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赚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8:13:40
让你实现个人梦想:30之后靠钱赚钱前 言  资本市场并不都是“大鳄”,“朝闻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毕竟属于极少数,更多人籍籍无名或默默无闻,但他们是组成这个市场的基本力量,市场的神经也牵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理财师是个新行当,到银行找个家庭个人理财顾问,年轻面孔居多,不少人还是一脸稚气。  2005年,宗学哲从工作了10年的山东某国有股份制银行跳槽的时候,年龄已经成了一个劣势。但宗学哲的一个“冠军”头衔帮他顺利实现了想“出去闯一闯”的心愿。  初到位于杭州的这家银行上班,宗学哲正赶上银行推出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他以为肯定还是像以前一样口干舌燥地介绍和推荐。谁知,一个看似普通的老太太,就和他聊起了“某某货币基金最近的年收益是多少”、“你们是计单利还是复利”这样的专业话题。宗学哲向老太太推荐理财方案理所当然地受到对方的欢迎。  宗学哲的理财方案受到欢迎,一个原因,是他并非板着面孔推出一个冷冰冰的方案,而是通过一些人物的故事、或者一种现象来引出主题,有人甚至戏称他写得像“小小说”。比如他为一对收入发生变化的夫妇所做的理财方案中,先是介绍这一对夫妇原来的收入都是三四千元,后来男主人跳槽,月薪达到2万元,家庭中两个人的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对理财也有了新的要求。宗学哲在方案中引用了一个婚姻专家的研究结果:当男方收入比女方高出3500元时,家庭最稳定。他在介绍了相应的理财方案后,还提醒女主人注意自身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家庭经济环境。其中既有一个理财师专业的指导,又有男性视野的善意提醒,读来既有用也有趣。  另一个原因,是他经常设计一些针对性很强的理财方案。这一点,年龄和经历帮了他的忙。因为有妻有子,所以他对于家庭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况深有体会,设计方案时,既理性又能考虑到人性化的一面。  有一天,一个上海读者按照书上的联系方式找到宗学哲,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仔细地向宗学哲进行咨询。宗学哲说:“既然能够找上门来,必然是费了好大的劲,他们希望得到最好的服务,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两个人在电话里聊了很长时间。这位读者煲完这次电话粥,非常满意。  客户从宗学哲这里得到了帮助,宗学哲说,其实在和客户交流的过程中他也收获颇多。  杭州的一对夫妻客户给宗学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男的做生意,被骗了200万元,无奈之下决定卖房子还钱。他们找到宗学哲咨询转按揭一事。“一般人遇到这种倒霉事,上吊的心都有,至少两口子得打起来。但那两个人不但是一起来的,还是手拉手进来的。女的说,她相信他老公,困难只是暂时的,男的也很自信。这对我触动很大,遇到困难的时候,两个人一定不要互相埋怨,理性地共渡难关是最好的选择。”宗学哲如是说。  宗学哲受欢迎,除了他的理财服务热情、周到,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理财已经成为都市个人和家庭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科学的理财能让我们控制金钱,控制生活,无论钱多钱少都能快乐地品味生活,也为未知的未来做好良好的物质保障。  不过,有一点要提醒读者朋友,理财是个很“私人”的事情,本书介绍的方法仅供参考,真要实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  经过一番努力,相信大家都能过上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家庭财务状况“亚健康”的测试方法  张霞今年刚结婚,为了实现居住条件的一步到位,她和老公一咬牙买了一套价值60万元的房子,虽然首付是父母帮忙支付的,但他们每月还是要偿还3000多元的贷款本息,而小夫妻现在每月的总收入才4000元。这样,除了还贷款,他们几乎只能天天吃咸菜了。沉重的还贷压力让小夫妻寝食难安,于是他们专门找理财师咨询。理财师经过计算,告诉他们其家庭财务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因为其资产负债率以及债务偿还比率均大大高于正常值。理财师说,按照其家庭收入情况,适合的月偿还本息额最高为2000元,这样倒算的话,买总价30万元的房子较为合适。理财师提醒,掌握好家庭理财的各项财务指标非常关键,否则就有可能和张霞一样使家庭财务进入“亚健康”状态。  贷多少款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债务偿还比率小于35%  偿债比率=每月债务偿还总额/每月扣税后的收入总额×100%  一个家庭适合负担多少债务,应当根据家庭的收入情况而定,如果不顾家庭实际而盲目贷款,则会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甚至有可能因收入减少影响还债,而被加收罚息直至被银行冻结或收回抵押房产。时下,“房奴”一族越来越多,大家在贷款之前应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好好算一下自己的债务偿还比率,并将这一比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家庭该留多少流动资金——流动性比率3~8为最好  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每月支出   流动性资产是指在急用情况下能迅速变现而不会带来损失的资产,比如现金、活期存款、货币基金等。假如你家庭中有10000元活期存款,家庭每月支出为2000元,那你的流动性比率为5,也就是说一旦遇到意外情况,个人完全可以应付5个月的日常开支。但如果你的活期存款为10000元,而每月支出10000元,则流动比率为1,这样,家庭的应急能力便大大下降了。另外,如果你的活期存款为40000元,每月开支为2000元,流动比率为20,这时则应压缩活期存款。流动性比率过高的现象在很多高收入群体中较为普遍,很多人发了工资便不去管它,流动性比率太高了也不好,影响家庭理财收益的提高,家庭财务同样也会进入亚健康状态。  每月该攒多少钱——消费比率40%~60%为佳  消费比率=消费支出/收入总额×100%    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家庭财务的收支情况是否合理,特别是对很多“月光族”来说很有用处。如果你现在消费比率为100%,则说明你的消费支出过大,应逐渐减少。从攒钱理财的角度来说,当然这个比率越小越好,不过,现代人不提倡“月光”,也不能只攒钱不消费,要能挣会花,将这一比率控制在40%~60%,攒钱和享受生活兼顾,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理财。  净投资资产与净资产比——等于或大于50%为理想指标  净投资资产与净资产比=投资资产总额(也叫生息资产)/净资产  除住宅投资外,个人还应该有国债、基金、储蓄等能够直接产生利息的资产,净投资资产与净资产比越高,说明家庭的投资越多元化,赚钱的渠道越多。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一比率低一点也无所谓,因为毕竟买房要倾其所有或者负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比率应当逐渐增大,特别是到了面临退休的时候,如果这时除了房子以外,其他生息资产仍然很少,那养老就会成为问题了。因此,让这一指标避免“亚健康”的办法是让自己的生息资产越来越多,晚年的生活才会有更好的保障。  财务自由度——最好大于等于1  财务自由度=投资性收入(非工资收入)/日常消费支出×100%  财务自由度是家庭理财中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一个人靠购买基金和炒股的收益完全可以应付家庭日常支出,工资可以基本不动,那这个的人的财务自由度就高,即使以后失业了也不会对家庭生活带来太大影响;而如果一个人除了工资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理财收入,那则只能完全依赖工作吃饭了。人家休假你只能加班,没办法,谁让你财务自由度低了。因此,提高家庭财务自由度指标,要及早树立理财意识,提高理财收入,同时要将消费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当你的理财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工资收入,你不单会财务自由,人生也会更加自由惬意。不是每个家庭都适合AA制  李先生和许女士结婚一年多,两人都是白领阶层,收入不菲,观念超前,婚前两人进行了财产公证,婚后又迫不及待地实行了AA制。两人各理各的积蓄和收入,并且有各自的责任分工,李先生负责供楼,每月偿还按揭本息;许女士负责供车,每月偿还汽车贷款。在日常生活中,双方每月各自拿出300元作为家庭开销,无论攒钱还是花钱两人均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AA制。前段时间,李先生出差时遭遇车祸,右腿小腿骨折,需要动手术,而他自己的积蓄被股市套牢,收入又支付了住房贷款,所以,一时没有太多的钱。这时,许女士拿出自己婚前积攒的3万多元“合法私房钱”支付了手术费。但随后两人达成口头协议,这3万多元算是借款,日后由李先生分期偿还给许女士。在家庭生活中,金钱毕竟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丈夫出了车祸,这时再分你的钱、我的钱,并且还要许诺日后偿还,这样会影响夫妻感情。因此,理财专家对家庭AA制理财提出了以下建议:  AA制适合观念超前的家庭。实行AA制的先决条件是夫妻双方对这种新的理财方式都认可,如果有一方不同意,则不能盲目实行AA制。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一方强行实行AA制,最终会因物极必反而影响家庭整体的理财效果。  AA制适合高收入家庭。实行AA制的主要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各花各的钱,而且还是为了各攒各的钱。对于一些收入较低的家庭来说,两人的工资仅能应付日常生活开支。这时则没有必要实行AA制,采用传统的集中消费和集中理财会更有助于节省开支。  AA制适合夫妻收入相当的家庭。夫妻双方的收入往往有差异,如果丈夫月薪10000元,而太太仅收入1000元,这时实行AA制,难免有“歧视排挤低收入者”之嫌。从传统伦理上讲,夫妻收入差距较大的家庭不宜实行AA制。  AA制并不局限于各理各的财  对于那些不愿集中理财,也不便实行AA制的家庭,可以创新思路,实行曲线AA制。  首先,可以实行一人管“钱”一人管“账”的会计出纳制。这种理财方式由善于精打细算的一方管理现金,而思路灵活、接受新鲜事物快的一方则负责制订家庭的理财方案。这就和单位的会计、出纳一样,不是个人管个人的钱,而是以各自的分工来管小家庭的钱。  其次,可以实行“竞聘上岗”制。夫妻双方由于理财观念和掌握的理财知识不同,实际的理财水平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擅长理财的一方应作为家庭的“内当家”。和竞争上岗一样,谁理财理得好、谁的收益高,就让谁管钱。如果“上岗者”在理财中出现了重大失误,这时也可以随时让另一方上岗,这种“轮流坐庄、优胜劣汰”的理财方式实际也是一种AA制,相对普通AA制来说,这种方式比较公平,避免了夫妻之间的矛盾,还能确保家财的保值增值。  实行AA制的注意事项  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虽然是AA制,但夫妻双方都有知情权,也就是夫妻双方应主动向对方通报自己的收入和积蓄情况。如果一方借AA制之名偷着攒自己的“私房钱”,时间长了,夫妻之间就多了戒备和猜疑,那就违背了通过AA制减少摩擦、提高生活质量的初衷。  建立必要的家庭共同基金。无论怎样实行AA制,一个小家庭应当有自己的“生活基金”、“子女教育基金”,以及购房、购车等“提高生活质量基金”,根据夫妻收入情况,每人可以拿出一定收入放在一起进行存储或投资,专款专用,这样更利于家庭理财的长远规划。  AA制不是斤斤计较。实行AA制不能天天为你的钱、我的钱以及谁吃亏了、谁占便宜了这些小事而计较,不能成为100%的绝对AA制,“一家人不能说两家话”,千万不能因AA制而疏远了夫妻之间的距离。  双方都有义务维护家庭利益。无论理财和消费分得怎样清楚,在对家庭的贡献上应都要尽力,不能因为AA制而忽视了对整个家庭的维护。虽然两人各理各的财,但不要忘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小家庭的生活越来越好。“老夫少妻”家庭的理财方案(1)  十几年以前,女孩如果找个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会让亲朋好友们不理解,甚至于遭到坚决反对,但现在女孩找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大家会觉得很正常,因为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择偶观、财富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夫少妻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刘女士今年35岁,在政府机关工作,先生今年50岁,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先生和前妻育有一个儿子,今年20岁,在国外上学;两人婚后生育一女,今年5岁。目前他们有住房四处:第一处,商品房,100余平方米,花费40万元,贷款30万元,分10年还款,月供3000元,此房用于自住;第二处,商品房,60平方米,花费32万元,贷款已全部还清,目前出租,月租金2500元;第三处,房改房,70平方米,花4万元买下,出租,月租金2500元;第四处,公房,属于承租,需向房管部门月交租金90元,出租,月租金1300元。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中等。  目前家庭财务状况  表1 家庭资产负债表(按成本计)  资 产 负 债现金及活期存款 5万元 信用卡贷款余额  预付保险费 消费贷款余额  定期存款 5万元 汽车贷款余额  债券 房屋贷款余额 20万  (续表)  资 产 负 债债券基金 其他  股票及股票基金 30万元  汽车及家电 20万元  房地产投资 36万元  自用房地产 40万元  其他  资产总计 136万元 负债总计 20万元表2 家庭月度税后收支表  收 入 支 出本人收入 3500元 房屋支出 3000元  其他家人收入 9000元 公用费 1000元  其他 衣食费 2000元  交通费 1500元  医疗费  其他 500元  合计 12500元 合计 8000元表3 家庭年度税后收支表  收 入 支 出年终奖 10万元 保险费 6000元  债券利息和股票分红 不定 教育费  证券买卖差价 其他  其他 租金收入6万元  合计 16万元 合计 6000元家庭财务现状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  1.负债总资产比率  负债/资产=20/136=14.7%  目前,家庭总资产按成本计共136万元左右,其中主要为房产,因房地产近几年已大幅增值,资产如按市值计已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家庭总负债仅为20万元,可以考虑继续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选择适当的金融工具,完成近期和中长期的理财目标。  2.收支比率  年支出/年收入=102000/310000=33%  其中,每月家庭收入12500元,支出8000元,每个月有4500元的结余,考虑到年底还有年终分红和租金收入,根据目前的现金流状况,收支情况较为乐观。  3.储蓄比率  盈余/收入=208000/310000=67%  从储蓄比率可以看出,该家庭在满足当年的支出外,还可以将67%的收入用于增加储蓄或投资。  4.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资产/每月支出=50000/8000=6.25  反映该家庭流动性资产可以满足其6个月的开支,流动性比率适当偏高。  当前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1.家庭目前财务状况总体良好,资产较多,负债较少,收支比例合理;今后还可以考虑适当地增加负债,形成资产扩张性。  2.风险保障不足:先生作为家庭顶梁柱,且年龄较大,一旦发生意外,主要经济来源中断,家庭资产会受到较大冲击。  3.金融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表现在: 资产总体收益不是很高。   