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体质见跌不见涨的竞技体育大国(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6:10:58
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竞技体育大国。但很少人知道,中国也是世界上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率名列前茅的国家。其实,对普通人而言,体育不应该是竞技比赛的同义词,其最重要的功能莫过于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公民。然而,除了提供围观素材,长久以来,体育甚至并未让我们变得更加健康。

  10年来中国人体质持续走下坡,青少年肥胖率猛增近50%

  通常来说,“国民体质”指的是一国国民在心肺耐力、力量耐力、柔韧性和体成分(脂肪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均值。中国自1990来进行了数次大规模国民体质监测,最近几次检测分别发表于2001年、2006年和今年年初。发表于2006年的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国民体质总体比2000年略有提高,但包括肺活量、握力等身体机能综合指数比2000年下降9.65%,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综合指数也降低了0.86%。而据最新公布的体质检测报告,中国青少年体质再次出现下降,例如,中国青少年肥胖率比10年前增长近50%,城市里有1/4男学生被列为“超重”;近视率则从10年前的20%增加到当前的31%。

  中国青少年“高身材、低体质”,身高优势渐输日本

  医学专家钟南山曾指出,“高身材、低体质”已经成为对中国青少年的典型描述。一份刊登在国家体育总局网站上的“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体质对比”报告称,近20年来,虽然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却持续下降。但政协委员蒋效愚做的一组中日学生体质体能对比却表明,中国学生可能在“身材”上的优势也逐渐丧失了:2000年,中国学生身高、体重和日本同龄学生相比,除17岁女高中生高于日本外,其余都低于日本;2005年,仅14岁、17岁两个年龄段的女生身高高于日本学生,其余依然低于日本水平。

  随着生活水准提高,肥胖越来越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一大问题。

  中国1.6亿人患高血压,超重等“慢病”上升速度越来越快

  国务院曾发表过的一组调查数据(发布于2007年)显示,中国约有1.6亿人患有高血压(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1.6亿人有高血脂,数千万糖尿病病人,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官员指出,这些“慢病”(即包括膳食不合理和体重超重等非传染性疾病)等上升的速度还非常快,公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也非常之低。除此以外,跟大洋对岸的美国类似,超重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慢病后备力量”:中国人超重者与肥胖者比例高达1:4,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就有4个人随时可能成为“肥胖人口”。

  20年中国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仅5.1岁,远低于日本

  此外,一组被媒体广泛引用的数据更指出,中国人7成处于亚健康状态、1亿人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每个人平均一年得4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成为三大“死亡病”。在平均寿命这一“硬性指标”上,中国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速度,也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据世界银行最新出炉数据,1990年到2008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5.1年至目前的73.1岁,增速比其他巴西、埃及、埃萨尔比亚甚至苏丹等国都要低,更远落后于世界第一的日本人(男性79.5岁、女性86.4岁)。

  多年以来,日本人作为世界上国民最健康、最长寿的记录依然难被打破。

  国民体质下降,可能由环境、社会发展和个人选择等多重因素所致。但从长远来看,国民体质如何与全民体育的发展程度不无关系,跟人们对待体育的观念、个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条件、以及体育在国民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也息息相关。

  原因一:人均体育支出不足600元,买运动服等实物消费占大头

  虽然经济发展飞速,中国人在体育消费上未免显得有些“小气”。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曾公布对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居民中,72.7%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593元。但若从消费结构上看,多达91%的人将钱花在购买运动服装上,其他依次为购买体育器材、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等实物消费。据民间组织的估计,若按纯粹用于锻炼上体育消费,中国人均体育消费可能只在3美元上下。比亚洲(12美元)和世界年人均体育消费(36美元)都要低。

  中国休闲体育消费增长迅速,但买运动衫仍是中国人最常见的体育支出。

  原因二:人均体育设施占有率低,约59%体育场馆为不对外开放

  然而,中国人之所以在体育消费上很“吝啬”,并不一定完全是个人原因──从硬件上看,中国全民体育发展本来就“先天不足”。虽然全国举办过大型运动会的城市并不算少,但中国人人均拥有体育馆的数字依然很低。据2008年的统计数字,中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仅6.58个(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1.03平方米),而日本和欧美的水平约在200个/万人左右。北京是人均场地拥有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其人均体育馆拥有率也仅为2.33平米(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一度降低为1.92平米),远远低于人口也不算少、同样举办过奥运会的韩国首尔(11.35平米/人)。

  一方面是体育场地紧缺,另一方面,各种场馆却又经常处于闲置。非市场化的体育资源配置,是中国全民体育发展的一大“硬伤”。据2004年全国体育场馆普查结果显示,全国90多万个体育场馆中只有41%为开放和半开放的体育场馆,不对外开放的占到59%之多。换句话说,体育场馆本来就不多,而大部分人还根本使用不上。

  大部分居民最熟悉的运动场所是小区附近的“康乐设施”,但在很多地方,它们或日久失修、或无人问津。

  原因三:中小学体育设施普遍不达标,体育沦为应试教育“杂科”

  除了中国人均体育设施占有率低,成长中的青少年似乎也没有得到“特别照顾”。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吴键博士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的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推进,超过60%中国学生居住的环境不具备体育运动条件。在推广体育最基础的单位──中小学校,体育设施的覆盖率也不如人意:2007年中央政府曾下达过70项相关硬性指标,但有半数以上学校几乎没有完成过任何这些指标。

  不仅在硬件上对体育锻炼支持不足,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里,体育的位置更像是“私生子”。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人大多有此体会,跟语数外等事关升学高考的“正科”相比,体育课不过是应付中考考试的练习课。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可口可乐在2006年曾尝试通过赞助中学生篮球赛,来推广在中国青少年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但项目启动不久便持续不下去。美方人员发现,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对待体育的态度跟美国是如此地不同(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倾向于认为打篮球是“吊儿啷当”、不务正业的体现,而美国人则普遍将篮球比赛看作积极正面的活动),以至于为了让项目继续下去,不得不暂缓组织比赛,转而将游说校长和老师鼓励学生参加比赛作为首要任务。

  有时候,体育也可以很简单。

  “全民体育”最本质而朴素的理念,是让每个人都拥有最起码的强健体魄和健康生活。而在一个现代社会里,体育必须得到普及的深层原因,还因其将有助于增强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归根到底,只有让所有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才能让体育在促进国民体质改善上的独立价值体现出来,而这是竞技体育所带来的荣光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