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人体的四总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6:49:58
主管人体的四总穴 - 合谷 三里 列缺 委中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4d35a0100cnz7.html
我们的身体大概可以分以下几个部位,头面部、颈项部、腰背部、胸腹部、四肢部,在经络腧穴中,每一个部位都有一个主管的穴位呢。具体的时这样分管的:

  面口部——合谷穴
  头项部——列缺穴
  腰背部——委中穴(下肢归属于腰背部)
  腹部(膈至脐之间)——足三里穴
  心胸部——内关
  小腹(脐以下)——三阴交。
        

坚持按摩这4个穴位,每天早、晚各1次,对防病健身的效果明显。这套方法简便易学,故想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为《四总穴歌》所记载,它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概括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个穴位的功能与主治,朗朗上口,广泛流传至今,为广大医家所应用,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常用治疗穴位。





  1  合谷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为临床特效穴位,在全身体表的数百个腧穴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为广泛,具有全身性的治疗作用。历代医家对它都很重视,各针灸文献中均有记载。《四总穴歌》中记载“面口合谷收”,说明了合谷穴具有统治面口一切疾患的功能。由于手阳明的经脉和经筋都在头面部循行,因此针取合谷,通过经络的传导,上达头面,从而治疗这些部位的病症。《玉龙歌》中说:“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如神”。合谷穴的治疗作用不仅局限于头面,它还能统治全身其他的许多疾病。如《席弘赋》中云:“于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杂病穴法歌》曰:“两手酸痛难抓,曲池、合谷共肩”。总之,合谷穴为临床运用的主要穴,其疏风邪同荆芥,清燥热似黄芩,既主治经脉循行处的病症,又能适用于全身多方面的治疗,针灸临床之多用,不可不予以重视。




2  足三里

  足三里又名下陵、鬼邪,它位于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会穴,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腧穴。俗话说“身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华佗称三里“主五劳之羸瘦”;《玉龙歌》云:“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与阴交”;《百症赋》亦云:“中邪霍乱寻阴谷,三里之程”;《四总穴歌》更是阐明了“肚腹三里留”的观点。可见足三里穴是临床上常见的重要腧穴。以足三里为主,再配以其他腧穴即能治疗多种病症,显示了其在临床上的常用性、广泛性和重要性。现代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增强,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血液系统有调节作用,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总之,足三里的主治范围相当广泛,是全身重要的强壮穴。针灸或按摩该穴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和中风,还可以保健长寿,它既为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的重要穴位,也是多种病症的常用穴位,而且疗效可靠,因此,足三里穴在针灸临床上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




3  委中

  “腰背委中求”语出《四总穴歌》,其意思是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腰背疼痛最难当,起步艰难步失常”。尤其是老年人患有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难堪。《丹溪心法》中说:“当腰背痛起步难时,取委中穴”。《席弘赋》载:“委中专治腰间痛”。《灵光赋》则说:“五般腰痛委中安”。著名针灸学家马丹阳针刺委中穴治疗腰膝疼痛屡见奇效。名家杨继洲用此穴治丹毒、痈疽,其效甚好。历代医家治下肢无力、酸肿,小腿拘急痉挛也都取委中要穴。

  “腰背委中求”是循经取穴的方法之一。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是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在背部形成两行夹脊的经脉,直行腰骶,下抵?,合并于委中。该穴位于膝关节后面?窝横纹中央处。从解剖上看委中穴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和?动脉,?静脉。刺激本穴,通过感受器及传入神经,可提高痛阈和耐痛阈。委中穴之所以有解热作用,与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




4  列缺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穴道,它与手阳明大肠经有着密切的气血流注关系、经脉表里关系、脏腑络属关系。列缺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任脉受纳于足三阴经的脉气,称之为“诸阴之海”。任脉与冲脉同起于胞中,向后与督脉足少阴之脉相并,贯穿于脊椎里面。列缺穴一穴通三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任脉。这些联系不难看出列缺穴在经络结构中的特定位置。《四总穴歌》说:“头项取列缺”,说明针刺列缺穴,不仅“善疗偏头患”,而且能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可迅速解除颈疼痛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