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奈:请不要误解和滥用“软实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9:33:59
“软实力”概念的首倡者约瑟夫·奈教授昨天在沪讲演并接受文汇报记者独家专访—— 请不要误解和滥用“软实力”      很少有一个概念像“软实力”(soft power)那样,一经提出就获得高度认同,被西方各国和中国都普遍接受;也很少有一个概念像“软实力”那样,在广泛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太多的误解和滥用。
    昨天,“软实力”概念的首倡者、曾经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和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的约瑟夫·奈教授来到上海,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作题为“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实力”的学术讲演。几乎被挤爆的复旦大学光华楼103室,让人们再次见证了这位学者及其学术观点的吸引力。
   
21世纪的两种权力转移
    昨天,在讲演开头简略回顾1982年自己访问上海、访问复旦的情景后,奈教授很快把话题转到他即将出版的新书《21世纪的权力展望》上来,显然,“权力”一词依然是占据他叙述中心的关键词。在他看来,21世纪我们将见证两种权力转移:一是从国家到国家的权力转移,也就是所谓的权力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亚洲的崛起是其中的主要标志——奈本人更愿意把它称作“亚洲的复苏”,因为早在1750年代,全球过半数的人口和产品曾集中在亚洲;另一种是权力从国家层面扩散到更多的非政府层面,全球贸易、技术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大大推动了这种权力转移。
    这样的权力转移和分散,促使人们重新看待权力的本质。在此,奈教授再次提及他在无数场合强调过的“权力三分法”:第一种是以威胁的方式,也就是挥舞大棒来显示权力;第二种是以收买的方式,即采取“胡萝卜引诱”的方式来行使权力;第三种就是“软实力”,展示和利用自身的吸引力。针对高盛集团提出的2027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的预测,奈明确表示,果真如此,也只意味着两国“在体量上相当,而不是实质上一致”;“美国衰落论”并不完全站得住脚,因为美国的软实力依然强大,中国软实力的逐步增强对美国和世界都是好事,因为“权力”从来不是一种“零和博弈”,中美合作将为两国开辟光明的未来。
   
人们对“软实力”误用太多
    对于奈教授不到1小时的讲演,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黄仁伟和复旦大学教授沈丁立分别作了精彩点评。简短回应之后,奈教授很快转往远在上海西南漕河泾的另一个讨论现场。本报记者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同车而行、独家采访的机会。
    记者借用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刺猬型学者”和“狐狸型学者”的著名分类,问他觉得自己属于“刺猬”还是“狐狸”?对这个在他看来“很有趣”的问题,奈明确回答:“我认为自己更像狐狸。”
    “刺猬型学者”倾向于用一个体系来建构宇宙世界,而“狐狸型学者”则不相信万事万物用一个体系就可以解释,他们往往更见多识广、具有发散性思维,但这也更容易造成他们的观点被别人误解甚至滥用。奈的“软实力”概念正是一个显例。
    ■误解之一:把“软实力”这一原本在国家制度层面使用的关键词不恰当地用在地方和部门层面。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地方在提出本地区未来发展规划时,“打造地区软实力”之类的口号见诸报告或媒体。事实上,奈本人在著作中反复强调,“软实力”是一国共同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吸引力,只有核心价值观和主导意识形态才能产生“软实力”的影响。
    ■误解之二:把“软实力”同“硬实力”混淆,于是不时冒出诸如“经济软实力”之类“非驴非马”的新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奈明确表示:“经济财富可以产生硬实力,也可以产生软实力。软实力不是经济,而是吸引和说服别人的力量,经济会对软实力有所贡献,但经济更多的是对提升硬实力有所帮助。”
    ■误解之三:即使在谈论“文化软实力”时,许多人依然有把“文化产业”等同于“文化软实力”的理解误区。在自己的著作中,奈曾经写道:“我高兴地看到,(软实力)这一术语成为公共话语,被美国国务卿、英国外交大臣、亚欧多国的政治领袖和专栏作家等广泛使用。与此同时,我深感沮丧的是,这一术语常常被误用,甚至被贬低为仅仅是可口可乐和牛仔裤的影响力。”昨天在接受采访时,奈进一步解释说:“文化影响力可能会产生软实力,但也可能没有帮助,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喝可口可乐、穿牛仔裤,但他仍旧对美国持反对的态度。所以,文化影响力能否产生软实力,取决于它是否能让一个国家更有吸引力。吸引力,意味着让别人对你的国家产生好感,这和提供一些产品让别人吃好、喝好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本报记者  季桂保  田晓玲
文汇报2010年12月7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