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大學的經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06:55

申請大學的經驗

紐約市布朗士科學高中的副校長張舜芳日前在一場演講中說,美國大學的入學申請相當複雜,不同的申請方式對學生被錄取與拿到獎助學金的機率有直接影響,她建議華人家長千萬不要怕麻煩,應該深入了解申請程序,不要把「這麼重要的事情丟給孩子獨自苦惱」,她說,申請大學這件大事,「必須是全家一起共同作決定」。

張舜芳也是甫於7月出版的「美國大學申請指南」一書的作者,她於18日在世界日報與麥當勞公司在紐約市法拉盛聯合主辦的「紐約州大學博覽會及系列教育講座」中說,許多新移民家庭對美國大學的認識有限,能朗朗上口的不外乎幾所長春藤學校。事實上,學生能選擇的學校遠多於此,全美有將近4000所高等學府。單以最知名的一流大學來說,也有高達100所左右,其中可能只有2、30所是華裔家長比較熟悉的。

社區大學 可當跳板

張舜芳指出,由於美國高等教育的花費實在太昂貴,現在美國一股流行的趨勢,便是先讓孩子到社區大學就讀兩年,再轉入一般公立或私立大學完成後兩年的學業。她說,「很多華裔家長忽略社區大學,以為那是功課不好的孩子才去念的學校,其實這種觀念已經逐漸改變了。」

除此之外,張舜芳表示很多知名的私立大學也時常被華裔家長忽略,特別是規模較小的文理學院。這些學校雖不屬於長春藤聯盟,但其中有些申請的競爭程度可能跟長春藤學校不相上下。她舉例,如麻州的Williams學院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排行榜上,全美排名第一的文理學院,其他如麻州的Amherst和Wellesley、加州的Pomona、賓州的Swarthmore與佛蒙特州的Middlebury等,都是相當難申請的一流學校。它們最大的特色,就是學校規模小,學生總數多半不超過4000人,學生與教授之間的關係緊密,班級的人數也相對較少。

她說,有些家長可能認為花費同樣金錢,把孩子送到大學校,每堂課程人數眾多,要尋求教授協助也時常找不到人等,他們寧願讓孩子選擇這些同等優秀的文理學院就讀。

其他如麻省理工學院、茱莉亞音樂學院與加州理工學院等專業大學,學生在入校時都已經清楚知道選擇的專業,畢業後就有充分準備從事某種專職。張舜芳特別提醒華裔家長,不要小看軍事大學,例如西點等軍校在美國的名望相當高。她說,「今年夏天,富比世雜誌還把西點軍校列為全美排名第一的大學!」除此之外,其他如海軍官校、空軍官校與海防學院(Coast Guard Academy)等,也都具有高度競爭性,其中海防學院還曾是全美最難申請進入的學校之一。

提前錄取 限制性高

對大學的種類具備一定認識,接下來便要了解大學申請程序的種類。張舜芳表示,在大學申請程序當中,最常被提到的是「提早申請」(Early Application)。這種申請方式比一般申請時間早,通常在孩子一升上12年級,申請文件便差不多該準備齊全。提早申請又分為兩種:「提前錄取」(Early Decision)與「提前行動」(Early Action)。

提前錄取:

張舜芳說,提前錄取是一種非常具有限制性的申請方式,學生只能選擇一所提前錄取的學校申請,而一旦錄取就必須要去就讀。通常在11月1日以前,學生就必須把所有申請文件送達招生辦公室,最晚12月15日會收到錄取通知。文件若遲過截止日送交,招生辦公室就不會審核文件,在這麼緊迫的時間之下,同時考量高中的輔導老師也需要時間準備推薦信函,學生通常一升上12年級就需備妥所有能自己準備的文件。好處是,以提前錄取方式申請的學生,被取機率往往是正常程序的兩倍以上,因為他們多半本身程度較好,對自己也有信心。大學當然願意優先錄取這些願意放棄其他大學、只選擇自己學校的學生。

但張舜芳提醒,基於提前錄取的高限制性,學生在選擇這種申請方式之前,務必先跟家長有全面溝通,不要因一時興起或受同儕壓力而輕易嘗試。特別是有經濟考量的家庭,很可能不適用提前錄取方案。她解釋,提前錄取只能申請一所學校,當該校決定錄取並提供財務補助方案,學生除了接受之外便無從與其他學校相互比較。假使學校只提供5000元獎助學金,不滿意也很難討價還價,因此這對有財務壓力的家庭是有相當風險的。

除了上述情況外,提早申請並被錄取的學生,也可享受提早從申請大學的壓力中解放的好處,間接鼓勵他們在12年級選修更多先修課程。「有些學生顧慮先修課程可能影響他們的總平均成績,如果提早申請被提早錄取,就能抱持更輕鬆的心情來享受學習的樂趣了。」

提前行動:

相較之下,張舜芳說家庭若有財務壓力,學生也想趕快知道錄取結果,不妨考慮申請一些提前行動的學校。這種方式跟提前錄取的申請時間是一樣的,但錄取不一定要就讀,沒有那麼強的約束力。只是提供這種選擇的學校相對不多,比較知名的有波士頓學院、喬治城大學、耶魯大學與芝加哥大學等。學生可透過這種方式早點得知錄取結果,之後還能參與正常程序繼續申請其他學校,比較哪所大學的補助條件較好,再慢慢作出最有利的決定,無非是一種百利無害的好方法。