固定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过大,房地产占比有56%,有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和产业风险。   股票及股票基金投资风险较大,而且收益不稳定。“老夫少妻”家庭的理财方案(2)  家庭理财目标  近期目标  1.近期内先生准备更换汽车,至少需要30万元,多则50万元;本人去年花15万元刚买车,近期内不会更换。  2. 30万元的股票及股票基金是去年先生以单位经营者身份入股,但因单位报表人为操纵因素较多,效益不稳定,今年就没有分红。如何处置这部分资产?  3.先生近期有可能去上海发展,考虑在上海购房自住或投资。  中期目标  除赡养两位老人外(公房出租收入刚好用来支付老人每月的赡养费用),还须抚养幼女,须为其准备好直到研究生毕业时的费用。另外,因先生年龄较大,想给女儿一个终身保障,让女儿走向社会能过上独立的生活。(先生的儿子国外读书费用一次性带足,基本上已不用再支付。)  中长期目标  1.先生年龄偏大,与太太相差悬殊,且又是家庭经济和精神支柱,家庭缺乏安全感。因此,重点考虑先生的保障问题。  家庭现有保险情况:本人购买了某两全保险6万元、意外伤害保险10万元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5万元,年保险费支出6000元,医药费按80%报销,单位参加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险;先生单位参加了社会医疗统筹和养老保险。  2.为夫妻俩准备好充分的退基金,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理财建议  近期目标规划  分析家庭财务状况,可以看出客户刘女士家庭资产分配不尽合理:固定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过大,拥有房地产三套,在资产中占比有56%,另有承租公房一套,家庭资产受房地产整体行业风险影响较大,资产流动性也略显不足,而且目前当地房地产价格已处于高位,因此建议减持房地产。从房屋的房龄、面积、地理位置考虑,建议先行出售处于市中心的70平方米的房改房,按目前该地段二手房价格来估计,市值55万元左右。出售旧房可以有效地盘活家庭资产,降低风险。  汽车属于奢侈消费品,只会产生折旧而不会产生新的价值,因此,原则上不建议频繁地换车。如果确实需要,则建议购买30万元以内的汽车。购车资金可来自售房所得,如果资产有非常好的投资渠道,也可申请汽车贷款,适当增加负债,扩大资产扩张性。  刘女士丈夫如果去上海发展,还可将售房买车后多余的25万元资金用做首付款,轻松解决近期理财目标。  中期目标规划  刘女士家庭有两子女,长子已不用负担教育费用,幼女才5岁,计划培养她到研究生毕业,需为其准备共21年(含幼儿园)的教育费用,压力颇大。考虑到先生年纪偏大,而且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者,因此尽量安排在先生退休前准备好该笔费用。当地学费近几年的平均成长率为3%,预测教育金的投资报酬率为5%,准备期为10年,年储蓄应为2.45万元。  表4 中期目标子女教育规划表  子女  教育规划 学费  成长率 3% 投资  报酬率 5% 实质  报酬率 2%学程  教育开销 年支出  现值 就学  年数 支出  总现值 累积现值 准备年数 应有  年储蓄幼儿园 5000 3 15000 15000 3 5099  小学 5000 6 30000 45000 9 5405  初中 10000 3 30000 75000 10 8186  高中 10000 3 30000 105000 10 11460  大学 20000 4 80000 185000 10 20192  硕士 20000 2 40000 225000 10 24557刘女士最为担心的就是小女,担心女儿长大成人时,丈夫已70多岁,夫妻俩年岁已老无法给予其更大的帮助。因此还想给女儿一份终身保障。建议为女儿购买20年缴费的两全分红险。女儿走向社会后可定期获得保障,作为女儿终生保障的补充。  中长期目标规划  1.风险保障规划“老夫少妻”家庭的理财方案(3)  除参加单位社保以外,刘女士已购买了两全保险、意外伤害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基本涵盖了主要的人身风险,无须再补充;但先生除了只在单位参加了社会医疗统筹保险外,无任何商业保险补充。先生年龄偏大,且又是家庭经济和精神支柱,因此重点考虑先生的保障问题。保险品种的选择就像是一个同心圆,内圈应该是意外、医疗和养老险,而在外圈的是理财和资产规划。不同的人群会选择不同层次的保险。一般人群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内圈,因为意外、大病和养老的风险普通大众都会面对。按照遗属需要法计算保险需求,考虑遗属的未来收入支出以及家庭负债情况,我们建议为其丈夫投保53万元左右的保额。在其商业保单中投保以下项目:20—25年定期寿险或终身寿险(分红型),再附加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等,在10年内缴清保费,年交保费控制在1万元左右。在这期间万一出现意外,家人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2.退休规划  刘女士希望退休后继续能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家庭当前月度支出8000元,房贷余额能在先生退休前还清,月支出可降到5000元,但建议增加家庭医疗金来减轻生病医疗的压力和增加旅游费用每年各1.2万元。以夫妻俩人月均支出3500元、通货膨胀率为3%计算,刘女士丈夫60岁退休时年生活支出为40000元,假设退休后实质投资报酬率为3%、社会养老金月领取为1000元,生存至85岁,折算到60岁时须准备的养老金现值为79万元。刘女士55岁退休时年生活支出为54000元;生存至85岁,折算到55岁时须准备的养老金现值为106.2万元。  投资规划  盘点刘女士家的可投资资产和现金流量,现有存款10万元,股票30万元,售房购车后余款20万元,除自住房外可投资房产1套,月度盈余8000元,年度盈余17.8万元,资产颇丰,对这样的家庭来讲,有效的抵抗通胀压力,实现资产的保值该放在首位的。但是现有资产组合投资风险较大且对应的收益偏低,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组合。  首先,建议留出必要的家庭日常备用金。按月度支出的3倍计算,只须留出3万元左右存为活期;30万元的股票及股票基金是其先生以单位经营者身份入股,效益不稳定,今年就没有分红。建议其重新审视并分析该笔投资未来前景。在对安全性有把握的前提下,争取投资收益达到6%~8%左右。如果投资风险较大,收益又无法保证,建议尽快撤资转做其他投资用途。女儿教育金是一笔刚性的费用,因此投资须以稳妥为主。扣除每年保险费支出1万元后,10年内年度盈余16.8万元,结合刘女士的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将其每年可投资资产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在人民币理财产品、债券型产品和配置型和成长型开放式基金中。按照平均预期投资报酬率6%来计算,10年后可累积资金221万元,足够支付女儿的教育金和夫妻养老费用。  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债券型产品都是稳健理财产品,安全性非常高,收益稳定。而相比较而言,人民币理财产品更胜一筹,目前年均收益在2.5%左右,是很好的现金管理工具;而记账式国债或债券型基金与凭证式国债相比,更具流动性,而且购买和赎回都更为便利;随着股市的复苏开放式基金今年其收益率稳步上扬,基金的收益非常可观,很多基金的累计净值实现了翻番目标。考虑到刘女士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其先生年龄,重点推荐购买配置型基金,该类型基金持股比例在50%上下,其余投资在债券等相对安全的品种上,业绩表现相对稳定。  表5 投资产品类型表  投资产品 预期报酬率 投资比例 投资期限 备注:预期报酬率,并不代表真实水平人民币理财产品 2.1~2.5% 20% 10年记账式国债或  债券型基金 2.5~3.5% 20% 10年配置型基金 6~10% 40% 10年  成长型基金 10~12% 20% 10年 预期综合投资报酬  率为:5%~7%特别说明“老夫少妻”家庭的理财方案(4)  1.如果先生去上海发展,可将售房余款25万元和30万元股票及股票基金用作上海的购房款。否则可参照上述年盈余资金投资比例分散投资。  2.资产组合每隔半年或一年定期检查和调整,尤其在先生退休后投资方向应更加偏向稳健理财,投资收益应以消除通货膨胀带来的资产缩水为目标。  3.刘女士家庭属于再婚家庭,关系相对复杂,应及早考虑制定遗产规划,以免将来带来不必要的纠纷。按照前面的规划,在充分考虑到刘女士夫妻俩的养老费用后,还将留下2套房产及丰厚的金融资产,建议在遗产安排中及早均匀地照顾到妻子、儿子、女儿三者的权益,可在律师的帮助下进行。“准丁克族”家庭的理财方案(1)  客户家庭基本资料  张先生与张太太均为30岁,研究生学历。张先生从事建筑监理工作,张太太是高校教师,结婚两年尚未有子女。家庭资产分配如下:张先生与张太太存款各为6万元,名下股票各有6万元和2万元,合计资产20万元,无负债。张先生月收入4500元左右,张太太月收入5500元,目前无自有住房,月租金支出1000元,另月生活支出约3000元。夫妻双方月缴保费各500元,为20年期定期寿险,均为29岁时投保。单位均缴“三金”。夫妻两人都善于投资自己,拥有多张证照。预期收入成长率可望比一般同年龄者高。预计平均成长率均有5%,而储蓄率可以维持在50%。家庭理财目标如下: 两年后生一个小孩。   3年后买一套房子,面积120平方米左右,准备好装修费用15万元左右。   20年后需要准备好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做好供其到研究生毕业的准备。   25年后退休,准备退休后生活30年的费用,希望过上安逸无忧的晚年生活。  家庭财务状况分析  张先生夫妇是准丁克族,暂无子女。通过对张先生夫妇提供的家庭财务信息进行整理,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资产负债表  科 目   合 计   张先生   张太太 占 比存款   12万   6万   6万   60%  股票   8万   6万   2万   40%  负债   0   0   0  净值 20万   12万   8万   100%资产配置比例图如下:  图2 资产负债构成图图3 资产配置比例图图4 家庭支出构成图表13 家庭月度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入 金 额 占 比  张先生月收入   4500   45%  张太太月收入   5500   55%  收入总计   10000 100%  每月生活支出   3000   60%  房租支出   1000   20%  保费支出   1000   20%  支出总计   5000   100%  月度盈余   5000  家庭储蓄能力 5000   50%  从张先生家庭目前的资产负债表和月收支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出,家庭月均收入达1万元,年度盈余达6万元,储蓄率达到了50%,家庭无负债,财务状况还是不错的。但是资产的收益性不高,60%的资产都分布在低收益的存款上;同时,目前的资产配置过于单一,资产配置只有存款和股票,收益性资产都集中在股票上,风险过于集中。而且,虽然目前过的是潇洒的两人世界,但在未来的几年里家庭负担将会非常重,按照2年后生小孩、3年后购房的短期计划,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着小孩的抚养费和教育金筹备及房贷的沉重负担,属于是无近忧但有远虑的小家庭,非常有必要早早作规划,以期达到所有家庭理财目标。  家庭理财规划设计  建立家庭紧急预备金  紧急预备金的额度,应考虑到失业或失能的可能性和找工作的时间,考虑到张先生夫妻双方工作相对稳定,以准备3个月的固定支出总额为标准。虽然家庭目前月支出5000元,但不久的将来面临生育费用和月供房贷,建议另准备每月2000元的超额支出,共建立家庭紧急备用金:7000×3=21000元。1万元存做银行活期存款保持其流动性,其余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或流动性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保持流动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资产收益性。  购房规划  张先生家庭计划3年后购房,市中心目前房价处于高位运行,建议购买城郊目前单价6000元左右的房子。目前,城郊房价是稳中有微升,以2%的房价成长率来看,3年后总房款为76.4万元左右。首付30%为23万元,余款53.4万元做20年按揭,以当前5.51%的贷款利率来看,月供需3676元。根据张先生家庭的财务状况来看,3年后年收入结余新增19.4万元,年收入达到了13.9万元/年。可将前3年的结余投资累计值加上已有生息资产20万元,作为首付款和装修费用。“准丁克族”家庭的理财方案(2)  子女养育和教育金规划  2年后小孩的生育费用,建议从家庭紧急备用金中提取。据统计,当前中国家庭支出的一半是花在小孩的身上。因此,小孩的养育和教育费用不可忽视。随着高等教育自费化和初等教育民办化的趋势,这块费用将越来越水涨船高。假设学费成长率为3%,小孩上大学之前接受公立学校教育、且大学和研究生每年花费1万元的保守估计,一个孩子的教育费用现值至少需要11万元。以5%的预期投资报酬率来计算,年储蓄须达到7886元(月储蓄681元)。教育费用是一个长期支出,尤其是高等教育费用比较高,不过,考虑到其可以准备时间比较长,可以做一些期限相对较长的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提高资金回报率。  保险规划  可从遗属需要法的角度来分析张先生家庭的保险需求。保险规划的基本目标是要保障收入来源者一方出现意外情况的话,家庭可以迅速恢复或维持原有的经济生活水准,家庭的现金流不至于中断,生活水准不出现很大的变化。  表14 保险需求测算表  弥补遗嘱需要的寿险需求 张先生 张太太配偶目前年龄   30.0   30.0  目前配偶年收入   66000   54000  配偶收入年数   25.0   25.0  配偶收入成长率   5%   5%  配偶未来收入的年金现值   930200   761073  目前的家庭生活费用   36000   36000  减少个人支出后之家庭费用   24000   24000  家庭未来生活费准备年数   55.0   55.0  家庭未来支出的年金现值   447203   447203  目前教育费用总支出现值   110000   100000  未成年子女数   1   1  应备子女教育支出   110000   110000  家庭房贷余额及其他负债   534000   534000  丧葬最终支出目前水准   5000   5000  家庭生息资产   200000   200000  遗嘱需要法应有的寿险保额   -33997   135130  测算结果显示,张先生应有的寿险保额为负数,张太太是13.5万元。而夫妇俩现有定期寿险各20万元。从数字上看,张先生存在多投保的现象。考虑到其工作性质为建筑行业,建议投保意外险10万元,定期寿险10万元,根据其身体状况,可考虑再投保大病险和医疗补充保险。而张太太工作稳定,所在高校医疗保险等福利健全,考虑到2年后小孩出生,生活费用将大大增加,现投保险种和保额可不作调整。  退休规划  张先生夫妇计划25年后退休,并且希望在退休后30年内保证每个月有现值4000元的家庭支出,每年安排一次旅游计划,过上中等以上水平的晚年生活。假设通胀率为2%,退休后投资报酬率为4%,现值为4000元的月支出相当于25年后的6562元。预计退休后双方可领取养老金共4000元左右,退休金缺口为2592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退休后的实质投资报酬率仅为2%。因此,要保证30年的退休生活衣食小康,到退休时须准备70万的退休金。依照5.2%的预期投资报酬率、22年投资期来看,月投资需1426元。考虑到退休规划的长期性,也具有较大的弹性,可做长期投资打算,投资风险和收益相对较高的产品。  投资规划  前面通过分析张先生家庭财务状况时发现,现有家庭资产的配置过于集中单一,而且收益性不高。存款收益目前平均为2%左右,而股票投资收益近2年不断走低,长期低位运行,风险相当大。为了达到以上家庭理财目标,有必要对投资组合进行一番调整。  根据对张先生夫妇两人风险能力和风险态度的测评,张先生夫妇具有中等偏上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待风险的态度中等。因此,可对当前资产和未来的积蓄进行重新安排,以期达到较高预期报酬。根据风险属性的测评结果和家庭理财目标的规划,建议可对资产进行以下比例的配置:活期存款5%,人民币理财产或货币基金20%,债券20%,偏股型基金或股票55%。各投资收益率预计为货币0.58%,人民币理财产或货币基金2.5%,债券4%,股票型基金或股票7%。该投资组合的报酬率为5.2%。特别要提到的是,根据张先生夫妇的风险属性的测评,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比例最高可达到70%。但该资产组合中风险资产的配置目前仅占了55%左右,是因为考虑到当前股市长期低迷,而且当前市场上高回报的投资产品不多的现实情况,所以我们建议,当前适当调低此类方向的投资比例。