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趣的官僚绰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9:09:20
古代有些官僚,或尸位素餐,无所建树;或行为猥琐,为时人不齿。人们就其表现,给他们起了些绰号。现择其要者,辑录如下,以博诸君一笑。
伴食宰相
唐玄宗开元年间,卢怀慎与姚崇同为宰相。他自觉品行、能力不及姚崇,遇事从不出头,都推给姚崇。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唐文宗时,有个官僚名叫裴颜祺,官拜翰林学士。当时翰林院有个规定:日光照到甬道之第五块砖时上班。裴颜祺性懒,总是等到日光照到第八块砖时才到。时称“八砖学士”,谓其经常迟到。
五代后唐时,有个官僚名叫崔协。他长得气宇轩昂,一表人材,遇事好发表议论,常常语惊四座。不过,此君胸无点墨,连个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秉笔皆假手他人。时人谓之“没字碑”。
三旨相公
宋神宗时,有个官僚名叫王圭。他当宰相16年,尸位素餐,从无建树。上殿面君,曰“取圣旨”;听取皇帝指示后,曰“领圣旨”;回到衙门后,对秉事者曰“已得圣旨”。时人谓之“三旨相公”,以讥刺其失职。
洗屌相公 
明朝时,皇帝多纵欲。一些无耻官僚投其所好,多以房中术为进身之阶。明宪宗时,万安以进[和谐字眼]得宠,后来竟当上了内阁首辅。时人讥之为“洗屌相公”。 
青词宰相
明正德十年,嘉靖皇帝入继大统。他信奉道教。古代道士斋醮,必念上奉天神的表章。表章用朱笔写在一种青藤纸上,称为“青词”。严嵩为了邀宠,不仅自己刻意求工,大写青词,而且令其子严世藩也投其所好,后来终于以青词赢得天子的青睐。严嵩因而又称“青词宰相”。
炼尿尚书
明朝时,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他除了经常斋醮外,还服用好些丹药,梦想长生不老。官僚顾可学取童男童女小便炼制秋石,进献给嘉靖皇帝,说服之即可长生。嘉靖皇帝服用后认为有些效验,对他优礼有加。顾可学后来竟官至礼部上书,时人皆不齿其为人。当时有传言:“千场万场尿,换得一尚书”。顾可学亦被人称为“炼尿尚书”。
蟋蟀相公
1644年春,李自成进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不久,福王朱由崧称帝于南京,以明年为弘光元年。次年,清兵临江,形势十分危急。执掌大权的大学士马士英当此危难之际,每日犹以斗蟋蟀为戏,时人称之为“蟋蟀相公”。无独有偶,皇帝朱由崧也不以国事为重。大敌当前,宫中犹需房中药,令乞丐捕虾蟆以供,灯笼上大书“奉旨捕蟾”,时称“虾蟆天子”。有君臣若此,弘光政权的垮台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肉腰刀
李林甫,唐玄宗时权臣。此人性狡黠,有权术。对人表面友好,而暗加陷害,又嫉贤妒能。每当与群臣的议论不合,他向皇帝上奏章时,就要陷害与自己议论不合的人。所以人们称他为“肉腰刀”。
高下笔
陈希闵,唐朝人,曾担任司刑司直的官职。此人是个无能之辈,各种公务到了他的手上,就不知如何处理是好,因而公务积压甚多。他在办公时一手执笔,一手支住额头,半天都不知道如何下笔。同衙门的人戏称其为“高下笔”。
按孔子   这个外号说的也是这位陈希闵。此人办公,凡是由他经手的公文,上面删改之处甚多,时间又拖得很长,以致纸张穿破,出现很多孔洞。同僚称之为“按孔子”。
