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6:32:08

初级会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6-10-10 00:41 只看该作者
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 阮宗光著
1。天地阴阳
“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蒙古民歌
天圆地方是中国远古以来就有的概念,持久不灭。不久以前,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所,就用了天圆地方的结构。
地球是圆的,而所谓蓝天,不过是日光在大气上层穿过时,蓝光折射下来给我们看到上空的蓝色,并无实际的蓝天存在。用科学眼光看来,既无圆天也无方地,只有一个诗意,哲学的表述,甚至是种迷信而已。但迷信也是事出有因的。一个人站在旷野上远望四周,看到各方向的地平线都是同样距离,形成一个圆圈,而蓝天覆盖在这圆圈上,中间高周围低像半个圆球,但看到地分明是平的,都是直线,向东南西北四面展开,而直线四面画出来的图形必然是方的。
中国人又很早有了阴阳的概念。易经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表达事物分类的现象。这虽然是周朝的书,但内容常追述新石器时代已有的思想。一分为二的有天地,日夜,男女,黑白。。。用哲学眼光看来,这些都是同一个抽象概念-阴阳-的具体表述而已,其本质都是对等的。有了阴阳相对,才有动态的世界,如日夜交替制造时间的进程,男女交合制造人类延续。。。阴阳是相对相生又相克的,阴不能无阳阳不能无阴因必需两个相对,阴中有阳阳中又有阴,有如太极图中黑中有一点白,白中又有一点黑。
太极图是道家的符号,和佛教的万字纹(卍 - 也是西藏苯教徒和古代羌人的族徽)同出于极古远的巫术符号:即是两条纠缠的蛇。有几幅欧洲各地的古老石刻,有四条蛇,蛇尾纠缠在一起头向外弯曲,也是远古万字蛇纹。黑中一点白白中一点黑,其实原是蛇的眼睛。两蛇相交是在交配,古老的崇蛇族以此作为生息繁殖的代号,而生殖又同鱼猎农业丰收拉上了关系,因而符号象征着崇蛇族的基本生存因素
华夏族崇蛇,所以传说的祖先神,伏羲女娲神农黄帝,都是人首蛇身。古犹太族也是崇蛇的:夏娃能同蛇讲话,然后才懂得同亚当性交,这其实就是以蛇为主角的生殖崇拜。古埃及和很多其他地区都有过崇蛇的习俗。伏羲女娲交尾图,在汉墓中常见,但新疆等地也有出现,表明当地古代有类似的崇拜方式。
这些图中,伏羲女娲有时手握日月或金鸟玉兔(或蟾蜍),但更普遍的是圆规同三角尺(规矩)。这其实是代表天和地:规用来画圆,矩用来画方,即天圆地方;伏羲女娲又代表男女又代表天地,还代表了其他各种阴阳概念。
有时看见幅图规在上同下面的矩相交,即表示天地相合,又表示男女性交。奇怪的是,这规矩相合图在中国是没有的,反而出现在西方神话中,(比如希腊故事插图就见过三女神脚下有规矩相交),和巫术,甚至世界性组织的符号中。这只是巧合吗?还是有基本的原因?
2。共济会(Freemasons)
“我父院中有众多房屋” – 耶稣
西方有个世界性的组织叫自由共济会,源自欧洲中世纪城市中工匠团体。今日的共济会中,工匠会员已经不多,多数是其他行业的人,尤其是群团性重要的行业如警察,身为会员较容易得到其他会员同行支持共进发展。该会有很多秘密的崇拜仪式,不得向外人泄漏,因而常引起外界谣言说共济会行使巫术是个邪教,但有没有比较可靠资料呢?该会自用的徽章,就是圆规三角尺。这当然是工匠熟悉的东西,但不多不少同伏羲女娲天圆地方相合。这是偶然吗?
又有些同欧洲民间巫术有关的符号,有的有规矩,有的有样子很像规矩相交样子的六角星,即犹太族的大卫之星,被一条咬着自己尾巴的蛇包围。也就是说,规矩不但在中国传说,希腊神话,共济会传统,欧洲巫术等场合出现,还和古犹太人有某种关系,不是个别偶然的出现而是系统性的。(自吞其尾的蛇,也是欧洲巫术常见的图形,下面还要讨论。)
共济会出自十字军神殿骑士会(Knights Templar),是保卫耶路撒冷神庙的专职。他们在庙中发现古老文件描述旧犹太族的崇拜方式,制造了一套独特的仪式在神殿中举行,当时已引起其它十字军团怀疑,但因需要团结抗敌获得容忍。十字军失败后,他们把仪式带回欧洲,才引起别派强力反对,最后有法国皇室起头全面禁止,教皇不得已解散神殿骑士会,没收其财产,并将部分领头人处死。小股会员逃去苏格兰避难,后来渗入当地工匠协会,渐渐扩大成世界性组织。
由此可见共济会保留的是一些非常古老的宗教崇拜和巫术仪式符号,而且是东西方共有的,不过因为各地都经历了很多世纪的信仰改革,旧的方式遭到破坏和遗忘,留下来的很少,而且常是残缺不全,没头没脑,让人无法认真看待。
3。网格纹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中国纤言
共济会拜殿图中常看到地板是黑白棋盘,这是铺地常用的装饰,但不多不少又同中国古代文物相合,是常见于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的网格纹.