滾動申請 儘早行動

張舜芳還介紹了許多州立大學使用的「滾動式入學申請」(Rolling Admission)。這種申請方式採取「先來先申請」的方式,一旦招收名額滿了,學校便不會再接受申請。學生在12年級開始就可以把申請文件寄出,而學校在收到申請的2-4周內就會作出決定,並寄發錄取通知。

張舜芳表示,基於財務考量,越來越多家長對州立大學感興趣,孩子若有意申請,務必盡快跟學校輔導員聯繫,提早備妥與寄出申請文件,以免學校收到過多申請,在預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就結束招生。她舉例,去年加州大學系統便發生這樣的情況,提早截止了收件日期。

延遲錄取 積極爭取

正常情況下,提早申請可提早知道被錄取與否,但有時學生既沒被錄取,也沒被拒絕,反而獲得一個「延遲錄取」(Deferred Decision)通知。張舜芳說,有時學校一時無法作出決定,會先發出延遲通知,等正常申請程序結束,才回過頭來重新挑選合適學生。

她提醒家長與學生,務必趕緊聯繫該所大學,表明自己仍強烈希望被納入考量的意願。不論是自己寫電子郵件,或請學校輔導老師致電大學,都要讓他們知道自己還是希望被以最強的候選人來作考慮。她說,如果學生不聲不響,很可能被大學以為失去興趣。同樣道理,如果以正常程序申請,收到通知被排入等候名單,學生也是同樣要積極主動的回應。張舜芳解釋,當大學再度考量延遲或等候名單上的學生,可能會審視的更加仔細,因為他們盡量不想浪費任何空缺去進行第三或第四輪的考量。同時要留意的是,申請程序進行至此,學校的獎助學金預算大抵所剩不多,它們除了看學生是否真的對學校很有興趣,也會傾向選擇比較不需要財務補助的申請者。

 

論文表現你是怎樣的人

目前仍就讀密西根大學四年級的Eva Chan(見圖),在學校主修金融數學,同時還副修經濟學與哲學。Eva說,很多家長與學生一定想知道,大學申請材料中的眾多項目,到底哪個最重要?她認為所有文件中最重要的項目就是論文,因為論文能真正表現出你是怎樣的人。

她說,許多學生可能在其他方面具有類似條件,他們念相同高中,SAT分數相差不遠,在這種情況下,論文是比較能讓他們表達出自我,也讓招生官員更能區分出不同學生特質的重要文件。學生假使不確定論文寫的夠不夠好,Eva建議,把論文請周遭的親朋好友閱讀,並詢問他們是否能判斷論文真的是你寫的,「如果他們無法分辨,那這論文或許不夠表現出真正的你,也無法讓招生官員從中更認識你這個人。」

Eva也與在座聽眾分享她對選校過程的看法,她說,有些學生採取亂槍打鳥的方式,隨便申請一些大學,看哪所大學錄取他們,便決定去就讀。「我覺得這不是申請大學該有的態度。」Eva說,高年級學生要選擇申請哪些大學,應視他們「當時」會想就讀的學校而定。她舉例,自己從小在都市裡長大,也知道大學畢業後最終還是要回到都市生活,因此她當時心想:何不選一所離家遙遠的大學,真正體驗獨自在外生活的感受?因此,距紐約遙遠的大學城密西根大學,便成為她的首選。

不過她也提醒家長與學生,其他如天氣等也是相當重要的考量因素。「你能不能忍受在寒冷的地方生活?或者你偏好溫暖的地區?」「如果要自己煮飯,你能接受嗎?」其他如選擇住在宿舍或是一般公寓,Eva認為也都是學生在申請大學之前需要慎重考量的因素。

Rain:實習經驗拓展人際關係

今年5月才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Rain Bian(見圖),在大學時嘗試了很多專業科目,最後一共選擇人類學、政治科學與西班牙語三個主修。她表示,「選主修雖然要慎重,但其中也有相當大的自由度」,最重要的是學生對該科目真的有興趣,學習起來才會較有定性。

課堂外,Rain認為實習經驗與課外活動同是很重要的學習經驗。實習主要有兩個好處,除了能幫學生拓展人際關係,也讓他們更了解學校學習的內容,與未來的職業生涯方向。而參與課外活動則是訓練團隊精神與領導能力的好機會,這些在日後應徵工作的時候都有可能派上用場。

Rain特別指出在大學中到國外學習的趨勢。她說,許多公司重視員工的文化敏感度,期望他們能跟不同族群的人都相處融洽。「如果你曾出國學習,可證明你在陌生的文化環境也能適應良好,在這方面會為自己加分。」她以自己為例,雖在大學中沒有機會體驗國外學習,但為了撰寫移民法相關的畢業論文,她主動到墨西哥作了相關的研究。目前她的工作正好需要應用西班牙語,多少得利於她的這份經歷。她說,美國是個多元化的國家,其中西語裔與亞裔是很大的兩個族群,英語之外如果還會說中文或西班牙語,會大幅提高學生未來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如果家庭經濟許可,她認為父母應鼓勵孩子這麼做。

大學申請論文有訣竅

著有「一天之內完成大學論文」(Write Your College Essay In Less Than A Day)與「大學不想讓你知道的秘密」(What Colleges Don't Tell You)等書的伊莉莎白?衛斯納-葛蘿絲(Elizabeth Wissner-Gross),是美國知名作家與教育策略專家,她曾幫助許多高中生申請理想大學,對申請程序頗有經驗,同時她也經常受邀於各教育機構與媒體演講。在10月18日世界日報與麥當勞合辦的教育系列講座中,她受邀為華人家長與學生講解撰寫大學申請論文的訣竅,並教大家如何在「一天之內完成大學論文」。

