立。千寻塔在三塔中最大,位于南北两座小塔前方中间,所以又称中塔。塔的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保和年间。塔高6913米,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通体自上而下有两重塔基和塔身。塔身16层,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两级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解决了塔内的采光通风问题。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层向内收束,最后集束于塔顶。因此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地直线向上,而是微凸,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相同。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塔下有明朝黔国公沐氏楷书“山海大观”四个大字,每字纵横四丈,用文石凿成。塔的底层高约13米。
大塔后面的南北两座小塔,都比千寻塔矮。南小塔高38.25米,北小塔高38.85米,都是实心砖塔。每层分别雕券龛、佛像、莲花等。它们的建筑时代晚于千寻塔,大约在五代时期。
三塔建筑规模宏伟,设计水平高超。虽经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和无数次地震的摇摆,塔基仍很坚固,塔身也未见倾斜。据《南诏野史》记载:塔上有一万一千多尊铜佛,用铜40500斤。明朝正德十年(1515年)五月六日大地震和1925年大地震时,大理城内房屋十有九塌,三塔却安然无恙。1978年政府拨款维修三塔,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千寻塔顶有纯金观音像、金质释迦牟尼坐像等几百尊,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这些都是研究南诏和大理国经济、文化十分珍贵的文物资料。
575、云南昆明市东郊5公里处的官渡街上官渡金刚宝座塔

金刚塔,亦称穿心塔,位于昆明东郊的古镇官渡螺峰村。金刚塔为沙石所建,形制之奇,建工之精,堪称国内金刚宝座式塔中之上品。
据典籍志书记载,金刚塔始建于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次年落成。至今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其塔虽为风蚀斑驳,但风骨依旧,傲然耸立。
金刚塔的基台为方形,底部开有券洞门。须弥座式基台高4.8米,边长10.4米。基台上有五座佛塔,中心的主塔为金刚宝座塔。主塔须弥座高2.7米,边长5.5米,总高16米。主塔的四边是形制一致的群塔,基台四角雕有力士像4尊,四面皆为雕刻,形象生动,刻工精湛。放眼望去,金刚塔主塔状似喇嘛塔,塔的下部是7圈莲瓣,上承覆钵形塔身,四面各开一佛龛,并塑有佛像。塔刹上有十三天相轮、铜宝伞盖、摩尼珠和宝瓶。主塔四周的4座小塔,通高8.84米。主塔与四小群塔,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相映成趣。金刚塔建成至今虽然仅有500多年,但却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1996年国务院将该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金刚塔由于塔基土层松软而沉陷,塔基低于地平面1.6米,基部受到水的浸蚀,对整座塔的稳定造成威胁。近年来,在政府和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设计部门对金刚塔作了认真勘察,并制订出一整套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对金刚塔作整体加固抬升处理。在对金刚塔的保护性施工中,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精心施工,金刚塔修旧如旧,整体抬升2.6米,依然保持着往日的风貌。
金刚宝座塔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76、云南云龙秀峰塔

秀峰塔,位于云龙县宝丰镇东山顶上,为风水塔,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该塔为七级圆形石塔,通高5米,径0.86米,第四、六级各雕一龛,内雕天王像,塔刹宝顶由整石雕成,它耸立于沘江边峭壁之上,为大自然增添了秀色。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577、云南象鼻塔
象鼻塔,位于右所乡元井村西5公里的象鼻山,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该塔为八级方形密檐砖塔,高约12米,塔基部长宽各4.2米。塔上嵌有一石碑,碑长0.7米,宽0.3米,刻“文光射斗”四字。该塔与旧州一塔、制风塔成三足鼎立之势。1988年公布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578、云南蛇骨塔

