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怪”李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7:06:08

李敖在台湾学术界和文坛是个风云人物,海外也负有盛名。由于某种原因,大陆人对他很觉陌生。改革开放后才知道台湾有李敖其人,早几年李敖在凤凰台开设讲座,国人对他渐趋了解,因其作派另类,对其褒贬不一。海外人士对李熬褒奖有加,说台湾二千万人口,全岛只有李敖一人而已!现在如此,将来在历史上更是如此。这是中外正义人士一致看法,从这颇多溢美之词可以看出李敖的影响力。
本人对李敖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因国内还没有出版他的著作,更很少有论述李敖的论著,故本篇文章对李敖的介绍,均采用台湾与海外文化界的著述,只作介绍,不作评论,读者看后自行品评。
“文化太保”
台湾素有文坛“两怪”之说,一个是柏杨,一个就是李敖。
初次见李敖给人的印象是:狂妄、很不谦虚。但李敖的影响力部分也来自他的“很不谦虚”。他说:“1962年开始的中西文化论战,是我从事这种努力(指全盘西化论——笔者)的一个起点,我觉得我做的还差强人意。因为我的文字技巧、方法训练、材料运用比董寿慈、吴稚晖、陈序经、胡适(著名文化学者)等人来得成功。这个结论说来很不谦虚,可是我还是这样说了。”这是典型的李敖语言。
李敖最出名的绰号是“文化太保”,是他的文化论敌在1962年那场火药味十足的文化论战中“封”他的,这个绰号李敖似乎并不十分反感。
对“文化太保”一词,台湾《世界评论》曾这样描述:“最近有一个新名词叫做‘文化太保’,是由于极少数知识青年的行为影响而产生的。‘太保’二字我们厌闻已久,一旦把它和知识青年联在一起,冠以‘文化’字样,更使人视之痛心。可是这个新名词在中国知识分子之间流传极速,而且为其中绝大部分人所承认,这是值得正视的事……台湾近几年来社会风气不好,有些青年不务正业,横行于市井之间,不承认礼貌和秩序,一言不合,拔刀相见。问题之严重,众所周知。……如果把类似的作风加在知识青年——尤其是好读书而有才华的知识青年的‘如刀之笔’上,其弊害将不止百倍千倍!”
“太保”原为中国古代最高官爵“三公”之一:太师、太傅、太保。水浒英雄戴宗绰号为“神行太保”,日本黑社会有“十三太保”。虽然我们不能确知“太保”之涵意,但由上可领会,“文化太保”意指在文坛上横冲直撞,不尊重耋宿和“文坛”秩序的“好读书而有才华的青年”。这个释义李敖当之无愧。
李敖在他的名作《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一文中,一气列举了近三百年四十余位中国文化的“罪人”、“病人”、“蒙古医生”,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如:熊十力、梁漱溟、钱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陶希圣、陈立夫、张君励、梁启超,以及明清两代的李王粲、康熙皇帝、辜鸿铭、张之洞、纪晓岚、孙家鼎、梁章钜等人,一竹篙打翻一船人,可见李敖之“狂妄自大”,世所罕见。
人见人怕的《文星》
李敖于1935年4月25日出生在北国哈尔滨。据李敖《思亲血泪记》中说他有四姐两妹一弟。大姐、大姐夫是医生;二姐、二姐夫是工程师,都在大陆,1983年赴港与家人团聚。
李敖父1920年毕业于北大国文系。李敖两岁时举家遣往北京,七岁入北京新鲜胡同小学。12岁在《好国民》杂志发表处女作《妄心》、《人类的冷藏》等文。1948年进北京四中读初中,旋即移居台湾。在台读到高中时以课程枯燥乏味为由,修学在家自习,博览群书。19岁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系,翌年退学又重新再考入台大历史系,毕业后入台大历史研究所。在《文星》杂志上发表《老年人和棒子》,引起学术界的瞩目和好评。
1962年(27岁)在《文星》发表了《播种者胡适》以及《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两文,“愤青”李敖的真面目显露了,声讨李敖的文章铺天盖地,遂有其后的中西文化大论战,李敖名声大噪,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文星》在台湾本是不起眼的小杂志,销路无几。出版商独居慧眼,挖掘出年仅27岁的李敖做主编,立马销路大增。李敖也利用《文星》挥舞“笔杆”四处出击,无论党政要员、知名学者,只要瞧不顺眼,便指名道姓评说。当时有一句人见人怕的口号:“送他上《文星》!”
