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女人气血养颜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34:41
《30+女人气血养颜经》 [原文地址]

“你不化妆也很美!”这句话绝对是对美女的最高褒奖!也是每个女人梦寐以求的美丽境界。但是有关专家却给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有高达70%的女人没有勇气素颜出门,特别是30岁之后的女人!她们即便是脸上没长痘痘、也没有可怕的斑点,但是腊黄的脸色、浮肿的眼袋和黑眼圈,就足以让人失去迈出家门的勇气。而皮肤的这一切问题,又多半和女人体内的气血是否充盈、运行是否顺畅有关。所以,30+的姐妹们,如果不想依赖化妆品过一辈子,请马上从补养气血做起,提升自己的素颜战斗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男女老少,每每看到面庞精致、气质优雅、曲线优美的女性,恐怕都要忍不住去多看几眼,而每个女人也无不希望自己不施粉黛也会光彩照人。试想,如果不需要化妆品来妆饰,随时随地都可以呈现完美状态,这样的自然,怎么不令人倾倒!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会随着岁月的递增而衰老,女人的青春更是短暂,三十岁一过,如果保养不当,很容易让颜面出卖女人的年龄。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发。”有不少爱美心切的姐妹在脸上出状况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大把大把地往大牌化妆品、护肤品上砸银子,甚至不惜在脸上动刀子,寄望依靠它们来解决问题。的确,对于女人的脸蛋与身材,谎言是最容易流行的,精明透顶的美容护肤品商人们正是找准了女人的这一死穴,精心编织了各种各样关于美丽的谎言,心安理得地换取JJMM的银子。但是,即便是再大牌的神仙水,如果我们的皮肤本身状态不好,它也很难有“好胃口”去消受你用大把银子砸来的宝贝。

  至于说通过整形手术达到美丽的梦想,那么,热衷此道的姐妹们不妨听听知名整形美容专家陈焕然的一段话:一次面部提升手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皮手术,效果最短的只能保持3年时间,最好的可能会保持10年,这还要看本人的先天肤质情况。但是这种手术所要承担的风险却是:因为人面部有很多神经血管和毛细血管,如果不小心碰破,损伤面神经,就可能造成面部感觉障碍、表情不自然等后果。

  所以,要想真正地留住青春和美丽,我们就要找到衰老的真正原因。关于这一点,中医给我们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女人一生当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容貌,每7年会发生有一次大变化,即:分别在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63岁时发生重大的变化。

  这个说法最早源于《黄帝经内》。具体来说就是:女性一七(也就是7岁)时,开始肾气旺盛,更换牙齿,头发生长加快;二七(14岁)时,任脉通,太冲脉盛,开始有月经,能怀孕生育;三七(21岁)时,肾气平衡、平稳,发育基本完成;四七(28岁)时,筋骨最强健,头发长势最好,身体状况达到顶峰;五七(35岁)时,面容开始憔悴,头发开始掉落;六七(42岁)时,三阳脉开始衰落,面色枯槁,头发白了;七七(49岁)时,任脉虚,太冲脉衰少,进入绝经期……

  

  在中医的这个理论当中,我们看到:颜面的每一次变化都是随着身体以及五脏的变化而发生的。如果身体和脏腑出了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外在的容颜。身体和腑脏出现了问题,就会立即反应到我们的颜面上,这个时候如果只靠护肤品、化妆品涂涂抹抹,做些表面功夫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我们只能从根本上——从身体内部寻求留驻颜色与美丽的方法。所以,对于女人来说,要想做个天生丽质、素颜也美丽的女人,就要从关照我们的身体开始,就要从培护我们身体里的气血开始。

  那么,怎样判断自己气血运行是否正常呢?很简单,根据中医“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原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身体外在的表现来判断身体内部的气血状况。下面就来教大家一些简单的判断方法。

  

  听声音。声音有气无力,不爱说话,很容易感到疲乏,甚至连说话都觉得累说明气虚得厉害;

  看皮肤。如果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看头发。如果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说明气血不足。

