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尹作训的来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55:19

1伊尹作训的来由

【原文】惟元祀1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2于先王。奉嗣3王祗4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8己以听冢67。伊尹乃明言烈8祖之成德,以训于王。

【译文】在太甲元年十二月乙丑日这天,伊尹在初春祭祀先王成汤。他侍奉太甲恭敬地拜见先祖神位,侯服、甸服的诸侯君主都参加了这次大典,百官们也统领着自己的属下听从大宰伊尹的号令。伊尹明确地阐述了成汤的光明显赫的功绩,用来教导太甲。

【说明】本节是说明伊尹作训的来由。成汤去世后,究竟是谁继承帝位?历来有两种说法。《史记·殷本纪》说:“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子之子太甲。太甲,成汤谪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孔传》说:“太甲,太丁子,汤孙也。太丁未立而卒,及汤没而太甲立,称元年。”《尚书正义》根据《伊训》的序和《太甲》的纪年,断定“太甲必继汤后”。今从《史记》。

——————————————————

【注释】1.祀:中国商代对年的一种称呼。《书·洪范》:“惟十有三祀。”

2.祠:(cí辞)《诗·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毛传:“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焏。”《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韩非子·十过》:“此秦王之所以庙祠而求也。”《说文》:“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这里用为春祭之意。

3.嗣:《书·大禹谟》:“罚弗及嗣,赏延于世。”《诗·周颂·武》:“嗣武受之,胜殷遏刘。”《管子·小匡》:“继法昭终,以遗后嗣。”《左传·昭公七年》:“今又不礼于卫之嗣。”《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国语·周语上》:“夫晋侯非嗣也,而得其位。”这里用为后代、君位或职位的继承人之意。

4.祗:(zhī支)《书·大禹谟》:“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诗·小雅·我行其野》:“成不以富,亦祗以异。”《诗·商颂·长发》:“上帝是祗。”《周礼·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左传》:“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韩非子·难言》:“敦祗恭厚,鲠固慎完。”《说文》:“祗,敬也。”《广雅》:“祗,祗敬也。”这里用为恭敬之意。

5.总:(zǒng)《书·大禹谟》:“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诗·商颂·长发》:“不戁不竦,百禄是总。”《荀子·哀公》:“总要万物于风雨。”这里用为统领、统管之意。

6.冢:(zhong肿)《书·牧誓》:“我友邦冢君。”《论语·宪问》:“君薨,百官总己以听於冢宰三年。”《礼记·内则》:“冢子则太牢。”《尔雅》:“冢,大也。”《白虎通》:“冢者,大也。”这里用为地位高的官吏之意。

7.宰:古官名。辅佐国君执政的百官之长。《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谷梁传·僖公九年》:“天子之宰,通于四海。”

8.烈:《书·盘庚上》:“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诗·小雅·黍苗》:“烈烈征师,召伯成之。”《诗·大雅·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诗·周颂·载见》:“休有烈光。”《国语》:“君有烈名。”《孟子·公孙丑上》:“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韩非子·忠孝》:“古之‘烈士’,进不臣君,退不为家。”《汉书·王莽传上》:“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文、武之烈。”《资治通鉴》:“兼仗父兄之烈。”这里用为光明,显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