李敖主编的《文星》在台湾文坛横行四年,于1965年被封。其后李敖两次入狱达6年之久,封笔十余年。出狱后创办《千秋评论》、《万岁评论》。
李敖做过土木包工,卖过大碗面。据李敖介绍,卖大碗面是个“婉而谑兮”的“绝招”,这绝招的可怕,乃是给死爱面子的中国人反击一个“变得底贱的缺德方法。(这意思大抵有点象北京大学研究生在人代会上给代表们擦皮鞋)
李敖著作多得无可计数,恐怕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仅笔者所知,李敖全集二十四册,《千秋评论》七十余册,至少有二千万字以上。他精力过人,经常凌晨两点钟起床,一直写作到很晚。笔头极快,一个月出两本书。他的书随出随禁,书到令到,和警察总署在比赛长跑,被台湾人戏称为“健康运动之一”。近年他的政论文章,基本都在查禁之列。由于写得快,也有漏网之鱼流传到坊间,出版商争相出版,查禁虽严,效果却值得怀疑。
骂经《何典》
不可否认,李敖的文笔流畅、幽默、泼辣、风趣,文章言之有物,令人耳目一新。连李敖的文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述先也赞他是个“鬼才”,评论说:“不能否认,李敖君的文章的确写得好,这次双方参战的人士就没有一个超得过他的。”李敖也颇以文雄自傲。只有和李敖“血战到底”最后对薄公堂的胡秋源不买李敖的账,说他的文章是一种“混合的模仿”,这是骂李敖的文风来自骂典《何经》。据这位撰写了《一百三十年来中国思想史纲》而闻名于世的胡秋源教授介绍:李敖的私淑(并未授业敬其学术尊之为师)老师是国民党元老吴稚晖,而李敖和吴稚晖共同的老师即《何典》。
《何典》是何物?一部骂经,与《嫖经》同为明末清初两大怪书。经吴稚晖提倡,便有人标点出版,名流题词作画,鲁迅、林语堂等似亦为之序跋。据说毛泽东曾把这部书推荐给毛岸英看。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何典》,并附有相当详细的注释,是目前最好最完善的本子。
《何典》是清人张南庄撰,此书善用俚言土语,极土极村的字眼全不避忌,看的人不觉蠢俗讨厌,反觉别有风趣,如“肉面对肉面的睡在一处”是句极土之句子。全书无一句不是荒荒唐唐乱说鬼,却又无一句不是痛痛切切说人情世故。《何典》是一种愤世嫉俗的传统。胡秋源说李敖是看到这部书而得灵感,断定李敖主义即“何典主义”。但有一点胡教授讲得很对,即二者都“愤世嫉俗”,不过李敖“是将活的人间相都看作死的鬼画符和鬼打墙”;而《何典》则是“在死的鬼画符和鬼打墙中展示活的人间相”。(鲁迅:《何典》题记)刘述先夸李敖有几分“鬼才”,也源于《何典》鬼话而揶揄之意。诸君有时间不妨翻看一下鬼书《何典》和李敖的《鬼书》,必然是一种愜意的消遣。
“大美人和臭僵尸”
李敖认为他的文化观的性质虽然很庞杂,但其基调是“热烈地宣传西方现代思想,不留情地批判中国传统思想。”他把他的中西文化观归结为“十三条纲领”。(如果能称为“纲领”的话)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死的文化;
二、死去的文化至多只适合死去的时代;
三、死去的文化中纵有一两个活细胞(所谓固有文化的“优点”)也对活生生的文化不能移植;
四、就好象一座又笨又旧的大挂钟,纵使其中有一两个齿轮没有长锈,可是对于我们新式小巧的手表是毫无用处;
五、所以我们不要它!
六、洋鬼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好奇和骗人以外,只是一种学术研究;
七、传统文化中根本没有“科学”和“民主”;
八、(略)
九、世界上第一流的讲科学与民主的强国,从来不搬弄什么五千年固有文化;
十、我们老老实实地跟在强国屁股后面学就是了,背着这个传统的大棺材干什么?
十一、我们要追求西方活泼泼的大美人,,不要抱着东方冷冰冰的臭僵尸;
十二、所谓什么“国情不同”的借口,纯粹是一派胡言,所谓什么“超越前进”、“融合中西文化的长处”等等,完全是不要脸的夸大狂;
十三、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快快抛弃传统的死文化,快快按部就班地学习西方的现代文化。
转载自《博客日报》作者: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