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7:19:17

    《关羽传》

  关羽, 东汉末年,生于山西运城。少年在铁匠铺当学徒。娶妻东胡村胡月。 桃园三结义后。刘备被吕布击败,关羽第一次在徐州降吕布。公元196年,袁术攻打刘备,吕布辕门射戟退纪灵。此时,关羽是吕布的副将。刘备设计伏杀杨奉,韩暹,再次夺得地盘。公元199年,吕布又击败刘备。同年12月,曹操携刘备破城杀吕。关羽求曹操不杀张辽。关羽许都封中郎将。许田射鹿,为杜氏之仇,关羽欲杀曹操。借阻击袁术,反出许都。关羽袭杀曹将车胄,自任徐州刺史,刘备住小沛。关羽刘备的关系在这个期间交代不清。公元200年,曹操攻下徐州,关羽在下邳,不发救兵,降曹。刘备投袁绍,张飞入山为匪。曹操与袁绍,刘备白马之战,关羽袭杀颜良,为曹操立功。徐晃破文丑于官渡,文丑之死与关羽无关。关羽得虚位汉寿廷侯,心生不满,与刘备书信往来,又投奔刘备。曹操知关羽反骨,送还刘备夫人,来日关羽必内斗与刘备,为走麦城埋下伏笔。刘备汝南败于曹操,投奔荆州刘表,驻新野。得徐庶,博望坡大败夏侯淳。关羽在荆州时,统领水军,已不被刘备信任,失去主力步兵,骑兵的控制权,远离魏国边境,皆因刘备已有二次被关羽出卖之痛。当阳大败,随关羽投奔孙权。关羽又于孙权结盟。而救刘备的是赵云,张飞。孙权联刘备,刘琦,赤壁之战,火烧七军。刘琦死,刘备领荆州牧。三国鼎立形成。刘备分封诸葛,张飞,赵云,廖立,郝普为太守,占宜都,桂阳,长沙,零陵。唯关羽襄阳太守,驻江北,但属地是魏国控制。由此可见刘备与关羽之间的不信任关系。关羽已和刘备貌合神离。

  周瑜死后,刘备占南郡,张飞任南郡太守,孟达接宜都太守。后建安19年,张飞入益州,糜方接南郡太守。关羽得不到分赃,只好独立发展。

  吕蒙见鲁肃,评关羽:多研左传,有雄霸之气,但自以为是,常恶语伤人人。关羽曾轻视诸葛,杯葛马超,语伤黄忠。对诸葛不接令,马超可与谁比?不与老兵同列。关羽挤压糜方。而糜芳、傅士仁、潘浚都与关羽有隙。孙权曾为子求婚,遭关羽所拒,并辱骂来使。

  青泥之战。乐进受折冲将军,领襄阳太守,兵马过万。关羽仅有三千兵马。东汉末年,都是按照将领职务决定带兵数量。三千兵马,关羽在刘备集团的位置已十分尴尬。可谓:襄阳太守无襄阳,三千兵马小将军。寻口,汉津又战,未尝胜绩。关羽多次孤军攻襄阳,实在是想拿掉空头襄阳太守的帽子。当时刘备领兵二万,张飞一万,赵云领一万。进攻益州时,魏延还领兵一万。关羽的边缘化曹操早有预料

  关羽,乐进激战。刘备领兵三万,起兵增援,可又挥师入蜀,马超,刘璋降。刘备领益州牧。

  刘备表关羽为荆州牧。地盘东有东吴,北有曹操。关羽被置于火中取栗之地。东汉末年,各集团互表官位,刘备表关羽,证明关羽此时以不属刘备集团。关羽手下大将苏非的故事要关注。益阳之战,苏非念救命之恩,夜不渡河攻击甘宁,贻误战机。(苏非,甘宁皆为刘表旧将)。程普,关羽订立湘水协议。关羽自己贻误战机,而刘备任糜方南郡太守,使关羽无能为力。公元217年,刘备自立汉中王。诸葛军师,法正尚书令。将军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

  公元218年,关羽擒于禁,斩庞德,攻破襄阳。完成独立梦想。孙权,刘备坐卧不安。刘封,孟达为何不援关羽?为攻克樊城,关羽请刘封,孟达出兵,二人拒。出兵命令为何不由刘备,诸葛发出?徐晃反击,关羽败樊城。陆逊,吕蒙,袭击关羽,一个月,夺数城,刘备未发兵。孙刘已有默契。关羽败走麦城,守城一个月,出逃西川,父子被杀。刘备二个月不发兵相救,关羽又向西川方向出逃,孙刘共击荆州牧,反骨终为反骨杀

  有几个细节可以研读一下。关羽是不是一个象《三国演义》上说的那样,是一个很讲义气和不好女色的标准好汉呢?我看不一定,还很可能是个背离我们一贯印象的角色。

  曹操在官渡决战之前,决意要先灭掉卧榻之侧的刘备势力,便亲自东征,一举击溃了刘备,刘备当下弃家小而投靠了袁绍。在这一战中,可以证明的是倒是刘备妻子早被曹操俘虏,而关羽却是在曹操大军压境下投降的:“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照此说来,他那英勇不怕死的名声便似乎有了问题,因为一降吕布,二降曹操。似乎不可以说他不怕死