大理众多的古塔中,佛图塔属于别具一格的古塔,传说中人们称它为蛇骨塔。它是白族英雄的象征。
传说南诏劝利晟时,洱海里出了条叫薄劫的巨蟒,常常兴风作浪淹没庄稼,吞食人畜,人民深受其苦。为此,南诏王张榜招勇士除害,但没有人敢应募。不久,有个叫段赤城的揭榜搏斗,他应全身缚上利刃,手执利剑,只身扑向洱海与巨蟒搏斗,最后被蟒吞入腹中,与蟒同归于尽。为了纪念这位舍身除害的英雄,人们将他葬在苍山斜阳峰下,并用蟒 蛇骨烧成灰拌在石灰中建起一座灵塔,俗称蛇骨塔。
有了这动人的传说,佛图塔名声远播。 佛图塔位于大理市下关北郊点苍山斜阳峰麓阳平村北面,塔后有寺,距下关市区4公里,佛图塔建筑年代和建筑形式与崇圣寺三塔中的主塔千寻塔大体相同。塔高30.07米,为13级密檐式空心方形砖塔,塔檐第1 级至第4级的高度相差不大,每级约60~70厘米;第8级至11级高度基本上一致,每级约50-55厘米,塔身内空,为简形结构,直通至第12级。塔顶有青铜塔刹。 塔西的佛图寺的房屋建筑比较完好,但寺内精美的佛像已毁于"文革"期间,有柏木雕观音像9尊,泥塑文殊、普贤像各1尊,石雕本主像3尊。
1980年,国家曾拨专款对佛图塔进行维修,发现了一批文物 ,其中有保存较好的经卷20多种50余卷,主要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大通广方经》、《金光明经》等。主要有经卷大部分是元代刊印的,有少部分是大理国时期的。
579、云南西寺塔

西寺塔又名慧光寺塔,立于东寺街中段西侧,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与东寺塔对峙,一起历经昆明风雨,曾多次修葺,是古老文明和文化的见证。在二月的梅花和烟雨中,“双塔烟雨”成为明清时的“昆明八景”之一。
西寺塔是13级四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高约36米。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历时30年方建成。1984年修葺时发现刻有南诏字号“天启十年”(859年)的砖刻。也证明中原烧砖技术,南诏时已传入昆明。塔设金刚塔基三层,塔身第一层南面辟券门通塔内,塔内设方井小室通顶部,室内有木梯可登临塔顶层。塔从第二层开始,以奇偶数层交错设佛龛和券洞,佛龛雕菩萨坐像,券门起通风透光作用。塔身挑檐浮雕,外形优美,体现了唐代古塔流畅、雄伟的建筑特点。塔顶为铜质塔刹,高5米,由相轮、伞盖、牟尼珠等组成。作为云南古塔的特点之一,塔顶四角各立铜质金鸡,为佛家大鹏迦奴罗,云南古时多水患,塔顶置迦奴罗以镇为祸水患的恶龙。历史上西寺塔曾多次修葺,明弘治十二年昆明大地震,塔倾倒过半,四年后重修,于塔身开设券门和佛龛;康熙六年,名僧德润又修葺;道光十三年大地震,塔遭严重损坏,塔身倾斜,塔刹毁坏,1983年又进行维修。虽经多次修葺,西寺塔仍不失其雄伟形貌。
580、云南东寺塔

东寺塔今在书林街,云南人民出版社旁。其形制与大理三塔中的主塔相似。比西寺塔略高。两塔一西一东,遥遥相对,在现代化建筑的衬托下,更显得古朴苍劲。两塔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塔建成后,曾经历代修葺。特别是东寺塔,原址当在现东寺街旁,清道光年间,因地震倒坍,光绪九年重建,因虑旧基“土薄弗坚,乃移于迤东数百步内”,这就是东寺塔不在东寺街,而在今书林街的原因。形虽如旧,已非南诏原物。
东寺塔高40.57米,13层,建于公元840年。西寺塔高36米,13层。
相传,东寺塔宝顶的四只“金鸡”,早年在冬春风多季节,还会“喔喔”啼叫,声闻远近。据考查,这四只金鸡,均为铜皮做成,每只高约2米,口角噙有一枚两头有孔的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鸡头、脖子、腹部全是空心的。当劲风吹来,“鸡”嘴内的铜管,经“鸡”腹腔内的空气回旋振荡,便发出悦耳的鸣叫。愈增“金鸡”的神秘气氛,亦可想见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技艺。
581、云南大德寺双塔

