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可以读十年的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21:17:04

一部可以读十年的书

“假如你在一个孤岛上呆十年,只许带一部书,你会带什么书?”看了这题目,不禁莞尔,这真是只有《科学时报》读书周刊那样聪明绝顶的同志们才能想出的绝妙选题,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不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上一个世纪”叶利钦离开克里姆林宫时对普京说的最后一句话:“好好照管俄罗斯”。没有谁能比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能理解叶利钦这句话并且由此生出万千的感慨了,因为,这种把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寄托在最高统治者一人身上的状态我们是太熟悉了。如果把我们的国家乃至我们每一个人交给一个制度,由这个制度而不是由哪一个人来保障国家的兴旺发达,来让每一个公民的生命权、财产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不受到来自政府的威权的伤害,那该多好!这时我就决定了我要选择的书,那就是林达写了三本的“近距离看美国”。

怎样切实保障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不受到来自政府的威权的侵害,如何制造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而人民的自由又不给它一口吃掉,这是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共同关心的问题。林达的这部“近距离看美国”说的就是美国人的尝试。在美国人看来,所谓人民的自由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它就是具体一个“个人”的自由,而对于这种自由最大的威胁就是一个有组织的、有财力和军队的、有执法权的巨大力量――政府。美国人的办法咱们中国人也知道得不少。比如“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比如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机制,再比如言论与结社、出版、集会自由和舆论监督机制等等。可是,人民的自由怎样得到具体的保障,来自截然相反的文化传统的中国人还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比如言论自由,美国的“内容中性”原则认为,言论自由与人们所要表达的是真理还是谬误无关,与表达的内容无关,也就是说,只要你不付诸实施,你有权发表任何言论,哪怕你发表的是公认的“极端反动”的言论。堪萨斯市有一个“公众参与”频道,只要付费,谁都可以在那里播放自己制作的节目,在美国臭名昭著的三K党要在“公众参与”频道上播放宣扬种族主义谬论的《种族与情理》,被电视公司和地方当局拒绝,最后市议会投票表决允许《种族与情理》在“公众参与”频道播出。因为,美国人认为,言论自由的目的只有一个,保证每个人能够说出他自己的声音,保证这个世界永远有不同的声音,而绝不是希望到了某一天,人们只发出一种声音,哪怕公认为这是“真理的声音”。一旦言论自由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真理”,就无法避免一群所谓的“大多数”或者威权在手的政府出来把自己宣布为“真理”,从而扼杀别人的言论自由。林达在书中讲述的这个故事让我们这些习惯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中国人目瞪口呆,我们的心目中,“百花齐放”指的是香花,如果你被认为是毒草,不但不能让你开口,还要坚决除掉。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中,这样能让我们看到可感可触的“活的美国”的细节比比皆是,而只有这样纤毫毕现地感受真实的“他山之石”才能达到睁眼看世界的目的。

以中国百姓可以理解的方式,讲述现代民主与法治的运作机制,对中国民众进行民主政治的启蒙,是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无可逾越的基础性工作,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林达胜过十个刘军宁,一部“近距离看美国”胜过十本“公共论坛”。对于每一个关心中国在这个已经开始的新千年的命运的读者来说,从“近距离看美国”中可以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如果中国能有三分之一的人用十年读上一部“近距离看美国”,切身体味现代民主与法治社会的精髓,则我们这个民族在新的千年里就可以期待无限的光明与未来。所以如果我有钱,我要买上4亿本“近距离看美国”送给我的同胞。现在我能做的,是用这篇文字所得的稿费买上几本“近距离看美国”,送给第一个写信给我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读“近距离看美国”。

近距离看美国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包括四部书:《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1997年5月、2004年8月、2004年8月、2006年3月

作者简介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  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   队。1991年移居美国。    林达的书,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同时,林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不仅有时事评论,还有散文和特稿。林达的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领域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作品有:“近距离美国”系列:  《历史深处的忧虑》(之一)(台湾版名《辛普森案的启示》)  《总统是靠不住的》(之二)  《我也有一个梦想》(之三)  《如彗星划过夜空》(之四)  旅游笔记    《带一本书去巴黎》  《西班牙旅游笔记》(台湾版名为《西班牙像一本书》)  文集  《扫起落叶好过冬》  《一路走来一路读》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译作  《汉娜的手提箱》  《克拉拉的战争》  《盖比橱柜的秘密》