柜中刺史
武则天时,孙彦高担任定州刺史。有一年,定州被突厥军队重重包围。他不敢去衙门办公,需要收发文告、符节时,就从官府的一个小窗传递,而把州府大门锁住。敌人攻入城中以后,他连忙躲进家里大柜里,并命令奴仆说:“牢牢地掌握钥匙,敌人若来讨取,千万不要交给他们。”后来,此事传开,人们讥刺其为“柜中刺史”。
驱驴宰相
唐武则天时,王及善任文昌左相。此人尸位素餐,无所事事。他不许部下的官员骑的驴子进入官署。他自己每天就只干驱赶驴子的事儿,很少有休息的时候。时称“驱驴宰相”。
唐时,有个侍御史名叫严升期。此人特别爱吃牛肉。为了满足他的这一爱好,他巡查时所到州县烹宰的牛极多。同时,他又是一个贪官,问题不论大小,只要交纳金银,就一概不予追究。所以,此人所到之处,金银价格暴涨。时人讥刺其为“金牛御史”。
红杏尚书
宋祁,宋代的工部尚书,曾和欧阳修合著五代史。因“红杏枝头春意闹”,被时人称为“红杏尚书”。
六如给事
北宋钦宗时,金兵包围汴梁。李邺出使金军大营,回城后盛赞金兵,所谓“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被百姓骂为六如给事。
斫窗舍人 *
唐时,有个中书舍人名叫阳滔。有一次皇帝催促着要他赶快写一道敕命。不巧,中书省令史恰好带着文书库房的钥匙出去了,也就没有公文旧本来检寻敕命的程式。阳滔着急,就拿斧头把文书库房的窗户砍开,取出公文旧文。同僚称其为“斫窗舍人”。
偷鞋刺史
唐时,郑仁凯任密州刺史。有一天,他家奴仆的鞋子穿坏了,请求他再给自己买一双。他说:“可以,我给你弄双鞋就是了。”过了一会儿,郑仁凯看见看门人脚上穿着一双好鞋过来了,灵机一动,便吩咐看门人到庭院里一棵大树上去捉鸟。看门人脱鞋上树以后,这位刺史便要奴仆把他的鞋拿走了。此事传开,郑大人便有了“偷鞋刺史”的“雅号”。
弄獐宰相
很多人都知道唐朝宰相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的家伙,却不晓他还有个外号叫“弄獐宰相”。一次,李在写信庆贺亲戚生了孩子时,将“弄璋”(古称生男曰“弄璋”,璋为玉器)写成了“弄獐”(獐为野兽)。后人遂以“弄獐宰相”来戏称没有文化的权贵了。
丹青宰相
唐朝画家阎立本,工于写真,朝野驰名,大受高宗赏识,于公元669年拜为右相。但他终是个艺术家,“无宰相器”,缺乏政治才干。当时,大臣姜恪因作战有功被升为左相,时人评论说:“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于是,阎立本被称为“丹青宰相。
浪子宰相
宋徽宗时,宰相李邦彦,“游纵无检”,行为放荡,好作淫词艳曲,自号李流子。他位居宰辅,不理政事,只知享乐,自称“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于是,都人亦呼邦彦为“浪子宰相”。
山中宰相
南朝梁武帝时,陶弘景隐居山中,朝廷每有大事,必定遣人询问他,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 强项令
东汉初年,刘秀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仗势杀人,洛阳令董宣捉住当场绳之以法。公主告到皇帝那里,刘秀令董宣向公主磕头道歉,董宣两手撑地,硬着脖子始终不肯低头。光武帝称其为“强项令”,后遂成其绰号。
大树将军
刘秀麾下大将冯异,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却从不居功自傲。史书记载说:“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瘦羊博士