作文打動人心 為你加分

衛斯納-葛蘿斯表示,全美有這麼多所高中,每年超過2萬7000名的畢業生代表,優秀學生數都數不清,假設大家都想申請長春藤大學,競爭程度可見一斑。她說,大學在衡量學生條件時,首先看高中平均成績,看標準考試成績,通過一定門檻後,接下來就是看學生的論文夠不夠精采了。

作文在申請過程占有相當份量,讓許多學生求好心切,也感到特別困難。但衛斯納-葛蘿斯表示,寫論文其實不應該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作文的內容應該是學生很熟悉的題材,並且是他們會迫不及待想與他人分享的事情。「你覺得這件事情很有趣,招生官員讀起來也會比較『有感覺』,也更有機會對你的文章有深刻印象。」她說,當作文寫的打動人心,那就是一篇能為你加分的好文章。

聽起來很容易,到底要怎麼寫這篇文章,才能真正打動人心?衛斯納-葛蘿絲首先解釋,多數大學接受的統一申請表上,通常有五個類別的作文題目,其中她認為最適合學生發揮的類別,是描述個人經歷的「經驗論文」(experience essay)。她說:「藉由這個主題,學生可以跟招生官員述說一個很棒的故事。」但這麼多的經歷,如何濃縮成短短一篇單頁文章?衛斯納-葛蘿絲繼而表示,這其中很重要的訣竅,就是只選「一個故事」寫入文章。這一個故事最好就發生在過去幾年當中,它應該要很具代表性、很能說明學生本人的特質。

除了「經驗」之外的題目,衛斯納-葛蘿絲都不太建議學生選擇。她表示,以「人物」類別為例,學生應描寫一位對他們來說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人,但往往學生在描述這個人的過程中,會忘記這篇文章真正的目的,即讓招生官員更了解自己。他們可能花太多細節描述這位人物的事蹟,到頭來招生官員反而被這位學生筆下的人物所吸引,對學生則仍然沒有太多了解。她說,有次一位學生選擇描寫她的祖父,該篇文章寫的很棒,也的確很感人,但最後看完招生官員只想到:「老天!這位祖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對學生仍沒有太多了解。

除此之外,衛斯納-葛蘿斯表示「議題」論文(issue essay)是另一個風險偏高的題目。選擇「議題」論文的學生,通常需抒發他們對某一議題的看法,但葛蘿斯表示,很多學生因此表達過於強烈的個人觀感,反而陷自己於不利處境。「學生必須了解,招生官員通常由背景迥異的一群人組成,他們有些或許同意你的論點,有些可能不同意。如果你對議題觀點很強烈或偏向某一立場,不但容易冒犯招生官員,也容易讓自己不知不覺陷入孤立處境。」她舉例,很多人認為布朗大學以學風自由開放聞名,有些父母因此叫他們的孩子在申請布朗大學時,盡量在文章中表達自由傾向的觀點,或跟招生官員表示自己是個自由派的人。

但事實上,即使在學風自由的學校,招生官員也可能由抱持不同觀點的人組成,有些的確很開放,另一些則不盡然。「你怎麼知道評閱你那篇文章的官員是抱持什麼觀點的人呢?」葛蘿斯說,因此學生要謹記在心,申請大學的論文是寫給一群異質性很大的招生官員閱讀,除非該所大學具有很明確及強烈的宗教信仰,否則探討「議題」的論文背負相當風險,往往反而會有吃力不討好的結果。

衛斯納-葛蘿絲接著又舉出幾種不適合作為論文題材的故事,特別是學生從事一些被動活動的經驗。她說:「招生官員並不想知道你又參加了哪些旅遊團,去了哪些景點,住在豪華飯店等事情;他們也對學生參加營隊活動沒有太大興趣,因為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沒有挑戰性、也很『被動』的活動。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通常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沒有太多機會從中獲得自我成長。」她表示,有時候這些活動也讓招生官員對學生有「嬌生慣養」的印象,擔心學生進了大學,自然而然期望由校方去娛樂他們。

別把論文寫得像履歷表

衛斯納-葛蘿斯並提醒,另一項學生經常犯的錯誤,是把申請大學的論文寫得像履歷表一樣,「這樣的文章會顯的非常乏味」。葛蘿斯說,有次她參與哥倫比亞大學的招生委員會,必須在兩小時內閱讀超過100篇論文,多數學生的文章都很相像,她邊讀邊在文章旁邊作了筆記。兩小時後,文章卻全部被收走,她與其他委員只能憑印象從中選取很少數的候選人。結果他們選了誰?葛蘿斯說:「兩名很特別的學生被選中,因為他們的文章令所有的委員會成員印象深刻。其中一名學生描述他如何在報紙上看漫畫的故事,另一名則談論一個他喜歡看的電視節目。」葛蘿斯表示,或許有學生在其他方面比這兩位學生更優秀,但他們的作文讓他們顯得更特出,也因此把他們推進那不到10%的錄取窄門裡。

簡而言之,衛斯納-葛蘿絲認為一篇成功的大學申請論文,應是學生發自內心想與他人分享的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學生不需刻意造作,或使用艱深字彙,只要以真誠的語氣,在文章中分享這個對自己來說很特殊的經驗,讓招生官員產生共鳴,便達到文章應有的效果了。