有网格纹的陶器主要出自甘肃陕西的仰韶文化各遗址,但在其它地区也相当常见,同农业土葬养猪相连;华字繁体有几个方格,也可能是由网格纹衍出;西亚陶器也有过网格纹。另外有中世纪十字军用的耶路撒冷十字架,似乎也出自网格纹。網格紋起源大概是魚麟,蛇皮,魚網;古書稱伏羲發明魚網,網格紋可能是他的代號。
用作比较的万字纹来则自西亚印欧游牧民族,时代较迟因牛羊马比猪难驯养,印欧人信火葬,也较少用陶器因为容易打破搬动不方便,装东西比较多用羊皮袋,毡袋等。
网格纹在古代的普遍性,由西藏王统记这一段也能看到:“王复变化化身,筑墙四昼夜,木工六昼夜,盖顶两昼夜,共七昼夜,即将绕萨下殿,全部修造完毕。又于四门画坛城图,令喇嘛等喜悦。殿柱画金刚撅形,令咒师喜悦。四角画万字(卍)纹,令苯教徒喜悦,又画网格纹,令藏民喜悦”
这本书虽然是在讲文成公主时代,但其实是用了古老的民俗。藏民和羌人,有某些印欧民族的特征,又有东方的习俗,应是新旧先民东西混合而成。战国时代中山国古墓出土数件玉人,裙子上有网格纹。中山称作白狄,似乎原是游牧民族。东周的玉舞人的裙子,袖口有时也有。
但是网格纹又同龙有关。80年代开始在内蒙古辽宁一带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和文物,统称为红山文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物是玉器,尤其是一些猪头蛇身的玉龙,有的首尾相连称为玉猪龙或兽型玦,有的首尾分开成英文字母c称c型龙。另在附近查海,兴隆洼,赵宝沟,夏家店等地又找到稍前稍后的遗迹及风格关联的文物。
c龙额上颔下,赵宝沟陶尊龙纹,和远在甘肃西坪遗迹出土一个陶瓶上有条尾交首人面鱼,都有网格纹,而尾交首又同早些见过欧洲巫术符号中的自吞尾蛇拉上了关系。兜了个圈子,又回到老地方了。(欧洲巫术图中吞尾蛇有时也有网格纹不过可能是代表蛇皮,不一定有其它更深远的意义,也不一定同中国的网格纹有关联。)
4. 玉猪龙
我始即我终 – T S Eliot
西方巫术有吞尾蛇,同西坪人面鱼有些相似,但还有更像似的是红山玉猪龙。
猪龙有的首尾相连有的分开,但大致上相连的那些样子比较古朴,是较早的,后来转变成分开的类型。尾交首上,表达有无(头尾)相生循环不息之意,是道家的哲理,但源头是古老的巫术。老子等人是后来将抽象哲理扩大发扬去社会和人生的应用,衍出无为而治等政治理想。
我国传说里有一古老猪龙故事,却同后羿常娥有关:后羿同洛神相爱射她丈夫河伯,名冯夷,同后羿杀封豨夺玄妻,应是同一故事,冯夷封豨同音不同字;天问有玄妻杀羿事:"浞娶纯狐 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即常娥偷不死药逢蒙杀羿故事;后羿有新欢,玄妻心中不平,勾结逢(冯)蒙杀羿.。
河伯是龙,封豨是猪,所以是猪龙,玄妻同常娥纯狐九尾狐应是一人;羿族拜日,常娥族似乎是拜月的,所以她杀羿后逃回本族是奔月;月能由无变有,死而复生,所以有不死之药。西王母同常娥是否同一人,或是否即是西亚生殖丰收女神astarte,有没有见到周穆王,颇有争论余地,这里从略。
龙的概念也有很多不同的发展。古代崇蛇族,其中有些看到春夏发生龙卷风,像神蛇冬眠醒来升空,尾巴扫地极大威力,头在云中引起风雨雷电,所以产生龙的的概念,是水神雷神。神农之墟是陈(淮阳),而陈古字同电字;神农氏起初应是神龙氏,由人面蛇身伏羲女娲氏发展出来。一开头时,查海,赵宝沟,翁牛特旗出土的龙都是没有脚的,后来才加了麟身,鹿角,鱼尾,,鸟爪等附件。下二圖是濮阳和查海石塑龍。
红山大量出土另一种玉器是勾云器;最初的勾云器有四臂,同万字纹有点像,同是代表了两条纠缠的蛇;那些扭曲的线条跟离开红山不远的赵宝沟出土陶尊上的龙纹相像,但是身上没有网格纹。后来两把两个勾云器结合成为复杂的大勾云器,又把中间部分缩小,周围扩大变成“鬼脸”,最后简化成“鸟型器”。又有另一组合向不同方向发展。最后结果完全不同,代表性的形状可在北京故宫的一件,原来是傅忠莫家族收集的勾云器,和台湾故宫收集的一件,的身上看清楚。
玉在古代中国是有极高重要性的,是神的食物,祭宰时要有玉奉献。祭宰由部落族主领导,所以他们需要佩玉,而且玉石性坚硬,能打磨成尖薄的武器,玉钺,玉戈都是部落领袖带在身边的,因此玉器变成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历史上有伐夏商得玉几个片断
“伊尹相成汤,伐桀,。。。桀败走三朡,遂伐三朡,俘厥宝玉,放桀于南巢”
“武王浮商舊寶玉萬四千,佩玉億有八萬。”
因为玉是用来作权力的象征,帝王才这么紧张去抢玉。左传又有
“十五年春,邾隐公来朝。子贡观焉。邾子执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
尚书也有说舜继位会见诸侯牧守以后,把敛取的瑞玉还给他们。孔颖达解释敛玉、还玉的原因说:
“瑞(玉)本受于尧,敛而又还之,若言舜新付之,改为舜臣,与之正新君之始也"
所以有整套的礼制是同玉有关的,下级见上级时必须献玉表示臣服,而上级还玉,是表示对下级满意,容许保持品位。(该步骤起源可能是客人到访时必须放下武器,离开时取回。)
5。丝绸
“春风不度玉门关” – 唐王子焕诗
汉朝通西域打开了丝绸之路,丝绸是出口品,进口品是什么?丝路终端的山口叫玉门,可见西域的玉对中原的需求十分重要,出自昆仑山的和阗,由商朝开始已经大批输入。
但丝绸在中国文化也有极高重要性。史记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直到汉朝时,诸侯朝见皇帝还要献玉和币,表示臣服。帛同币是丝绸;献丝绸也有臣服之义,“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便是一例,丝绸既然重要,织的人要有些身份,所以常有公主织布的故事:
"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至大费,佐舜调驯鸟兽"
"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遇到一神童,自称是白帝之子"
春秋汉朝还有贵妇人纺织的事情:
左传“文伯退朝,朝敬姜,敬姜方績。。。詩曰:「婦元公事,休其蠶織。」言婦人以織績
為公事者也。休之非禮”
史记“薄姬輸織室。。。漢王入織室,見薄姬有色,詔內宮”
汉书“汉景帝:“朕亲耕,后亲蚕,以给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
这不只是鼓励勤俭,还有宗教礼节意义。西方也有同类的故事,但已经变形,睡美人故事中,公主不能碰纺锤,否则有生命危险;又有村女得妖怪帮助纺稻草成金嫁国王事。
上面提到女修织布时吞蛋怀孕,此外另有公主吞蛋故事
"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謚隘。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
行浴,吞蛋,是玄鸟族的生殖崇拜仪式,但仪式不会令简狄女修怀孕,受孕是因为有男子来参加仪式,同女子野合。这些古老的仪式,在周朝汉朝时已经遗忘了,但剩下少许线索:
牛郎织女故事,晋朝成书,但是远古之事,周汉诗已有提到;仙女来瑶池洗澡,不是因为身体肮脏,而是举行求子仪式;织女天帝之女,也就是公主织布;牛郎同金牛,被赶出天庭,不是因为他们思凡,而是因为母系社会制度,男子成年必须离开,以免与同族女子乱伦,只有每年一次的机会参加他族仪式同女子交配;织女不听话,仪式完后不回山上去织布,跟了牛郎回家,要天帝派天兵天将去追,但天帝王母并不处罚牛郎,因为他去瑶池是应当的,而且以后还是能一年去相会一次。这故事有后人加了很多以后才有的浪漫情节,如牛郎变成孝子董永好心得好报,天降喜鹊让有情人会合(即天降玄鸟生殖仪式)等,但其原型既不浪漫也不荒唐。
传说又有几件公主失踪故事,也有跟桑扯在一起:
"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為洛水之神"
"赤帝女,学道得仙,居南阳愕山桑树上。正月一日,衔柴作巢,至十五日成,或作白鹊,或作女人。赤帝见之悲恸,诱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
"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精魂依草"
诸故事共同点是帝女死后复活,有了某种同自然有关的浪漫功能,因为她们都是生殖女神。桑是生命树,又同织女故事拉上了关系;西亚也有生命树,但是棕榈,有火鸟(凤凰)在生命树上复活故事,又像帝女化精卫白鹊.少女淹死或同河伯娶婦有關。
"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
伏羲女娲洪水故事其实是海啸,整族人都冲走了剩下两个;精卫故事也是海啸冲走女娃族,生存者投奔鸟族,举行投石入海的仪式纪念死者。精卫填海不屈精神等浪漫想法又是后人加的。
传说中的扶桑树,原是一种棕榈;棕榈有干无枝,叶子长在干顶,所以有扶桑无枝之说。《梁书
·
诸夷传》记载,公元499年慧深和尚从扶桑国来到中国荆州。他说,中国的东面有一个很远的国家盛产扶桑木。扶桑木的叶子像梧桐,初生如竹笋;扶桑皮可以织布;由此推测,我国先民也用过扶桑织布; 后来先民由海边迁向内陆无棕榈可用,代以麻同桑丝,保留桑之名,并思之为生命树,太阳树: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即天干以十日为一旬的原始历法。<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这其实是一年有十二月的历法。常曦生月即是月神常娥。
蚕桑之人神,东汉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见《后汉书·礼仪志》; 这两位蚕桑神,又同织女/帝女桑/公主逃走有关
"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尘而去,径至父。……(父)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走告其父。后经数曰,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
"上古时,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从耳中取出一虫,育于盘中,后变成龙犬,高辛帝赐名龙期,号称盘瓠。其时犬戎兴兵来犯,帝下诏求贤,提出:能斩番王头者以三公主嫁他为妻。龙犬揭榜后即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高辛帝。高辛帝因他是犬而想悔婚。盘瓠作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昼夜可变成人。”盘瓠入钟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见他身已成人形,但头未变。于是盘瓠与公主结婚"
菀窳盘瓠,音相近,皇后耳中取出一虫,又像是同蚕有关;似是同一公主出走故事变形成二,共同点是兽图腾族人有功劳,要娶公主,起初遭挫折,但最后克服困难一起出走。
很多传说说提到空桑/穷桑: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
“榆罔(炎帝)居空桑......帝所居也”."封禅泰山,又居空桑”
"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