因此,该组合的预期投资报酬率是相对保守的。随着未来股市回暖和高收益投资理财产品的增多,可作出灵活调整,从而提高资产的投资回报。“准丁克族”家庭的理财方案(3)  图5 资产配置比率图相关投资产品推荐  人民币理财产品或货币市场基金  人民币理财产品可考虑某银行的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安全性高,主要投资于高信用等级人民币债券;流动性强,以一个月为理财循环周期,月初按照客户约定扣收理财本金,月末将理财本金和本期收益直接划付到客户指定账户中。并且该产品可以自由增减理财本金,随时可以赎回,收益稳定,目前年预期收益率在2.5%左右。  货币市场基金可考虑发行较早的南方现金增利基金和华安现金富利货币基金。收益相对稳定。  债券  记账式国债持有到期收益稳定,每年付息可以有稳定现金流,尤其在经济低迷期是客户的收益保障。或考虑购买一些业绩良好的债券型基金,如嘉实理财债券基金。  股票型基金  由于现阶段国内股票市场变幻莫测,建议选择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进行投资,享受专家投资,规模效益、风险分散的优点。推荐产品:富国天益价值基金、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广发稳健增长基金,具有较大增值潜力。  特别说明  1.定期调整计划:每年调整一次家庭紧急备用金;小孩降生后根据家庭责任的变化调整保障计划;根据市场环境和个人情况的变化检查并调整投资组合。请在理财师的帮助下进行。  2.重视利率敏感性:规划中根据当前情况对未来通胀率和房贷利率及收入成长率进行了预估。但如果未来现实中出现利率波动大的情况,如房贷利率和通胀率上升,而投资报酬率持续低迷的情况,可视情况做提前还贷处理。  3.适当提高生活品质支出比例:夫妻双方收入较高,而且成长性较好。建议当有计划外储蓄节余时,适当提高生活品质的支出,可考虑每年安排一次家庭旅游计划,或购买一辆经济型轿车做为代步工具,也可方便小孩上下学接送。  摘要报告  综合财务诊断表15 综合财务诊断表  流动性检验   存款是否大于3个月生活支出?   是    风险适合度   风险性资产是否低于承担能力态度?   是  资产生产力   是否50%以上的资产用于投资?   否  负担承担力   偿债额是否在收入额20%以下?   是  目标达成率   是否所有的理財目标可达成?   否  保险适足性   主要人身风险是否有安排保障?   是  张先生家庭的财务状况基本上还是不错的,当前无负债,资产也具备流动性,家庭成员具有一定的保障.不足之处是资产的收益性不足,在现有配置比例下无法达成所有的理财目标;而且风险性资产比较集中单一,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投资规划  表16 投资规划表  投资组合比较  货币或存款 货币基金或人民币理财产品 债券 股票或偏股型基金 总资产  建议的资产配置为   5.00%   20.00%   20.00%   55%   20万  目前资产配置为 60% 40%  月储蓄应调整的资产配置比例为 -55.00%  20.00%  20.00%   -15%   6000  (5%递增)预计投资报酬率为 5.20%  考虑到购房计划近在眼前,建议先采用目标先后顺序法再采用目标并进法进行资产的配置。3年后,先用家庭现有资产累计值和3年累计储蓄之和来支付首付款和装修费用,月供房贷、教育金和退休金准备可采用月/年储蓄的方式,通过定期定额投资方式来实现。资产组合经调整后,其预期投资报酬率保守估计为5.2%,此报酬率下能实现所有理财目标。如投资报酬率随股市复苏而上升,则可用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实现其他家庭目标,如购车等。  建议投保的保险  表17 建议投保的保险表“准丁克族”家庭的理财方案(4)  项 目   寿 险   补充医疗险和重大疾病险   意外险  建议保额   10万元   视身体状况和年龄上升决定投保   10万元  目前保额   20万元   单位已加入社会医保  应调整额   (-)10万元   (+)10万元  保额占年支出的倍数   6.6   正常倍数   10  保费占年收入的比率   11%   正常比例   10%  ……富裕家庭也要提前规划养老(1) 刘先生今年47岁,是外资企业的二级经理,税后月收入10000元,年末有2万元分红;45岁的妻子为一家金融机构职员,月收入4000元;女儿在上大二,2万元的年末分红足够支付她一年的教育费用。除去家庭月支出8000元和保费月支出1000元,每月可有5000元的节余。  一家人的现住房面积90平方米左右,价值55万元,按揭已还讫。刘先生手中持有市值30万元的股票和40万元的人民币定期存款。为了两年后女儿出国留学,刘先生还准备了3万欧元(折合人民币29万元)。虽知夫妻俩今后的退休金加起来才2000元,但由于家底殷实,他从未担忧过自己的退休生活。“有这么多资产和未来收入,应该能保障退休后35年的生活水平了吧?”刘先生抱着几乎肯定的想法问理财师。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平均9.5%的速度增长,几乎是美国的三倍。经济的高速成长使民众的财富迅速累积,而生活费用也不断提升。如何使手中的现金保值,同时还能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且能应付退休养老,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新课题,而众所周知,日后我们每月领取的国家基本养老金很难切实保障退休后满意的生活质量。在了解了社会化养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后,人到中年就应该考虑如何为自己积累养老金的问题。天上不会掉馅饼来,自己如果没有未雨绸缪早做打算,晚年幸福生活从何而来?  要做好养老理财计划,必须考虑六大因素:负担与责任(有无尚需偿付的贷款、是否需要抚养亲属或养育子女等等)、住房条件(涉及生活费用的高低)、收入状况、劳保给付、通货膨胀、健康情况等。下面我们综合考虑这六个方面,对刘先生的养老规划做个分析。  家庭财务状况分析  刘先生工作收入较高,47岁开始为自己准备养老金也为时不晚。他正处于事业的顶峰期,收入高而且稳定,有良好的现金流;负担虽然不轻,但完全有能力应付。在经历了10多年的职场打拼后,已拥有一个比较丰裕的资金基础。根据刘先生的叙述,我们对他的家庭财务情况整理如下:  表18 刘先生的家庭财务状况表  家庭年度收入(元) 家庭年度支出(元) 主要家庭资产  张先生年收入 140000 年生活支出 96000 定期存款 40万元  张太太年收入 48000 保费支出 12000 股票 30万元 存款利息收入 8640 教育支出 20000 他人借款 3万欧元(折人民币29万元)股票收益 15000 自用房地产 55万元  收入总计 211640 支出合计 128000 资产合计 154万元年度盈余 83640  家庭储蓄能力 40%  刘先生有较高的工作收入,爱人也工作稳定,而且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家庭财富;目前家庭无任何负债,住房已全额付清贷款;无赡养老人的负担,而小孩已读大二,行将毕业,而且也已经准备了丰厚的本科教育和留学基金。目前,对刘先生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做好配置家庭资产,使资产在对抗通货膨胀的同时,保值增值,从而使退休后还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我们建议应主要须做好两个方面的筹划:一是做好家庭财务保障计划,二是要作好对养老金的测算和筹集、准备。  首先我们要分析的是家庭生活支出。刘先生家庭生活方面的支出较多,占据了月收入的57%,对一般家庭来说,应该是偏高了。但是,提高家庭的生活品质也是家庭理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量入为出是我们生活和理财的一个原则,有什么样的收入就享受什么样的生活水平。考虑到刘先生家庭负担较轻,当前和今后收入的主要安排是享受当前的生活和保障退休生活水平。因此,理财师认为,以刘先生的家庭收入来看,这样的生活支出数目也是合情合理的,关键是要合理安排好支出项目,注重提高生活品质方面的支出,而不是盲目地胡乱消费。  其次,我们通过刘先生家庭的资产安排看出,刘先生的家庭资产安排走向了两个极端。除去其女儿的留学专项基金和自用房地产,家庭生息资产主要为定期存款和股票,各占57%和43%。股票从近几年中国股市来看,风险极大;而定期存款虽然安全,但收益偏低,难以抵御通胀带来的贬值风险。富裕家庭也要提前规划养老(2)  理财建议  做好家庭财务保障计划是家庭幸福的基础  一个家庭只有在保证有稳定的收入现金流的前提下,才能有信心来合理地安排未来生活。如果中途家庭出现收入的意外断流,难免会对未来生活造成强烈的冲击,如果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出意外,更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刘先生是家庭的经济支柱,74%的家庭收入是他贡献的,因此很有必要对他做一份保障计划。根据资料显示,刘先生家庭月支出保额1000元,被保险人和险种未明。因此,我们只能在未考虑已投保险的假定下来分析刘先生的保险需求。刘先生爱人收入稳定,加上家庭现有生息资产70万元,如果出现意外,基本能满足遗属的生活需要;因此我们重点考虑的是,刘先生在如果出现失业或发生意外残疾等失去工作能力的情况下弥补收入的保险需求。  通过测算,因刘先生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大,他的寿险需求是75万元左右。刘先生在外资企业担任高管,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而且外资企业对员工疾病和医疗保障程度不高,所以对保险的需求非常大,建议的保险组合是75万的定期寿险+保额10万的重大疾病险+保额10万意外医疗综合保险+豁免保费的定期寿险,年交保费7000元左右,全面保障家庭生活。  养老规划分析:我的养老金够了吗  1.估算需要储备的养老金生活支出 刘先生家庭目前每月的生活方面开支为8000元。他希望退休后能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在养老压力中,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通货膨胀对养老金的侵蚀作用。有关发展报告预测,2006~2015年,中国每年将至少保持3%至4%的通胀率。假定通胀率保持年均3%的增长幅度,按年金终值计算法,退休后刘先生家庭要保持现在的购买力不降低的话,老两口在退休当年的月生活支出达到了9.67万元,除去退休后按月领取的国家基本养老金2000元后,要维持退休后35年的生活支出,以实际投资报酬率2%计算,退休当年须储备好总共242万元的费用。  医疗支出:医疗方面的开支将是老年人最重要的一项开支。虽然建议投保了保额为10万元的重大疾病险和意外医疗综合保险,但是考虑到遭遇保障范围外的疾病或超出保额的医疗金等因素,理财师建议刘先生还须准备一笔医疗备用金,如果有生之年没有用上则可留做遗产给予子女。假定两人退休后平均每年在医疗保健上还需花费10000元,那么35年看病的总花销就是35万。因此,刘先生家庭需要的养老储备金大约是277万元。  2.估算未来能积累的养老金  我们根据刘先生当前的投资组合和资产的投资报酬率来测算刘先生和太太从现在到退休总共能储备多少的养老资产。在准备养老金方面,他们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手头资金的投资收益,二是每年结余的再储蓄。假设刘先生的定期存款为两年期,其税后收益率为2.16%;而中国股市已连续多年低迷,其股票收益已大为降低,其未来平均收益假定保守以5%来计,根据其目前资产分配比例来算,预期综合投资报酬率为3.4%。每年的投资收益加上原有70万生息资产,退休当年预计总共能储备205万元准备金。这个计算结果可以回答了刘先生最初的提问:按照刘先生现有的资产投资配置,尚存在养老金缺口72万元左右。  刘先生一家虽然资产储备充裕,但要高质量养老,仍有不小的资金缺口。这就提醒我们,无论您目前的家庭财务状况多么好,花钱不愁,但如果不能做一些提前规划的话,仍有可能不能达到真正的“财务自由”的境界。  养老投资建议  养老金投资规划总的来说应该以稳健为主,稳步前进。刘先生家庭负担轻,收入和资产积累高,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强,故在工作期间应努力通过多种投资组合使现有资产和未来收入节余尽可能的增值,从而不断充实养老金账户。前面已经分析过,刘先生家所有的生息资产57%沉睡在银行里,43%在股市里。资产配置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股票的收益虽然相对较高,但是风险也是相当高的。近几年来大部分股民股市资产大量缩水,生息资产的一半投入在这上面,忽视了资产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银行过半的定期存款收益率偏低,无法对抗通货膨胀,所以,应该减少定期存款的投资比重。富裕家庭也要提前规划养老(3)  1.根据刘先生月支出8000元的消费水平,建议留出3万元左右的资产作为家庭的紧急预备金,可选择存在银行的活期账户上,以备不时之需。  2.为提高养老资产的收益性,建议将原存银行的40万元定期存款购买资质良好、业内口碑较好的公司发行的信托或集合理财产品,但一定要购买有可靠有效担保的产品,最好在投资前对项目做一个调研,明确项目和投资的安全性。目前,信托产品的期限多为1年、2年左右,年收益率一般在4.5%至6.6%左右,收益是同期银行储蓄税后收益的数倍。  3.考虑到刘先生自身精力和炒股经验的限制,建议刘先生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建立获利停损点,在恰当时机从股市中退出,将自身生息资产的30万市值的股票投资开放式基金,通过基金公司专家理财和间接地对股市投资,追求资产的长期增长。不但可以弥补个人直接投资的缺陷,还可分享国民经济的高速成长。建议将其中20万投资于业绩表现良好的股票型和配置型基金,如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广发稳健成长基金、富国天益价值基金等。10万投资于债券型基金或购买国债,可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和稳定获利。目前,债券或债券型基金的年收益率基本在3.5%以上。  4.刘先生每月都有相当的收入节余,并还有年终奖金2万元。建议购买目前在各银行热卖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发了工资后及时将节余的款项转为申购人民币理财产品,如某的月度型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安全性高,主要投资于高信用等级人民币债券;流动性强,以一个月为理财循环周期,月初按照客户约定扣收理财本金,月末将理财本金和本期收益直接划付到客户指定账户中。并且该产品可以自由增减理财本金,随时可以赎回,收益稳定,目前年预期收益率在2.2%—2.5%左右。客户可在确保投资安全的基础上获得稳定的收益。  5.刘先生为女儿留学准备了3万欧元的外币,但距离当前至少还有2年的时间,7月份实施了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后,近日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汇率波动区间又扩大到了3%,提高了居民外汇理财的难度。为提高资产收益,从资产的安全性考虑,建议购买银行推出的两年期左右的外汇理财产品。  特别说明  1.对于此前已经通过投资积累了相当财富,净资产比较丰厚的家庭来说,可以抽出较多的余钱来发展大的投资事业,建议刘先生也可以在适当时候做一些房产投资,从长期来看,房产投资比较稳健,收益率也较好,退休后以房养老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投资之前需要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做个调查分析,毕竟投资金额较大,须审慎入楼市。  2.另外,因目前的住房面积相对偏小。建议退休后可根据当时当地房地产市场情况,考虑将现有市中心房屋出售,到市郊处购买一处单价相对低的别墅或排屋,即可享受宽敞的居住条件,又可时刻呼吸到新鲜的大自然空气,有利于身心健康。  3.退休后的养老金投资理财规划应以安全为主,兼顾收益,投资目标主要是为了弥补通货膨胀对资产的侵蚀。因此,临近退休时应对投资组合逐步进行调整,扣减通货膨胀率后,预期理想的实际综合投资报酬率为2%左右。  4.定期调整计划:每年调整一次家庭紧急备用金;根据市场环境和个人年龄的变化检查并调整养老投资组合。建议在理财师的帮助下进行。负债家庭的综合保障计划  小张今年27岁,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结婚一年有余,日前购买了一套二手房,除了自有积蓄和父母赞助之外,他还通过朋友借款5万,目前,每月支付利息500元,准备2年后还清。现在家庭共有欠款6.4万,家庭月收入2700元,计划明年要孩子;近几年打算再贷款购买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市场价2800元/平方米,目前尚无保险及其他理财方式。  