 

從高中成績看未來

家長們:停止擔心子女要唸哪家高中或他們的SAT成績如何吧!如果你希望子女獲得學士學位,他的高中成績至少拿B,以及盡量進入好大學,比他們就讀哪所高中和SAT考幾分更重要。還有,為了省幾千元而讓小孩就讀社區學院,當心因小失大。

據U.S. News報導,最新「衝線」 (Crossing the Finish Line)分析1999年開始就讀四年制公立大學的超過20萬人,發現取得大學學歷學生的一些共同特質:

●高中成績是關鍵

高中成績是評估學生進入大學後表現的較佳基準,不論該高中考評系統有多「寬鬆」或多「嚴厲」。該書共同作者、普林斯頓大學前校長包文說:「高中成績評量一名學生『完成學業』的能力,比SAT更準確。高中成績顯示學習動機和不屈不撓的程度,以及呈現學生具備良好學習習慣和時間管理技巧。它提供大量訊息,顯示學生完成大學學業機率。」

●高中本身不具影響性

該研究發現,高中的學生人數、地點和種族多元程度,似乎不會影響一名學生取得大學學位的能力。不過,就讀較富有學校的學生似乎在申請到大學方面有些微優勢,精英高中也似乎可以幫助非常頂尖的學生,在最頂尖的公立大學表現良好。

此外,分析北卡州八年級學生閱讀和數學考試成績發現,閱讀和數學能力比高中特質和學生種族其他因素,更能準確預測大學就讀率。但該書共同作者麥克佛森指出,這不表示學生或教師應該填鴨學生應付八年級考試。麥克佛森說:「高分顯示出用功、專注和盡力而為的學生。家長和教師應該關注於發展學生的這些能力,如果他們在這方面成功,學生就可能在八年級考試和之後的人生中有較佳表現。」

●學生不應屈就較差的大學

數以千計的聰明、資格符合的學生只申請排名較差、他們的高中成績和考試成績高於該校平均學生的大學,但該研究發現,就讀這類「安全」學校的學生,比就讀「成績所及」學校的學生更可能輟學。包文說:「這違反直覺。你可能以為莎莉去讀她是佼佼者的學校,會較容易畢業。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她讀的學校學生和她一樣聰明,她有較大機會從大學畢業。」

●入學考試成績無法預測是否畢業

SAT和ACT考試成績無助於預估誰能從大學畢業。該研究發現,這二項廣泛適用的考試成績,確實可以幫助辨識較可能在精英學校成功的學生。但對於非精英大學而言,分數較高學生較可能輟學。測驗機構代表也表示,測驗成績是用以預測大一學生成績,而非是否能畢業。

●真實成就測驗是有用的畢業率指標

該研究發現,與其他測驗相較,大學先修課成績讓各大學更了解學生完成大學學業的能力。大學先修課程直接符合大一課程,而在許多學校,先修課成績高的學生可以取得學分。

●高中成績B—不夠好

該研究證實,高中成績至少3.0的學生,比低於3.0的學生更可能從大學畢業。在非精英大學,58%畢業生當初的高中成績為3.0到3.3,只有47%學生低於B。這個比率差距在精英大學更顯著。

●現今的社區學院不是最好的選擇

聰明、準備良好的社區學院學生取得學士學位的比率,比直接就讀四年制大學的程度相當學生低36%。包文了解這項訊息可能惹惱希望以就讀社區大學省錢的學生和政治人物,但他表示,研究結果證實,「如果你想取得學士學位,你應該一開始就應該去一所好的四年制大學。」

為什麼社區學院學生較難取得學業成就?其他研究顯示,社區學院經常缺乏積極和競爭的同儕影響。此外,多年來,許多社區學院學生抱怨,他們的學校沒有指導他們選擇可抵學分的課。包文也指出,許多學生可能因為負責的轉學程序而放棄。

●現金有所幫助,但不是萬靈藥

較大方的獎學金或較低的學費,可能提高5%或10%的畢業率。但該書作者表示,校方需要就獎學金和實際成本和家長溝通,而且要比目前系統早六個月,也要更清楚。此外,提供學生和家長足夠協助和額外支援服務,更能引導學生完成學業。

●部分大學提供較好的幫助

多數學生駐校的大學,以及有「榮譽團體」和「學習社群」的學校,比其他大學的畢業率更高。

●實驗計畫提供資源

Posse等實驗計畫提供就讀精英學校的十名低收入、少數族裔學生更多獎學金、指導、諮商和同儕支持。研究顯示,這類計畫提供足夠資源和創意,能促使「畢業率大幅提高。」

陳慶堂表示,大學在錄取學生時,平時的學習成績與SAT的成績都會列入參考。所以學生一進入高中就要努力提高成績,如果等到高年級再加油,就來不及了。他建議學生從進入10年級開始,就要為申請大學做準備,例如參與校內和校外活動,探討今後想要從事的職業,諮詢有關大學入學及助學金等問題;另外也可參加各種大學博覽會,選出10到20所學生有就讀意願的大學,了解各大學的資料,徵求各種推薦信。在10年級時,學生還需要完成第1次PSAT的考試。