"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徙都曲阜。"
"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
"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伊尹生于空桑其母化为空桑"
"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
"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
"羿有穷氏,未闻其姓,其先帝喾.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
"孔子生于空桑"
这地名到底什么意思?再看:
"黄帝自穷桑徙曲阜。穷桑在鲁城之北"
"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黄帝族名有熊,应来自北方寒冷地区;后羿善射,也较可能来自西伯利亚猎手族;所以空桑/穷桑应是寒冷无桑之地,空/穷即无/尽头之意。轩辕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即吞尾蛇形象。
6。老子不玄
“众妙之门” – 老子
传说中多次提到玄字:
"颛顼黑灵玄冥(北方帝)"
"高阳乃命(禹于)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玄王为契,佐禹治水,受封大国"
《老子》“谷神不死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在地根”,“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谷神”即生殖女神。玄武图案,常出现在古建筑物上,直被认为是龟蛇合体的灵物,可是据考证,它其实是蛙蛇合体,蛙象征女阴,蛇象征男根,所以“玄武”实在是男女性交的象征.鲁迅在“幸福的家庭”故事中提到江南菜“龙虎斗”是鳝鱼同蛙,即是这符号的遗存。
月宫又叫广玄宫即玄宫,所以常娥杀羿后奔月即是逃回老家玄宫;玄的本义是黑色,因为常娥族黑夜拜月亮。现在有些民族还有跳月的生殖崇拜仪式,月神是生殖神即高媒即月下老人。拜月族相信玄宫/玄女有很大的法力。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得玄女帮助,黄帝娶蠋山氏,大禹娶涂山氏九尾狐,是和同一玄女族联盟。黄帝梦见玄女得兵法,玄女人首鸟身可见该族崇鸟,即先商玄鸟族。
谈到玄就不免要講老子。易經中記述,“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考古队在甘肃西坪找到陶瓶上有尾交首人面鱼,西亚有uroboros自吞尾蛇,已见有无(头尾)相生循环不息之意,可见这些思想早于老子;他的贡献是把这些思想系统地用在政治上:政府拿了太多资源,人民就会贫困;某些人地位提高,其他人相对或绝对地会降低,所以多同少,有同无,是相连相生的。有无相生,所以有可由无产生,所以世界自动产生,无所谓来源,始终;无既然是一切的基础,我们做人做事应以无为做原则;刻意求功,会因加得减;民心朴实,容易世界太平。
有出于无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抽象思想,西亚犹太人差不多同时产生同类的抽象概念用在宗教上:别族拜树石金牛,犹太族却说神无形无名但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同老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吞尾蛇在西亚流传甚广,汉人同犹太人的抽象思维应是同源的。
为什么说上帝无名?耶和华源自ieoua,是祭司祈祷的呼声;文字发明先有子音当时还未有母音,ieoua无法写,所以神无名。由老子说的“无名,万物之始”,到万物有名神无名,到神有名,是人类知识由空洞到具体的进展,也是道家目中由混沌无知的纯洁世界到务实社会的一种退步。
7。 音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中国俗语
玄女传说外,又有素女,最多人知道的是素女经房中术,其实这也是因为她是生殖女神;素女又同音乐有关: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絃"
但搞音乐又是同一原因,为生殖丰收崇拜:
"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五弦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
在這段記載中,我們看到了五弦的琴(瑟)之功能是驅陽氣而來陰氣,使萬物可以生長."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类似。
玄女也有搞音乐;《黄帝内传》称: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
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达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苗族地区的“鼓社祭,踩鼓时象征交媾。所以鼓的起因不是战争;战鼓是后来的东西。玄女经也是房中术。
素玄丝三字相关,所以玄女素女即是丝神蚕神桑神,即黄帝妻躅山氏螺祖,她有发明养蚕之功;桑是生命树通天树,所以玄女素女都是神通广大.