理财分析  张先生这种“负债消费、享受生活”的理财理念目前在年轻人中可能比较流行,单从理财理念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负债一定要根据自己目前的经济情况和未来偿债能力,盲目负债不但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反而会使自己本来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从张先生的收入和负债比率以及负债倾向来讲,应当称为是“超级房奴”了;同时,张先生的经济收入情况一般,应当考虑家庭的综合保障。  理财建议  选择公积金贷款来减轻债务负担 张先生的借款为5万,月息500元,那一年的利息开支就是6000元,折合年息12%,这可能就是民间所说的“高利贷”。其实张先生有固定工作,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是一种政策性贷款,可以购买一手房和二手房子,本身其利率就低于普通个人贷款利率,比如目前5年以下公积金贷年利率仅为4.14%,5年以上为4.59%,所以,如果张先生和太太的单位为其缴纳有公积金,可以到当地住房公积金中心或指定银行申请公积金贷款,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借款成本。  考虑办理住房抵押贷款  如果公积金贷款不能办理,因为房子已经购买,也可以用房产证作抵押,办理消费贷款或装修贷款,目前,银行对各种抵押贷款的利率虽然有一定的上浮,但无论怎样上浮也到不了12%的水平。所以,能贷到款然后及时把高利贷还上,是张先生优化家庭财务结构的最好办法。  暂缓购买第二套房子  张先生“近几年打算再贷款购买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市场价2800元/平方米”,这样算下来,买房需要33万元,而其家庭月收入仅为2700元,就算不吃不喝,把钱全攒起来,也要10多年才能攒够买房款,况且他们计划明年要孩子,这时会存在一个太太收入减少、与孩子相关的开支增大的问题;如果家庭收入没有太大提高的话,无论是靠自有资金还是贷款都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建议张先生近几年暂不考虑购买大房子的问题。  适当拿出5%左右的收入购买保险  许多人在保险上存在误区,认为有钱人才适合买保险,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如果钱多得花不了,家庭即使出现风险也不在乎那点保险理赔,而收入低的家庭抗风险能力较低,万一遇到意外,这5%的保险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可以帮家庭渡过难关。  另外,张先生应积极采取开源的方式来增加家庭收入,比如考虑兼职、创业等等,只有收入提高了,才能逐步实现自己换房等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小家庭的三个“理财锦囊”  朱先生和太太今年都是30岁,均为某高校的教师,家庭年收入7万元,两人每月有住房公积金2200元,家庭每年生活开支约为3万元。现有活期存款6万元,没有其他投资项目;有产权住房一套(自住,100平方米,剩余近12万元贷款,还款期还有12年,每月还款1100元)。5年内不准备买房买车,2年内不准备要孩子。家庭几乎每年都会有一次性借出3万元的情况,大约半年能归还;不准备进行股票投资。单位有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因此没有参加其他商业类保险。未来5年该如何理财呢?  财务状况分析  朱先生今年30岁,按60岁退休计算,工作时的理财时间正好30年,如果按照“五年规划”的标准,正好有6个五年规划,在这个时间段内科学打理家财,主动规划人生,会使家庭生活更加富足和幸福。朱先生和太太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和保障也不错,并且有进行长期理财规划的打算,这是难能可贵的。不过,朱先生现有的投资渠道均为银行储蓄,根据沟通,朱先生能够承受一定投资风险,所以,在今后的理财中需要转变观念,学会灵活运用一些新的投资工具来实现更高收益。  理财建议  科学打理现有积蓄。朱先生有存款6万元,其“每年都会有一次性借出3万元”,也就是说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这笔存款有两种打理方式:一是可以购买期限短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比如目前多家银行推出的一个月期理财产品,这种产品月初由银行自动扣款投资,月末将本金和当月收益自动划回客户账户,投资者只需签订一次协议,以后每月可以实现自动循环理财,由于投资期限短,资金流动性受限制较小,如有急用还可随时赎回,这种产品目前的年收益率一般在2%~2.3%之间,考虑理财产品暂不交税因素,实际收益比同期银行储蓄高出不少。再一种方式就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灵活性较高,理财起点比较低,即使之后将3万元借出,也不会影响剩余资金的收益率。目前,货币基金的年收益率一般在2%左右,赎回一般需要两个工作日。  提前规划子女教育基金。虽然朱先生两年内不打算要孩子,但目前以及将来,家庭开支除房子之外最大项目就是子女教育,作为大学教师,朱先生和太太对子女教育肯定会特别重视,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着手积攒子女教育基金。朱先生夫妇年轻、学历高、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以适当从后续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比如一半),定期定额申购绩优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或者股债平衡型、债券型基金,这种方式可以均摊成本,更加稳妥地实现较高理财收益,从而抵御教育消费等物价上涨所带来的货币贬值。  强化两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障。理财的最终目标是提升生活质量,一个是不断提高现有的生活质量,再一个就是提高未来的生活质量,使晚年更加幸福。所以,朱先生现有积蓄以及部分后续收入可以作为生活保障金和养老保险金。如果借出的钱如期归还,可以加上部分后续收入,进行稳妥增值型投资,建议采用人民币理财、开放式基金和国债三项搭配的方式,以减少风险,增加收益。当然,两三年之后,朱先生的生活和养老基金增大了,还可以选择商集合理财等投资渠道,或者借助那时推出的新投资工具进行理财。另外,朱先生和太太虽然有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但为了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建议两人根据情况适当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以及意外和健康保险。  这样,在保持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科学投资理财,到“一五”计划结束时,朱先生夫妇的工资收入及理财收入估计会达到30万元以上,那时换房、买车、子女教育都会有很好的经济保障。“白骨精”们的财富人生(1)  人们形容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是丢下《读者》,拾起《销售与市场》,面对书店里满架子的“哈佛MBA”发呆的一代。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人常说自己是“最尴尬的”,但他们赶上了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从懂事记事开始就已经闻到了充满诱惑的商业味道,使得他们较之前出生的人更有资格享受商品经济带来的好处。  从五讲四美三热爱、英模报告会到十大杰出青年和福布斯排行榜,这些贯穿了20世纪70年代生人的学生时代。较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人他们经历了更加多姿多彩的市场洗礼。  20世纪70年代初的人,赶上了出国潮,搭上了互联网热浪;或者跟着民营企业的兴起,混个经理人,甚至做医生当教师卖保险也能发财。  最让20世纪70年代生人得意的代表人物是网络富豪丁磊。不仅仅是丁磊,盛大网络陈天桥,易趣网创始人邵亦波,国美老总黄光裕等,都生于20世纪70年代。  有人说20世纪50年代的人发财靠关系,靠官倒;20世纪60年代发财的人靠出国,靠胆量;那么20世纪70年代的人更多靠的是智力和实力。他们的财富重心已经从冒险家向实业家转移,他们善于营销、乐于造势,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圈地,有足够的耐心和狮子般的品格从零开始。  他们正逐步成为职场人生中的中坚力量,开始在生意场上唱主角,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大潮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金饭碗  经理人 年薪:10万~100万元不等  尽管20世纪70年代生人不乏自己当老板的,有的甚至肄业创业,但相对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人来说,毕竟火候差点儿,可以说经理人是最充满诱惑、最适合他们的职业。因为敢于冒险,并善于做“赚钱生意”,特别是他们喜欢以这个年代人特有的思维来衡量“值不值得”,所以,职业经理人中很多精英都是20世纪70年代生人,包括营销总监、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研发总监、物流总监等等。  20世纪70年代生人在生意场上唱主角的现实不可否认。失去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保障,作为生意场上的活跃分子,他们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同时也追求着最大的利润。  与企业的效益和利益挂钩的年薪制给20世纪70年代生人更多的发挥空间。“我给企业带来了什么,我才能得到什么,做得出色才能得到更多”是他们的信条,而年轻不乏冲劲、冒险和理智的结合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期权、股权、奖金、红利等新激励手段。  最令人兴奋的位置可能要算“事业部总经理”这个位置了,号称公司里的小老板,年度总薪酬平均达到30万元的水平。当然这个饭碗并不好端,不仅需要你肩头背负相当的长期、短期任务,而且还要善于支配人、财、物等各种要素。  由于综合能力强,独当一面,一些不得志或者在公司斗争中失利的“事业部总经理”可能会选择自己创业,但毕竟自己当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不同,是在不同的平台上操作,因此,从这个位置创业的失败者大有人在。  目前国内最赚钱的经理人如营销总监、财务总监之类,年薪超过百万元的并不罕见。而过去企业里的“工程师”则摇身一变成了“CTO”。20世纪70年代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熏陶,不少学业优秀的人理所当然选择理工科专业,经过多年职场的较量和历练已经渐成气候。难怪有人评价,20世纪70年代的人生来容易走技术路线。  伴随着的还有一个新名词“CIO”即信息总监,通过组织和利用企业的IT资源,为企业创造效益。这也是20世纪70年代生人一个不错的选择,据说这个岗位去年年薪的平均水平已超过24万元。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少20世纪70年代的经理人开始逃离外企。由于大多数中国人在外企不可能获得真正的高位,不过是“高鼻子”上司手中的工具,目前,经理人从外企逃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白骨精”们的财富人生(2)  医生  年薪:3万~20万元不等  医生不仅仅与荣誉有关,这个职业已经更多地与金钱挂钩。医生作为直接和生命打交道的职业,理所当然应该获得更高的收入回报。市场经济终于使医生这个神圣职业的价值有了重新标定的机会。当然伴随着现阶段医药业的暴利与黑箱操作,医生获得的提升更多的却体现在隐形收入上,难怪有人说每个医生身后或多或少都坐着医药代表。  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现在是30多岁的医生正好赶上了市场经济这样的“好时机”,一般是正规医学院校毕业,胆子也大,价值观较老一代人更容易接受金钱洗礼,加上实践经营的积累,使他们很快成为医院不可忽视的“少壮派”,也成了医药公司的红人。而他们中大部分已经告别了单身时代,在工作、恋爱、房子、婚姻几轮压力后,身负家庭重担,自然难抵金钱的诱惑。  教师  年薪:3万~10万元不等  随着教育产业化以及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教师这一职业也越来越受青睐。有媒体披露,吃香科目小有名气的大学教授外出讲课出场费一两个小时,收取几千上万元的比比皆是。据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某著名高校热门专业一名讲师的书稿费就足以支撑他买回一辆奥迪车。  其实,不仅仅大学教授,中学、小学教师也成了令人向往的职业。据悉,北京市的一所普通中学,仅2003年查出的一笔教育乱收费就高达700多万元,这些钱被几名校领导私分,于是,他们全成了百万富翁。而北京市的许多普通中学教师的月工资已超过4000元,超过了国家最高一级的公务员工资,甚至超过了大学教授的工资。而有的学校教师的购房补贴,一贴就是三四十万、五六十万元。  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教授、讲师早已不是新鲜事。面对崇拜周杰伦、渴望与老师“平起平坐”的学生,20世纪70年代年轻教师更懂得怎样保持授课的新鲜感,他们的观念和表达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20世纪70年代人已成为“中流砥柱”。职场新人如何开始理财  小于今年25岁,去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杭州一家媒体工作,年收入5万元左右。父母在市中心为他购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他将配套的车库租了出去,月收入租金600元。现在他每月日常开支为1500元;现有积蓄3万元,均存成了银行储蓄或购买了货币基金。近期目标是争取在3年内买部5~6万元的车子,同时还要考虑3年后结婚的开支问题。因走出校门不久,基本没有投资经验,所以想请理财师指点。  财务状况分析  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场新人,小于有5万左右的年收入,并且父母已经为其购买了房子,车库出租每年还有7000多元的额外收入,未来的生活会有很好的保障。不过,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作为职场新人,投资理财的实践经验较少;同时,小于受过高等教育,接受新鲜事物应当比较快,但其积蓄和后续收入均以传统型的投资工具为主,收益相对较低。因此,小于需要在今后逐步学习理财知识,积极利用新的理财工具确保积蓄和后续收入的稳妥增值,这样才能实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理财建议  稳健之中追求理财收益。从小于现有的理财结构来看,他和多数职场新人一样,选择了把钱存在银行,或者发了工资就任其放在银行卡中,表面上看是追求稳妥,实际上是懒人理财的一种具体表现,这也是众多职场新人容易犯的通病。银行存款特别是活期储蓄的税后收益只有0.576%,无法应对物价的上涨。同时,货币基金只是打理活期存款的一种工具,其年收益率大大低于国债等中长期理财产品,如果把长期不用的资金买成货币基金就不合适了。因为小于理财主要是考虑积攒3年后结婚之用,所以,最好应采取国债、绩优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方式来打理。同时,小于每月开支1500元,支出较为合理,每月积攒的后续资金可以采用定期定额申购绩优开放式基金的方式来进行打理。  注重充实和提高自己。小于应注重学习理财知识,可以订阅一些理财报刊,或者登录各大门户网站的理财频道,及时了解新的理财信息。同时,也可关注当地报纸的理财版,不断学习理财技巧。另外,媒体业竞争非常激烈,要求小于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是最好的投资”,建议其通过参加讲座、补习、进修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以便在职场中更加游刃有余。  买车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小于从事媒体工作,有一辆车确实会给自己带来莫大方便,但目前买车除了购车成本之外,燃油费用不断上涨,养一辆车的成本一般在1万~2万元/年之间,而且相对来说,考虑维修率等原因,价格便宜的车可能是“买着便宜用着贵”,所以,小于可以考虑个人的待遇上升之后,再买一辆8万以上的中档车。对“房奴”轻松理财的建议(1)  近年来,一个新鲜名词吸引大家了眼球并得到强烈认同:“房奴”。很多按揭买房的人自称“房奴”一族。