而在11年級時,學生要參加第1次SAT、ACT以及第2次PAST的考試,向學校索取入學申請資料,詢問有關州府的大學助學金申請,同時家中也要調整資產結構,以便申請助學金。在11年級結束時,學生應該已經選出最後6所想去的大學,決定了今後想要選修的專業。同時也要準備好高中的成績單,確定完成所有必修的課程。

如果前期準備一切順利的話,到了12年級,學生就可以進行第2次的SAT和ACT的考試,送出入學申請和助學金申請,等待學校的通知。

來自曼哈坦亞洲研究雙文高中的陳文婷和李小清分享作為移民學生申請大學的經驗,兩人均表示最重要的就是考好SAT,其次是與之前畢業的學長、學姊們多交流,多請教他們的切身體會。至於寫申請信,則應該早點動手準備。

陳文婷將於今年秋天進入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主修藥劑學。陳文婷從香港移民來美七年,她表示參加兩次SAT考試,因為第二次比第一次分數還低,放棄了選擇耶魯大學。

李小清補充說,新移民學生參加SAT考試,不需要在數學方面花費太多的時間。很多從中國移民來的學生,數學成績都非常好,因此不需要再花時間複習,就算考了滿分也只有800分。而是應將英文這個弱項花時間加強,尤其是閱讀理解(Critical Reading)要花多點功夫複習。李小清移民美國四年,將進入康乃爾大學主修科學。

華策會大學之道輔導中心主任林昌立表示,受邀請的畢業生都經過華策會的培訓項目,希望通過這次分享交流會讓更多的低年級同學受益。對於青少年來說更容易接受同齡人的切身體會,以這種傳、幫、帶的方式,讓更多低年級學生受益。

大學之道輔導中心林昌立表示,許多高中生對於大學校園有著不同的憧憬和疑問,希望以邀請「過來人」的前輩們現身說法的方式,分享自己在校園內的生活點滴,讓學生們可以了解學校申請過程、科系選擇以及大學生活的注意事項,全面協助高中生們面對未來能夠更有方向。

畢業於紐約州特洛伊市倫斯萊爾工藝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梁超倫分享自己當年選校的經驗,他說,當身旁的同學們紛紛選同一所大學時,他建議學生應該要冷靜的依照自己的喜好、生涯規畫而作出正確的選擇,「如果可以,一開始選對學校很重要!」此外,多參與校園巡禮的活動可以進一步了解校園生活環境。

李家明則指出,通常新生還不清楚自己對什麼課程有興趣,不妨多選修通識課程,全方位的嘗試學習新事物,可以幫助自己選擇未來的主修科目。他強調學生應充分利用學校資源,例如交換學生、實習、協助教授作研究報告等,讓寒暑假過的充實而且有意義。

來自耶魯大學的Rich Kearney目前服務於銀行業,他建議大學時期的時間應該要妥善規劃,越早開始規劃,就可以為自己累積越多的籌碼,例如在學校積極參與社團或是課外活動,盡全力表現,都可以增進人生經驗,未將來投入職場提早熱身準備。

剛進亨特大學(Hunter College)就讀的王文豪則建議高中生們提早準備SAT,完整的規劃時間才能更從容的為自己人生作下重大的選擇。

張舜芳也鼓勵家長們主動熟悉孩子們申請大學的過程,幫助孩子們分析學校,提前準備孩子申請學校獎學金時的報稅表。

張舜芳指出,大學在錄取時會綜合參考學生以往的學習成績(GPA)、出勤紀錄、自我管理能力、SAT或ACT成績、社區服務、工作經驗、AP課程和申請書等,所以她建議學生上高中以後就要開始注意這些事項,而不是到最後一年才開始著急。

張舜芳說,學生在申請學校時,最好列出有把握的學校、目標學校和夢想學校,這樣不管出現任何變數,都有所準備。而選擇學校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較,首先是專業科目的設置、還有就是學校所處的位置、規模和人數,例如學校是在城市還是鄉村等;再來還要考慮學校的設施、生活條件和安全以及財政因素等,像圖書館的規模、學校住宿情況、入讀費用等。

張舜芳說,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學費等支出也是筆不小的開銷。一般說來,學生在大學的費用主要包括學費和雜費、書本和生活消耗品、住宿和膳食、個人開支、交通。根據父母的收入,學生可以申請政府援助或是自助。援助方面有補助金和獎學金,自助主要指學生可以透過貸款或在校內外申請工作等方式來勤工儉學。

美國大學申請以多樣性指標進行審核,除了成績,也很重視學生的人格特質及潛力。並呼籲家長不要一味要孩子進入名校,培養其多方發展以及快樂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昨日的講座由紐約州教育廳督學羅漢中主持,全場座無虛席,500多名家長學生與會聆聽。世界日報副社長李德怡致詞時表示,華裔家長相當重視孩子的教育,世報除了每周2有「親子教育」的專欄版面外,固定發行的教育專刊等也定期為家長及學生探討解說大家關心的教育議題,同時還藉由講座與民眾進行教育方面的溝通交流。李德怡並頒獎給麥當勞亞裔行銷部經理陳英華,感謝麥當勞對亞裔學子的支持。

史岱文森高中升學輔導老師王稚鶴首先說明,在校成績以及學習態度是影響學校錄取與否的重要條件。申請大學文件包括高中4年的成績單、SAT成績、短文(Essay)、課外活動、以及推薦信,有些學校還要求面試。他以學校2位分別申請到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以及康乃爾大學的學生為例指出,這2位學生不僅成績優異,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他也提醒學生從進入高中起就要努力提高成績,等到高年級才加油就為時已晚。