内容简介

  《历史深处的忧虑》    

  

美国的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和大多数留学生及新移民一样,当我们一脚踏上这块广袤的陌生土地时,最初落脚点的选择是十分偶然的。我们落在了一个普通的地方,居住的环境平常而宁静。周围的美国人老老少少都在辛勤劳作,过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要想谋出一番好的光景,对他们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还来不及作任何思索,新移民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就立即把我们投入了同样的辛勤劳作之中。这样,我们和周围的普通美国人之间,自然就有了共同谋生而产生的共同语言,也有了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喜怒哀乐。不少美国人还成了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无形中发现,美国已经渐渐地从一堆抽象的概念中走出来,变成了脚下实实在在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森林牧场,变成了一个一个美国人。  我们也有过被称之为“边缘人”的苦闷。我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这一块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也进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显陌生。在实际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窘迫。然而,时间长了,我们开始对“边缘人”的处境逐渐坦然,甚至悟出了些什么。冷静下来,我们发现自己第一次能够这样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同时和两个文化保持一个不远也不近的距离,它们不仅开始有可能化为一片风景,而且第一次向我们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意义。  “边缘人”的苦恼在新移民中十分普遍,它只是两个强势文化聚焦在一个小人物身上而产生的悲剧性效应。我们庆幸自己能够脱身出来。但是,我们的处境使我们不可能不想到,作为一个夹缝中的移民,尚且感受到矛盾与压力,那么,当这两种文化两个大国真的正面遭遇,彼此实际上是多么陌生和困惑,说是危机四伏似乎也并不过分。我们所处的位置,使我们有可能更多地看到它们的差异。我们发现,它们不仅有各自圆满的价值体系,甚至有各自不同的语汇、语境和逻辑。有时,从一个大前提出发,顺着各自的逻辑走去,竟会走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来。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话只可能显得痛苦而吃力。  因此,好像在作出举手相迎或严辞相拒的决定之前,还有一段相当艰苦而漫长的互相了解的路必须去走。否则,轻易称“是”显得没有根据,动辄言“不”也容易文不对题。更何况,历史已经规定了它们不可能永远回避。它们都已尝试过这样做,但是,眼看着毫无结果,于是,它们又试图相互走近。有时,如果不暂时和自己的习惯思维方式生生拉开一段距离,就无法在相互了解的路上走出一步。  我们则是以一个普通新移民的身份去了解这个陌生的国家。既来之则安之,这也是我们的必由之路,我们也别无选择。  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全部的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一个陌生人。所以,即使是像我们这样的平常外来者,也会一眼就看出一大堆毛病来。但是我们马上就明白自己必须从沾沾自喜中醒来,因为后来很快发现,这并不见得就一定是自己比美国人更高明且目光更敏锐。他们似乎也很清楚有这么一片阴影,他们只是迫不得已在承认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追求阳光,你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我们开始奇怪,美国人在容忍这片阴影的时候(这种容忍常常使他们痛苦不堪),什么是他们心中不熄的光明呢?他们在寻求着什么,以至于不惜支付出沉重的代价呢?对于我们,这真是一个问题。在了解它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个历史短短的陌生国家产生了与日俱增的兴趣。  根据自己作为一个平民的经验,我们发现,了解的第一步就是简单的交往。不论一个大国看上去有着多么坚硬的外壳,它的人民都是一个个平平常常,而再大的大国也就是这些平常人组成的。当人民成为朋友,交流变成友谊,相互了解自然就开始了。任何一方,能以更宽广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总是一件好事情。  去年,我们逐渐给自己在国内的好朋友写了这些信。希望能和朋友们分享我们的所读所见所闻所思。在此,衷心感谢三联书店的编辑和所有帮助这本书出版的朋友。  《总统是靠不住的》  

  
对于我们来自大洋彼岸的平民来说,一踏上这块新大陆,自然感觉新鲜事就特别多。你就想想吧,就连“美国总统是什么”,都会成为一个问题,需要去了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本书是《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的姐妹篇。作者继续以信件的形式,从“美国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约”去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  《我也有一个梦想》  

  本书通过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示了与美国种族问题相关联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如彗星划过夜空》  

  本书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其次,通过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越战运动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披露所谓“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事件中,凭借宪法权力,与当时的美国政府行政当局抗衡的故事,凸现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涉及了制度在新的危机中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