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形成及演进机制的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1:25:28
城市化形成及演进机制的比较
李丽萍/郭宝华
【专题名称】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专 题 号】F107
【复印期号】2006年07期
【原文出处】《改革》(重庆)2006年3期第61~66页
【英文标题】A Compare between the Formation and the Evolution Mechanisms of Urbanization
Li Liping Guo Baohua
【作者简介】李丽萍,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72);
郭宝华,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 郑州 450003)
【内容提要】 城市化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推动机制,其中动力机制部分从时间角度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对城市化发展的驱动原理,实现机制部分从空间角度分析城市化得以实现的经济原理,推动机制部分则从市场和制度入手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经济机理。三种机制的综合作用,促进了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includes three parts which are the dynamical mechanism, the completive mechanism, and the impellent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The dynamical mechanism referring to how the evolve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orks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from the angle of time; the completive mechanism analyses the economic principle of the realization of urbanization from the angle of space; and the third one involving how the market and institution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integrated effect of these three mechanisms promote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关 键 词】城市化/形成机制/比较研究urbanization/forming mechanism/comparative research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指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过程[1]。城市化的形成机制是推动城市化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主要包括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推动机制。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产业的发展是驱使城市化发生和发展的源动力,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内的产业发展,特别是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而且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是城市化空间布局的主要依据。
(一)农业驱动机制
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的贡献。城市化首先产生于那些农业分工完善、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了农业剩余,为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奠定基础。农业剩余对城市化的驱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农业为城市化的推进提供充足的商品粮和工业原料。在城市化初期,一个国家农业提供农产品剩余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城市人口的多少。工业化早期,许多国家都是从以农业原料供给为基础的轻纺工业开始工业化,其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产品剩余的依赖关系更为明显。
第二,农业不仅从原料的供给方面,而且从工业产品的需求方面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工业品消费市场,随着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城市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不断扩大,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第三,农业为城市化的推进提供了生产要素。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剩余的积累为城市工业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工业化的启动和发展;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这种生产要素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动力除依靠国家行政力量外,还依靠市场条件下的比较利益诱导。
第四,通过农产品出口,可以为工业发展换回进口国外技术设备所必需的外汇,从而促进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城市化发展。
农业主要通过四种方式为工业化及城市化发展提供剩余:一是农民通过赋税提供剩余;二是农业剩余通过不利的贸易条件由农业流向工业,由农村流往城市;三是通过吸收农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和对政府及企业债券的认购提供剩余;四是政府凭借政治力量使农民无偿放弃财产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提供剩余[2]。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大多数国家及地区,在资本积累对农业剩余汲取方式的选择上,对政府干预方式的偏好要明显高于市场机制下的方式,从而更有效地促使农业剩余转向非农产业和城市。
(二)工业驱动机制
工业化过程中,在规模经济和产业聚集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人口与资本等要素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作用逐渐减弱,工业化逐步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工业化之所以是城市化直接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量,原因在于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一是在要素按比较利益原则自由流动条件下,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从获利低的地区流向获利高的地区,形成工业企业聚集区,构成了城市化的开端;二是工业布局与城市布局存在空间匹配关系,工业发展要依靠规模化与专业化,导致企业资源、要素的空间聚集,为城市的发展创造条件,构成城市化的实质内容;三是工业化通过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形成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推动城市的扩张,强化城市的聚集与扩散功能;四是某一工业项目在特定区位的设置,可以吸引服务业及相关工业的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新的工业来此聚集布局,这种循环累积效应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动因。也可以说,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本质,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
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转换也影响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沿着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轨迹演进。在工业化初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开始逐渐下降,工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稳步上升。人们的基本消费满足以后,消费需求向重工业产品转移,工业化逐步进入中期阶段。相对于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重工业属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减弱。重工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的提升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的第三产业,吸纳大量由于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而出现的富余劳动力,这个阶段包括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内的非农产业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力量。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效应,主要取决于工业化对非农化的拉动效应[3]。如果工业化对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较大,对城市化的带动效应就较强;反之,对非农业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较小,对城市化的带动效应就相应地较弱。