他们身上背着房子,在享受着高薪、白领、有房一族等诸多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生活质量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那么,我们买房子是为了享受生活还是为房子所累?我们怎样当一个既能购房又不让生活质量下降的“房奴”呢?  小张工作两年后,决定买房,他选择了一个新建小区的一套房子:大户型,三室两厅,145平方米,采光好,环境好,位置好。可是,一平方米4500元,一套房子就要65万,这个价格让月薪3500元的他真有些吃不消。可是,他固执地认为住房是白领生活质量标志的体现,一步到位地住上大房子,是最好不过的了。于是,在父母帮忙凑了20万的首付后,他心甘情愿地当上了“房奴”,每月还贷2000元,一共要还近20年。可是,现在的小张每天躺在宽敞舒适的大房子里,却不愿叫嚣“住房是白领生活质量标志的体现”了,因为他不敢换工作不敢外出旅游甚至不敢生病。他对朋友诉苦:这哪儿是白领生活,我都快被房子压得直不起腰了。  生活中像小张这样的人很多,为了住上大房子竭尽所能,住上大房子后叫苦不迭。据统计,1997年,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不到200亿元;到2005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6万亿元。8年的时间,贷款增加了近80倍,贷款的增加意味着房奴人数的增加。不过,一步到位地住上大房子是一个明智选择吗?  近日,国家陆续采取加息等旨在调控房产价格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倡导中低收入者暂时租房居住。作为消费者,我们该如何做到既能住上房子又不会为房子所累?我们应该怎样打理生活,做到轻松住房、潇洒生活?  先租后买,没有压力  李先生结婚后,得到父母赞助的10万元房子首付款,加上自己几年工作攒下的10万元积蓄,他支付购房的首付应当绰绰有余。可是,李先生却有自己的打算,看到身边的朋友们为贷款所累,直接影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况且这几年房价已经涨了不少,这时跟风买房会不会和买股票一样被高位套牢?所以,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不赶在房价居高不下的风口浪尖上买房,先过几年无债一身轻的潇洒日子再说。  两人经过衡量,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新房,月租800元。然后,李先生将20万积蓄借给了一个开公司的朋友,朋友按15%的年利率给他支付利息。为了保险起见,他和朋友协商,以朋友持有的某公司法人股票作为质押,如果朋友不能到期还款,可以立即将股票过户到李先生名下。这样,吴女士在保持较好居住条件和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将20万元积蓄用于投资,一年可获取收益3万元。李先生说,等过几年他们可以一次性付款购房,不用再当辛苦的房奴了。  专家观点  1.盲目负债购房不如临时租房。目前住房贷款利率已经连续多次上调,有关专家预测,为了抑制地房产过热,今后央行还有可能上调房贷利率,届时贷款人的负担会更重。因此,购房者应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有正确的估价,不能一味为了实现“安居梦想”而盲目贷款。如果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或有较好的投资渠道,可以先租一套适合的房子,等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后再考虑购房。  2.莫让房子成为发展事业的累赘。换工作、跳槽到大城市发展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如同家常便饭,除非这些工作不稳定者所在城市的房价较低、具有较高升值潜力,否则不应盲目购房。这时,临时租一套房子或与人合租房子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没有带不走的固定资产,来去自由,可以“择良木而栖”,一心发展自己的事业。  3.买房、租房要算细账。现在很多理财网站都有一个叫“贷款买房和租房比较”的网络计算器,你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计算,然后再决定是购房还是租房。对“房奴”轻松理财的建议(2)  先买后换,轻松理财  结婚前,林女士和老公讨论该买一套什么样的房子。他们自己有8万元的积蓄,父母又赞助了10万元,一套大房子的首付是30%,18万元应该能够房子首付。不过,他们另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基金理财、保险分红这么热,我们可以先买一套二手房,把其他剩余的钱投资在这方面,通过理财生出更多的钱后再考虑换大房子。况且最近国家陆续颁布政策控制房价,未来房价走势会不会持续升高,还是一个未知数。  林女士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二手房,只有20万元。首付30%后,她还剩下12万元的存款。她拿出8万元投资基金。现在,一年过去了,她购买的基金增长了70%,抛出后净赚了5万元;剩余的4万块钱她决定投资字画收藏。现在她购买的字画价格也翻倍增长,不过她还不决定抛售,因为她认为还有上涨的空间。  林女士认为:“我现在每月还的房贷只有1000元,我每月工资4000元,应付房贷绰绰有余。通过投资,我可以赚得一笔比较丰厚的资金。等过几年房价稳定下来,我们再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我觉得这个选择还是很理智的。”  专家观点  目前,按揭购房的家庭越来越多,生活的压力和沉重的贷款负担常常让“房奴”们喘不过气来,不过,当“房奴”也有一些科学的理财窍门,比如林女士这种理财方式就叫“以投养贷”,其实,类似能减轻购房负担的窍门还有很多:  1.用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是一种政策性贷款,利率有一定优惠。目前5年以上普通个人住房贷款年利率为5.81%(现行商业贷款利率6.84%打85折),而同期公积金贷款年利率仅为4.59%,二者差距较大,所以,购房时办理公积金贷款,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还贷压力。  2.买房也要学会“淘宝”。每个城市的住房虽然有均价,但黄金地段和偏僻地段的价格差距较大,面积不同,房价更是大相径庭。为了减轻还贷压力,年轻人可以选择位置稍微偏僻点的住房或适合自己经济承受力的小面积住房,也可以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二手房,有时一些二手房的房主因为急用资金,卖出的价格可能较低,这样买房者就会和“淘宝”一样买套物超所值的好房子。  3.选择临时贷款。如果自己未来预期收入较高,或者因为存款国债没有到期、股票被套等原因,临时拿不出资金,这时也可以不办理按揭,而采用存单、国债质押贷款以及个人信用贷款等方式筹措购房资金,虽然质押或信用贷款的利率比个人住房贷款高,但省去了评估、保险等费用,实际会大大节省住房融资的开支。  4.以房养贷。如果当地房地产市场升值潜力较大,房屋租金较高,并且有一定的首付资金,可以购买两套住房,自住一套,另外出租一套,以出租的租金来支付或补贴两套房子的按揭款,这样,“房奴”的还款压力会大大减轻。  利用各种贷款政策  如今,贷款利率呈现逐步上调的趋势,5年以上贷款利率已达6.39%,如果再加上各种抵押、公证、保险等费用,贷款人的综合还贷压力更大。不过,大家没有必要谈“贷”色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打理家财的思路,灵活利用银行推出的住房贷款和消费贷款新政策,来合理地减少利息支出,从而实现“减负”目标。  住房贷款:新政策可以“减负”  可以采用“固定房贷利率”。如果你觉得利率有望进入加息通道,这时可以选择银行新推出的“固定房贷利率”,也就是与银行约定一个固定利率和期限,在约定期限内,不管央行的基准利率或市场利率如何调整,你的贷款利率都不会“随行就市”。2006年开始,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此项服务。  “双周供”能减轻利息负担。在还款方式上,为了减轻利息负担,可以采用“双周供”还款方式,新贷款可以选择这种还款方式,老贷款也可以“月供”改“双周供”,但手续上会相对麻烦一些。目前,“双周供”主要由深圳发展银行办理。对“房奴”轻松理财的建议(3)  “净息还款法”缓解压力。如果贷款利率上调压力增大,贷款人还款负担加重,这时可以选用“净息还款法”,这种还款法在发达国家较为普遍,日前由部分国内股份制银行推出。这种还款法是指贷款后只需按月支付贷款利息,而贷款本金可等贷款到期后一次性偿还,也可在贷款期内根据个人资金变化情况随时分次偿还。这无疑会大大减轻贷款期内的还款压力,非常适合那些未来预期收入较高的贷款人。  “宽限期还款法”。顾名思义,这种还款法就是给贷款人一个偿还本金的暂缓期,其优势是可以减轻贷款之初的还贷压力,从而减少按揭贷款对生活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是给家庭负债带来一个“缓冲”区间,特别是在利率上调、贷款人负担相对较重的情况下,采用宽限期还款法会使家庭生活更加从容。这种还款法主要由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  另外,每次贷款利率上调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会随之调整,但其上调的幅度远远低于商业贷款,所以,办理住房贷款按照先公积金贷款后商业贷款的原则可以相应减轻利息负担。  消费贷款:掌握省钱窍门  尽量选择短期贷款。与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相比,消费贷款没有利率优惠政策,不过,贷款利率调整时短期贷款上调的幅度一般低于中长期贷款,而消费贷款一般是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所以在办理消费类贷款过程中应尽量办理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以将利率上调对个人贷款的影响降到最小。  用活循环授信业务。个人循环授信业务是近来各家银行主推的新贷款业务之一,很多银行的循环授信业务包括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个人自助质押贷款和个人抵押循环贷款等,符合条件的贷款人,只要和银行一次性签订款循环授信协议,在贷款授信额度和期限内用可以随借随还、循环使用,从而避免了资金的闲置,提高了贷款运用率,贷款成本也自然和大大降低。  尽量选择按月还本付息。对于一年期以内的消费贷款,贷款人目前可以选择两种还款方式,一是每月只还利息,到期再还本金,二是选择每月本金、利息一起还。在贷款利率提高的情况下,逐步减少贷款本金会节省利息支出,所以,在加息的情况下,贷款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尽量选择按月归还本金和利息,这样逐步递减本金,利息支出也会相应减少。新基金、老基金该选哪种  随着深沪股市的连续走高,开放式基金的发行也更加如火如荼。据称,某基金一天就能发行400个亿,中国人一般都深信“大家都买的一定是最好的”,这更对此基金的发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更多投资者不断加入到购买新基金的行列中。据了解,大家之所以看好这只基金是受“财富示范效应”的影响。不过,理财专家也提醒大家,买新基金不能盲目,新、老基金各有千秋,应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科学选择。  新基金:风险较低、费用节省  新基金最大的特点是和股票原始股一样,一般是1元一个基金单位,相对现在那些动辄1.6元以上的老基金可以说更“便宜”一些。由于价位只有1元,所以新基金下跌的空间一般较为有限,除遭遇长期熊市或基金公司运作水平极差以外,长期跌至1元以上的基金较为少见。这也就使得新基金,特别是具有良好口碑基金公司的新基金具有了一定“保本”色彩,因此,追求稳妥的投资者可以考虑购买口碑较好的新基金。  从基金的购买方式来说,基金发行时属于“认购”,买老基金则属于“申购”,购买新基金一般比老基金费率更低一些,认购的费率一般为1.2%,申购则多为1.5%甚至更高,所以,较为看重手续费的投资者可以考虑购买新基金。  老基金:变现灵活,业绩明朗  虽然新基金在费率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新基金由于还没有开始正式运作,能否成为基金市场的“白马”还是个未知数,并且基金封闭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封闭期内一般不能赎回,其灵活性会受较大影响,所以从运作的透明度和灵活性上来说,老基金更有优势,那些对资金灵活性要求较高或对新基金业绩把握不准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买老基金。  同时,股市涨幅较大、上涨潜力受影响的时候不应盲目投资新基金,因为在股市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新基金的建仓成本一般比老基金要高,盈利能力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牛市不言顶”,无论涨幅有多大,如果股市还有上涨空间,那这时无论买新基金还是老基金都是赚钱的。  另外,还可以采用新老结合的方式购买开放式基金。股市上涨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减少风险可以适当买一些新基金,而股市下跌时候,可以多买一些业绩好的老基金;基金净值较高时可以少买一些,低的时候可以买多一点。这种新老搭配、多少结合的方式会更加有利于分散风险,增加收益。集合理财、开放式基金该选谁  目前,券商集合理财和开放式基金均开始进入大面积、高频率的发行期,那么,两者各有什么优势、劣势,投资者应如何针对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呢?  收益性:集合理财略胜一筹  2005年,共有光大证券阳光1号、广发理财2号等10只非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和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发行,从收益情况来看,2005年,上证综指涨幅为-8.33%,股票型基金简单平均年增长率约为3.60%,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东方红1号去年收益率达到7.96%,招商证券基金宝达到5.82%,而进入2006年以来,基金净值涨幅和券商集合理财的收益基本相当,也就是说,集合理财无论是牛市和熊市,收益更稳妥一些。  稳妥性:二者难分仲伯  两者均没有保底收益,不过,有的集合理财产品规定由券商拿出自有资金参与10%的比重,如果净值跌到0.9元,投资者仍可按1元的价格赎回,带有一定的保本性质。另外,券商集合理财不许公开推广,带有私募性质,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风险;而开放式基金则定期公布业绩报告,还会公布持仓变化情况,如果觉得其持有的股票风险过大,可以及时赎回,从而规避风险。  购买门槛:基金占据优势  券商集合理财的参与门槛一般比较高,限定性产品最低为人民币5万元,非限定性产品最低10万元,有的甚至高达20万元;而开放式基金的起点则低得多,认购起点一般为1000元,如果定期定额申购,起点最低可以降到200元左右。另外,券商集合理财只能到相关证券公司及少数代理机构购买;而开放式基金则可以到众多的银行网点购买,并且可以参加基金公司的电子直销,或通过银行的电子银行进行网上购买。  流动性:集合理财略显逊色  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一般有数月至一年的封闭期,期间无法通过交易、转让的方式提前收回投资,如果提前赎回要面临一定的损失;而申购的开放式基金可以随时按基金净值赎回,也可以进行股票型基金和货币基金间的转换,所以从流动性上来看,开放式基金更胜一筹。10万元怎样投资开放式基金  陈莹到北京工作已经好多年了,但她的理财观念还是非常传统,家庭积蓄一般以存银行和买国债为主,2006年以来股市异常火暴,开放式基金净值升幅较大,让人颇有些心动。目前她手中正好有一笔10万元的定期存款即将到期,准备年末用于新房装修。她的理财困惑是,这笔资金是否适合购买开放式基金,要求是变现容易,风险不能太高,另外,她对开放式基金缺乏了解,想请专家给予指点。  该买哪种基金  从时间上来说,陈女士的可投资期限只有半年左右,所以,货币基金较为适合她。货币基金主要投资票据等短期货币工具,最大特点是稳妥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一般1~2个工作日即可赎回,并且年收益一般在2%以上,高于一年定期存款收益,符合陈女士追求稳妥和灵活性的要求。如果购买货币基金,可以参考各理财报刊和网站刊登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排行榜,或查询一下基金的历史收益情况,然后选择一只收益较为稳定的基金进行投资。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考虑,如果陈女士对下半年的股市比较有信心,也可以购买股票型基金,来做一个“短线”投资,以提高投资收益。