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增减持风向抄底逃顶 产业资本寻避税思路下新机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2:06:42

看增减持风向抄底逃顶 产业资本寻避税思路下新机会

www.eastmoney.com2010年12月05日 10:40赵笛每日经济新闻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产业资本在A股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对大盘,还是对个股而言。

  《每日经济新闻》统计发现,每一次产业资本大举减持或增持所形成的合力,往往引来股市的见顶或见底。若能够掌握此规律,将有助于把握市场大势。

  • 揭秘最佳电子商务平台 秘闻!行情近期可能发现大逆转
  • 机构资金流向已发生巨变! 主力资金正密谋全新布局!

  而对于个股而言,传统意义上的增、减持所带来的利好和利空仍然存在。但随着个人限售股被纳入个人所得税缴纳的范畴,限售股股东的种种避税行为,往往隐藏了更深的含义。看似凶猛的减持背后,也暗藏着投资机会。

  大盘篇

  产业资本“绑架”A股指数要看减持“脸色”

  资本市场的“羊群效应”无处不在。

  虽然,单一产业资本的增减持数额并不会太多,然而就如同头羊在羊群中所起到的引导作用,散乱的羊群总是会不假思索地跟着头羊左冲右撞,产业资本通过其增减持行为,在心理层面左右着大盘的涨跌。

  增持的利好效应

  一般来说,产业资本的增持往往出于以下考虑。

  一是为了稳定股价保增发。这种情况在熊市中比较常见。在公司公布了增发方案,但尚未实施增发的情况下,股价的连续下跌已令增发价告破,公司大股东被迫出面增持来维护股价。当然,在牛市中,产业资本进行增持也未尝不可,只要有维护股价的动机就行。

  二是因为产业资本的确认为当前股价过低,于是入场进行财务投资。2008年大熊市的中后期,不少产业资本进场增持;而到了2009年,这类产业资本又主动退出,完成一次“高抛低吸”。

  华泰联合证券统计显示,增减持往往能够给个股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影响。

  增持方面,从时间上看,增持公告发布后,相关个股的超额收益明显。超额收益在公告后第一天达到最大,之后日均超额收益逐渐减小,但一直到公告后第30个交易日仍然能获得超额收益。日均超额收益大于0.5%的时间段为公告前后3个交易日。

  从行业的角度看,超额收益最大的3个行业是:机械设备、信息服务和采掘业,日均超额收益超过1%,并且获得超额收益的比例也都超过60%,其中信息服务业能获得超额收益的比例超过80%。

  从牛熊市看,熊市下,超额收益最大,获得超额收益的比例也比较大;而牛市下,超额收益和获得超额收益的比例都比较小。

  从流通的角度看,市值规模小的股票超额收益大,获得超额收益的比例也比较大;

  从增持方的种类看,高管增持的超额收益最显著,获得超额收益的比例也比较高;其次是个人股东增持;公司增持获得的超额收益相对较小。

  增持波峰后一个月见底

  《每日经济新闻》发现,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增持行为除能够对个股产生利好外,其出现的合力,往往能对大盘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据兴业证券数据统计,2008年以来,A股市场按月计算的增持波峰主要是3个时期。

  第一个波峰出现在2008年5月~2009年1月期间,增持总数从前一个月的4亿元猛增至13.7亿元,随后逐步递增,并于2008年9月达到单月增持顶峰30.4亿元,此后便逐渐减少。从大盘的走势看,此期间正好位于熊市中期、末期以及牛市初期。很明显,增持开始放量的时间与大盘见顶时间,尚有较远的距离。而作为增持波峰的9月份,距离见底的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只相差1个月,随后股市展开了大熊市后的大反弹。

  第二个波峰出现在2009年4月。增持金额从2009年3月份的不到10亿元,猛增至4月份的46.4亿元,随后又跌回10亿元。从大盘的走势来看,2009年4月底大盘出现了一波急速调整。不排除,前期并未抄底的产业资本此时进场。随后,沪指又上涨了逾40%。

  第三个波峰是2010年5月,产业资本当月增持量升至15.8亿元,而随后的7月份增持金额为11.7亿元。这也是2009年11月份以来,产业资本增持金额仅有的两次超过10亿元的月份。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7月2日的2319点刚好是一波调整的低点,随后股市的涨幅超过30%。