(三)第三产业驱动机制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其职能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拉动效应明显减弱,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量。这种后续驱动力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生产配套性服务行业,如运输、金融、广告、科技、咨询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二是随着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消费性服务增加,住房购物、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旅游度假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城市就业机会;三是第三产业的大量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的现代科教中心、文艺中心、政治中心的地位,使城市居民的现代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确保城市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聚集经济效益和扩散效应方面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主要表现为:是由于交通、通讯、金融、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了城市投资环境,吸引了各种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的聚集,为聚集效益的实现提供了条件;第三产业是一个行业范围广、技术层面包容性强的产业,是城市实现劳动力聚集的重要载体;交通运输、通讯服务业的发展,金融及各种要素市场的发育,为城市对邻近地区发挥辐射效应、实现生产从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提供了重要条件。而且,第三产业越发达,城市经济的扩散范围越大。
可以说,城市化就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第二、三产业生产区位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与其相伴产生的消费区位的形成和聚集过程。城市的成长主要表现为第二、三产业的成长,产业本身的聚集效应及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效应使第二、三产业的聚集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促进资源集聚和城市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的地位、作用有明显的区别:第一,从对城市空间聚集的作用看,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可由工业企业本身依据行业的生产技术特点来实现,对于多个企业聚集的实现必须依靠第三产业提供的物质基础与市场条件;第二,从对城市发展的驱动力看,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重要原动力,而建立在第二产业发展基础上的第三产业是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第三,从城市化对经济影响的后果看,第二产业主要通过聚集效应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而第三产业在推动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更侧重于城市功能的建设,以及其辐射和扩散能力的增强。
综上所述,城市化动力机制可以分解出两大基本力量,即以农业发展为代表的农村推力和由工业化与第三产业为代表的城市拉力,两种力量的协同作用,驱使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
二、城市化的实现机制
(一)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一般是指处于某一特定区位的经济主体,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收益递增的现象[4]。广义的规模经济包括单个企业在某一区位通过自身发展扩张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以及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呈一定规模的聚集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技术进步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导致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二是要素投入的不可分割性(技术装备的采用、销售、研究和开发等方面),使投入具有最小的效率规模;三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先进技术和组织方式的采用,提高了企业生产、销售和管理的效率;另外,大企业在筹集资金、吸引人才、购买原材料、零部件等方面都具有优势,特别是大企业可以利用内部交易,节约成本。以上各因素使产品平均成本下降,收益递增。如果说技术上的规模经济主要表现为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那么企业组织上的规模经济则主要体现在交易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的节省上。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向特定地区集中所带来的平均成本的节约,其效率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大量企业的空间聚集提供一个服务需求极为旺盛的市场,促进各种各样的专业化设备供应商队伍的形成;二是企业的空间聚集会吸引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在其周围集聚,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共享;第三,企业的空间聚集有助于新发明、新产品、新设计和新思想在聚集区的迅速传播,并对区域竞争和创新产生激励作用;此外,企业的地理集中可以共享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辅助性行业所提供的专业服务,从而产生外部经济效应。总之,企业及其活动的空间聚集可以相互提供供给和需求,使各自通过聚集都能获得外部经济效应。
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门槛,越过最低临界条件,追求规模经济,倾向于在城市布局;而城市良好的投资软硬件环境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这样,企业与城市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功能完善,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更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并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此布局。
(二)聚集经济效益
聚集经济一般是指经济要素和经济主体在地理空间的聚集所产生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资源高效配置、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的经济[5]。从本质上看,聚集经济是规模经济的外延,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聚集经济包括同一产业内部同类企业聚集的地方化经济和不同产业多类企业聚集的城市化经济。
地方化经济是指一种产业的聚集经济,即位于某个地区某一特定产业内的同类企业聚集而形成的由整个产业扩大而产生的成本节约[6]。地方化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空间上的外部规模经济。聚集经济的产生取决于产业内多个企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状态,以及企业间可相互得到就近便利的程度。地方化经济的出现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原因: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关联经济;买和卖的规模经济与集聚外在性;熟练劳动力市场共享的效率;知识外溢与信息传播。
城市化经济是指多个产业的多类企业的聚集经济,即多个产业在城市集中,由于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所获得的利益。这种整个城市范围的聚集经济与空间经济分布的状态有密切关系。城市化经济的出现,其原因与地方化经济基本相同,只是内容上有所扩大。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不仅包括来自生产竞争性产品中间产品供应者的规模经济,还包括来自生产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中间产品供应者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关联经济,已经由企业或行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聚集发展到企业集群式的聚集,甚至形成了企业网络;买和卖的外在性和规模经济,讲求规模效益的商贸企业已经从单店经营发展到联销经营;共享熟练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在大城市表现得更完善;知识外溢和信息传播由产业内部扩展到产业之间,从而促进了创新总之,产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关联经济导致了地方化经济;产业之间共同需求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关联经济形成了城市化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构成了不同层次的聚集经济,吸引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进入城市,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三)城市的磁场效应
在一定范围内,要素、资源向企业和产业的聚集,使企业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和聚集经济效应。从城市的角度来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也会形成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从而对周边地区产生磁场效应。
城市磁场效应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地吸引各种要素和经济活动集中到城市,在聚集达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辐射扩散效应向周边地区进行输出。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看,集聚的过程导致集中型城市化,扩散的过程引起扩散型城市化。城市的磁场效应可分为城市对其腹地的磁场效应和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的磁场效应,其强弱一般与城市聚集的程度成正比,与距离城市的远近成反比。
1. 城市对其腹地的磁场效应。城市对腹地的磁场效应是指城市通过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城市及其腹地整个区域的城市化。根据增长极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总是最先发生在区域内那些具有比较优势和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形成增长极,通过聚集效应吸引各种要素和经济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城市集中,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并通过创新扩散、信息传播和产业关联效应带动周围郊区和乡村的经济发展,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使城市与区域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互动互利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