不过,股票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率一般为2%左右,所以,只有基金净值半年左右的升幅达到5%以上,方可考虑。在实际投资中,可以首先考虑购买新基金,新基金最大的特点是和股票原始股一样,一般是1元一个基金单位,相对现在那些动辄1.6元以上的老基金可以说更“便宜”一些。由于价位只有1元,所以新基金下跌的空间一般较为有限,这也就使得新基金,特别是具有良好口碑基金公司的新基金具有了一定“保本”色彩,因此,陈女士可以考虑购买口碑较好的新基金。出封闭期之后,如果达到预期收益目标,可以考虑随时赎回,以确保不耽误资金使用。  怎样购买基金  目前,各家银行都代理销售各种开放式基金,从银行开立基金账户和资金账户后,通过柜台即可购买基金。同时,各家银行一般都推出了网上基金业务,只要开通有网上银行,坐在家里便可以自助购买各种基金。其操作程序非常简单,登录网上银行后,点击“网上证券”下的“网上基金”,然后就可以即时自助办理基金公司TA账户和交易账户的开户,以及认购、申购、赎回、销户、资金划转等业务。  另外,由于陈女士投资时间较短,所以应尽量考虑降低购买成本。目前,各证券公司也都开办有代售基金业务,由于证券公司网点较少等原因,难以和银行竞争,因此许多证券公司便在费率上进行大幅优惠。比如同样一只开放式基金,在银行认购的费率为1.5%,而在证券公司最低可以享受3折优惠,所以,陈女士可以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一家费率较低的证券公司进行基金投资。股市中摸爬滚打不如交给基金公司省心  我炒股应当算是比较早的。当时我们市是全国首批股份制改革试点区。那时市里还有一个区域性的企业产权柜台交易系统,所以当地居民的股票投资意识普遍比较强,单位的同事们几乎都把炒股票当成了第二职业,并且多数人的炒股收益均远远高出了工资收入,所以,我也禁不住诱惑,陆续把自己积蓄投入到了股市中。可是,当我的积蓄全部进入的时候,长达数年的漫漫熊市也就开始了。没办法,我也只能和众多股民一样,饱尝“挨套”的滋味。不过,当时我有一个现在看来非常可笑的投资心理:套住不要紧,只要不随意“割肉”卖出,就不算赔钱,早晚会有解套的那一天!你看,我算不算的上是中国股市的“铁杆股民”。  盼星星,盼月亮,在被套多年之后的2006年,股市终于迎来了曙光。自年初以来,沪深股市一路上扬,几乎没有太大的调整,甚至包括管理层发布再融资有望开禁等利空消息,股指照样在人们的惊讶中连续上涨。股市涨了,皆大欢喜,但看看自己持有的股票却高兴不起来了,我那只叫做“某某化工”的股票忒不争气,虽然稍微涨了一点,但远远低于大盘的涨幅。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今年的行情中,不单单是我这一只股票涨幅不能和大盘同步,深沪股市的1700多只股票中几乎有一半的股票涨幅低于大盘,并且在大盘连创新高情况下,还有200多只股票不但不涨,反而因年报等原因出现大幅下挫,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股指之所以上涨,与部分综指权重股关系很大。比如,某超级大盘股一周涨0.83元,这一只股票就会直接带动沪市综合指数上涨30多点!而这些上涨的权重股票多数是被基金等机构大量持有,他们依靠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对我们这些上班的小散户来说,一是没有时间天天看盘,再者也不可能有机构那样的专业操盘能力,只能看着大盘和人家的股票上涨干着急。  由此我也认识到,过去谁买股票都赚钱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顺应潮流,转变思路只能坐以待毙。我决定把那只不死不活的“某某化工”全部打掉,然后换成开放式基金,以这种“曲线炒股”的方式分享股指上涨的成果。不过,现在开放式基金有100多只,名字都起得不错,收益却相差很大,因此在选择基金时候,我也煞费了一番脑筋。基金净值涨幅过快的,可能会面临回调和大面积赎回的压力,而基金净值增长过慢的,又不敢轻易碰,后来我经过分析,看好了一只叫做广发聚富的配置型基金,虽然大盘上涨的时候,它涨幅有时略低于大盘,但大盘下跌的时候,净值跌幅也非常有限,比较适合我这种求稳的投资者。  买上这只基金后,我基本上就不去管股市涨跌了,只是晚上下班后通过同花顺软件看看基金的净值变化情况。真是“老天不饿瞎眼的鸟”,买上才一个月多的时间,这只基金竟然给我带来了15%的账面利润,而这时再看看我卖出的那只曾套了我多年的“某某化工”,指数已经又涨了好多,但它的股价依然“稳如泰山”。于是,我开始佩服我自己了,面对指数大涨、个股不动的新情况,我的投资思路怎么就调整得这么及时呢?呵呵。基金的零售价、批发价和出厂价  刚开始认识开放式基金的时候,我只知道从银行购买,但到银行网点买基金却总让我遇上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有时明明看到报纸上说这家银行正在热销某某基金,可到储蓄所一问,储蓄员竟然不知道有这回事;有的网点则一个劲地说基金有风险,不如存款稳当;有的则干脆说卖完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时银行卖基金还比较谨慎,特别是基层网点怕客户买基金影响了存款余额,所以他们在卖基金上并不十分配合上级行。逼得我没有办法了,我只好寻找买基金的其他渠道,后来通过网上冲浪我知道网上银行也可以买基金,所以再买基金我就自力更生,不给银行网点工作人员添麻烦了。网上买基金最大的好处是不受各种制约,想申购哪只基金,点几下鼠标就轻松搞定了。  有一次和一位证券公司的朋友聊天。他说他们证券公司对N万以上的基金投资者实行优惠,可以享受申购费率八折的待遇。当时,证券公司已经推出了网上交易系统,方便性和网上银行差不多,于是,以后再买基金我便开始通过证券公司买。虽说八折的优惠不是很诱人,但对我们这些小打小闹买基金的人来说,就得精打细算,能省则省。  后来,我从一家基金公司的网站上发现他们推出了网上直销业务,通过基金公司的交易系统购买基金,申购费可以打四折,也就是在银行买需要支付1.5%的申购费,而通过基金公司网上直销只需支付0.6%的手续费!这可不得了,我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在网上一通狂搜,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推出了这种优惠举措,有的基金公司的优惠费率竟然只有0.3%。于是,我便决定不在证券公司买基金了,全部改为网上直销。  网上直销的手续稍微麻烦一些,虽然已经有了基金账户,但也要重新从网上开立一个网上交易账户。然后到指定的银行开立一张储蓄卡,并开通可以转账的网上银行。此后按照帮助的提示,我登录基金公司的交易系统,输入申购信息,发出申购指令后,交易系统自动连接到了银行网上银行的支付页面,登录后选择在线支付,也就是将资金划入基金公司账户,点击确定后,再查询申购委托,显示资金已经支付成功。本以为所有购买基金的方式都实行T+4,但让我大跌眼镜的是,第二天,我购买的基金已经成交了,这样算起来,我下午2点申购的,第二天上午9点基金份额就躺在我的账户中了,前后只有十几个小时!这要是通过银行或证券公司购买的话,怎么也得三四天。  看来理财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呀,仔细琢磨一下,我买基金正好经历了三种价格,如果说从银行购买是零售价,那从证券公司就是批发价,而网上直销则是实实在在的出厂价,没有了中间环节,肯定便宜呀!投资开放式基金四忌  一忌“急功近利”  开放式基金不同于股票,一般情况下不像股票一样会有“涨停”,当然也不会有“跌停”,其净值在短期内通常不会有太大变化,比如某基金时下的净值为1.06元,而两个月后可能仅仅上涨几厘钱,很多投资者对基金这种“蜗牛”般的净值变化往往难以忍耐,于是忍无可忍地把手中的基金赎回了。可结果常常是此后的基金净值稳步上行,全年通算下来收益也不菲。所以,如果所选基金运作较为稳定,持股结构也不错,建议不要太在意眼前基金净值的细微变化,应“放长线钓大鱼”。  二忌“面面俱到”  很多投资者信奉“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忠告,从而在购买基金的时候,喜欢买不同基金公司多只开放式基金。从风险的概率来说,分散投资的方式确实能减少风险,但基金与其他风险性投资工具不同,运作和收益相对透明一些,也就是说,从收益排行榜上便能看到各只基金的收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再去选一些始终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的绩差基金就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同时,集中购买一家公司基金可以享受基金转换上的优惠,也便于资金管理,达到一定的金额还可能有积分奖励,分散投资的话,可能就无法享受了。  三忌“甩手不管”  很多人炒股时喜欢用“捂股”的投资策略,所以在买开放式基金的时候也习惯用这种方式,买上基金后便束之高阁,不去管它,可结果可能会因基金市场或单只基金净值出现较大变化,致使形成投资损失。现在基金净值一般随股市而波动,特别是近一两年来,股市涨跌起伏较大,如果基金不慎大量持有了“地雷股”,那这只基金也可能被套,这时投资者再不去关注基金的持股情况和净值走势,则很可能也被基金套牢。因此,购买基金后,应通过基金网站、理财报刊等渠道及时关注基金的走势和运作情况,以免造成较大的投资损失。  四忌“犹豫不决”  “犹豫不决”是开放式基金投资的大忌。很多人在基金净值上涨的时候往往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眼睁睁看着基金上涨,而失去投资机会;而在基金下跌出现机会的时候,又会琢磨可能还没有探底,结果基金掉头向上,同样也会错过最佳投资时机。因此,投资开放式基金的时候,做必要的分析和研究是重要的,但考虑好之后一定要立即行动,在投资市场上,机会总是属于出手快的投资者。另外,对基金投资时机把握不准的投资者还可以采用定期定额申购的方式来平衡购买价格,增加投资收益。增强基金流动性的“四大妙招”  开放式基金交易多数实行T+3或T+4,实际认购和赎回的在途时间较长,对投资的流动性形成制约,使得许多人望而却步。不过,掌握一些认购和赎回的窍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开放式基金的在途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开放式基金的收益性和灵活性。  巧用基金转换“曲线”赎回。很多基金公司规定,其旗下的货币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转换实行T+0或T+1,灵活利用好这一规定巧打时间差,便可以缩短赎回的在途时间。比如,你需要赎回一只股票型基金,如果该基金公司的基金转换实行T+1,则可以先将股票型基金转换为货币基金,这样,你的基金次日便可转换成了货币基金,而货币基金的赎回一般实行T+1,这样,基金赎回的在途时间等于节省了一天。  选择交易在途时间短的基金。关于基金申购、赎回的在途时间各家基金公司和单只基金规定不一,有的实行T+3,有的则实行T+4,如果基金运作水平相差不大,为了增强投资的灵活性,投资者应尽量选择实行T+3的开放式基金。  尽量避免在节假日前申购和赎回。基金的在途时间是按工作日计算的,法定节假日则不计算在途时间。比如在某黄金周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赎回货币基金,资金只能等到七天假期后的第二个工作日才能到账,无形中成了T+8;如果是黄金周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申购的话,也是到节后才能成交,资金在黄金周内既没有存款利息,也不能享受货币基金的理财收益,因此从收益的角度来说,申购和赎回基金应尽量避开节假日。  利用“约定投资”可以省时省力。在基金投资过程中,有时会由于工作繁忙把基金认购、赎回等投资计划遗忘,从而耽误基金的认购和赎回,影响资金的正常使用,无形中等于增加了基金的在途时间。目前部分银行和基金公司开通了投资预约业务,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银行或基金公司的网上交易系统,自动对基金申购和赎回的时间、价格进行提前约定,这样系统就会按照你的指令自动完成交易,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双周供”果然是相当好吗(1)  为了争夺房贷这块诱人的蛋糕,商业银行各显神通,铆足了劲儿在房贷产品上大做文章。最近房贷家族中的又一款新品——“双周供”由深圳发展银行精心包装、全力打造后新鲜出炉,一经推出,引来叫好声一片。消费一族啧啧称赞——“双周供”那是相当地好!“双周供”果然是相当地好?  50万元贷款30年按揭,由“月供”变成“双周供”不仅节省9万多元,还款期还缩短了5年多——深圳发展银行这样解释“双周供”的好处。但众多专业人士却对这一宣传的合理性存在质疑。“双周供”果真如宣传中所言是“省时省钱”又“国际化”的房贷良方吗?对于广大工薪族而言,“双周供”又有多少实惠值得期待?李先生,28岁,未婚,现为某外贸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正打算用储蓄存款交足首付,然后办理按揭房贷购买一处住宅。前不久,听说长期房贷可以采取“双周供”的办法,据说比其他还款方式要实惠许多,于是满心欢喜地找到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王小姐咨询。经过一番交谈,王小姐对“双周供”的看法并不像李先生之前想像的那样乐观,王小姐还提醒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选择“双周供”还款频率高,目前执行的实际利率并不比传统“月供”低,考虑其自身的经济实力,还是得三思而后行。  对李先生贷款买房打算选择“双周供”的想法,王小姐作为银行专业人事为什么给出这样的答复呢?我们不妨对二位的谈话作一下仔细的分析。  焦点1  李先生:“人家都说‘双周供’与月供相比可以减少利息支出,要省得多。”  王小姐:“按揭贷款选择‘双周供’并不比相同年限‘月供’省利息。”  焦点注释:以50万元30年按揭房贷为例(基准利率为6.12%),李先生按“月供”等额还款方式,30年后本息合计1093117元。  按照银行“双周供”的宣传,“双周供可以比30年按月等额还款法节省利息105972元”,而且“贷款将在24.25年还清”。那么客户仍然用“月供”等额还款的方式,只是把还款期限缩短6年,在24年内还贷50万,结果又是怎样呢?每月还款3316元,24年本息还款合计955084元[3316×25×12=955084元]。同样24年,“月供”比“双周供”要节省32061元,此时你还会认为“双周供”少付了利息吗?  友情提示:房贷还款方式的选择要坚持以“不看广告看实惠”为原则,“双周供”的“省息省时”得看跟谁比,如果“双周供”算做提前还款,那“月供”更实惠。  焦点2  李先生:“‘双周供’在国外是相当普遍、成熟的房贷业务,外国能办我们中国人也能办。”  王小姐:“现阶段,每月还款2至3次不适合按月领薪和无较强经济后盾者。”  焦点注释:“双周供”对于资金安排的要求大大高于月供。李先生如果30年按揭房贷选择“双周供”,意味在未来30年的人生里将有60个月每月要还3次贷款,无形之中资金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像李先生这样工作和事业处于起步阶段的人士,选择“双周供”将意味着更大的还款压力。除非“双周供”能提供比现在更优惠的利率,或是你所在工作单位有按周发薪的惯例,否则还是不要轻易选择这“国际化”的“双周供”。  友情提示:凡事要从实际出发,房贷还款要以服从个人发展大局为前提,不可“冒进”。  焦点3  李先生:“已经办了住房按揭贷款的,‘月供’改成‘双周供’也很方便。”  王小姐:“月供改成‘双周供’要承担高额费用。”  焦点注释:不得不承认,“双周供”一经推出其办理条件是相当的宽松,新房、二手房可以申请,已经选择“月供”的可以重选,由于开展“双周供”业务的银行毕竟是少数,已经在其他银行办理了贷款的客户还可以进行“跨行转按揭”。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改变还款方式不仅仅是手续费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跨行办业务的客户,一定别忘了提前还款有违约金,重新办按揭还要支付诸如评估费、保险费等一笔不小的开支。“双周供”果然是相当好吗(2)  友情提示:个人金融贷款是一种超前消费行为,但实际操作时消费者也得讲究量入为出。“双周供”甚至“单周供”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都是可以实现的,与其他房贷还款方式一样都各具特色,同时也都有各自对应的消费群体。客户做出选择之前,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视个人情况对号入座,不跟风,不盲从,才会让自己真正享受到贷款带来的实惠与便利。上班族如何用好炒股经  吴先生是上班一族,也是一个业余股民,但他的炒股方式和一般专业股民不一样,用他的话说,这叫“捂”股。自几年买了几只股票后,他只是偶尔留意一下股票的价格,其他的股票信息很少去管,证券公司更是一趟也没去,结果股票账户上的红利也一直按活期放着,白白浪费了不少利息。所以,在此提醒大家,上班族也要用好炒股经。  关注持有股票的分红送股信息。很多股民只关注股票价格,不关注上市公司动态:股票送股不知道,无法准确掌握个人股票资产的市值;股票分红更是不知道,资金闲置在账户上,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投资者要通过媒体或采取拨打证券公司服务电话等形式,关注所持有股票的相关信息,及时掌握送派信息。