古书又有讲尧传舜:
“乃作《大韶》之乐,《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这其实是讲有虞氏祭天仪式,奏韶乐九章后,部落领袖扮凤凰上台受拜;各族人穿本族图腾服饰,因此有百兽。有虞氏用琴,萧和石奏圣乐,后来较多用石和青铜的编钟;金石为开其实是说音乐。
《莊子.秋水》篇中載:「南方有鳥,其名鵷鶵(鳳凰)….非梧桐不止,非練實(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另《韓詩外傳》謂:「黃帝時鳳凰棲帝梧桐,食帝竹實].
上面谈过,梧桐扶桑相似,同是神树,所以能引来凤凰。[琴書」上說:「伏羲削桐為琴」.桓譚《新論.琴道》說「昔神農繼伏羲王天下,梧桐作琴; ] 三国时故事,蔡邕救出火中一块桐木制做了焦尾之琴;神树之木做琴才能奏圣乐
8。传贤
“江山美人” – 中国俗语
禹三过家门,生子不顾,通常看作自我牺牲,这其实误解了古代社会;母系社会中子女由族抚养,夫既无权利也无责任;禹化熊挖山泥,妻羞愧化石,裂开生子故事,是禹生于熊图腾族,加入妻族,再带子离开;这有些违反母系社会的惯例,已有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迹象。《吕氏春秋·慎大览》:“禹之裸国,裸入衣出。”
又《战国策·赵策》:“禹祖入裸国。”这里用以说明入乡随俗的必要。但这也是误会:古俗有生殖崇拜,禹裸身参加涂山族仪式,获得公主喜爱,得到领导地位.纣王有酒池肉林,男女裸身追逐说法,也是后人误会了商人的生殖崇拜仪式;周人比较务实,不大了解商人楚人的浪漫风气
传说有尧让位许由,许由洗耳的故事;尚书又有尧让位四岳,四岳荐舜故事;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许氏是姜姓一分支,四岳(共工孙)也是姜姓,其实是同一人
儒家学者常把尧舜传贤不传子讲得很理想化,但这又是误解了古代社会;母系社会,财产地位由母传女,男人只能由“嫁”女人得到;尧的领导地位得于其妻女皇,传给女儿,所以一选定舜,马上要他娶女儿娥皇女英 –
姐妹同嫁一夫,以后没有两个女婿争遗产的问题.媵妻制度周朝还是常用的禹治水得极高威望,不是女婿也能继位,但舜还是有心提拔益,选他做女婿,准备禹过后继位,不过禹子启靠父亲威名成功推翻了这个计划,开启父传子制度。
古籍有说黄帝"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就是派他的儿子青阳到东夷族去做驸马当领导.“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吴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说颛顼在少昊族长大,后来“嫁”去做北方之帝;"弃其琴瑟",大概是说有不同方式做生殖崇拜,不再用桐木琴了.