城市对其腹地的磁场效应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内城的更新与改造,包括危旧房的改建,商贸街的改造,大型商场的成批涌现,大型公共建筑向市中心区聚集,中心商务区的逐步形成。二是外延扩展,主要是指城市不断向周围郊区蔓延,包括呈块状的连片发展、具有相对独立城市功能的组团的分片发展和渐进发展。分片发展为使各片式规划产物,由内向外、由商业中心区向城市住宅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区、农村地区呈圈状层状渐变交替。三是郊区城市化,一般指郊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包括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农户向非农户转化,经济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为主转化,农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外来人口大量向城市近郊聚集。
2. 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的磁场效应。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的磁场效应是指中心城市通过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城市群区域的城市化。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特定的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几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的城市间内在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是由不同等级的中心城市和受其影响的非中心城市组成的系统,包括纵向的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的磁场效应和横向的非中心城市之间的磁场效应两个层次(见图一,下页)。城市群的纵向层次体现了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之间的梯度效应和辐射效应,横向层次则更体现了非中心城市之间的分工效应和协作效应。城市群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层次的联系,可以产生连锁效应,即系统内的各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会产生正效应,原因在于城市群所形成的这种网络化、组织化的空间联系,使城市群区域内的人才、资本等要素和资源摆脱行政束缚,在各城市之间遵循市场交易机制自由流动,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降低城市间的交易成本;使所有城市可以共享城市群内的交通设施、信息设施等公共资源和知识、信息等外溢资源,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规模化、集团化,推动整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群的形成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中心城市的商务活动中心功能逐步增强,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逐步向外围转移,产业转移及分工的深化增强了城市与外围的相互联系,导致中心城市外围出现较大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区,逐步形成多层次、网络型的城市群产业布局体系;二是在中心城市发展的初期,资源向中心城市聚集可以获得比较利益,随着中心城市的成长,要素价格上升、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聚集不经济,中心城市通过不断的创新活动在其他方面形成新的优势,丧失优势的经济活动由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的核心辐射源;三是中心城市的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能量的释放即中心城市的扩散,在这个过程中,各层级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逐步形成产业链条有效衔接、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整体功能相对完善的城市群网络体系,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从更大的区域范围看,城市群地区以其强大的经济势能,通过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了外围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外围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三、城市化的推动机制
制度变迁是一只“看得见的手”,比较利益则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们促使资源和要素在产业间的转移和空间上的聚集与扩散,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
(一)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现实的人在由现实的制度所赋予的制度约束中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要素,在有了制度时才得以发挥功能[7]。制度变迁主要通过降低交易费用、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激励机制、为有效的合作提供条件和保证,对经济发展施加影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城市化作为伴随社会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而出现的社会现象,同样与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密切相关。如果缺乏有效率的制度,或是提供不利于经济要素聚集的制度安排,就会阻碍要素的流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实现以及城市吸引和扩散效应的实现,从而会阻碍城市化正常发展(见图二,下页)。制度变迁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是通过安排有效率的农业发展制度,可以促进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在维持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为非农产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二是通过安排有效率的非农产业发展制度,可以促进经济的非农化,从而为吸收农业剩余创造条件;三是通过安排有效率的要素流动制度,使农业的要素流出和非农业的要素流入能够有效衔接;四是通过安排有效率的城市发展的制度,使城市设施能够满足城市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现实需要和不断增长的需要;五是通过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使要素和经济活动在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由城市向其腹地、中心城市向非中心城市辐射扩散,以此推进整个区域的城市化发展(二)比较利益的推动作用
比较利益理论认为,相对二、三产业而言,农业是一个比较利益较低的弱质产业,要受到市场和自然两种风险的双重约束。从内部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及其快速增长,超出了有限耕地的有效承载能力,农民得不到充分就业,收入增长缓慢,生产积极性降低。从外部看,由于城乡利益差别及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加剧,使城市表现出巨大的利益吸引。由于比较利益的驱动,农业内部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必然要在非农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的双重作用下,流向非农部门。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实践中,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伴随着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也必然导致劳动力在空间分布上的重新配置,主要体现为由分散到集中,由农村流向城镇和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导致了经济的非农化和工业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转移导致了人口定居方式的聚集化、规模化,这实质上就是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同时,当第二产业及人口的聚集程度达到第三产业大规模发展的门槛条件后,也将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二、三产业大力发展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作用之下,城市必将表现出巨大的吸引拉力,从而使城市化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进一步成长起来。
城市化的形成机制可以用图二来概括表示:农业的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这种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是在比较利益和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下进行的,要依托企业的规模经济和产业的聚集经济来实现对城市化的驱动作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产生了城市群,在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之间和非中心城市与其所影响腹地之间的磁场效应下,城市群区域实现了城市化;城市群地区对非城市群地区的磁场效应,又进一步影响区域间的城市化进程。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城市化就是在这些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推动机制的综合作用下不断推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饶会林:《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98~105页
[2]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经济评论》1998年第5期,第56~61页
[3]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44~55页
[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2月,第290~291页
[5]吕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9月,第14~20页
[6]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03年1月,第23~24页
[7]柯武刚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第16~27页^  (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http://www.csscipaper.com/chinaeconomics/quyujingjililun/12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