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丘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47:10
March 08,  2005大丘庄
这里便是曾经被称为中国第一村的大丘庄.但是在1993年禹作敏出事之后,大丘庄似乎就从人们的视野中完全消失了.十年以来,很少会有人提及它.即便是说到这三个字,似乎让人们感觉到的也是一种繁华淡尽后的沉重之感.
其实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是非常贫穷和落后的盐碱地.也许正是贫穷,塑造了这里的人们桀骜不驯的性格.据说在清朝末期的义和团运动就诞生在这里.而在多年以后,在中国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上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标志性人物的禹作敏,他的故事也起源于这里.
(大丘庄老人之家)一天中老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说起禹作敏,即使到现在,他们仍然以中国农民特有的感恩戴德的心理,把大丘庄的一切都归功于禹作敏一个人.
在禹作敏看来,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所描绘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理想社会,似乎在他手中已经实现.他偏居乡村一隅,煞费苦心地营造自己的古老和现代相交融的王国.他在中国的农村中首创道德委员会,以一种家族宗法式的管理来维系他的理想王国.
正是依靠道德委员会的积极工作,大丘庄在快速脱贫致富的同时,没有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还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社会风气.
大丘庄富了,禹作敏也成了全国人民政协委员,他在大丘庄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不受任何监督的权力.
(别墅 门庭若市)这在当时的人民看来,还是社会稳定的象征.
对于社会上给自己的各种批评,禹作敏是不服气的.在大丘庄,他更加地桀骜不驯和目空一切.随着大丘庄的不断富裕,禹作敏从巨大的荣誉和绝对的服从中获得了越来越大的优越感.早在1990年大丘庄就第一次发生了打死人的事件,但被禹作敏给平息了.
而导致禹作敏垮台的事件发生在1992年的年末.我们用一个图表或许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禹作敏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被告席的.
香港街可以说是禹作敏时代大丘庄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至今还可以看到禹作敏亲自提写的街名.但是他的名字,被人不知是有意无意挡住了一部分.
但现在光环褪尽以后,香港街已没有了往昔的人潮涌动和喧哗.略显冷清和破旧的街道上,有一半商铺都关着门.现在的衰落只能成为当年炫耀富裕的对比.
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都是因为禹作敏的出事.对此,这里的人们到现在还是不愿意提及这件事.
而禹作敏在做被告陈述的时候也承认自己是因为头脑膨胀而导致了犯罪.
1999年10月3日,禹作敏在他保外就医的医院离开了人世,终年69岁.对于他的死亡原因,就像他的被捕一样,至今都显得有些迷雾重重.有人说他是心脏病突发,有人说他是自杀身亡.而大丘庄的人似乎更认同后一种说法.这里的一位年轻人就曾经告诉我们,在国庆的当天,当禹作敏看到像他一样的能人,比如说华西村的吴仁宝,能够到天安门去观礼的时候,他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最终他选择了安眠药.大概没有人能够想到,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绝对可以称得上杰出的一位农民,最终会以这样悲剧的方式谢幕了.
禹作敏时代给大丘庄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栋栋楼房和一个个工厂,还留下了一个个人集权式的管理模式.而这个模式和禹作敏是紧紧绑在一起的.一旦没有了他,这个模式就发生了危机.因此,1994年年初,大丘庄撤村建镇,开始了艰难的改制过程.
1994年大丘庄包括四大集团的200多家企业,静悄悄地进行了改制.有着浓厚强人色彩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大丘庄,现在依然保持着它的发展势头,并没有倒下.禹作敏时代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培养的一批懂经营懂市场的人才,还有宏观环境好转,国际钢材市场复苏,以及大丘庄在禹作敏之后积极进行的改制,使得大丘庄依然领改革风气之先,继续保持着往日的辉煌.
大丘庄这个特殊的村镇,眼下一部分人在忙着改制后企业的发展,而另一部分人特别是禹作敏时代的老人,则仍然沉浸在集体时代的美好回忆当中.尽管他们也很清楚,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集体社会,他们却可以用记忆来消解一部分对现实的迷惘和失落.
这些年来大丘庄经历了从集体化到私有化的痛苦改制.对于那些习惯了集体致富集体分配的人们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非常艰难但是又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也许这一切早在80年代初期,当他们选择了钢铁工业,并且依靠着它走上了城镇化道路的时候,就早已埋下了伏笔.
大丘庄的人曾经不得不抱成一团,而如今又分成了一个个的单兵散将.中国农民在市场化的探索道路中,命运的反复和无常也总是让我们感叹.著名诗人郭小川曾经这样描述过我身边的团泊湾,他说"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湾.秋光如同闪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
团泊湾曾经见证过大丘庄的苦难、贫瘠和挣扎,而相信它在未来的日子里也会继续见证这一片土地的繁荣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