东汉建武年间,每年岁终祭神之后,皇帝按例下诏赐博士每人一头羊。因为羊有大小肥瘦,有人提议杀羊分肉以求平均,有人主张抓阄,博士甄宇以为耻,就带头取了最瘦的一头,众人于是不再争执。光武帝闻此事,有次朝会时询问:“瘦羊博士安在?”这一雅号遂传遍京师。
一钱太守
东汉刘宠因“明经”举为孝廉,出任济南东平陵县令,颇有政绩。后升任豫章、会稽太守,废除烦苛政令,查禁官吏的违法行为,政绩卓著。后升职入京。山阴的五六位老人特意从乡下来给他送行,每人都带着很多钱要赠给他。刘宠不肯接受,但老人们的盛情难却,他只得从中挑选一枚收下,以作纪念,后人以此称他为“一钱太守”。
清代监察御史杨维乔在诗中写道:“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向使特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
刘宠入京后,历任宗正大鸿胪、司空、司徒太尉等职。一次他出京到外地,路经亭舍,想进去休息片刻,管亭舍的官吏拒而不纳,说:“我们这里特意整顿洒扫一番,专门等待刘宠大人的到来,你有什么资格来住呢!”刘宠听了,一言不发,悄然离去。时人称颂他是一位忠厚长者。
灵帝建宁二年,刘宠被免职,返回乡里。后卒于家中,葬牟平莒岛。其一生清廉俭朴,在《后汉书•循吏传》中被奉为楷模。清代著名文人宋克智在诗中写道:“冷落东牟汉室亲,坚持清节作名臣。到今千有余年后,占得吾乡第一人。”
皮里晋书
南朝刘孝谅,精通晋朝史实,绰号“皮里晋书”,这是对他学术成就的褒扬。
四尽太守
南朝梁鱼泓做过南谯、竟陵、新兴、永宁等地太守,他经常对人说:“我当一郡太守,要搞他个四尽:水中鱼蟹尽,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百姓尽。”老百姓称为“四尽太守”。 
半鸭知县 于青菜
清代名臣于成龙任罗成知县时,儿子从山西老家来看望他。他只有一只咸鸭,于是就割了一半给儿子,作为儿子归路上的菜,由此人们都叫他“半鸭知县”。后来他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他日常食用极为简陋,粗茶淡饭,“佐以青菜”,于是又有外号“于青菜”。
清朝人戴敦元任刑部尚书时,一次下过大雪后,他穿着雨罩,手里抱着文书,步行到大街上,叫来一辆驴车到刑部衙门。人们都称赞他廉洁,叫他“驴车尚书”。戴敦元从不讲究享受,着粗衣、乘敝车,但他却万卷在胸,极有学问,因此,他又被人称为“破败书橱”。
白兔御史
唐朝,王弘义曾任御史。一次,他在乡下向一瓜民要瓜吃,遭到瓜民拒绝,王弘义就说瓜园中有白兔,叫县吏派人捕捉。于是瓜秧被全部踩烂了。老百姓都十分气愤,说:我们今天看到“白兔御史”了。 
钱痨
明代,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是有名的奸臣。严嵩父子受贿每满百万时,就安排一次酒席,办一次隆重的宴会。这种宴会已经举行了5次,而他们的疯狂勒索仍不停止。京城百姓敢怒不敢言,便诅咒严嵩父子害了“钱痨”。
赤足田农
明太祖朱元璋时的吏部尚书吴琳,廉洁正直,两袖清风,从不追求功名利禄。离任后,他如农归田,以田为宿。老百姓称之“赤足田农”。
豆腐御史、闭门张、菜知县
明代监察御史丁俊生活节俭,常食豆腐,人称“豆腐御史”。荆州知府张宏,坚决不接待通关系走门路的人,时人赠号“闭门张”。新繁知县胡寿安种菜自食,人称“菜知县” .