搜神记卷十六有:
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于是正岁,命方相氏帅肆傩以驱疫鬼。
似乎说颛顼派他的儿子去各地做领导,但他们很不得人心。颛顼同共工争帝位,共工撞不周山令天下大乱,似由此而起。
母系社会中的王,不过是女族主“娶”回来的一个管理人,身份是不稳定的,随时可以被取代。这些传统到了父系社会还有些遗留。最清楚的纪录在西藏古书内,说古制度,王子一成年,老王就得退位消失:
"天之子作人間之王,後又為人們目睹直接返回天宮……以上諸王大致相同,王子能騎馬時父王即逝歸天界"
这其实是一种杀老王祭天,让新王登基的宗教仪式;华夏族有同样历史,但有点不大清楚:
“天上派一黄龙来接黄帝升天,老百姓舍不得放他走,就拽着他的衣服靴子和宝剑不放,结果天命难违,黄帝还是驾着龙升天去了“
《山海经·海内经》“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初学记》:“大副之吴刀,是用出禹”。
“禹之为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阳盱请而洪灾息”
“共工氏作乱,帝命重黎杀而不尽。帝以庚寅日杀重黎,以其弟吴回代重黎,复居火正为祝融”
“炎旱七年. 汤祷桑林. 祈福于天. 翦发离爪. 自以为牲”
即是说:族主开始老或能力不足时就得死,让给年轻有力的新王。
《高丽好大王碑》。永乐□位,因遣黄龙来下迎王,王于忽本东冈黄龙负升天。欧洲有同样的杀王故事,在“金枝”一书中有详述。逢蒙杀羿也是类似。
《山海经》载:“夏后開上三嬪于天,得《九辨》與《九歌》以下”;“大乐(即天穆)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九韶》《九辨>《九歌>《九代》为同一祭天乐舞;上三嬪于天,似乎有人殉的意思;开(即启)似乎自己有上天再下”。唐李商隐诗.“上帝钧天会众灵,昔人因梦到青冥。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源自《史记》:“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秦穆公也有“游天府,闻钧天之乐,七日而苏。”
为什么有那么多昏迷几天梦见上天听音乐的事?再看山海经又有: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昏死上天然后复苏,似乎是一宗教仪式,可能由杀老王祭天让新王登基仪式衍出;老王不想死,所以复苏做自己的继承人。大水泉蛇化鱼,似是讲崇蛇族避洪水,同鱼族融合.《淮南子坠形训》称:"后稷垄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间。”又是同类事。
看了上天的音乐,又看希腊同中国都有的上天盗火的故事:
“商伯本是天上火神,他将天火的火种藏在蒿绳之中,偷偷送至人间;天帝乃怒发洪水,欲以淹没人间火种,并惩罚商伯;商伯在众人帮助下建成高台,自己一日在高台上护守火种;待洪水退去,民众发现商伯已饿死,而火种犹存;后人遂名此土台为火神台,而附近一带则称之为商丘”
又有寒食故事,通常误为介子推事,其实起于上天取火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一天,各家不得生火,需等日暮后由宫中传出“天火”,方可再生火,这又同颛顼分天地有关:颛顼天族有神火拜天,他族不准自有天火,要自天族那里取得,其实也是臣服之意;分天地的工作由火正重黎负责,因为是分天火地火。当时刀耕火种,把火保存不灭,在快播种的时节拿出来分配给各族烧草木成灰作下一季庄稼的肥料,是一件重要的工作.火正还有看星辨季节的责任.重黎的后代羲和,昆吾都是天文历法专才.
商伯即閼伯:“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爲商星。遷實沈于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是陶唐氏的火正.
纳西族东巴经有黑白大战故事,讲董沈二族,董即重即重黎,为高辛氏火正,沈即实沈,所以即高辛二子不和事;尧族有陶唐之名,继承人舜称有虞氏,同唐叔虞又有关,大夏在晋南陶寺遗迹一带,也符合;但又有尧姓伊出自有莘氏的说法;总之古代族谱很混乱,因为父传子同母传女混杂,所以周朝还有姓同氏的分别,姓有女字旁,就是因为以前是母系的承传。古姓多女字旁如姜,姬(周族),姚(舜族),姒(禹族),也是同一原因。
9. 通天地
“苍壁祭天,黄琮礼地”-周礼