  看手温。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5、看手指的指腹: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6、看青筋: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

  7、看指甲上的半月形:正?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8、看手指甲上的纵纹: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9、看生理期:女性经前或行经时小腹胀痛,经量少或行而不畅,逐渐增多,经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则痛感减少或消失,伴有经前胸肋胀痛;

  10、看睡眠:入睡困难,容易惊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爱呼噜,运动时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也说明气血不和。

  如果上述十项,你符合其中的三种,说明你要么气血不够充盈,要么气血运行有问题,需要改善。
如果说女人30一朵花,那么这朵花一定离不开气血的浇灌。

  天下的所有女人对于美貌和青春都有一种近似于偏执的狂热,女人们甚至希望这个世上能有一种不老仙丹或美颜圣品,能够使自己永远青春不老,娇颜常驻。其实,这种能够长久地留住美丽和青春的恩物正是我们自身体内的气血,好好培护它们,女人就能在人生的每个季节都能活得精彩纷呈。

  

  《黄帝内经》认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即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气血正常运行的结果。气血是人体五脏六腑以及四肢的重要营养成分,也是人的精神状态的基础,血运行在血脉中,营养人体内外。在中医学中,气属阳,主动,气有推动、温煦、营养、固摄、调节血液的作用。而血液的运行被认为是心气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心阳的作用。血属阴,主静,性凉,血的运行是靠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而来的,同时为了保持血液按一定的脉道运行,不致于逸出脉外,这又需要气的固摄作用。气的来源又需要血的营养。所以说血离不开气,气离不开血,只有血气充足,才有身体健康,面色红润光泽,皮肤细腻光滑、弹性十足的好状态。而身体或肌肤出现任何问题,大部分都是气血失衡引起的。

  

  女人和气血的美丽约会

  

  气血运行不畅,气不能将血液输送到皮肤,皮肤就会因为缺少滋养而变得粗糙、松弛;气血不畅还会表现为气滞血淤,血行不畅无法及时带走血液中的废物,这些废物如果停留在皮肤表面,就会引起色素沉着,慢慢就变成了色斑。而且,气血失衡还会导致代谢失调,水湿严重,毒素堆积,那么面部的面疮、萎黄、松弛、眼袋、浮肿等问题就会成为家常便饭,频频光顾我们本应素净美丽的俏脸。

  但是在女人的一生当中,由于要经历孕育、生产、哺乳等一些特别时期,特别是每月一次的月事,这些过程都会不同程度地耗血伤气,导致女人气血失调,使我们的身体和外在容颜发生变化,甚至是引发一些妇科疾病。所以,女人比男人更要重视补气养血。养好了气血,也就是守住了使女人青春常驻的无价圣品。

  那么,气血又是怎么来的呢?

  中医认为,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对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具有营养作用,它不仅能“肥腠理”、“荣四末”,而且能“内注五脏六腑”,营养内外上下。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血液的营养和滋润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皮肤润泽而有华,机体感觉和运动灵活自如。

  血,生于脾,藏于肝,主于心,内营脏腑,外养肌肤。血同时也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面部是血脉最丰富的部位,心脏功能的盛衰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就会表现为苍白、晦暗、无光泽。

  肝主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流量和顺畅全身气机,使气血平和。肝脏健康,则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若肝脏疏泄失职,气机不调,血行不畅,则血液瘀滞于面部,表现为面色发青,或出现黄褐斑。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皮肤的弹性和紧致都要靠脾来帮忙。脾能把吃进去的食物化为水谷精微,再进一步转化成气血。脾脏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让人面色红润,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不能营养颜面,人必然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萎黄不泽。

  肺主皮毛,肺的气机以宣降为顺,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则容易生痘痘,而且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苍白。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精充盈,肾气旺盛时,五脏皆会运行正常,使人气血旺盛,容貌不衰。肾气虚衰时,就会使人容颜黯淡、未老先衰。

  