  从上述3个时间段反映的情况看,《每日经济新闻》总结出通过整个A股市场的增持金额,来判断股市底部的两大规律。

  首先,产业资本的增持与大盘的底部存在某种关联,只不过大盘见底的时间相对产业资本的增持往往滞后。一方面,增持需要有一个累加效应,另一方面,市场也需要有一个反应的时间段。当股市出现连续下跌后,市场开始出现增持声音时,这往往还未到抄底的最佳时机。

  其次,当产业资本的增持金额突然出现猛增,随后便逐渐回落时,其增持猛增的次月,股市见底的几率很大。股市有句谚语是“量在价先”,确认了增持的波峰,股市也就见底了。

  减持限售流通股利空大

  作为公司经营决策的参与者,上市公司的股东,特别是大股东,以及上市公司的高管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公司所有重要信息。正是由于这种消息上的不对称,股东和高管在二级市场的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对公司股票估值的认识,或者透露未来盈利和发展的预期。

  与增持相比,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个股的减持行为,其目的或许单纯许多。产业资本认为股价已经过高地反映了实际价值,便会有减持的冲动。华泰联合证券的统计显示,减持公告对二级市场股价来说,是不小的利空。

  从时间上看,个股减持公告的前两天,股价通常便开始大幅下跌,大部分股票跑不赢沪深300指数。公告后第一天,下跌幅度最大;之后状况逐渐好转,但一直到公告后的30个交易日,仍然不会有超额收益。

  根据减持股票的性质,股东减持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股东或高管减持可自由流通的普通股份,对股价影响较小;减持已过禁售期的限售流通股,则对市场利空影响比较大,且利空出现的时间也较早,在公告前2个交易日股价就开始大幅下跌,而减持普通股份的股价要等到公告发布之后才开始下跌。

  减持现波峰顶部已至

  与通过增持的合力能够判断大盘底部相类似,减持的合力同样能够判断顶部。

  据兴业证券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至今,按月度计算,产业资本减持金额大于100亿元的时候共有4次,而这4次均与股市的顶部相吻合。

  第一次是2007年5月,当月减持金额达到106.4亿元。减去增持0.7亿元,当月净减持高达105.69亿元。而就在当月底,出现了著名的“5?30”行情,4个交易日股指暴跌逾15%。

  第二次是2007年9月,当月减持金额达108.6亿元,净减持106.1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半个月后的2007年10月16日,股市见顶6124点。随后30个交易日下跌约21%。

  第三次是2007年12月,当月减持金额为107.8亿元,净减持102.74亿元。同样是在半个月后的2008年1月14日,股市出现了6124以来的第二个顶部。随后股市正式展开了漫漫熊途,跌幅高达70%。

  第四次是2009年11月,当月减持金额为123.4亿元,净减持金额为116.37亿元。就在当月的24日,股市出现了3478点以来的第二个顶部。随后股市震荡下跌,跌幅达26%。

  第五次在2010年10月,当月减持金额为113.9亿元,净减持111.83亿元。半个月后的11月11日,股市见顶3186点。随后便是一波大幅跳水,至今跌幅近10%。

  从上述减持情况看,《每日经济新闻》总结出通过A股市场所有股东减持量来判断股市顶部的三大规律。

  一是减持金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往往与顶部相呼应。从以往的经验看,100亿元的减持量在A股市场并不多见,完全可以用“极端”来形容。

  二是与增持的顶峰往往领先见底日一个多月不同,减持波峰的出现,往往预示股价已经见顶,乐观的情况是,最多在推迟半个月的时间见顶。

  三是减持金额突然快速跳上100亿元,往往预示着大顶将至。比如,2007年11月,减持金额为67.1亿元,12月却猛增至107.8亿元,增幅达60.7%;2009年10月,减持金额74.2亿元,2009年11月减持金额暴增至123.4亿元,增幅达66.3%。

  也就是说,日后再遇见上述3种减持金额过百亿的情况,投资者不能恋战。

  个股篇

  避税催生投资新思路

  传统意义上,减持是绝对的利空,是股东和高管对上市公司股价的一种消极认识。

  但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也有可能是唐僧。同样,大幅减持的个股不一定就是真有资金出逃,也有可能是为了低位避税。