于清风
明朝于谦,为人正直,秉公守法,曾写诗以明志:“绢帕磨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后来,在他的家乡,一位叫于仲的县令上任,处处以于谦为楷模,甚至把“清风诗”挂在床前以作醒示,百姓叫他“于清风”。
十钱主簿
北魏元庆智做太尉主簿,事情无论大小,总要先有贿赂,然后才处理,连十来个钱都收,被称为“十钱主簿”。
饿虎将军
北魏宣武帝时期,元晖任侍中领右卫将军,十分贪纵,人称“饿虎将军”。后来他当上吏部尚书,任命官员都是明码标价。
随驾隐士
卢藏用是唐高宗时的著名隐士,但他并不打算隐居一辈子。他是幽州范阳人,却隐居在靠近京师长安的终南山,目的是便于交结官场,窥伺做官的机会。因高宗时常驾临东都洛阳,卢藏用又在靠近洛阳的少室山找了个隐居地。天子的车驾往返于长安、洛阳,卢藏用也随之奔波于终南、少室山,于是人们讥称他为“随驾隐士”。果然,他做隐士出了名,被征召出山,在朝廷做了官。道士司马承祯是他隐居时的朋友,一次受召入京,将还终南山时,卢藏用为他送行,指着终南山说: “山中真是好地方。”司马承桢讽刺道:“依我看,那不过是做官的捷径而已。”说得卢藏用无地自容。这个假隐士做官后专门趋奉权贵,终因依附邪恶势力被流放而死。
四其御史
武则天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郭弘霸自告奋勇请求前往讨伐,声称捉住徐敬业,要“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十分高兴,提拔他为监察御史,号称“四其御史”。
苏模棱
苏味道是武则天时宰相,史书上说他“前后居相位数载,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韦其间,苟度取容而已”。其自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被称为“模棱手”。
签名宰相
与李林甫同时的宰相陈希烈,见李炙手可热,对李送给自己过目的文件,看也不看,便“引籍署名”,以示完全赞同,不啻“签名宰相”。
方三拜
晚唐诗人方干从小就崭露头角,颇有名气,但与人交往却过于拘礼,拜见尊长时别人跪拜一次,他却非跪拜三次不可,因此得了“方三拜”的诨号。方干虽然有才名,但考进士却总是落第,原因是他天生唇裂,样子难看。朝廷认为如果让他这样容貌的人中进士,将贻笑天下。后来遇到高明医生为他补好了唇裂,人们又称他 “补唇先生”。此时他已年老,无意仕进,最后乡居而卒,留给后人300多首诗篇和两个并无恶意的绰号。
三不开宰相
五代时后唐马胤孙是个不通世务的书呆子,身居相位却从不敢决断政事,朝政任人摆布,自己不置可否,上朝不开口议论,不开印办事,在家不开门接见士大夫,时人讥称“三不开宰相”。此公后来被黜,在家索居独处,以抄读佛经为事,而他原先是不信佛的。
不倒翁
自号“长乐老”的冯道,历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九帝,并任契丹国太傅,无论谁上台,都能见风转舵,居相位达二十多年,并作诗“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是名副其实的“不倒翁”。 
张三影郎中
北宋张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坠飞絮无影”之佳句,因其中连续使用“影”字,而被称为“张三影”
李草鞋
南宋宁宗时,李汝翼任九江元帅,贪欲十足,连营中最穷的士兵也不放过,规定他们每天交一双草鞋,士兵们私下称其“李草鞋”。
狗叫侍郎
权臣韩侂胄曾建南园于吴山之中,其中仿造村庄院落,宛然田园景象。一日,韩游其间,指着竹篱茅舍说:这么多田野风景,只可惜缺少鸡鸣狗叫。没想到,不一会儿,就从树丛里传出狗叫声。原来是一个姓赵的随从在学狗叫。韩哈哈大笑,一高兴封了个工部侍郎,当时人称“狗叫侍郎”。