如果分得了现金红利,生活中亟需用钱时可以及时支取,也可以将红利进行再投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开办银证通、银证转账节省时省力。目前,许多股民,特别是年龄稍大些的股民,还习惯于到证券公司存取现金,如此携带大量现金来往于股市和银行间,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资源。为了方便股民,各银行和证券公司一般都开设了银证通或银证转账业务,你只需到证券公司或银行开通银证通、银证转账,即可实现证券公司和银行之间资金的自动划转或服务电话,减少了资金周转环节,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利用网上炒股提高操作水平。目前,券商大多开办了网上炒股业务,上网者只需到证券公司开通此项业务,就相当于把大户室搬到了家里。通过网络可以买卖股票,也可以利用网上分析系统进行走势分析;还可以通过“网上个人理财”程序,对自己的股票进行自定义,以随时查看各股的保本价、盈利价、盈亏率、股票市值以及股票资产分布、净资产盈利分布等情况;也可以通过网上炒股程序设立每只股票止损点和获利卖出点,利用涨跌报警设置,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过卖出机会。另外,网上炒股为证券公司节省了人工操作费用,因此有的券商对网上炒股者还有一定优惠措施,网上炒股可谓一举多得。个人的“补充养老金”也可生钱(1)  胡先生是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今年45岁;太太是一家国企的营销经理,今年43岁。虽然他们知道十几年的退休金可能每人只有1000多元,但由于家底殷实,胡先生从未担忧过自己的退休生活,目前他的月工资及奖金收入为13000元,年末有3万元分红;妻子月收入4000元;20岁的女儿在上大二,3万元的年末分红恰好足够支付她一年教育费用。除去家庭月支出8000元和保费月支出1000元,每月可有8000元的节余。  胡先生现住房价值55万元,按揭已还清,目前手中持有市值30万元的股票和50万元的人民币定期存款。为了两年后女儿出国留学,胡先生还准备了3万欧元(折合人民币29万元)。胡先生想问一下,自己的理财结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将这些“补充养老金”规划好?  理财分析  表33 现金类资产情况表  单位:元  资产名称 金 额 备 注定期存款   500000  股票   300000  欧元   290000   折合人民币  合计   1100000   不含保险表34 月度收支情况表  单位:元  收入情况   支出情况  丈夫平均月入13000+2500=15500   家庭月支出9000  妻子平均月收入4000 家庭月结余10500胡先生和太太的单位均为他们交纳养老保险,但这种保险的全称是“基本养老保险”,也就是说这些养老金是维持将来基本生活的。如果想生活得更好一些,只能靠自己制订“补充养老金计划”。胡先生收入颇丰,家境殷实,并且夫妻的工作应当比较稳定,他们完全可以用提高现有资产理财收益来为自己的养老提供更好保障。但是,胡先生现在的理财结构有不足之处:在理财上走了两个极端——占家庭金融总资产27%的30万元股票风险太大,属于激进型投资;占家庭资产45%的定期存款又过于保守,收益较低,难以抵御通胀带来的贬值风险。因此,胡先生的理财结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理财建议  用购买信托的方式来提高家庭理财收益  因为信托产品发行实行“金额优先”,很多资金较小的投资者很难买到,而胡先生手中有50万元定期存款,可以从中拿出45万元进行认购。随着前几年国家对信托业的清理整顿,如今面向社会发行的信托产品均比较规范,担保和抵押也更为完善。比如,很多信托产品都是由上市公司、大型集团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单位提供担保,某些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的信托还由地方财政部门提供担保,风险相对较小。目前,信托产品的期限多为2年左右,利率一般在6%左右,45万元每年就会有27000元的利息收入,是同期银行储蓄税后收益的数倍。  以年金保险强化家庭的抗风险能力  胡先生的资料中曾说明“保费月支出1000元”,具体购买有什么险种没有具体说明。单纯从养老的角度来说,目前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年金保险比较适合胡先生的理财需求,这种针对养老的保险,可以附加住院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投保人退休后便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以及累积红利,作为“补充养老金”,从而提高胡先生的生活质量。另外,这种保险组合还对疾病和意外伤害进行了保障,做到了养老、医疗和意外保障全面兼顾,使家庭的抵御风险能力更强。胡先生可以考虑用剩余的5万元存款来追加此类保险组合。  股票的结构可以进行调整  我国许多城市曾有过“全民皆股”的时代,那时买什么股票都涨,卖菜的炒股也赚钱,但现在股市赚钱的难度越来越大,券商机构、基金经理都是操盘专家,小散户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实力根本无法和他们竞争。如果,胡先生对股市不是很精通或者持有的股票潜力不大,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卖出部分股票,然后,利用买开放式基金的方式进行“曲线炒股”,胡先生可以关注媒体刊登的基金净值排行榜,然后,综合衡量,优中选优,选择1~2只基金累计净值排在前列的基金进行中长期投资。个人的“补充养老金”也可生钱(2)  可以购买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又有“准储蓄”之称,其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任何购买和赎回费用,可以和活期存款一样及时兑现。胡先生的家庭月结余较高,可以用货币基金来打理日常资金,利用工资卡开通网上银行,发了工资后,及时将不用的款项转为货币基金,等积累的一定额度时,再考虑进行其他投资。目前,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一般在2%左右,除了灵活性较好之外,收益也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  欧元可以购买外币理财产品  2005年以来,外币理财产品日趋火暴,除了美元、港币等外币理财产品,很多银行还推出了欧元理财产品。比如某股份制银行推出了“汇理财”外币理财产品,这一产品包含了美元和欧元两款产品,收益均比普通外币储蓄高出不少。  按照以上思路理财,相信胡先生和太太今后的退休应当会有很好的保障,他们可以尽享科学理财带来的富足生活!投资之前莫忘测风险属性(1)  过去到银行买理财产品,客户可以各取所需,任意选购,但自从银监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颁布以来,要求银行在“在提供财务规划、投资顾问、推介投资产品服务时,应首先调查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以及对相关风险的认知和承受能力,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产品,并将有关评估意见告知客户,双方签字。”客户购买理财产品要先做风险测试,将有效的避免部分银行从业人员为销售特定银行产品或银行代理产品对客户进行错误销售和不当销售现象。  银监会制定该项规定,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广大投资者的权益。仔细研究外资银行的理财业务从业经验,可以看到外资银行在这方面已做得相当的规范和成熟。比如花旗银行,专门制定了合规标准。合规意为在整个投资产品业务中,必须遵循“基于需求”的销售准则,该准则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了解你的客户(KYC)——识别并理解客户的需求;二是教导客户——确认客户对投资产品的充分理解。花旗银行严格规定未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分析测试不得推荐销售投资产品,即使为此失去客户。  理论依据——人的投资行为大部分由心理因素主导  要求客户在决定一项风险投资尤其是高风险投资前,配合银行做风险属性分析方面的压力测试从心理经济学角度分析,是因为心理经济学认为人的心理感情在大多数时间里代替理智主导人的经济行为,从众和恐惧是产生买涨不买跌现象的根本原因。在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价格上涨即便达到疯狂的程度,投资者照样趋之若鹜,根本不理会价格已远远超出商品本身的价值;反之,当价格一跌再跌,但依然无人问津。比如目前中国的股票。因此“克服投资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选择适合自身心理承受力的对象和投资方式”,就是心理经济学倡导的理念。  而将心理经济学的理念引入理财规划之中,则更体现了理财设计的个性化。在投资理财活动中,根据个人的条件与个性,他面对风险表现出来的态度基本有三种:激进型、稳健型、保守型。激进型的人愿意接受高风险以追求高利润;稳健型的人愿意承担部分风险,志在谋取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获利;保守型的人则为了安全或获取眼前的利益,宁愿放弃可能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只求保本保息。  风险承受能力和态度分析缺一不可  风险属性分析测试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测评其风险承受能力,这是一个客观的因素。如根据年龄和家庭供养人数的情况,来判断其家庭或个人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因为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承受风险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老有小的家庭一般来讲比单身的个体承受风险的能力要弱一些;从其置产情况来分析,投资不动产、有自有房产、自有房产但有少量按揭、按揭成数较高、无自宅这几类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也是有区别的,因为家庭有负债意味着每月要有固定的现金流支出,投资不能影响到债务的偿还;是否有风险投资经验、风险投资资产的最大比重在哪类资产上,这几项历史记录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个体的风险承受能力;另外,还可以从职业的稳定性上来体现,一般来讲,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的从业者要比自营事业或自由职业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要强很多,因为拥有稳定的职业意味着有稳定的现金收入流,投资失败还不至于对个体和家庭带来灭顶之灾。  其二就是风险承受态度,这是从主观上来测评,即个人或家庭心理上能承受多大的风险或损失。如最大的可忍受投资亏损比例的大小;投资目标是旨在长期利得还是获取短期差价,抑或是保本保息?如投资资产亏损15%以上,选择的避险动作又如何?是加码摊平还是等待反弹,或是卖掉止损?投资亏损对本人的心理和日常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是夜不能寐或是基本无影响?还是有所波动但还能接受呢?等等。投资之前莫忘测风险属性(2)  风险属性的分析须同时结合以上两个方面。如果家庭有能力承受风险,但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则可能给家庭或个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伤害,这对投资理财是极为有害的。如一个保守型的百万富翁,对他而言,投资失利就算只损失3%的资产,也会令他郁郁寡欢,给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心理承受态度是够的,但家庭无此实力承担此种风险,这也会给家庭造成一种负担,同样有悖投资理财的宗旨。因此,假设两个人分别是激进型和保守型的投资者,即使收入、支出和资产等情况完全相同,理财计划也应完全不同。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其投资于高低风险品种的资产比例因有很大的区别。(附:风险属性测评表)  表31 风险承受能力评分表  12分 10分 6分 4分 2分 得分年龄 总分40分,30岁以下者40分,每多1岁少1分,60岁以上者0分职业稳定性 很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极不稳定 无业  供养人数 未婚 双薪无子女 1~2人 3~4人 4人以上  置产状况 投资不动产 自宅不动产 房贷≤50% 房贷>50% 无自宅风险投  资经验 10年以上 6~10年 2~5年 1年以內 无  资产投资  最大比重 期货/股票 外汇买卖/  黄金 投资用  房地产 基金 存款总分  表32 风险承受态度评分表  12分 10分 6分 4分 2分 得分忍受亏损 不能容忍任何损失0分,每增加1%加2分,可容忍>26%得52分投资目标 长期利得 赚短期差价 年现金收益 抗通胀保值 保本保息避险动作  (若亏损  15%以上) 加码摊平 等待反弹 卖掉一半 卖掉停损 预设  停损点  赔钱心理  (若亏损  15%以上) 不影响 基本无影响 影响情绪小 影响情绪大 影响正  常生活价格波动  影响心理 再大波动  都能接受 担心但还  能接受亏损 能接受  轻微波动 关心资产保  值多余增值 不能接受  任何波动总分激进保守各取所需  因此,我们每一位风险投资者都应该树立这样的风险管理理念:决定一项投资前先进行风险属性方面的测试,客观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后,再来进行理财规划或投资品种选择,帮助自己控制风险减少损失。如知道自己属于保守型的人,把股票投资比例控制在资产的10%以下,即使遇上如今4年的熊市,10%部分亏去一半,毕竟所有资产还剩下95%,尚不至于影响家庭正常的生活。另外,还可以帮助投资者树立理性的投资态度,不受周围的气氛影响。如知道自己属于保守型投资者,在高风险产品的投资中,不但可以严格控制投资比例,还可以通过事先建立获利停损点,小富即安、微损即止。因此,每一位风险投资者千万不要为了怕麻烦或嫌银行多此一举,或仅从保护个人隐私角度出发,对此类测试拒绝进行或敷衍了事。  虽然以上我们所做的分类可能还不是很完善,测评指标也不是很多,测试结果未必非常的准确。但是,我们提出这些分类,更希望是能提供给每一位风险投资者一个参考坐标,建立起一种正确的投资习惯,希望每一位客户能够更好得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实现对家庭资产的合理配置。莫因小票据带来大麻烦  生活中,很多人对利息清单、水电费收据等小票据一般是随手丢掉,可往往“票到用时方恨少”,有时因为几张小小的票据,不但会给自己的理财和生活增添诸多不便,还可能因此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利息清单影响女儿出国  赵先生的女儿要出国留学,按照留学国家签证的规定,学生家长要提供经济实力状况的相关证明。赵先生先出具了银行开的存款证明,可签证官又要他提供近一两年转存存款的利息清单。赵先生这下傻眼了:利息清单在银行办理转存时就都随手扔掉了呀。  经了解后来赵先生才知道,目前很多人开具的存款证明都是临时借款或干脆去银行贷款而开出的,从而导致了签证官对我国申请人的真实经济能力产生怀疑,所以便采取了存款证明另外加转存利息清单的证明方式。虽然开存款证明的钱都是赵先生自己的,这两年也多次转存,可因为拿不出利息清单,女儿的签证迟迟办不下来。  理财提示:除了利息清单以外,可以证明资金实力的还有银行卡对账单、基金公司的基金对账单,以及信托产品、人民币理财的本息清单等等,这些看上去没有用处的小票实际上是自己最直接的资信证明,这些单子当时可能没有用处,但妥善保管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水电费收据耽误个人贷款  李先生想办理个人信用贷款,他是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收入较高,是银行认定的优质客户,可他将工资收入证明等贷款申请资料提交后,银行要他再提供近几个月缴纳水电费的收据。李先生对此非常不解,一个是这种小票谁也不会注意留存,再一个水电费小票与贷款有什么关系?  银行工作人员向他解释说,因为现在很多贷款人的居住地经常会发生变化,使银行的贷后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因此银行便通过查看水电费缴费情况来判断贷款人是否经常在本地居住,并以此作为审批贷款的附加条件之一。后来,李先生费了一番周折,到物业部门补办了各种票据和证明,延期取得了贷款,但如果当初自己把这些水电费收据保存好的话,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了。  