  所以,养气血要先安抚好我们的五脏六腑,所谓“五脏元真通畅,则气血安和,其外自能筋骨坚韧,颜面倩美矣。”只有人体五脏六腑的状况良好,那么内在的气血运行就是正常的,而肌体内在机能正常必然决定了外在的面容肌肤的美丽。所以说,要想做个气血充盈的素颜美人,关键是要调养好我们的五脏六腑。在这里先教美女们怎么给五脏排毒。

  六字诀,给五脏排毒补气

  

  六字诀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吐纳养生法。它用导引呼吸来治病,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这六字诀最早是药王孙思邈提出,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谈到六字诀治病时曾说:“不炼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脏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说:“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病,内伤脏腑,外攻九窍,……故太上悯之,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字治肝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此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念六字诀的时候,最好找一个相对安静的所在,静一静神,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双膝微屈,全身放松,自然呼吸。

  嘘字功平肝气

  嘘,读(Xū)。口型为两唇微合,嘴角向两边拉,嘴唇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两眼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呼气吐尽进行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做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嘘气功可以改善眼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眼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呵字功补心气

  呵,读(Kē)。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呵气功可以治疗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等心经疾患。

  呼字功培脾气

  呼,读(hū)。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呼字时,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再以同样要领,。右手上托,左手下按,作第二次吐字。如此交替共做六次为一遍,做一次调息。

  呼字功可以治疗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呬字功补肺气

  呬,读(si)。发音:呬字从俗读四;正音为戏,五音配商,读如夏,声短气长。 口型:开口张腭,舌尖轻抵下腭。

  呼气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六次,调息。

  外感伤风、发热咳嗽、痰涎上涌、背痛怕冷、呼吸急促而气短、尿频而量少,皆可以呬字功治之。

  

  吹字功补肾气

  吹,读(chuī)。口型为撮口,唇出音。

  呼气读吹字,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两臂自体侧提起,绕长强、肾俞向前划弧并经体前抬至锁骨平,两臂撑圆如抱球,两手指尖相对。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下蹲时要做到身体正直。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共做六次,调息。

  吹字功可对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嘻字功理三焦

  嘻,读(Xī)。口型为两唇微启,舌稍后缩,舌尖向下。有喜笑自得之貌。

  呼气念嘻字,足四、五趾点地。两手自体侧抬起如捧物状,过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循身体两侧缓缓落下并以意引气至足四趾端。重复六次,调息。

  嘻字功治由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六字诀全套练习每个字做六次呼吸,早晚各练三遍,长期坚持会有在日常好的效果。

  正念六字诀时,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所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体重移至足跟。

  以上功法可以针对某个比较弱的脏器单独练习,也可以整套做。

  六字诀可以让我们的脏腑清爽、无毒,而下面介绍的八段锦则能够给我们的脏腑增加原动力,使它们更有“精气神”,帮我们更好地调动、调养气血。

  

  

  八段锦

  据说八段锦的来头可真不小,不但被历代大医们作为健身操来强身健体活气血,而且据说还是岳飞操练岳家军的军体拳,它的威力可想而知。对于潜伏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办公族们来说,这套体操也是再合适不过了。它不拘时间和场地,在椅子上,在床上都可以来两下,伸伸胳臂扭扭腰,只当是和自己的身体说说话、聊聊天、逗个趣。

  八段锦共有八组动作,每组动作都针对一个脏腑或一种病症,对症保健和治疗,帮我们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两手托天理三焦 随意站着,舒服就行,先闭上眼睛,静一静心,想象自己站在田野里,深吸几口新鲜空气,然后两手从体侧缓缓举起,举过头顶,两手指尖相对,抬头看手,想像自己能把整个天空托起来。掌心向上托的时候,小?和无名指会有麻的感觉。举到头顶后,稍稍停顿一下,充分享受一下刚刚吸到身体里的新鲜空气,然后把两臂轻轻沿原路线放到体侧。手臂放下时可别忘了缓缓地把浊气呼出来,这样,这个动作才算完成。这样连续做三到八次。