  今年1月1日开始,个人转让限售股即开始征税,不少“大小非”已打起了合理避税的主意。在这种情况下,合理避税式的减持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金出逃,反而成为了一种选股思路。

  创业板减持潮袭来不跌反涨

  去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上市。一年后这类股票的不少原始股东,如战略投资者、创投公司、高管等所持有的股票将面临解禁。在高市盈率、高市净率、高回报的背景下,创业板迎来大规模的减持是市场共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解禁前夜走势趋弱的创业板个股,竟然在解禁来袭后股价大涨。

  值得注意的是,有机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有不下4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辞去原职,其中不乏企业创始人,占创业板全部近2000高管的约2%。由于这其中多数人持有公司股份,其真实目的多半可以归结于能在离职6个月后方便地大举减持。

  实际上,据统计显示,11月份,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中,共有14家企业发布减持公告,涉及18位股东的27次减持行为。而从大宗交易来看,首批28只创业板股票中,有18只股票在11月份登上过大宗交易的平台,分104次遭限售股减持,力度不可谓不强。

  那么,为何面对汹涌的减持,这些股票还能够大幅上涨?

  避税催生“减持移民”

  通过详细核对创业板的大宗交易数据,《每日经济新闻》发现,11月份创业板股票遭遇的104次减持中,共有21次卖方营业部隶属于鹰潭市,其真实意图或许直指——避税。

  根据规定,个人所得税税金60%归中央财政,40%归地方财政。比如,江西省鹰潭市出台 《鼓励个人在鹰潭市辖区证券机构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的奖励办法》,对“转会”至此进行减持的限售股给予税收优惠。据称,在江西萍乡、景德镇等地区,也有类似的优惠政策。统计显示,截至12月2日,今年以来,大宗交易平台上,江西鹰潭的营业部共出现了146次减持,而同属江西的萍乡、景德镇两地的营业部也出现了22次和11次减持。

  此外,在西藏拉萨地区,根据当地政策,当地财政可以将个人所得税中的40%全部退给限售股股东,其条件便是将这40%中的5%捐助给西藏自治区支持西藏发展

  统计显示,今年里,ST星美金亚科技南风股份等3家公司的限售股都曾在西藏同信证券拉萨北京中路营业部进行大宗交易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限售股股东无论是从注册地还是业务上看,都鲜有与拉萨或鹰潭发生密切关系。有分析认为,这部分减持无非就是在避税目的下,进行了一场减持移民。

  由此可见,上述创业板个股在限售股解禁后出现的减持以及股价上涨,便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对于某些个股而言,减持只是为了争取避税机会。

  低位减持催生新投资机会

  此外,精明的限售股股东便想出了更绝的一招:低位减持——少缴税。

  “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更多是为了避税的考虑。”前期,《每日经济新闻》在采访友阿股份的证券事务代表龙麒时,她如是说道。

  友阿股份曾因为连绵不休的大宗交易减持,而被市场喻为史上最多“大小非”的股票之一。对此,龙麒表示,友阿股份的大量个人股东都已经与公司相伴多年,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及前景都很认可。这里出现的大宗交易大量减持,并非是因为公司本身经营有问题,而是因为今年年初开始施行的限售股征税政策。

  在这种思路下,限售股股东在低位减持,将持有的股份“洗一遍”,缴纳较少的税款后,再从二级市场买回来,便可以更大程度上地“避税”了。

  案例剖析

  相对于法人股账户监管较严,个人股东的买卖行为更加自由,利用他人账户“代持股”也很难被发现。

  《每日经济新闻》发现,这一说法虽然无法提出着实有力的证据,但仅从股价的表现看,却有迹可循。

  今年6月~8月期间,天马股份在大宗交易平台频频出现减持。据报道,公司有6位高管在两个月内套现了1.8亿元。与此同时,天马股份的股价一直在10元附近徘徊。

  进入10月份,天马股份的股价开始走强,特别是在10月7日公司发布董事会决议之后,股价更是在14个交易内上涨40%,其中两次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发现,该公告除了公布大功率风电轴承技改项目达产后,有望给公司新增年净利润7500万元以外,还有一个重大人事变动——公司任命沈高伟为公司新一任的总经理。

  有意思的是,就在此前的8月27日,沈高伟就已通过大宗交易卖出天马股份200万股,交易均价10.08元。而就在沈高伟当选总经理后不久,天马股份的股价就蹿至15元。1个月后便升任总经理的沈高伟,竟然在低位减持了!

