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胡耀邦的天真遭遇陆铿的无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3:45:36
作者:闲言
直至临终将死,“一言丧邦”仍然是陆铿津津乐道的尊荣,其言若有憾矣,其心实则喜之。正是这次葬送了胡耀邦政治生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命运的采访,奠定了陆铿的“业内地位”。几家欢乐几家愁,令人扼腕。
 
胡耀邦“出事”,当然不能怪到陆铿头上。任何成年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行承担后果,何况是胡耀邦这样站在万人瞩目位置的政治家?“一言丧邦”,其实是胡耀邦式天真遭遇陆铿式无耻后的必然结果。
在胡看来,自己对媒体、对知识分子、对港台素来“亲切友好”,对方必也以“亲切友好”回报之。他压根也没想到一次采访会出什么问题,想来一切都在可掌控之中;纵使即兴答问有什么“过头之言”,事后也可修饰、调整——采访内容必须经采访对象的认可,才能发表,这应该是新闻行业的基本操守吧?毕竟你做的是人物访谈,而不是新闻调查。何况对象还是位高权重的政治家,你难道就不顾忌顾忌,或者不愿意保持一种长期友好的互动关系?
这就是胡耀邦的天真所在。他以己度人,没看到貌似温良恭谦让背后的人心险恶。不错,媒体和知识分子愿意以“亲切友好”回报胡耀邦的“亲切友好”,他们无疑也愿意与胡建立和保持一种长期友好的互动关系。但他们的这种表现,并非仅仅是出乎人性,而是其中有着功利在焉,甚至还功利重于人性。因此,当更大的功利向他们发出呼唤时,他们毫不犹豫就会作出选择,把“亲切友好”的面具和平常捧到天上的职业操守纷纷抛在脑后,当然也不惜得罪胡耀邦这样的重量级政治家,即使从此不相往来——媒体行业的规则是:只要有一次风头够劲,就足以顺风上位。
相信胡耀邦事先绝没有想到,就是这个见面时恭敬有加、对自己赞不绝口的小记者,会以“访谈主题是台湾问题”之类荒诞借口,一口回绝自己提出的修改稿件中对中共其他领导人评价的要求吧?胡一生经历过不少背叛,但似乎对人性之恶仍然感受不深,不知道应该说他仍怀赤子之心,还是说他被意识形态迷了心窍(以为“坏”的只是极左产物,西方熏陶出品的会不一样)?再豁达大度的人,恐怕事后也不可能不对这种公然的背叛耿耿于怀吧,何况这件事还导致了严重后果?只不过,再大的委屈憋闷,在鞭长莫及下,事过境迁后也只能闷在心中了。
胡耀邦够天真,所以他只能黯然收场;陆铿够无耻,所以他赢得了掌声与喝彩。21世纪了,中国人已经不再需要为长者讳、为逝者讳;需要的,恰恰是清醒和冷静,是在一片奉承声中的不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