  练八段锦最重要的是配合呼吸,原则是动作外放时缓缓吸气,收回时缓缓呼气。要像做深呼吸一样自然,不要强求什么气沉丹田,硬憋气去做反倒会把自己弄坏。这组动作主要是梳理三焦的脏腑功能,消除疲劳,对上肢和腰背的关节有好处。这里说的三焦是指: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


要做气血美人,单单靠调养、培补气血还远远不够,还要让气血在我们的身体里暖暖地流动、畅通起来。

  女人的体质如果过于寒凉,就会使体内的气血如同冬天封冻了的江河一样流动变慢,甚至会凝结不动,导致气滞血淤,那么月经不调、面疮、色斑等一些状况就会不请自来,这样的女人当然和美丽无缘了。所以,女人一定要让自己的身体温暖起来的,做个气血流动的暖美人。

  说到气血,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补气补血,但事实上,现代人的健康问题更多的是因为气滞血淤引起的,所以对熟女们来说,“通”比“补”更重要。

  要想让气血流通,就要让我们的身体暖起来。元朝的大医朱丹溪说过:“温者,养也;温存以养,使气自充,气完则形完矣,故言温不言补。”意思是让体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是最好的养生之道,温度如同我们体内的太阳,在自然界,如果没有太阳,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万物,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温暖、和煦的身体自然会使气血充足,表现在外就是面容光润、有神采,身体健康而有活力。而体质如果过于寒凉,就会使体内的气血如同冬天封冻了的江河一样流动变慢,甚至会凝结不动,导致气滞血淤,

  但是就现代人的体质而言,因为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很多人都出现了寒性体质。特别是美女朋友更是如此,因为中医有讲:“十女九寒”,是说女性本身就以寒性体质为多,同时又因为女人天生对冰淇淋、冰沙等一些零食青眼有加,有人甚至不吃到全身发冷,头皮发麻不罢休,结果这些冰冷的食物都要靠我们的内脏去捂热之后才能消化,长此以往就会使我们的脾胃受寒、受伤,脾主血液循行,脾受寒邪会导致气血淤滞,于是各种莫名的肿痛,各种虚火就会接踵而来。很多人不明白,说“我是因为觉得体内燥热才去吃冷饮降温的,但是结果怎么越吃越燥?”这是因为寒凝之气已经使我们脏腑,特别是肾伤到了一定程度,肾水救不了心火,就燥热,燥热则会进一步贪凉,就更加重了血管、经络的收缩、淤堵,就这样进入了恶性循环。

  另外,现代的办公环境,特别是四季如春的空调房也是导致人们体质偏寒的罪魁,在这样的房间里办公,无论冬夏,爱美的女人都可以穿得很少,特别是在夏季,在骄阳似火的室外烤了一身的汗,毛孔大开的时候就跑到冷气森森的办公室,使得寒气很容易就从打开着的毛孔中长驱直入我们的体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寒性体质。

  我的一个做中医的忘年交朋友在一次闲聊时爆料:多年行医的他最近发现现代女性体质偏寒,基础体温偏低的现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样的后果就是使我们的体内脏器功能变低,代谢能力减弱,水湿、废物和毒素无法及时、顺畅地排出体外,身体免疫力下降,同时还会引发脂肪堆积,身材臃肿变形。而毒素堆积,就会使我们的颜面长痘、生暗疮。有的人脸色总是苍白或青淤,就是因为身体体温偏低造成气血停滞、流通不畅,传统医学称之为“寒湿”重。脸上长痘和斑,是因为体内有“寒”毒,腰酸背痛、脚踝浮肿,也多半是因为体内虚寒。体形松垮、虚胖,是因为气血不足,肾火不旺所致。而女性体质偏寒,不但影响美丽,过于寒凉的体质还会影响孕育能力。