約克學院皇后區科學高中校長張潔也以家長身分與大家分享經驗。她表示有許多華裔家長跟她一樣,早期在亞洲透過一次性的考試進入大學,但這與美國以多樣性指標作為申請標準有相當大的差異。美國大學並非只憑學生成績,也很重視學生的人格特質及潛力。她同意在校成績單是很重要的指標之一,因為成績單中不但反應出學習狀況,更可藉由選修的課程來看出學生的程度,所以成績高低並非唯一的錄取標準,審核員也會以課程難度來衡量成績單的質量。

張潔也向家長解釋,美國有許多學校只給「助學金」而不給「獎學金」,雖然英文統稱叫Scholarship,但是助學金是依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而給予的補助,而獎學金則是依學生成績優異而給的獎勵,哈佛大學就是只給助學金而沒有獎學金的學校之一,她建議家長在入學前應先了解這方面的情況。

羅漢中、皇后區新城高中副校長金世芸,以及哥倫比亞大學招生辦公室官員Keith Hernandez也針對大學申請進行精闢探討,他們一致認為家長不應一味要求孩子就讀名校,應培養他們多方發展以及快樂學習。

 

大學入學申請八項改變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U.S. News & World Report)日前公布2010至2011年大學入學申請的八項改變,發現學校現在更重視申請人是否以取巧方式獲得高分,並積極檢查學生是否有剽竊抄襲等情事。

該機構訪談全美知名學府入學申請審核人員後發現,這些人正改變一些過去注重的項目。對很多學校,特別是知名的公立大學,學生的推薦信和高中在校成績的重要性正下降,更多學校重視學生小論文(essays)的寫作和高中課程的難度。大學審核人員列出如下八項改變:

1.申請書審核時間變短。調查發現,2009年每人平均審閱514分申請書,前一年是423份。2010年入學申請人數更多,許多學校表示,15分鐘就要看完一個學生的資料。

2.招生截止日期提早。許多學生迫切想知道是否被錄取,像西北大學就表示,該校去年到今年秋季的早期申請者增加25%。許多公立大學也提早申請入學時間,讓招生處有更多時間處理申請案。

3.降低推薦信的影響力。由於學校教師和就學輔導人員有太多推薦信要寫,內容越來越空泛,也缺乏有意義的見解。學校也發現98%的推薦信內容學生已自行報告,調查發現,大學2007年至2009年考慮推薦信的比重由21%降至17%。華盛頓大學今年甚至停止閱讀學生的推薦信。

4.更不重視學生在班級中的課業排名。學生課業成績排名的重要性從1993年的42%下降到2009年的15%。

5.更強調高中課程的難度。修讀難度高的課程讓學生更容易在大學取得成功,大學入學審核人員現在更重視學生在高中是否選讀具難度的課程。自2006年來,課程難度占入學申請的比重從62%躍升至71%。

6.更重視小論文的寫作。學生小論文所占的比重自1993年的14%上升至2009的26%,名牌大學尤其重視學生的寫作能力,文章的好壞有可能決定生死。

7.更注意學生高年級的表現。過去審核人員較不注意高中最後一年的成績,但現在這情況已經改變,大學不想看到學生怠惰。去年華盛頓大學就拒絕了27名最後一年成績下滑過多的學生。

8.增加申請資料的信實度查核。包括史丹福和哈佛等多家大學都增加了申請資料的查核,越來越多學校使用軟體檢查學生是否有剽竊抄襲情況,以避免申請人偽造資料申請入學。

社區學院轉大學 10要訣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指出,社區學院很熱門,即使打算在四年制大學拿學士學位的學生也想先到社區學院上課。加州大學報告,三成加州大學畢業生在轉學進入加州大學前,曾在社區學院就讀。維吉尼亞州獲得學士學位的人中,三分之一在維州一所社區學院展開大學生涯。

維吉尼亞社區學院負責主管杜柏斯 (Glenn DuBois)也畢業於社區學院,他提供10步計畫,讓想從社區學院轉學至四年制大學的學生參考。

1.完成副學士學位:全國研究顯示,拿到副學士學位的社區學院學生,獲得學士學位的比率遠高於只帶著一堆學分轉學的學生。

2.多打聽比較:審視轉學生所有的選項,考慮公立和私立四年制大學,以決定那個學校最適合你。你在高中打定主意要進的四年制大學,在你想選的科系中,未必是最佳選擇。

3.先計畫:愈早計畫轉學愈好。訪問你心目中理想的學校,收集轉學資料,打聽目前就讀的學校和你想去讀的學校之間是否有轉學協議。擁有愈多資料,愈容易做決定。

4.了解可轉到另一學校的學分:確保你選的課程可轉到其他大學被承認。社區學院和大學的網站、工具和顧問都可幫助你明智的選擇。

許多州有合作協議 (articulation agreements),這些協商而得的文件明列從一個高等學府轉到另一個高等學府需要什麼。該協議對學生的好處是明白告訴學生要上那些課和獲得何種成績,才不會在轉學時失去好不容易拿到的學分。很多州有網站列出合作協議和轉學過程的詳細資料,以下是一些最好的網站:

維吉尼亞州:www.VaWizard.org

亞利桑納州:www.aztransfer.com/CCStudent

德州:www.tccns.org/default.asp

伊利諾州:www.itransfer.org/

加州:www.cpec.ca.gov/OnLineData/TransferPathway.asp

5.不要膽怯:經常和社區學院的顧問碰面,讓你的顧問知道轉學過程的最新進展。接近轉學時間時,安排與想轉過去的學校的顧問會面。假如你在轉學過程未求助顧問,可能無法把所有社區學院修過的課程都轉過去。

6.選定主修科系:提早選好主修科系,尋求選修最好課程的建議,以符合規定。提早選定主修科系,可以先修好該科系的必修課程。規畫良好的修課可助你更有效率的完成轉學,省下錢和時間。

7.獲得錄取:確保你申請大學和你想在該大學修的科系。被招收進入大學,不一定代表被你想攻讀的科系錄取,例如工程系或護理系。確保完成申請文件,大學申請的截止日期和科系申請的截止日期可能不同。

8.申請助學金:假如尚未填寫「免費申請聯邦學生補助」(FAFSA),趕快填寫。打電話給大學招生官員,以了解是否有給轉學生的獎學金,很多學校都有。確保你趕上財務補助申請的所有截止日期。否則,你可能失去有資格獲得的補助。

9.參加新生訓練:你可能以為你不需要新生訓練,因為你已經是大學生。但是在大學進出活動與社區學院不同,應把握大學為轉學生準備的機會,新生訓練有助減少轉學過程的壓力。

10.專心:不論是你的副學士學位或學士學位,按時完成學業並不簡單。但假如專心勤奮就可做到。即使上最困難的課程也不要忘記你的目標,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名校招生轉向 看重論文選修課近兩年,美國各大學普遍接受通用申請表(Common Application)和網路申請,令許多高中生動輒申請數十所大學,各名校招生辦公室面對大量湧入的申請書表,正積極調整錄取政策,以公允且有效擇優錄取。

多數公立大學表示,推薦信和畢業生班級排名將退居次要,而自述論文(essay)和高中生選修課程的難度將成為各校挑選學生的重點。許多高中生為了漂亮的成績單而選修較易獲A的課程。另外,許多學生申請論文雖然精彩,卻看來千篇一律,甚至令人懷疑可能是抄襲而來,各大學都將仔細鑒別。

據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大學招生政策出現八大新趨勢。

一、申請審查時間縮短。全美大學申請顧問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簡稱NACAC)調查顯示,2009年申請顧問每人平均需要審核514份申請,比上一年的423份增加21.5%。而鑒於學生申請人數增加而大學因削減預算無力增聘人手,今的審核量更為擴大,這種狀況在公立大學尤其顯著。譬如,紐約州立大學Binghamton分校15名招生人員要審核三萬份申請,平均每人負責2000份。私立大學面臨同樣的困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紐約的Marist College以及加州的Pitzer College招生人員對每份申請書表預覽時間僅有15分鐘。

二、申請截止日提前。許多學生希望能確保獲得某所大學錄取,因此紛紛申請大學提早錄取(early admission)。西北大學今年提早錄取申請學生比去年增加25%,許多公立大學將申請截止日提前,以便工作人員有足夠時間過濾申請。普度大學(Prudue University)每個招生人員需要審核1200份申請,該校招生主任Pamela Horne表示:「我們鼓勵學生在9月份和10月份即遞交申請,因為我們不可能在短短一、兩個月時間內審閱如此大量的申請信。」

三、推薦信退居次要。高中老師和輔導員必須為許多學生寫推薦信,他們不可能詳述每個人的優缺點或有針對性地發表評論。NACAC調查顯示,在各種考量因素中,2009年僅有17%的大學認為推薦信很重要,比2007年的21%有所下降。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本科生招生主任Philip Ballinger表示:「推薦信內容十有八九已反映在學生申請資料中。」該校今年不要求推薦信,即使學生提交,招生人員也沒時間閱讀。Pitzer招生主任Angel Perez表示,雖然申請該校的學生約有半數高中成績GPA和SAT幾乎滿分,他們仍倚重推薦信,但近年來推薦信內容越來越平淡無奇,令招生人員很難選擇。

四、班級名次無足輕重。越來越多高中取消學生排名,大學被迫降低學生名次在申請審查中的分量。NACAC總裁Jim Miller表示,1993年有42%的大學認為班級名次很重要,到2009年則下降至15%。

五、更注重課程難度。認為課程難度占據重要地位的大學比例從2006年的62%上升到2009年的71%。阿肯色大學招生主任Suzanne McCray表示:「學生選修較易過關的課程,即使成績為A,也會對大學申請不利,大學希望錄取學生在高中打下堅實基礎,有助於他們更能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六、申請論文更顯關鍵。NACAC調查發現,2009年有26%的大學認為學生申請論文在大學申請中舉足輕重,而1993年僅有14%的大學認為如此。Pitzer的招生主任Angel Perez說,論文優劣將為影響名校錄取的決定性因素。

七、12年級表現很重要。以往大學較注重學生在高二和高三的表現,對十二年級的課業成績多忽略,目前狀況正在改變。華盛頓大學的Philip Ballinger說:「我們認為高中最後一年至關重要,我們不希望看到高中生在畢業前變懶散,而是繼續增加課程難度。」去年該校取消27名學生的錄取通知,因為他們最後一年成績不盡理想。