  非常巧合的是,在大宗交易中减持天马股份的营业部为国盛证券鹰潭胜利西路营业部。

  案例分析:

  天马股份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避税减持案例。这个案例有3大看点。

  首先,天马股份在全国有不少分公司,但在江西、在鹰潭却没有分公司。其大宗交易卖方席位显示为鹰潭,极有可能是为了避税。而从买方营业部看,接货方位于4个城市的4家营业部,看不出任何关联性。

  其次,沈高伟的减持也令人无法理解。1个月后将担任总经理的他难道事先并不知情?

  另外,公司高管减持期间,正值公司的股价与上市后的底部区域重合的时候 ,6位对公司了如指掌的高管,为何会在低位减持?

  这个案例告诉投资者,若大宗交易卖方为鹰潭、拉萨等地的营业部,投资者要多留一个心眼。特别是股价正处于低位的时候,高管集体减持,可能并非是认为股价高估了。

  去年12月期间,雪莱特的董事长柴国生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共计减持公司股份约390万股,此时,雪莱特的股价刚经过11月的一波拉升。

  《每日经济新闻》发现,就在2个月后,今年2月26日,公司发布公告,公示董事长柴国生与股东李正辉的股权转让纠纷一案获得终审判决,柴国生胜诉,李正辉将所持有的雪莱特348259股返还到柴国生名下。而该消息公布后,雪莱特的股价突然出现连续3个涨停,达到13元/股,较董事长的减持价格高出了约30%。

  6月23日,董事长柴国生再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400万股,成交价11.46元/股,随后股价出现暴跌。但仅仅8个交易日后,股价便在“雪莱特中标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项目”的公告中见底,股价又一路上行。

  案例分析:

  雪莱特的案例,有两大看点。

  首先,和天马股份是公司高管减持不同,减持雪莱特的柴国生不但是公司高管,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的增减持行为比高管更具杀伤力。这就是为何在柴国生减持后,股价都有一波“挖坑”行为。

  其次,无论是股权官司还是项目中标,董事长在消息面上的优势是他人无法比拟的。表面现象就是,其减持后,利好便出现了,股价恢复上涨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尤需注意,其对股价短期利空影响十分明显,应该回避。不过,在“挖坑”之后,该股的投资机会也许就出现了,其股价超过减持价格也指日可待。

  除高管减持,个人股东在低位减持后,股价暴涨的情况同样有之。

  今年7月2日,美都控股发布公告,公司股东自然人范立欣在6月下旬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卖出5666.45万股,折合约2.3亿元。根据当时股价推算,范立欣的减持价格在4元/股左右。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就在范立欣减持半个月后,股价突然在公司发布更换公司董事、修改《公司章程》部分条款后莫名大涨,13个交易日暴涨逾70%。范立欣就这样在低位“割肉”了。

  回过头看,持有原始股比例高达5.44%的股东范立欣,其对公司经营活动已经比较了解,不太可能出现低位减持的“错误操作”。而其中的得失,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案例分析:

  美都控股案例的看点在于:首先,范立欣的减持,是在其限售股刚刚解禁后不久,当时股价并不高,限售股如此心急地大规模减持有些意外;其次,在大宗交易上接盘限售股的买方席位竟然有光大证券总部和东海证券总部,也就是说,限售股被卖给了机构投资者;再者,美都控股最后一次大宗交易是在7月8日,当时大盘和绝大多数个股已经在7月2日见底了,此时显然就是底部,限售股股东还拼命出货让人意外。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如果限售股解禁前,股价持续下跌,而限售股股东仍大举出货的话,投资者就应该引起注意。在股价明显有了上涨的态势时,限售股仍然大举减持,其动机就值得深究了。另外,营业部自营盘与公募基金不一样,其接盘大宗交易的行为或许反映了某种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