  中医自古就重视女性的寒症,判断自己是否体寒的方法很简单:双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双手的距离也很远,这是所谓的四肢,身体之末,如果它是热的,就表示人体内气血正常、旺盛,连四肢都能到达。如果是双脚双手都是冷冰冰的,那么你的身体十有八九就是寒冷的。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提醒姐妹们:要想有个美丽的容颜其实并不难,保持体内温暖和煦是根本。只有体内五脏温暖,气血充足,才能保证血液循环通畅,寒湿就无从立足,我们的脸上也就不会长斑长痘。下面就来教大家一些使气血流动起来的暖体小窍门,让我们健健康康做个暖美人。

  快速祛寒法

  中医认为“热则气至”“气行则血行”。意思是:身体温暖有助于真气运行,而真气充足才能推动血的正常运行。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可以帮我们祛除体内寒气,提高身体的温度,如果能够长期坚持,还可以改善女性朋友的寒性体质。

  热敷法:用热水袋放在腹部或者后腰,一来可以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温中保暖的作用。另外,腹部有神阙、关元、气海等穴位,这些穴位经常得到热的刺激,有很好的温阳作用,可以提振阳气,人体内阳气充足,寒邪之气自然就会慢慢消散。而神阙穴还可以帮我们祛除体内的湿气,化淤散寒。

  经常热敷后腰的肾俞穴也可以提振肾阳,中医讲“肾为一身之阳”,肾是生命之本,就像人体内的一团火,温煦、照耀着全身,肾阳足,体内的温度自然就会上升。而当肾气虚、肾阳不足的时候,身体内就如同出现了阴天,阴天持续时间过长,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血液凝滞,运行速度慢,引发各种症状。中医又有“久坐伤肾”的说法,所以,那些用脑多、久坐不动、乏力、疲劳的女性朋友,尤其要多热敷或按摩肾俞穴。

  热熨法:最简单的热熨法是将双手搓热,然后熨在腰、腹等部位1分钟左右,再搓手再热熨,长期坚持,效果和热敷的效果差不多。

  还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就是中药热熨法,把天然中草药加热后用纱布包好,放在腹部、腰部熨着,草药包所用的“馅”都是天然的中草药,如益母草、黄芪,熨在腹部,能够改善气血不畅、肠胃不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透骨草、红花等中药热熨在腰部、背部、腿部,可以活血化淤、改善肌肉酸痛、风湿性关节炎等。如果觉得自己加热中药麻烦,药店里有专用的“药物热熨袋”,只要加进所需中药就可以用了。

  热熏法:又分为熏蒸法与热灼法。

  天气寒冷时或是体质偏寒的姐妹每天晚上最好泡泡脚,泡脚时可以加些红花、艾叶和生姜,这种又蒸又熏的方法有助于活血暖脚,对改善寒性体质很有效。

   如果你有一个可爱的大木桶,那么也可以享受一下“温肾暖骨沐浴汤”:艾叶30克、透骨草15克、狗脊15克、苏叶15克、鸡血藤30克、续断10克、骨碎补10克把这些中药用水煮开,再加些水,水温达到40°就可以泡澡了。身体虚的姐妹不要贪玩泡得太久,一般泡20—30分钟就好。温热的刺激可以引起周身的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排毒。

  热灼法相对简单一些,美容院或家庭理疗仪的的远红外线灯照射都属此列,如果能够长期坚持,效果也是不错的。

  

  艾灸法:艾灸有调节阴阳平衡,补气、养血,疏理气机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温通经络,改善寒凝血滞的症状。

  改善寒性体质的明星穴位有大椎穴。其中大椎穴在脖子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下面,和我们的肩膀平齐。大椎穴是督脉上的一个大穴,督脉可以调节全身的阳经,艾灸这个穴可以疏通督脉经络调畅气血,长期坚持还可以治疗颈椎病。

   合谷穴和足三里同属胃经上的穴位,取穴方法是:以左手的合谷穴为例,举起左手,手心朝向您的脸,四指并拢,大拇指叉开,露出虎口这条线。弯曲右手拇指,以拇指的指横纹对准左手的虎口线,右手大拇指指尖所指的点就是合谷穴。常灸这个穴位可以 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提高美女们的耐寒能力,还可以防治感冒。

