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名师——张齐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9:08:14
走近名师——张齐华  作者:gongxinduoshi 日期:2007-9-2 18:28:00 3 推荐

走近名师——张齐华   (张兴华)

明师,即明辨之师、高明之师。也许明师会更让人容易接近一些!

张齐华简介
张齐华,男,1976年出生,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一路追寻的人
              ■张兴华

认识齐华,是在九七年南通师范学校组织的毕业生论文答辩会上。参与答辩的一共才四人,数学仅他一位,自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印象中的他朴素而内敛,言语不多。但答辩过程中,他所表现出的和他年龄、阅历并不相符的,对于西方数学教育的独特见解和思考,给在场的每一位导师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当时便有一种直觉,这瘦瘦黑黑的小伙子不错,是棵苗子,结束时,我们便私下“签了约”。后来发现,我们的名字只差一个字。难怪有人猜度,“一年后你收他为徒,是否也有这层关系?”“也许吧。”但我心里明白,这绝对不是主要的原因。

工作后不久,齐华便渐渐在教学语言方面表现出很好的天赋,这在数学教师当中,显得难能可贵。记得当时,听过他课的语文老师都评价说,“这么好的语言功底,不教语文,真是可惜了。”而我倒觉得,正因为这样的语言功底在数学教师中不多见,才更容易脱颖而出,后来的发展,恰恰印证了我当初的想法。

然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仅仅拥有良好的语言功底是远远不够的。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都是教师成长道路上绕不开去的坎。对于这一点,他有着清醒的认识。

学养源自积淀
清楚的记得,为了研究省级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心理”,我带领课题组的成员(齐华是课题组成员之一)一字一句地啃《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一周一章节,一学期啃完全书,很是辛苦。但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读书是有瘾的,正是从读那本书开始,我对教育理论莫名地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由此打开了我崭新的阅读生活”。从此以后,从教育学到心理学,从教育哲学到教育文化学,从普通教育理论到学科教育理论,所能见到的,他都会想办法买来,择善而读。如今,他已藏书颇丰,记下的读书笔记更是难以计数。然而,正如我后来所言,“一个数学教师的阅读,如果仅仅局限在数学教育范畴,那么他的发展必然有限。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学,方能海阔天空。”就这样,他开始越过数学和教育,尝试关注历史、文学、美学、哲学等,真正开始了他的“杂读时代”。一开始,有人并不认同这一阅读方式,觉得有限的时间用来读这些书不得要领,会影响对数学教育的深度理解。但后来的实际表明,恰恰是作为数学教师的“不守规矩”的阅读,造就了他丰富的知识背景、开阔的认识视野和厚实的文化积淀。这些都在他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他别具一格的教学成长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阅读早已成为他生命历程中重要的生存方式,并将继续伴他一路从容前行。

能力源自锤炼
在丰富自身理论学养的同时,他也在悄悄地磨砺自己的教学技能。记得当时,我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要求都十分严格。为了练就教学基本功,不知多少个夜晚,他独自一人躲在教室里,面对着空无一人的课桌椅,一遍遍地操练、模拟。工夫不负有心人,艰苦的训练终于获得回报。九八年在我校举行的南通小学数学年会上,他执教的《圆的面积》一课以其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和精当、富于启发性且充满期待的教学语言,一举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而此时的他,工作才满一个年头。

然而,技能终究是外在的,要能在变动不居的活的课堂中灵活驾驭、应对自如,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的教学实践能力。为此,他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学习,力求“以内养外”,用综合学养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另一方面,他想法找来许多名师、大家的教学实录和光盘认真观摩、钻研、学习。揣摩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体会其间的意味,并进而内化为一种自己的认识和策略。久而久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再一次走进他的课堂时,新的变化已悄然发生。锤炼、清新的语言中,更多了一份智慧、灵动和诗意。有时是恰如其分的引导,有时是睿智从容的评价,有时是真诚大方的激励,有时又是诗情盎然的倾诉……尤为可贵的是,教学中,教师刻意牵引的痕迹已渐渐淡出,自由对话、个性张扬、情境建构、互动生成已经成为他数学课堂的主旋律。难怪有人这样评价他的课,“质朴中内蕴思想深度、灵动中张显人格魅力”。我想,他能走到今天,这份执着和坚韧是至为重要的。

特立源自超越
“永远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小张的工作格言,也是他八年来不断探索、研究的潜规则。“课谁都能上好,但如何上出特色,走出别人没曾走过的路,让别人从你的探索中获得启迪,这才是我真正努力的方向”。就这样,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携着一股小年青永不言败的闯劲,齐华踏上了一条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教学之路:
1998年,执教的“圆的面积”一课,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在数学教学领域引起积极反响。
1999年,执教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因大胆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封闭、陈旧、机械的套路,有效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给传统应用题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000年,执教的“平均数”因充分关注“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在听课教师中引起颇大反响和思考,并引发了一场有关“平均数内涵”的大讨论。
2001年,执教的“简单的统计”因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现场的调查,增进学生对统计方法及价值的理解,在江苏省“教海探航”颁将活动中获得充分肯定。

2002年,永不满足的他又开始了对于数学文化的关注、思考和实践。其间,从“走进圆的世界”中对于数学历史性及数学美的关注,到“美妙的轴对称图形”中对于自然、社会、民俗等众多文化领域的有机涉猎,再到“因数和倍数”中对于数学本身所内涵的魅力、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等文化力量的有效开掘。每一次探索,都见证着他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足音。

关于数学文化,他曾多次通过电话和我进行交流,透过他认识的不断前行和跨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年轻教师对于数学教育的热爱和执着,感受到他对于新的数学教育命题的敏锐关注及深入思考。我想,对他而言,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超越,更是他生命姿态的一种表征,一种不断追寻、不断行走的特立的形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真诚地祝愿,在数学教育的探索之路上,齐华能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