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任弼时 叶剑英 刘伯承 王震有哪些读书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4:54:06
2010年12月08日 10:54:23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事务繁忙的和平建设时期,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十分重视读书。他们不仅善于抓住战争和工作的间隙读书,而且注意总结读书心得,提炼出关于读书之法。这里撷取任弼时、叶剑英、刘伯承、王震等的读书点滴,从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关于读书的智慧。
任弼时:“文明人知国家与身有关系,故以阅报为贵”
早在学童时期,任弼时就开始注意读报,并对读报的重要性有了自己的认识。他在题为《说阅报之益》的作文中写道:“文明人知国家与身有关系,故以阅报为贵。中国有言:秀才不出门,能知世界事。此阅报之谓也。”“吾人在校岂可不阅报以广其益乎?”
1915年,11岁的任弼时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在同年级的同学中,他年龄最小,个子也比较矮,并不引人注意。但不久,老师便发现他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学生。一有时间,任弼时就去师范部阅览室读报。通过读报,任弼时知道了很多国家大事,了解了不少时局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任弼时能够独立思考,并尝试着对时局和政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他在一篇题为《近日闻见录》的文章中,就当时日本在湖南开设银行一事发表评论说:“日本在我国湖南开设银行,以为吸收我国银钱之用。一省之财政完全寄托于银行,今湖南银行之纸币低落一至如是,若均为日中银行所吸收,则全省之财政完全操纵于日人之手。物价之贵贱,汇水之涨落,皆可以操纵之。而他日若迫我兑现,则尤为国存亡之一端也。”这篇文章透过表象,揭露了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的真正目的是操纵和控制中国经济,并由此发出“尤为国存亡之一端”的担忧。这篇文章写于1917年五六月间,当时任弼时不过十二三岁,如此年纪,能有这等见解,与他经常读书读报不无关系。
长征时期,在信息来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任弼时依然注重读报。他十分珍惜每一份能够收集到的报纸,《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字林西报》,以及伪满洲国的《盛京时报》等报刊,他都要仔细品读,通过报纸上的消息,了解中央红军及红军各部的动态,估量战争形势,考虑相应的战略。
搜索更多刘伯承 叶剑英 的新闻
解放海南 叶剑英派人策动陈济棠
揭秘:叶剑英“流放”湖南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