大德寺双塔位于昆明五华山东侧的祖遍山巅,今平政街大德寺内。1983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它同东、西寺塔一样,是昆明古老文明的象征。
大德寺双塔建于明成化十三年,形制仿西安小雁塔,位于大德寺接引殿和大雄宝殿之间,两塔高21米,东西相距27米,均为密檐实心方塔,塔身每层四面均有佛龛,供奉佛像,并嵌有碑记。全塔朴素无华,自然庄重,五百余年来,历经沧桑,依然如故。
582、云南红河崇文塔

红河崇文塔位于建水城东门朝阳楼南玉皇阁内。始建于元,明时重修。清嘉庆年间为暴雨毁损,道光十一年(1831)重建。塔高20米,方形,为17层密檐式砖砌佛塔,塔身由底层向上逐级收缩。最下层为白石须弥座。上建三檐为基座,第四檐较高宽。由此而上至顶檐间,每檐四面各有小龛一个,内各置佛像一尊。顶部饰有宝顶和风玲。
583、云南西双版纳曼垒母子塔

位于勐海县城东南佛双公路7公里处的曼垒村后山顶上。母塔高9米,子塔高6米,造型美观,周围古木参天,环境优美。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带领一名高徒到西双版纳传经时曾坐在此地休息,后来当地傣族人民为了纪念他,运来砖石建塔。据说此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
584、云南水目寺塔

水目山塔位于云南省祥云县马街乡水目山水目寺前。此塔为纪念大理国护法公高量成之子皎渊而立。水目山塔,为四方形15级密檐式砖塔,高18.16米,塔双层台基,八角形。塔身第一级东面设门,南面塔壁彩绘壁画。其上各级每面有龛洞1个,塔刹由仰莲、覆钵、宝顶组成。
塔西有水目寺,现存大殿、中殿、厢房等,规模宏大。现保存明代铜钟及较多碑刻,寺右尚僧塔50余座,形成壮观的塔林。弘圣寺塔位于大理中和镇弘圣寺旧址,寺毁于明初。塔通高43.87米,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塔身下部为块石砌成。全塔分为基座、塔身、塔刹3部分,塔身各层之间用砖砌出叠涩檐,其上逐层收分。
第二层东西面设佛龛,内置石刻佛像。第三层东西面设券洞,与塔心相通,其上交替至16层。塔刹宝盖为八角形,角挂风铎。
2006年05月25日,水目寺塔作为唐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585、云南德宏陇川景罕玉兔塔

陇川景罕玉兔塔是德宏傣族、德昂族拜佛以及各族人民的游览胜地,景罕玉兔塔是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的名胜古迹之一。景罕玉兔塔历史悠久,曾是印度、缅甸、泰国佛教所公认的佛光宝地,它与缅甸的曼德勒佛塔齐名。群塔建筑在山坡顶端石砌的平台上,德宏陇川景罕玉兔塔主塔高25米,周围建筑的8个小塔,各高10米。主塔座分3层,由一朵圣洁的开放状的莲花托着圆塔,陇川景罕玉兔塔顶尖端戴着工艺精美的铜制塔帽,德宏陇川景罕玉兔塔帽上悬挂着几块镜子和天笛,阳光照射,陇川景罕玉兔塔风吹笛响,佛标清脆悦耳。东、西、南、北四方小塔座设有佛洞,内塑有小佛像。德宏陇川景罕玉兔塔身雕塑着各种动物、花卉、人像,远望气势宏伟,近观玲珑剔透,是德宏傣族风格典型建筑之一。
“广姆”(傣语)汉语意为“佛塔”,原名“广姆邦代”,意思是玉兔灵骨佛塔。佛塔建起后,经群众议定,每年的傣历四月十四、十五两日为“摆冷细”(四月摆),十一月二十三日为“摆少散”(二十三摆),此3日即为德宏傣族、德昂族举行朝拜之节日。从那时起,每年(农历)春、秋两季,云南德宏傣族、德昂族人民群众都要欢聚景罕广姆举行赶摆盛会,其他各族群众也都参加赶摆活动。
陇川景罕佛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始建于广坦坡,陇川景罕佛塔在今贺蚌河左侧岸。因地势狭窄,又于明朝天启三年(1623)迁建主塔于现址,1920年扩建群塔,1931年塔群落成,1950年再次扩建,1953年落成戴冠。1967年“文革”时遭毁,德宏陇川景罕佛塔后于1982年11月,又按原塔风格动工重建,1983年3月建成高10米主塔,及各高5米的小群塔3个,并于傣历四月十四、十五两日举行戴冠仪式,德宏陇川景罕佛塔恢复了云南德宏傣族、德昂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朝佛赶摆节日。自1982年重修后至1990年间,又经过两次扩修,增高主塔,现主塔高13.86米。
586、云南宜良法明寺塔