80年代发现红山遗迹差不多时候,考古团也在江南太湖一带发现更多,更大规模的新石器时代古墓,称为良渚文化.下图是出土的大型琮王,刻有良渚特有的神人图案.和鸟纹。大约四千年前良渚文化消失不知去向,极可能是因洪水被逼西迁.由东夷地区西去投奔尧族的舜就可能是其中一部分。良渚神人戴羽冠,正是以前说过的有虞氏鸟族族主装饰;而这又同刑天有关,因为同是以乳为目以脐为口。
《左传》有:“郑子臧好聚鹬冠,郑文公恶之,使盗杀之”因为这羽冠是王者才能带的;好聚鹬冠显示太大野心惹来杀身之祸。.皇字就是王者带羽冠,古字为羽在王上。有趣的是帝字源于束捆麦秆;欧洲现在还有收麦仪式,把田里最后一束麦绑起来做庆祝丰收拜的神像(意思是割麦时谷神会躲避,收割完时躲在最后一束里).周时楚国必须进贡包茅用以缩酒,包茅原是用来束神像的,酒倒在神身让茅草吸收象征神喝酒;后来简化,铺茅在地洒酒;由此可见皇帝两字来源不同,一来自猎鸟族,一来自农业族。
琮的结构,外方内圆,中间有孔上下通,似有通天地之意.良渚神人同商朝普遍的陶餮纹似乎有关.神人像有四只眼睛,可能也就是周朝傩礼中提到驱鬼的“四目方相”。这神人图又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多种不同的良渚玉器上。良渚遗迹又大量出土玉壁,但通常没琮那么精美,
周朝对玉的说法含糊,表示务实的统治阶级已经把许多旧的思维遗忘了,只剩下些意义朦胧的仪式和礼器。比如孔子说玉有十一德,管子云玉有九德,东汉许慎在《说文》中举玉之五德:“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这其实都是因为当时的人已经不明白玉为什么那么重要,就自己想象了一套出来。又如《韩非子·外储》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也,’非有一足也。”但商代的鼎常有夔龙纹,分明是一足的。
夔的事情左传有“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餍,忿纇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就是后羿杀封稀冯夷夺玄妻的事。夔一足,是因为他是猪龙(有时说是牛首蛇身),同伏羲女娲一样用尾站立。孔子不信怪,不理解图腾神话等概念,说了些自圆其说的话,反而是荒唐的。玄妻有仍氏,应即是玄鸟生商的有戎氏。“有戎方疆(强)”是个老牌大族。左传又有提到后羿的手下寒促杀夏相,相妻逃回娘家有仍氏生少康,后来得有虞氏帮助复国。这件事同玄妻杀羿逃回娘家又有点像又不同,不容易判断原来是否同一件事。
10。走出非洲
“条条大路通罗马” – 欧洲俗语
汉人从哪里来?基因研究显示全世界人口都源自非洲;大约六万年前走出,五万年前早已到达澳大利亚,到中国已经很迟。
从非洲来中国有三条路;打鱼为生的沿海经印度东南亚来东岸,打猎为生的,先由西亚北上去了东欧哈萨克的大草原,再跟着兽群由西伯利亚来东北,有些一直去了美洲。游牧为生的赶着畜群,由山谷到山谷,绿洲到绿洲,经河西走廊来西北,不过这难度较大,是较后的事。
西北,东北和海边都有七八千年前的遗址;还有更老更原始的吗?应该是有的,但一万多年前气候转暖冰川融化海水升高,海边的旧遗址淹没了;最早的先民应是海路来的,再沿海向北,顺黄河长江向西迁移;向北的会遇见打猎族,向西的遇见游牧族,形成更多种的文化。山东河北一带的夷人,即是“大弓”人,应该是西伯利亚蒙古来的猎人族,夷羿即是其一。羌姜字以羊为头,可见羌人姜姓源自牧羊族。
族的融合有时是和平的,也有时经过战争。《韩非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余,故民不争。”是更原始的情形.那时人少自然资源充分,一个地方的野兽少了,土地不肥沃了,就迁移去另一个地方.后来人口增加,空地剩下不多,才需要各自保护地盘.仰韶红山良渚的遗迹都是没有城墙碉堡的,要到龙山陶寺时代才有.陶寺的幕葬,尊卑有序阶级分明,但因为当时的历史资料贫乏.无法证实陶寺是否就是尧族陶唐氏.稍后的二里头遗迹,相当是夏代,至今也无法弄清是否夏都.基本上由黄帝到商初都是传说比历史多.
比如,自古称普通百姓为黎民,源自蚩尤九黎族,又称苗民。苗族有故事,黄龙公,赤龙公,黄龙公的妹妹垂耳妖婆和雷公之子雷老五攻苗民杀格蚩尤老,与汉文古籍关于涿鹿之战的记载基本一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使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但这些巫术故事神话,同历史材料相去甚远.