  到了官渡之战的开始阶段,关羽仗其勇力在万军中斩杀了袁绍手下的名将颜良,曹操又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后来袁绍派遣刘备率小股人马骚扰许下,关羽亡归刘备。按正常的说法是关羽不忘刘备的知遇之恩,又感曹操待遇之厚,所以先斩颜良而报曹操,而后复归刘备,这种不忘旧恩的做法据说曹操也很赞赏,所以非但没有派追兵追杀,还回绝了手下的追杀提议,因此历史上并没有《三国演义》里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发生。

  至此,疑问又来了。关羽真的是象他说的那样:“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吗?我看不一定,我们先看看他弃曹奔刘时的大背景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官渡之战,袁、曹无论兵力、后勤补给都是对比悬殊,袁绍以十余万人马对曹操的约三万人,在关羽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之后,曹操“……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绍连营稍前,依沙□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6)。可见在解了白马之围后,不但官渡战场形势依然不利于曹操,而且粮草供给也已严重不足。所以当时很多人暗中与袁绍有往来,企图在曹操失败以后留个后路,曹操在击败袁绍之后,曾缴获了大量的曹操军中将领及许昌官员和袁绍的暗中来往书信,曹操焚之而不问,说道:“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除了战场形势不利,曹操的后方也受到了来自江东的另一大军事势力孙策的威胁,“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

  因此在这样一个对曹操相当不利的大背景下,关羽复投刘备,是不是一定就是仅仅因为刘备的“厚恩”,才“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便又一次才“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便又一次叛变呢?我就觉得难说得很了。因为前次在下邳时,关羽就因为曹操大兵压境投降过了一次,这次虽然在官渡之战的开始阶段斩了颜良,一举成为曹营名将,但是曹操此后的情形实在是不乐观得很,兵力、粮草的悬殊,再加上还有来自后方孙策的威胁,一般按常识而言,曹操十有八九是输定了。不过也正因为曹操有这么多不利的因素,最后却打赢了这场看来必败的仗,官渡之战才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四大经典战役之一。只是在这时候,如果关羽去投奔兵力占了绝对优势的袁绍阵营的故主刘备,倘使袁绍一旦胜利,那是不是会得到更好的待遇呢?我估计是一定可以的。那么他又为什么不直接投靠袁绍呢?看看前面,关羽杀了颜良,一举解了白马之围,导致袁绍的前期战术计划失败,同时也使袁绍军的士气受到了打击,“良、丑皆绍名将也,……悉禽,绍军大震”,以袁绍的为人,若马上去投靠恐怕是没什么好脸色给的,所以应该还是先去老主人刘备那里稳妥一点,而且理由是“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面子上好看得紧。只可惜,关羽这番话是在发生了一件事情以后才说的。

  刘备在被吕布夺了徐州后,前去投靠曾派大将夏侯惇来增援自己的曹操,后来曹操给了一部分兵给刘备,自己亲率大军与刘备进攻徐州,当时吕布敌不住曹军的攻势,便派了一个叫秦宜禄的人去袁术那里讨援兵,那知道那个秦宜禄被袁术看中,强行要他娶了汉王朝的宗室女子,而他的妻子杜氏当时还留在下邳。


  关羽于是在围城的时候就请求曹操说,那秦宜禄帮吕布讨救兵,作为对他的惩罚,大军破城以后,希望将他的妻子杜氏赐给自己,曹操便答应了。那知道后来城要破的时候关羽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曹操说起这件事,曹操起了疑心,怀疑那杜氏是个绝色佳人。于是在破城以后,曹操一声令下,将那杜氏先带来让自己看看。这一看之下,发现她果然是个绝代佳人,立时便居为己有。

  想那关羽对曹操这样的横刀夺爱之举当然是会很不高兴,也是心怀不满的,同时又对自己前面欺骗曹操说是因为秦宜禄帮吕布讨救兵,所以作为对他的惩罚,要将他的妻子杜氏赐给自己,其实是因为自己垂涎杜氏绝色的想法被曹操识破而很不安

  后来那个秦宜禄也投降了曹操,曹操封其为铚长,而杜氏则在曹操处诞下一子,居说是秦宜禄的骨肉,遂姓秦名朗。曹操对他是很喜欢的。因为秦朗在曹操处是和曹丕和曹叡一起长大的,所以后来富贵一时,还差点受明帝托孤。

  对于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梦中情人被曹操横刀夺爱了去,关羽自然是要耿耿于怀的。

  综合以上的情况来看,这关羽不好女色的说法显然是个无稽之谈。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他居然还对一个美貌孕妇念念不忘,以致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主帅曹操提起要将她居为己有,当然便是个极其标准的好色之徒了。只是这个时候,却偏又为自幼便好声色犬马、生性风流不羁的曹操识破了他的欺骗伎俩,斜刺里把这个他朝思暮想的梦中情人、美貌孕妇夺了去,那时节关羽心里必定又是怕又是恨,怕的是自己的欺骗伎俩被曹操识破,恨的是自己的梦中情人被曹操夺了去。再加上在官渡之时,曹操一方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要输的,在这个时候要是仗着自己斩颜良的名气去投靠势力明显庞大许多的袁绍,自然是最佳选择,说不定曹操烧掉的那些书信里,有关羽给袁绍和刘备的信也是未可知的。

  后来关羽败走麦城时,孙权便认为“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今岂可生!”因此孙权拒绝了一众手下的招降的建议,一刀把关羽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