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疆,开发较晚,文化也相对落后。塔是一种凝结着中华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古建筑,云南古塔的数量没有中原和江南那样众多,分布没有中原和江南那样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至于唐代留下的古塔,就更是屈指可数了。然而,很少被人提及的宜良法明寺塔,却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唐末古塔。
法明寺塔建在宜良县匡山镇万寺山法明寺内。据乾隆宜良县志载:“法明寺,唐僧摩伽陀建,胡敬德重修,明天启二年(1622年)重修”、“万历间又大修”。法明寺塔就是晚唐建寺时建造的,它建在大殿的前面,位于整个建筑的中轴线上。
法明寺塔为密檐实心砖塔,十六层,通高26.95米。最下面为须弥座,高3.2米。所谓须弥座,原是古印度佛教所幻想的须弥山之巅的一个佛座,别名须弥坛。依佛教所言,须弥山是处于“世界”“中心”的神山。这“世界”有九山八海,《注维摩经一》引僧肇语云:“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秦言妙高,处大海之中。”须弥山包括须弥座,具有三大妙不可言的特性,即处于世界之中;其性如金刚坚固不坏;妙高无比并且处于大海之中。佛教教义中关于须弥座的这些特性,很适合中国人“尚中”、“求固”的意识,于是经过华化,便成为诸多中华古建筑的台基型式,如凡是密檐砖塔都有须弥座。
法明寺塔的束腰砌有柱子和壶门,这是早期砖塔的特征。塔的第一层最高,约4.5米,开假门。二层以上高度顿减。二至十三层四面设券龛,每个佛龛内有一尊铜佛,全塔共有四十八尊铜佛,遗憾的是,1951年维修塔时,用水泥填塞了佛龛,并用水泥给塔身穿了一件现代化的“衣裳”,可见保护文物光有好心还不行。(直到1992年维修时,才将塔基本恢复原貌。)塔自第八层开始收分,使塔身具有南诏时期特有的流线型轮廓。各层出檐以七层平砖叠涩而出,第二层为棱角牙子。檐面以白灰平涂,向两边升高,使檐角略略翘起,断面近于枭线而非混线,唐代建塔风格突出。塔刹原为铜制,并有迦楼罗四只,后毁,现用简易的铜刹代替。迦楼罗俗称金鸡,佛经上说它翼展三百六十万里,整个浮堤(世界)只能容其一足,以龙为食,故能镇水患。云南古塔的塔刹多置迦楼罗,反映出云南古代多水患、恐水患的实情,而中原、江南地区的塔刹鲜有置迦楼罗的。
近些年来,塔的须弥座水泥脱壳,露出一些塔砖。塔砖为青砖,有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5厘米的,也有长38厘米、宽26厘米、厚4厘米的,无论是哪种规格的砖,火候和质地都很好。一些砖头的侧面还有模印的梵文咒语,这说明云南古代,密教十分盛行。
据方志记载,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云南府(府治在昆明,包括昆明、宜良等十个左右的州县)发生强烈地震,昆明的西寺塔和东寺塔分别在这两次地震中被震倒,但宜良的法明寺塔竟安然无恙。
587、云南大理弘圣寺塔