苗和黎都同农业有关,他们是神农氏留在中原的后代;黄帝族同炎帝族也是,但早时顺黄河渭河西迁,一部分进入山区牧羊,成为羌人;一部分在山谷以农为主,成为氐人;姜姓炎帝族姬性黄帝族由此出,东向回中原;传到颛顼分天地,九黎之一拜天,其余八族由火正重黎带领,只能拜地,即是祝融八族;共工氏不服,重黎攻之不利被杀,天下大乱,形成共工撞倒天柱不周山故事,祝融八族向南逃亡,后成为楚人苗人等;北方后来有尧舜禹收拾残局,重建部落连盟
西藏史书称东方人为夏,显示夏人离西藏青海不远;商人用大批和田玉,也表示同新疆交流日久,极可能夏人西来已知道新疆有美玉,商人继续;黄帝的遗迹多数在西北;伏羲黄帝出自华胥氏;华胥应同华山有关;黄土造人传说显示先民回忆自己源自黄土高原;禹族的白石化人的传说,也许表示他们是白种不是黄种。治水故事有讲禹把一个兴水灾的长毛怪物用铁链锁住压在一座山下,即是孙悟空故事的原型;孙悟空也是石头化的,同涂山氏化石裂开生启同类。
禹族黄帝族由西北迁来,但舜应是由东方西迁的,时间方向同良渚先民逃避洪水符合;考古遗迹中可以看出陶鼎起自东方,但后来为中原各族采用为拜神重器;丝绸也是由东去西的;用玉的制度东方讲究,西方简单,也是由东方去中原的。
颛顼同尧之间有个历史缺环,原因是同共工氏战争加上洪水;书上说中间有个帝皓(喾),是很不可靠的;帝皓的事绩都飘渺,如曦和生十日常曦生十二月,可见他的传说其实比颛顼黄帝更早,但是姜塬简狄无夫生子稷契,是天帝之子,所以帝皓变成稷契尧的爸爸早一代,填了空,其实还是空,这缺环正是禹族由西,舜族由东,跟中原尧族融合的时代,但史料空白,以致华族来源很多不清楚。
11。四海之内
“世人都是兄弟” - 耶稣
明清时代外国传教士到来中国,很快就注意到中国某些传说同圣经中片断类似。几百年来很多作者,包括最近的苏三女士,有研究这个问题,把圣经中人物同中国传说人物连起来,但这样的结果通常很牵强。其实两边的资料都只是朦胧的回忆,所以具体细节是很难配合的,值得比较的是故事的大纲和思维。比如
列子,张湛注:“传记曰:伊尹母居伊水之上,既孕,梦有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无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空桑。”
这同创世记中罗德带妻子女儿逃离天火焚城,妻子回头看火,化为盐柱的故事非常相像。同类的故事也能在韩国,日本等地找到,在中国各地也有很多版本,可见这是个非常古老的传说,经历了长期的转述改变。但如果硬把罗德和伊尹的爸爸连起来,结果就不像话了。
中西比较容易看出的相同点有
1。神用土造人:这反映了农业社会注重土地,人出自土,死后土葬回归泥中
2。兄妹成婚:华夏族祖先伏羲女娲是兄妹,犹太族祖先夏娃出自亚当肋骨,既是两人同体,其实同兄妹是一个意思,原罪就是兄妹性交。(女娲发音同夏娃,诺亚都接近,可能原是同一名字;亚当发音接近舜族祖先名握登,炎帝族祖先安登,也可能是同一名字)
3。洪水毁灭世界,一对夫妻重造人类:希腊洪水故事中夫妻在河边丢石头快速变人,同女娲用藤枝挥泥水快速造人,十分相像。
4。崇蛇:圣经中上帝因蛇引人犯罪,咒它一生爬地;值得问的是:以前蛇如何移动?伏羲女娲交尾站立,可见华夏族崇眼镜蛇;犹太族古代也是以眼镜蛇为图腾,但后来迁去没有眼镜蛇的地方,接受了其他的宗教,只剩下朦胧的回忆,以前的蛇会站现在只会爬,是因为它引人性交。
西藏传说有供给更多资料;比如以下金城公主争子故事:
“那囊妃随后赶来,霍地揪住公主怀中的孩子就抢,嚷着:“你这汉女人,孩子是我生的,你争什么?”襁褓中的婴儿哇一声哭了。公主怕扯坏了孩子,松了手”
同所罗门王判争子案相同
传说公元640年藏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命大相禄东赞来长安求婚。唐太宗李世民答应嫁宗室女文成公主,但许嫁之前曾五难婚使,其中一“难”是要他将丝线通过九曲珍珠从另一端引出。禄东赞涂蜜于线用蚂蚁牵引过了这一关
但汉朝小说已有
“孔子去卫适陈,途中见二女采桑。子曰:“南枝窈窕北枝长。”答曰:“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夫子至陈,大夫发兵围之,令穿九曲珠乃释其厄。夫子不能,使回赐返问之。其家谬言女外出,以一瓜献二子。子贡曰:“瓜,子在内也。”女乃出语曰:“用蜜涂珠,丝将系蚁。蚁将系丝,如不肯过,用烟熏之”
妙的是希腊神话有同类故事,主角是大匠daedalus引线穿海螺;可见故事非常古老;另有禄东赞喝醉,用预先准备好的绳子引路回家,是希腊提修士杀牛怪后出迷宫故事另一型
daedalus又有同子icarus用腊做翅膀飞走逃命,但icarus飞太高太近太阳,所以翅膀熔化掉进海里淹死;这其实同夸夫追日,太近干死,是同一故事。由各故事可见东西方先民关系密切
由此猜想,华人犹太人同出于一族,原来在印度居住,后代分向东西方迁移,建立了不同的宗教文化,只有片断传说保留在古老文献中。中国的古文化以农桑为基础,又有独特的玉文化。在西方的希腊人和犹太人,同打猎族游牧族关系较多,也发展了他们独特的宗教和思想。天下一家,我们只能见到一麟半爪如规矩天圆地方。
把历史真实地重新恢复,要靠科学的思维,结合考古,史料和传说,找出一个附合当时客观情境和古人生活方式的解释。很多工作有待努力。
引用回复 TO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