八、抽查申請資料真偽。由於Adam Wheeler事件影響,史丹佛、哈佛和其他大學加強對學生申請資料真偽的審核。Adam Wheeler偽造教育背景和全A成績單進入哈佛大學,現被指控身分盜竊和偽造文件等罪名。NACAC總裁Jim Miller表示,許多大學使用Turnitin防剽竊軟體,以查對學生自述是否抄襲網站、發表文章和書籍。提早申請大學 別忙中出錯由於提早申請(early decision)的普及,高中生申請大學的壓力也提早到來。據福斯新聞報導,教育顧問Howard Greene表示,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本學年初開始申請許多學校,還要掌握各校申請的進度,出現差錯的機率必然提高,他建議學生們應謹慎處理容易出錯的重點。

一、仔細檢查申請書表。學生們往往匆忙填寫申請書表後,忘記最後審查就送出,忽略一些雖小但重要的細節。Applywise.com的大學申請顧問Katherine Cohen表示:「每份申請都需要認真審閱,因申請人高中四年所有努力最終都體現在申請資料上。」Greene建議,在填寫完幾份申請書後,申請人對每份申請書細節的記憶變得模糊,最好請別人幫忙審查。「讓值得信任的親朋好友協助檢查申請書表內容,讓他們以旁觀者的眼光查看是否有錯別字、拼寫錯誤,以及申請是否完整。」

二、補充說明不可少。目前已有超過400多所大學接受通用申請表(Common Application),標準化的問題使申請過程相對簡化,但「大學成功秘訣」(The Secrets of College Success)作者Jeremy Hyman說,如果學生認為「大學申請可以一勞永逸,將大錯特錯。」學生尤其應該重視通用申請表的補充說明部分(supplemental section),該部分是每個學校用於衡量申請人的特別之處。Greene補充說:「如果學生忘記填寫補充說明部分,一些學校會自動放棄審核。」

三、選對老師寫推薦信。推薦信是學生申請大學時的關鍵,因此,要明智選擇推薦老師,避免那些說不出你優缺點的老師寫推薦信。Cohen建議:「給你評分A的老師不見得適合寫推薦信,而真正了解你學業及性格的老師更理想。」Greene則提醒,不要等到最後一刻才向老師提出推薦信請求,至少在提交最後期限的一個月前提出。

四、放棄查看推薦信。「通用申請」方式允許學生查看個人相關紀錄,包括老師和輔導員的推薦信。但專家們認為,許多學生希望看到老師對自己如何評價,但卻可能影響其錄取審查,Cohen說:「大學希望道推薦信不帶偏見,是推薦人坦率和真誠的評論,而老師如果知道被推薦學生也可以看到推薦信內容,恐難以毫無顧忌的下筆評價。」

五、申請論文應顯特色。專家們說,自述論文(essay)不應矯揉造作,但也要避免太樸實無華。Hyman表示:「大學閱讀論文的目的於評判申請人是否適合該校,論文內容避免看來像似不成熟的高中生。」實際上,論文要能充分顯示申請人的多面和有趣的個人特徵。Cohen說:「論文應從不同的面向表明自己的長處,但同時要避免重複累贅。」

六、列舉活動避免繁瑣。通用申請允許學生列舉12種課外活動和興趣,學生無須為了填滿空間而拼湊。Greene說:「沒有人能在高中階段參與如此多的活動,而要保質保量、精力充沛又發揮領導才能則更加稀少,高校更願意看到學生有選擇地投入幾項有真正興趣的活動。」December 21, 2010 06:00 AM 

「提早」申請大學 獎學金機會少December 06, 2010 06:00 AM 
報稅和申請助學金的關係是什麼,影響得到資助的因素又是什麼,如何得到更多資助?針對這些家長和學生們關心的問題,全美會計稅務和美華專業語言服務社聯合於5日在法拉盛舉行免費聯邦助學金(FAFSA)講座,邀請曾在教育部學生助學金(Student Financial Aid)處工作的會計師舒齊主講,為家長進行分析。

舒齊表示,近年來美國經濟不景氣,美國大學學費上漲,經費削減,申請助學金和獎學金越來越難,事先做好申請工作特別重要。大學在為學生提供助學金時,計算的方式是將學費、住宿費以及其他必須要交的費用加在一起作為學生的需要費用,然後再減去家庭可負擔的費用。其中家庭可負擔的費用包括家長的收入、家庭的資產、學生的收入以及學生的資產等,而根據則是上一年的報稅。所以想要得到助學金的家庭必須要提早規畫,做好報稅。

他也指出,很多學生為了確保能夠進入名牌大學,都會積極申請「提早決定」(Early Decision)和「提早行動」(Early Action)。但這樣的舉動等於是將主動權完全給了學校,能不能錄取全由學校說了算。在這樣的情形下,事實上會減少學生獲得助學金和獎學金的機會。

舒齊也在講座上澄清了華人家長對申請助學金的一些誤解。他表示,中產階級的家庭申請助學金並非沒有希望。對於長春藤大學來說,只要家長年收入是在19萬元以下,學生都有機會申請到助學金。事實上,這些年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給予家庭收入在6萬以下的學生學費全免的幫助。

舒齊也特別提醒家長,每個學校給予獎學金和助學金的政策都很不一樣。有的學校儘管學費很貴,但是只要錄取學生就基本上都會有獎學金,加州理工學院就是最好的例子。還有的學校雖然獎學金和助學金一開始很好拿,但要持續拿卻不容易,屆時有可能陷入兩難的境地,康乃爾大學的政策就是如此。他建議家長和學生在申請時一定要仔細研究,選擇最適合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