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31] 【金融时报】中国畸形的“大片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3:14:41
中国畸形的“大片文化”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人姜茶
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MSN好友的签名纷纷冠上出自同一部电影的台词,我便知道,压倒一切的大片时段又来了。大前年,最热门的签名是“我被你感动了”,前年换成了“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去年是“抢钱抢粮抢地盘”,而眼下,拥戴者最多的是“我需要冷静一下”。
“大片时段”
除了MSN签名全民COSPLAY狂欢行动之外,大片时段还有几大表现形式:1. 在长达一至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有人问你同一个问题:你看过《XX》了吗?2. 在同样长的时间段里,几乎没有任何人向你提起其他任何一部影片的名字。3. 饭局上、网络上,从现实到虚拟现实,人们一提到该大片便情绪高昂,或热捧,或狂踩,随之爆发的便是骂战和恶搞。
正在热映的大片《赤壁》不但拥有上述所有特征,而且变成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扑朔迷离的谋杀案,目击证人供词南辕北辙,令人难以辨明真相。请看以下两篇文字:
“《赤壁》放完,人群一时也没有离去,这时有人说:垃圾、傻X,有几个声音大声应道:完全同意。”
“总之我们满满一场的观众都看得高兴,心情愉快,觉得那60元花的值。当银幕上打出‘且看下回分解',我的朋友认真又天真地说:我去上个厕所,马上回来。”
两篇截然相反的描述居然写的是同一部电影,只好解释为两名观察者分别来自两个星球。自从《赤壁》上映以来,来自火星的人和来自水星的人便沿着永不交叉的平行线奋勇向前,用无法互通的语言徒劳地试图击败对方。
火星人说“额,雷着了”,“它让中国的大片之路,彻底走到了死胡同”,“这片实在太垃圾了”,“没有听到周围任何一个人从正面评价这部超级大片的”;
水星人说:“看完《赤壁》,我最想说的……是‘笑个屁啊'”,“骂《赤壁》的都是半桶水”, “《赤壁》是史上最好的中国大片!”,“在宏大的制作面前我们总是揪住那些细节不放,而失去了欣赏的心情,和谁过不去啊您呢?”
不管来自哪个星球的人,只见急火攻心,平常心却无处寻觅。
就连不带成见进场看大片也变成了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有朋友第一次观赏《赤壁》的时候,他对这部电影已经烂熟于心了。影片开场,一把宝剑铜绿斑斓,古意盎然,他立刻想起网友说:三国时期,哪有宝剑用铜打造的?一只白鸽刚刚飞进屏幕,他已经知道它将在哪里降落,脑海中闪过网友的挑刺:汉朝的宫殿能让鸟飞进去?孔融一现身,他便皱起眉头,有人查过史书了,孔融不是这时候死的。小乔问周瑜:“给这小马起个名字吧。”他和周瑜同时说出了台词:“它应该有个荆楚的名字,就叫萌萌吧。”他甚至还能替周瑜说出潜台词,为啥叫萌萌呢?因为……在他走进电影院前,这名字已经引起热烈讨论,吴导本人也对这个名字作过解释了。
这位朋友丧失的观影乐趣就先不必说了,单是有观众这么仔细地,简直是拿放大镜来找一部电影毛病的劲头,就令人叹为观止。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惑也。说一部电影是烂片,同时又把它看得这么仔细,如果孔夫子复生,见到这现象,恐怕也只能感叹一声:惑也,翻成现代汉语就是:真让人糊涂。好像看一部电影是个天大的事,好像自己空虚得没事可干了。
其实,说穿了,也不令人糊涂,因为以上这两个“好像”,细细推敲起来,居然都是事实。
“大片”现象的经济原因
我的一个朋友跟我算了这么一笔账:他们两夫妻带着女儿,和两家老人出门看了一场电影,从广州近郊打两部的士到市中心的电影城,来回约花了200元;7张电影票共花560元;看电影前先吃了顿饭花了400多元;总共算下来,看这场电影花了他们将近1200元。
经济支出决定了这样的一场娱乐活动,只能是一年一次,或最多一年两次的家庭年度大事。
即使是潇洒的单身一族,在中国内地看一场电影也不是那么潇洒的事情。试和香港比比,香港电影票和广州电影票价钱差不多,广州人的平均月收入却不到香港人平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在香港看场电影等于吃一顿快餐,就算味道不够好,也不会有多少人抱怨;在广州看电影却等于吃顿豪华大餐,怎能不隆而重之细细品味,一旦火候咸淡材料配料有哪点不尽人意,一想到花出去的银子,就会有人心头滴血,开口骂娘。
贫乏的电影娱乐
大片年年看年年骂,为啥不找点别的娱乐,守着一部电影找罪受?这可不是观众想不开,纯粹是因为没有选择。香港电影人文隽就曾经撰文感叹:一个电影院十个影厅只有一部电影可看,这种现象只有在中国内地才存在吧。当年度国产大片驾到,具有票房竞争力的其他电影都必须让道。今年20部分账进口大片中的六成,都得在《赤壁》首映前登上银幕,而且必须和《赤壁》拉开时间差距。于是外国大片互相挤破了头,3月份就有三部进口大片在两个星期内先后上映。虽然两部进口大片《功夫熊猫》和《全民超人汉考克》在《赤壁》上映后并未退场,不过,早就过了观影高峰的这两部片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拿7月24日的统计数据为例,《赤壁》的绝对优势显而易见:广州所有电影院这一天共放映255场《赤壁》,71场《全民超人》,55场《风云诀》,38场《功夫熊猫》,13场《樱桃》,2场《精舞门》。
走进影院,你是否看到《赤壁》横扫一切的壮观景象?我只看到一片荒芜和贫乏。
《赤壁》的票房捷报每日更新,目前已经轻轻松松过了两亿人民币。在这个没有竞争的分蛋糕游戏里,这部电影将破三亿票房是没有悬念的事情。在中国这个电影市场,大才能赚钱,大才能出业绩,决定了大就是美。虽然我并不否认《赤壁》本身的美,但是当13亿人整整一个月的电影娱乐生活被一部大片垄断,大就是美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美,只有参差多姿才是幸福的本源。但愿,有一天我们将能够拥有参差多姿的美态,拥有用平常心来看待任何电影的幸福。
《生活时尚》
来源:http://www.ftchinese.com/sc/story.jsp?id=001020909&pos=RSS_DAILY_NEWS&pa1=0&pa2=25&loc=RSS_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