  

  饮食调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大雪飘飞的冬天,如果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羊肉、狗肉后就会觉得浑身暖暖的,身体自然就舒展放松。所以寒性体质的姐妹在饮食上要多吃与寒性体质相反的食物,可以使身体阴阳调和,改变寒性体质。特别是生育后的女性大多属寒虚体质,要多进食以下食物。

  蔬菜和调味品:韭菜、大蒜、葱、姜、芥菜、胡椒、花椒、大料、桂皮、辣椒、红薯叶、香菜、茴香、南瓜、平菇。

  水果和干果:橘子、金橘、草莓、樱桃、石榴、山楂、大枣、栗子、核桃、胡桃、南瓜子、松子。   鱼肉类:狗肉、羊肉、羊肾、鸡肉、带鱼、猪肝、猪肚、鳝鱼。

   茶类:玫瑰花、茉莉花、桂花、熟普洱,少喝绿茶,绿茶属于阴性偏寒的东西,会加重体寒。多喝红茶,暖胃安神。

   炖肉时可以加以下中药:党参、西洋参、黄芪、山药、当归、何首乌、枸杞。可补气养血。

  心理调理:

  精神紧张会阻碍血液循环,让身体变冷,导致脏器功能低下。有效的心理放松或精神“排毒”能够神奇地“治愈”身体创伤。保持正面、积极的情绪,怀着感恩和开阔的胸怀,就会不断从外界吸收和积聚发热的能量,体温自然就会因能量的积聚而上升。

  生活习惯调理

  春捂秋冻,春天就是该把自己捂起来,尤其不能露后背,背为一身之阳。从颈椎到背,有风府、风池、风门三大要穴,就是风的入口,要好好地防风,连夏天都要防,更何况别的季节。也不能过早地穿露大腿的衣裙,因为胃经、胆经、膀胱经、脾经、肾经和肝经都在大腿上,大腿受凉,这些经络无疑也会跟着受累,发生淤堵。

  

  穴位按摩

  经常按摩阳池穴,能全身温暖如春。

  阳池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寻找阳池穴的方法是,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了。阳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温和身体。

  刺激阳池穴,要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还用不着别人帮忙。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就不必为冬天手脚冰凉而发愁了。


对于美女们来说,真正摧毁美丽,出卖年龄,让人老态毕现的是什么?是脸上的第一道皱纹?还是头上的第一根白发?其实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让美女抓狂的是皮肤松弛导致的脸部轮廓的改变!松弛是比皱纹更可怕的骨灰级老化杀手!一旦曾经紧致的瓷娃娃不小心变成了水袋腮、柿饼脸,还有大大的眼袋,无论你的五官再怎么漂亮,美丽恐怕都要打折扣了。

  随岁月的推移,我们的皮肤会慢慢变得很脆弱,弹性一天天下降,如果保养不当,美女们总会在某一天的清晨起床之后,发现自己成了变脸大王——瘦俏的两腮忽然多了两坨肉,原本紧致的瓜子脸就这样没了棱角,成了圆圆扁扁的柿子饼,更可怕的是,腮边的两坨肉还会一天天愈演愈烈,最后像水袋一样挂在脸上。让原本灵动的五官一下子少了很多生气。