伏猎侍郎
唐玄宗开元、天宝间,宰相李林甫不学无术,常把字读错用错。比如祝贺人家生子本当用“弄璋”一词,他却写成“弄獐”。人以类聚,他所荐引的户部侍郎萧炅也是个白字先生。有一回萧炅出席祭吊典礼,座上有《礼记》,他拿起来翻读,竟将夏、冬祭祀节日名的“伏、腊”读作“伏猎”。在座的尚书左丞严挺之强忍未笑,事后和宰相张九龄谈起,气愤地说:“朝堂上怎能容纳这样的‘伏猎’侍郎!”于是萧炅被贬为岐州刺史。李林甫为此怀恨于心,后来把张、严排挤出朝,算是为萧炅报了仇,但无法为萧炅洗刷“伏猎侍郎”这个绰号。
王当代
五代时骁将王景有勇无谋,凭一身武艺为梁、晋、汉、周四朝效力,做到了节度使,宋初封太原郡王,死后追封岐王。他的几个儿子也和他一样,骑射之外别无所长。大儿子王廷义跟随宋太祖打天下,功不大,官不高,却自以为了不起,好夸海口,经常抬出他父亲的大名来炫耀,逢人便宣称:“我是当代王景之子。”人们听着好笑,都称他为“王当代”。
活卦影
宋神宗时,四川方士费孝先为人卜卦常作画预示吉凶,所作的画称为卦影。传开以后各地方术之士常画一些稀奇古怪的卦影,如四脚鸟、长翅膀的走兽、儒冠僧衣的人物等。大书法家米芾言谈举止常常与众不同,有时类似疯颠,人称“米癫”。他的穿着也特别,往往是戴普通人的帽子,披和尚衣,脚穿官靴,活像卦影上的人物,因此被朋友称作“活卦影”。
人样子
宋哲宗时,大长公主(哲宗的姐妹辈,所指不详)要出嫁,哲宗做主为她在士大夫中挑选夫婿,可是选来选去总没有合意的。近臣上奏请示:“不知皇上要选怎样的人物?”哲宗(大概是转达大长公主的意思)说:“要长得像狄咏那样的。”狄咏是名将狄青之子,做皇宫侍卫,长得体躯丰伟,英姿飒爽,可惜不是士大夫,不能做附马。事情传开以后,天下人都称狄咏为“人样子”。
鹅鸭谏议
宋高宗绍兴五年天下大旱,从朝廷到各级官府都举行祈雨仪式。为了表示对上天的虔敬,祈雨期间从官府到民间一律禁止屠宰猪羊。谏议大夫赵霈认为这还不够彻底,上奏章请求把鹅鸭也列为禁杀,列举了许多理由。当时士大夫认为谏官奏事不议论国家根本大计,却喋喋不休地谈论什么鹅鸭,实在可笑。于是讥称赵霈为 “鹅鸭谏议”(隐含“鹅嘴鸭舌”的意思)。
带汁诸葛亮 
宋宁宗开禧年间,宋军北伐失败。金军反攻,扬州守将郭倪望风弃城而逃。此人自负多谋,一向以诸葛亮自居,官厅墙壁上、屏风上写满了“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之类颂扬诸葛亮的诗句以自勉。他甚至吩咐军需官造木牛流马,好让他能成诸葛亮。此番兵败之后,郭倪垂头丧气,伤心时对客流泪。时人嘲笑他为“带汁诸葛亮”(“汁”指眼泪)。
刘棉花
刘吉在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做了十八年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是少见的“不倒翁”此人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奉承皇帝、营谋私利则很有手段。尽管屡屡受朝官弹劾,却一毫无损,始终不倒。时人讥称他为“刘棉花”,意思是耐弹,久弹无损。刘吉怀疑这一使他难堪的绰号出自多次考试落第的举人,便奏请朝廷做出规定:今后举人三次会试落第者,不得再参加会试。
陈也罢
明成化间,翰林编修陈音性情特别宽和坦荡,遇到不如意的事绝不生气。他的夫人想试试他到底有多大的耐性,有一回家中来了客人,陈音传呼上茶待客,夫人故意回答没有煮。陈音不急不催,只说了声“也罢”。一会儿他又传呼上干茶(似指果品),夫人回答没有买。陈音还是说一声“也罢”,不急不恼。客人见状捧腹大笑,把事情说了出去。从此人们都称陈音为“陈也罢”,又称“也罢先生”。
煨蹄总宪