理财提醒:大家对彩电冰箱等大件消费品的发票能够注意保存,而对于一些小额消费的票据则不太在意,其实,这些消费的小票用处是很大的,比如,水电费收据可以证明贷款人的居住情况;小的购物发票可以为维权提供依据;相关家政收据还可以作为家庭账本的记账凭证,便于更好地准确计划开支。  股票交割记录使夫妻反目成仇  张先生颇有经济头脑,结婚以来夫妻两人的钱都是由他管理的。因为他对炒股还算有所研究,所以便陆续把家庭积蓄全部投入了股市中,可这几年股市不景气,张先生当初投入20万元,最后市值只剩下了6万元。因为怕太太埋怨,所以他一直没有把亏损的事告诉太太,并且为了防止太太发现,他的股票交割单以及存入、支取现金的流水单一般也是随时销毁。  后来,因为岳母住院,太太让他先拿出部分积蓄支付医疗费,没辙了,张先生只好把亏损的事情如实告诉了太太。但太太联想到近段时间夫妻经常吵架,便对张先生起了疑心,认为他是在故意藏匿属于双方的家庭财产。因为当初的交割证据没有了,证券公司只提供本年度的记录,张先生最终无法拿出炒股亏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太太一气之下,将他起诉到了法庭,致使夫妻成了冤家。  理财提醒: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无论是发财还是破财,这些相关的记录一定要留下来,到时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另外,个人纳税的单子也要保存好,在国外,纳税人保留税单视同保留存折,今后,随着我国纳税制度的健全,保留好纳税凭证会使纳税人更好地享受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银行业务不一定万无一失  张女士是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一次同学聚会时,她认识了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校友,之后这位校友便找上门向她推介一款贷记卡。张女士知道现在银行卡都开始收费,便以已经办有多张银行卡为由推托,可这位校友却介绍说这是一款具备5000元授信额度的贷记卡,在不存钱的情况下,可以先消费,后还款,并且有长达56天的免息待遇。张女士收入十分稳定,工资卡上有一笔不菲的结余款项,根本用不着透支。见张女士依然不为所动,这位校友便接着说,这款银行卡第一年是不收年费的,第二年很有可能也会搞活动免年费的。听到这里张女士有点动心了,反正自己也不用缴年费,权当帮校友一个忙吧,于是便当场填了申请表。拿到贷记卡后,张女士便把卡锁到了抽屉里。  第二年,张女士买房子需要办理银行按揭。贷款申请递交后,银行工作人员却告诉她,经查询征信系统,张女士有过不良信用的记录,曾经从贷记卡上透支了100元,一直没有归还。这时张女士才想起自己办的那张贷记卡。原来,从第二年开始,银行竟然主动从她的卡上透支了100块钱替她缴了年费。后来,虽然张女士及时还上了透支款并办理了销卡手续,可这一不良记录却永远登记在案了。这也就意味着张女士后半生所有的贷款申请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如今银行业已经进入了营销时代,各种理财产品完全依靠营销来推广,虽然广大居民享受理财服务更加方便了,但由于产品设计存在漏洞以及营销人员业务素质、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客户知情、公平等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所以广大居民应增强防范意识,对于银行的各种宣传和营销举措要进行分析,避免和张女士一样被“忽悠”而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银行卡优惠不是“天下掉馅饼”。为了竞争市场,各家银行都在大力推销贷记卡,不断简化办卡手续和放宽透支额度,不过,广大居民不应盲目办理贷记卡,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馅饼”,表面上看所有的贷记卡都有透支免息等优惠,可往往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优惠很可能是要持卡人自己买单,因为贷记卡每年要收取100~300元的年费,免息实际上是有代价的,所以,如果手中有闲钱尽量不要办理贷记卡进行透支。同时,办理贷记卡后如果不及时存款,银行会采用强行透支的方式扣收年费,和张女士一样,因为办贷记卡影响了自己的信用记录就得不偿失了。另外,对银行卡推出的一些办卡赠送小礼物等促销举措也要综合衡量,好好看清银行卡的年费、工本费怎样收取,标准是多少,以免贪小便宜吃大亏。  外汇理财并非“万无一失”。今年以来,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一个比一个高,让投资者喜不自禁,不过收益越高往往意味着风险越大,很多投资者却只看收益,没有考虑到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和风险。其实,很多收益高的外汇理财产品实际上是结构性外汇存款,其风险大大高于普通的人民币理财,这种理财产品一般和外汇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期权、甚至是商品期权等联系在一起,汇率以及商品的波动不仅使投资者的利息受损,甚至影响本金的安全。而且外汇理财产品的预计收益不等于承诺的收益,所以,如果运作不善或市场环境不好,银行完全有理由按最低的预期收益兑付。另外,外汇理财产品的流动性较差,一般是不准提前支取的,如果遇到外汇短期利率快速上升,投资者则要承受存款加息所带来的利息损失。  莫把保险当成储蓄或理财产品。现在好多银行都代理保险公司的分红险,可能是代理保险有高额的中间业务收入,也可能是直接与银行工作人员业绩挂钩,因此很多银行往往把保险当成储蓄或银行理财产品来向客户特别是年龄大的客户推介。除了固定的利息,他们会重点推介保险的分红收益:“假如每年派发红利3%,那么多少年下来,您的分红收益加上固定利息会比国库券高出多少”云云,但这种情况只是工作人员的一个假设,不能代表实际的分红水平;并且以往的分红水平,也不会代表现在和将来的分红水平,比如,目前很多分红保险的实际年分红均在1%以下,而工作人员还拿两年前的水平来为客户计算。如果单纯论利息收益,现在的分红保险绝对没有同期储蓄合算,而且分红险的保障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买分红保险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听信银行员工的一面之词,买保险就是买保障,不要把保险当成储蓄和投资产品。都市人三招搞定银行卡(1)  作为都市人,很多人的钱包里都会装着好几张银行卡,有发工资的,还住房按揭的,缴水电费、煤气费的,还有在特约商户打折的专用银行卡……一开始,拿这么多卡觉得很时尚,很潇洒,可现在小额存款要降息收费,银行卡也都开始收年费,并且用卡异地取款、跨行取现都要交钱,这样一算,持有这么多卡就不合算了,卡多了不但不利于资金的管理,还会增加自己的额外开支,甚至平添许多麻烦,而掌握一些科学的持卡招数,则会让银行卡为家庭理财增色添彩。  招数之一:为银行卡“瘦身”  在目前小额存款收费和收取银行卡年费的情况下,适当清理手中的银行卡是很有必要的。广大持卡人持有多张银行卡是因用途不一样,比如ATM支取工资、扣缴住房贷款、代缴水电费要分别使用不同的银行卡;有的人因考虑取款方便等原因还办有牡丹卡、金穗卡、长城卡等分属不同银行的银行卡,这样表面上看是给自己带来了方便,但实际上不利于个人资金的管理。目前,银行卡的综合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善,客户只须到银行开办“一卡通”业务,一张银行卡即可囊括取款、缴费、转账、消费等所有功能。  另外,持有不同银行的银行卡容易造成个人资金分散,需要对账、换卡和挂失时,更是要奔波于不同的银行之间,无端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手中银行卡较多的朋友要对不同功能的银行卡要进行整理,尽量将多张卡的功能进行整合;对于不同银行间的银行卡,应根据自己的使用体会,综合比较,选择一家用卡环境好、服务优良、收费低廉的金融机构。比如,如果你经常出差,可以选择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银行卡,很多股份制银行不要开卡费和年费,异地取款有的银行还免收手续费;但如果经常去小城市出差,还是用四大国有银行的卡比较好一些,因为这些行的网点比较多,取款更为方便。  对于不常用的银行卡,如果是挂在存折账下,可到银行办理脱卡手续,取消银行卡的服务功能;如果自己手中的卡是已经不用的“睡眠卡”,则应及时到银行销户。  招数之二:活用银行卡“生财”  对于银行卡持有者来说,很多人不知道刷卡购物后商家要按照交易金额的比率,向银行或银联组织支付交易费用;同时,客户在卡里的活期存款也会给银行带来不菲的利润。正是因为银行卡的这些“赚钱效应”,各银行和银联组织便经常推出用卡消费积分奖励等促销举措,大家到商场、超市购物,应尽量刷卡买单。  刷卡消费积分。持卡人刷卡消费时都会形成一个消费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额时,可以按规定到银行领取相应的奖品;同时,年末或几大节日银行会举行刷卡抽奖活动,多刷卡就会增加中大奖的机会。  积分抵减年费。为了鼓励持卡人刷卡,很多银行规定刷卡多少次就可以免下年年费,因为消费金额是没有限制的,可以钻银行制度的空子,购物买单时可以多刷几次卡。另外,还有的银行规定,刷卡几次以上不但能免年费,还可以按照年费的160%返还给客户现金奖励,所以刷卡消费不但能省钱还能赚钱。  利用银行卡生财。利用银行卡可以买基金、人民币理财、信托产品,也可以申请开通综合理财账户,这样,卡里的资金超过一定额度就会自动转为定期存款或通知存款,你取款或消费时,银行系统会自动支取活期存款或损失最小的定期存款,从而使卡里的资金实现收益最大化。  让银行卡为你管家。家庭中缴水电费、煤气费等这些繁琐事务会让大家头疼,现在银行都开通了银行卡“管家”功能,可以授权银行自动从卡中扣收水电、煤气、电话、手机等费用,甚至可以自动定期定额向老人以及外地的学生账户划转赡养费和学费——在当前时间就是金钱的情况下,节省时间就等于赚钱。  招数之三:让银行卡为你“解忧”  作为追求享受的现代人,在消费中难免有捉襟见肘的时候,支取以前的定期存款会造成利息损失,开口向朋友借又不好意思,这个时候办张具备授信功能的贷记卡便可以解燃眉之急。都市人三招搞定银行卡(2)  有固定职业和收入的人都可以向银行提出办理贷记卡的申请,银行会根据办卡人的综合情况核定信用额度(一般在5万之内),在此信用额度内,持卡人可以先划卡消费,然后在规定的到期还款日前偿还透支款,便可以按还款金额恢复相应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继续重新使用新额度。  贷记卡的最大特点是可以享受免息还款,持卡人在信用额度内透支消费,从信用消费日至银行规定的到期还款日为免息还款期,持卡人可以享受最短25天,最长56天的免透支利息待遇。到期还款日前偿还全部透支款的,无须支付消费透支利息。这无形中等于向银行借了一笔可以随借随还的短期无息贷款,还省却了繁琐的贷款手续,既方便又实惠。  贷记卡虽然有这么多好处,但使用贷记卡要注意尽量少在卡上存钱。贷记卡主要功能是用于信用消费,其存款是不计息的。同时,消费透支一定额度后,要尽量准时偿还透支款,因为银行规定,免息还款期内还款不收利息,但到期仍未还款,则要按每天万分之五的利率计收透支利息,为了及时掌握自己的账户情况,避免被扣收罚息,可以开通银行卡的短信服务,及时获知存取款、转账、刷卡消费等信息,从而让你更加沉着自信,潇洒生活。信用卡透支额越高越好吗(1)  胡先生是一家合资企业的工作的人员,收入不菲,但消费也不低,是标准的“月光一族”。当时有银行到单位推销信用卡,只要出具工作证、身份证及收入证明,就可以办一张具备透支功能的信用卡,他因为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工资经常入不敷出,所以,他觉得这种信用卡非常适合自己,便立即从单位开了收入证明,很快便拿到了一张透支额度为1.5万元的信用卡。通过查阅用卡说明,他知道用这种卡可以先消费后还款,并且有免息还款期、最低还款额等各种优惠待遇,同时即使透支后长期不还,透支的各种费用也只有万分之五,于是他认为这是“天上掉馅饼一样”,可以尽情的享受这份“免费午餐”了。  他用这张信用卡透支买了电脑笔记本,为自己和女友更换了新手机……很快1.5万元的透支额度便消费一空。本打算到年底发了年终奖再全部偿还透支款,可刚到半年的时候,银行的催款通知书便一张接一张地寄来,并且催款单上的利息和滞纳金数额越来越大,这时他再也坐不住了,找来计算器一算,透支的年利息和滞纳金竟然折合20%——这哪里是信用卡呀,分明是“高利贷”嘛!于是,他赶紧借钱把所有的透支款全部还清,并把这信用记卡做了销户处理,从此再也不敢使用信用卡了。  当前,随着金融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家银行均在大力推广信用卡业务,并且竞相推出各种优惠举措,很多年轻的上班族认为信用卡和无息贷款一样,于是争相办理,有的还以多开收入情况证明等方式特意增大自己的信用透支额度,认为透支额度越高,才越显示身份,使用才越方便。其实,和胡先生一样,这些观点都不正确,信用卡的透支额度并非越高越好,理财专家提示,使用信用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信用卡不是借贷专用工具。信用卡提供透支功能,只是作为一种临时消费的借贷资金,为持卡人解燃眉之急,并非鼓励持卡人长期透支,把信用卡当成贷款。持卡人如果需要信贷资金,可以直接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或抵押贷款,这样可以享受国家的标准利率,比如目前加息后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12%,而信用卡长期透支的滞纳金日利率为万分之五,短期内偿还不会增加太大负担,但如果长期不还,其折合成贷款年利率就会高达20%左右,真与社会上的“高利贷”相差无几了。  多张信用卡不利于维护个人信用。目前,很多人往往从各家银行办有多张信用卡,这样一个是可以增大透支额度,再一个很多人认为万一因透支被某家银行列入黑名单也不要紧,还可以从其他银行取得透支资金。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现在全国征信系统已经实现各省市的陆续联网,持卡人办理了几张信用卡、有没有恶意透支或欠息记录都会被记录在案,在换卡、申请追加信用额度时,有过不良信用记录的持卡人随时会被银行冻结账户;另外,将来办理住房贷款和消费贷款,如果有信用卡的不良记录也有可能被所有银行拒绝。  要考虑信用卡的用卡成本。一般情况下,透支功能越强的银行卡,年费往往越高,因为信用卡的年费收取方式和借记卡不同,采用的是强制扣收,也就是说即使你的信用卡上一分钱也没有,但到了扣年费的时候,银行也会从持卡人的信用卡中透支一定款项来替你缴纳年费。因此,办理信用卡要问清年费的标准以及扣收时间和方式,或尽量选择有刷卡免年费等优惠的信用卡。  高透支额不利于风险控制。信用卡透支的额度越高,持卡人面临的风险往往越大,虽然信用卡上没有钱,但因为可以透支消费和取现,如果持卡人不慎将卡和身份证一同丢失,他人就有可能凭身份证从银行查询或修改信用卡密码,从而将卡上的透支额度全部用光。所以,在申请透支额度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申请,够用即可,切莫盲目求多。  切莫透支进行风险投资。很多精明的持卡人用信用卡透支或通过消费方式套取现金,然后进行炒股、买股票基金等风险性投资,这些投资渠道往往风险较大,投资界有句老话叫“不要借钱炒股”,因为用自己的钱炒股,最多把本钱输掉,而透支“借来”的钱不但可能赚不到钱,还有可能背上一身债务,偷鸡不成蚀把米,就不值得了。  信用卡透支额越高越好吗(2)  因此,大家在选择信用卡时,切莫一味追求信用卡的高透支额,应多注重信用卡的用卡环境、优惠举措以及收费等情况,从而综合衡量,选择一款实用、实惠、适合自己的信用卡。后记  李嘉诚有句名言:30岁以前要靠体力智力赚钱,30岁以后要靠“钱”赚钱。不过,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在30岁时有了一笔可观的财富积累,甚至有人会使财富积累达到人生的顶峰,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让“钱”为自己赚钱——中国储蓄存款节节攀升,突破14万亿元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其实,随着理财市场的完善,新的理财品种不断推出,打理家财不是只有储蓄一条路,完全可以用开放式基金、集合理财、信托、人民币理财等新的投资工具来实现更高收益。这本书就是要帮助读者如何学会使用新的理财工具,掌握家庭理财的技巧,学会创业投资的窍门。作者宗学哲先生就职于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长期从事理财咨询和服务工作,为首届“十佳国家理财规划师”及“全国首届家庭理财方案大赛”冠军(搜狐网、中国工商银行等媒体和机构联合举办),著有《变成有钱人并不难》、《家庭理财枕边书》等多部理财著作,是新浪财经、搜狐财经、和讯理财等十余家全国知名媒体理财专家团成员。本书没有晦涩难懂的说教,更没有苍白空洞的理论,是作者根据理财的实际经验而编著的,是一本集实用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个人投资理财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