弘圣寺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南方,距古城仅一里许。弘圣寺塔为砖砌密增式中空方塔,塔为16级,塔高43.87米。塔的下部之3米为石彻,3米以上为砖砌。底层塔身6米见方, 正西面有青石砌成的塔门门框,门框上方有大理石浮雕的菩萨,其它三方亦有浅佛龛。塔檐用砖六层叠涩砌成,出檐2尺。
塔身在各层塔檐上皮逐级收台,层宽与高度逐级缩小,每层塔身向正中开券洞2孔,佛龛2孔,各层互相交错,左右各有凸起的亭阁式塔一座。塔顶竖有刹轴、覆釜,上置仰莲及七层相 轮,相轮上有圆形铜皮宝珠及刹盖,其尖为葫芦形火焰珠,整个塔刹宝项高3米多,壮观无比。
1981年国家曾拨款对弘圣寺塔予以重修和加固。维修时在塔刹铅轴中及铜轴底面座上发掘到文物计700余件。其中有密教法器金刚杆142件,有金、银、铜各式合利塔楼602件,鎏金铜造像17件,菩萨30尊,铜镜铜银20余件,此外还有梵僧、大势至、水晶、数珠、海贝、卷经杆等若干。这些文物的造型风格与崇圣寺三塔所藏之文物很是接近。加之从弘圣寺塔砖上数以十种计的模印梵文经咒和汉文偈言之书法接近于大理国写经,从而可以推断弘圣寺塔当为大理国时期的建筑。
弘圣寺毁于战乱,早已不存。但紧靠弘圣寺塔之东南古木茂密处,有一进两院的一组道观建筑,前为聚仙楼,五开间悬山顶式,中一间为门道。中殿为三开间之玉皇阁。最后一进为三开间的老君殿阁。最后一进院中有两株古李树,其冠盖如伞,颇耐人看。目前这组道观建筑正在修复中。
588、云南西双版纳曼飞龙笋塔