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乱政,大树党羽,门下有所谓“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十狗”中有个叫周应秋的,投靠魏忠贤做了左都御史,犹不满足。他家厨子善于煨制蹄子,而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则嗜食煨蹄子,每当魏良卿到他家里,必以煨蹄款待,大得魏良卿欢心。时人讥称周应秋为“煨蹄总宪”(“总宪”是都御史的俗称)。靠这层“煨蹄”关系,周应秋后来占取了史部尚书的要职,把持选政,但不久就因魏忠贤倒台而充军而死。
鸟巡抚
明末崇祯时,右佥都御史、湖广巡抚宋一鹤善于讨好上官。到任后照例要持名贴参见上司。他得知上司杨嗣昌的父亲大名为鹤,便在名帖上把自己的署名改做“一鸟”,以示避讳,表示对杨嗣昌父子的尊敬。殊不知这一改却落下“鸟巡抚”的绰号,传笑四方(俗称男性生殖器为“鸟”)。政敌抓住这件事上疏攻击他,弄得他只好辞官不做。
袖珍曹操 
清康熙年间,翰林编修何焯依附皇八子允禩,为允禩争夺帝位出谋划策。因他身材矮小而一脸大胡子,又多计谋,人们便借拟戏剧舞台上曹操的形象,戏称他为“袖珍曹操”。何焯终因政敌攻击而下狱。后来康熙帝查阅了他的全部手稿,没有发现“怨谤”言词,便把他释放了。
蝎子太守
清雍正年间,某同知任满依例进京朝见皇帝。朝见时没想到官帽中藏有一只蝎子,螫得他火辣辣的痛,想哭不敢哭,眼泪鼻涕直往下流。按照礼制,在那样的场合又不能摘下官帽捉蝎子,否则就叫 “失仪”,是对皇帝的大不敬,要受处分甚至丢官。雍正帝见他这副模样,感到奇怪,询问他流泪的缘故。这位同知到底是在官场混过的,他连忙摘下官帽(当然不能让蝎子露馅)趴伏地下叩头说:“臣感念圣祖仁皇帝(康熙帝)六十一年深仁厚德,臣家两世受恩,因此情不自禁流泪。”雍正帝只当他是说真话,以为他有良心,便把他提为知府。后来人们知道了这事的底细,背地里都称他为“蝎子太守”。
两字探花
清道光三十年春,朝廷开科取士。当时正逢道光帝驾崩不久,咸丰帝即位。多数参加殿试的人疏忽了这一事实,在策文中写及“皇上”、“陛下”时没有在前面加上“当今”二字以示区别,有混淆二帝之嫌。扬州人谢增心细,该用“当今”二字的地方都用了。阅卷大臣认为谢增策文措词得体,打算荐为一甲第一名,因他字写得不大好,改拟第三名。谢增终以多写“当今”二字高中科名,人称“两字探花”。
四姓奴
明代李鲁生、李蕃见风使舵,不断改换门庭,先后投靠当权的魏广微、冯铨、崔呈秀、魏忠贤,为一个个新主子奔走呼号,对老主子落井下石,时号两人“四姓奴”。
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明宪宗朝内阁为首的刘吉、万安、刘珝三人,一味“蒙耻固位”,对国家大事置诸脑后,与阉党朋比为奸,争权夺利,六部尚书夹在中间莫衷一是,人人缄口不言,惟恐招惹事端。时人戏称“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三汤官
清汤斌任江宁巡抚时,施政有方,爱民如子,百姓送他外号“三汤官”,如豆腐汤之清、如黄连汤之苦、如人参汤清苦但益元气。
老庆记公司
清末庆亲王奕劻是一个卖官鬻爵的典型,他所卖的官不可胜数,人们称其“老庆记公司”。
六不巡抚
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中巡抚叶铭琛的应对之策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称作“六不巡抚”。
北洋军阀时期的“名人”绰号更多“盗墓将军”孙殿英、“茶壶将军”曹瑛、“马桶将军”王怀庆以及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有多少钱、有多少姨太太的“三不知将军”张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