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勺”而“海”——北大给予我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55:30
由“勺”而“海”——北大给予我的教育
● 唐泽远
北大28楼旁的两排银杏树,叶子如金染黄、如雨播撒、如毯铺陈……这种动人的景致,竟然已经是第三年看到,进而察觉,我的本科生活和学习,已经悄悄地走进了最后一年,依稀看到终点就在不远处。
回首三年来的学习与生活,我试图总结北大给予我的精神力量之所在,竟然一下子从脑海里冒出四个字来——由“勺”而“海”。
那就先从“勺”说开去——
离开课本:从勺子里倒出来
高中时,对于很多科目而言,所要掌握的就是课本或者大纲,一般不要求超出课本和大纲的范围。而到了大学之后则不然,博学多才的老师们,往往在讲授过程中洋洋洒洒,旁征博引,不觉让人听完后淋漓酣畅,神清气爽,大长见识。
这才知道,大学老师的上课内容,已不是以解释课本和强化记忆为主了,老师讲解的精彩之处,大多是历史上的横向延伸和前沿交叉内容的扩展。在课上听得沉醉之余,才发现涉及的内容广博得一望无际,要想把这门课学好,需要课下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了解和掌握,而且即便这样,也不可能穷尽这方面所有的相关内容。
虽然这样学习起来要达到“完全掌握”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凭自己的能力主动去吸取知识营养,的确乐在其中,而且不知不觉间,学习能力已有大幅增加。老师们对这种方式也比较认可,确认我们的基础足够牢靠之后,便放开思路,恣肆驰骋,谈天说地,呼唤我们的思维舞蹈,为我们打开一扇扇新窗。
听北大的课,意味着你再也不是那小小勺子里的一勺水,即使你曾经是满满的一勺。你被从小勺子里倒了出来,洒向一片广阔得多的新水域。
通选课:广阔的水域
北大开设了各种学科的通选课。也许有人认为通选课只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多知道点知识,长长见识而已,然而其实没那么简单。
在我的感觉里,北大的各个专业,犹如一片片各自独立的水域,有的沉静如古井,有的浩瀚若洞庭,有的隐于山林,有的现于闹市。而通选课的存在,正如在这些水域之间挖出了通渠,让它们有了沟通和互相交融的平台。于是古井边上的老者去了解闹市中心的喷泉,山泉边的隐者携杖以观气象磅礴的洞庭……这种沟通是生动而有意义的。当学经济的同学在“环境保护”的课堂上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阐述赢得无数掌声时,当一名平日埋头数学的高才生在“歌剧赏析”课上欣赏歌剧并流下热泪时,当一位埋首故纸堆的未来考古专家谦虚谨慎地去学习编程并成功写出自己的程序时……我们都不得不感慨:知识的水域,在通选课上被无限拓宽。
图书馆:给你深度
广阔的水域,为成长为“通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如此广阔的水域,如何成就其深度?
一个如图书帝国般的图书馆,为深度做了最有力的保障。它让我们得到的横向扩展不会肤浅,因为它为知识的无限纵深发展提供了可能。大量珍贵和重要的藏书,让同学们按自己的方向和学习能力去选择需要的资料。于是我们能听见一位物理学院的同学深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也能看到一个社会学的同学细细咀嚼《细胞科学》……
图书馆还在各个院系所设了分馆,社会学系的图书馆陪伴着我度过了无数的好时光。本专业的经典书目和前沿新著、跟我们学科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经典书籍和文学作品,也古今中外尽纳其中,著作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要找某个理论的精彩阐述、某个学者的观点,哪怕就是想找一本精彩的枕边读物,系图也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大家都喜欢去图书馆,因为他们知道,那里有通往知识海洋的捷径。
几年来,北大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的学习习惯,而且使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种学习方式。有时候在假期跟中学的同学聊起上课,会发现他们的课程和自习安排一如高中,大学生活似乎是高中生活的无差别延续。为此,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是继续局限在有限的容器里灌输知识,还是让自己去打破“容器”的界限,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无限的知识?这时,我才认识到自己有多么幸运,被北大选择,去享受北大独特而大气的教育方式,去学习如何把自己的精神财富拓宽和加深——没有冰冷的边缘,没有死板的轨道,只有无限的可能。
似乎可以这么说,当我们刚刚踏进学校的时候,还是一把小小的盛满水的勺子,到我们准备离开这个园子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片海洋。由勺而海,发生在不知不觉中。这难道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吗?
于是,我得到了答案,北大的魅力、我的本科生活的状态,如果用一句话表达,那便是:由勺,而海。
(作者为社会学系04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