曼飞龙笋塔,西双版纳民间有白塔、佛塔之称。西双版纳当地傣族历来称此塔为“塔糯庄龙”。“塔糯”意为笋塔;“庄”意为至极或顶端;“龙”意为大。“塔糯庄龙”意为笋塔之极或极大的笋塔。此塔如春笋林立,曼飞龙笋塔建塔之时无其他笋塔可比,因此而名。曼飞龙笋塔所在地为西双版纳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村境,故有曼飞龙笋塔之名。
曼飞龙笋塔,建在西双版纳曼飞龙村北的一座小山丘上。塔园距西双版纳景洪市府允景洪约60公里,西双版纳景洪至大勐龙的公路从曼飞龙村前经过,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曼飞龙村至山顶塔园有简易公路和步行登山小道,中巴和小轿车均可沿简易公路直达塔园。盘山而上的车行道两旁,有乔木和灌木相间的天然森林,也有一行行盘山而上的橡胶树。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使山路覆上了一层浓荫。步行登山道是直上直下的捷径,不少路段设有阶梯,有绿树掩映,人们可拾级而上,到达曼飞龙笋塔园。
曼飞龙笋塔所在地是一个宽敞的平地,建有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塔院。曼飞龙笋塔院内除主要建筑物笋塔外,曼飞龙笋塔还建有两幢经房、一个佛殿、一个门楼以及表示吉祥的白象和摇头摆尾的长龙。曼飞龙笋塔屹立于院落正中,由8座小塔、1座主塔组成,小塔与主塔共建在一个塔基上,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塔基分上下两层,呈多边形,边宽1.75米,高0.27米;第二层边宽1.6米,高0.2米,与第一层间形成一个台阶。曼飞龙笋塔基周围有16个托莲圆柱。群曼飞龙笋塔底座呈多棱形须弥座,座高1.5米,直径8.6米。曼飞龙笋塔基座南边有一深洞,内有一个长0.9米,宽0.8米的金色足印,西双版纳州民间传为佛祖释迦牟尼之足迹,又有人称为“仙人脚迹”。据说,这个足迹是佛祖留给信徒在此建塔的标记。屹立于曼飞龙笋塔基座上的主塔与子塔的整体造型,都是多层葫芦相垒形成的圆锥形体。高16.29米的主塔居于曼飞龙笋塔基中央,8座小塔分布在主塔周围,形成八角之状。曼飞龙笋塔8座子塔的基座都有屋宇状拱门佛龛,佛龛宇沿有许多浮雕,人字形檐边上有许多装饰物,西双版纳曼飞龙笋塔脊顶有一装饰小塔,龛内供有佛像。小塔中部主葫芦体上端是个莲花座,莲花座上又是一个长嘴葫芦体, 极顶是一根穿着3个铝环罩的风铃杆。主塔下部是形似大葫芦底的圆形台阶, 层层相叠,渐上渐小,形成一圆葫芦细腰,其上托着一只两台宝葫芦。葫芦底部显露在外的底沿,筑有凸凹圆环,使立体感更为明显。每个葫芦的圆体上都刻有环状齿槽。大葫芦嘴上似有一个莲花宝顶罩盖扣在葫芦之上。莲花宝顶上方又托着两只相叠的小葫芦,使顶渐细成锥,曼飞龙笋塔极顶是一根穿着一串铝质圆筒、系有若干风铃的风铃杆。西双版纳曼飞龙笋塔主塔身上有彩色瓷砖贴面,中部有4个佛龛,龛内各供一尊佛像。笋塔的塔身以白色为基色,曼飞龙笋塔基座涂彩,有黄、白、红几色相间的凸凹槽台,显示出多层立体感,造型美观,玲珑精致。
据西双版纳傣文史籍记载,这组曼飞龙笋塔始建于傣历565年(1204),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西双版纳民间传说,这座曼飞龙笋塔是按佛祖释迦牟尼的旨意修建。据说释迦牟尼到此讲经传教时,该寨名为曼桂。佛祖正在苦口婆心地讲经之时,西双版纳曼桂人不知何故而奔跑回村,并呼之“尾龙”(意为快下)。佛祖十分生气,便指责曼桂为“曼尾龙”,意为迅速下逃之寨。后来,人们自行把“尾”字改为“飞”字,使西双版纳寨名成为如今的曼飞龙。事后,西双版纳当地人信佛建塔,当人们为选塔址而争执不休时,佛祖便在山上落下一个足迹,示意人们在山顶修建佛塔。今曼飞龙笋塔下金足掌印,便是当年佛祖踩迹。
曼飞龙笋塔的设计者,据说是三位来自印度的佛教僧侣, 而主持修塔者却是西双版纳大勐龙当时的头人和高僧祜巴南比。新中国建立以后,西双版纳政府多次拨款对曼飞龙笋塔进行修葺,使塔体鲜亮如初,并增建了富有西双版纳特色的佛寺式经房、佛堂及白象、巨龙等吉祥动物,最近又在曼飞龙笋塔园的左侧塑起了立式佛像,使曼飞龙笋塔所在地形成塔园。
在距曼飞龙笋塔不远的地方,有一眼古井,传为佛祖释迦牟尼施法形成的“仙井”,井中之水可医治眼疾,使双目明亮有光。因此,凡是到此参观的西双版纳群众, 都会向井内投银币,表示对佛的虔诚。佛教信徒到此赕塔(拜塔)时, 会用葫芦装盛井水,带回家去给家人洗眼,以求明目。
曼飞龙笋塔两侧的橡胶林内,还有一座小巧玲珑的纪念碑,称为佛祖纪念碑。曼飞龙笋塔碑基为八角形,为大小八台,曼飞龙笋塔中间有一圆形莲花座,高1.7米。曼飞龙笋塔莲花座中央立有一块顶部为镂空车轮状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碑,曼飞龙笋塔四周用阴刻涂黑傣文刻有佛祖教诲信徒做人的信条,诸如诚实待人,不行骗欺诈,勤劳善行,不杀生害命等。
每年四月西双版纳傣历年来临时,西双版纳当地傣族群众都在曼飞龙笋塔院内举行庆祝活动。近几年来,外地游客也常到此游赏,曼飞龙笋塔已成为西双版纳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景点,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布于2010年12月10日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