  据说王祖贤是经典大美女中老得最快的一个,脸上的肉松弛得厉害,还经常被狗仔队拍到暴肥的照片。还有人曝料说,这位大美女的脾气超级差,而且还常常要去看中医。

  王美人的传说正好印证了中医的说法:脾胃不好导致气血不足,皮肤容易松弛,导致了面部轮廓发生改变。

  打开中医的经络穴位图,我们会发现,在脸颊、腮上的穴位都是胃经上的大穴。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调理胃经经络来改善面部的皮肤问题。胃经经络通畅,胃气足,上荣于面,面部气血充盈,皮肤自然就会饱满紧致。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艾灸足三里。中医认为,胃经是最能调动全身气血的主要经络,而足三里又是胃经上的“万能穴”,经常艾灸这个穴位,不但可以快速祛除体内的寒湿或痰湿,还可以调理脾胃,提高肌体免疫力,更可以治疗肠炎、便秘、肝炎、胆囊炎等症状。民间有谚语“常灸足三里,赛吃老母鸡”。这个穴位也被一些医家视为长寿穴。而且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一个长寿之家,老翁174岁,老太婆173岁,他们的儿子也过了百岁,个个面色红润,皮肤紧致,人们问他长寿的秘诀,他道出了一个祖传方法:每个月的月初,连续八天用艾灸足三里穴,长年坚持不断。

  初次读到这个故事时,“面色红润,皮肤紧致”让我眼前一亮,好东西不能独享,在这里也推荐给各位美女朋友。足三里穴在我们的膝盖下面,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中指下伸的顶端,向外一横指就是了。

  我的一个朋友因为长期睡眠质量不好,气虚得厉害,皮肤松得像皮筋,用手一拉会拉出好远,三十出头的人走在街上,四十多岁的人都叫她姐姐,郁闷得不行。后来用了我说的这个办法,每天晚上入睡前都艾灸足三里10分钟,短短一周的时间,她的脸就紧致多了,水袋腮不见了,皮肤下垂形成的法令纹也浅多了,人也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

  再来说说眼袋。一般说来,眼袋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大类。先天性的眼袋多半是由眼眶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强度和弹性不足造成的。这种类型的眼袋只能借助现代的美容整形手术矫正,中医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而绝大多数人的眼袋是属于后天的,表面看,它可能与不恰当的按摩方式、熬夜等因素有关,但实际上这些都与脾胃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所说的脾与西医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中医所说的脾是指人体摄入的食物在胃肠内转化为水谷精微后,需要脾的运化才能为人体其他组织脏器所利用。若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会滞留在局部,进而会化生为痰湿,所以脾脏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营养物质与水的代谢。眼袋的出现恰恰是因为胃燥化水功能衰退,使痰湿和水液积在下眼睑造成的。从经络图上看,下眼睑在胃经上,眼袋的位置正好是胃经的承泣穴和四白穴的所在,所以有眼袋的姐妹要经常按一按承泣穴、四白穴。四白穴位于瞳孔正下方约2.5cm处。按摩手法与承泣穴相同。

  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健脾益气,增强脾胃对水湿的运化功能,眼袋也就不会存在了。首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参苓白术散:莲子肉10克,薏苡仁10克,缩砂仁10克,桔梗10克,白扁豆15克,白茯苓20克,党参20克,甘草20克,白术20克,山药20克。其中,党参、白茯苓、白术、甘草可补脾胃之气。白扁豆、薏苡仁和山药有健脾渗湿功用,可使体内多余的水气尽快排出。而缩砂仁的辛温芳香,能促进精微的运化,彻底断绝水肿生成的可能。

   上述方药一帖煎成两剂,每天早晚各服一剂。不仅能有效去除眼袋,还能消退皮肤的湿气,减少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发生的几率。

  对于水肿引起的眼袋,我们还可以通过按摩眼部穴道来“泄洪”。闭上眼睛,平躺在床上,用食指轻轻按压攒竹穴,也就是眉头下方的凹陷处,可以很好地缓解眼睛疲劳,帮助排出多余水分。

  最惨的眼部问题是眼睑的上下都有些浮肿。人还会有胸闷、痰多的症状,这是一种痰湿的体质。对于这种情况的眼袋,平时要多吃冬瓜、赤小豆、荷叶和山楂,枇杷叶,这些食物能化湿、宣肺、利尿、健脾,坚持长期吃,把体内的痰化开,气血通畅了,就会把眼部皮肤的垃圾“搬”走。另外要少吃大鱼大肉,多吃青菜。否则会加重脾的负担,导致脾虚弱,运化无力,体内所产生的痰和水湿就不能随时代谢出去,停留在体内,不但形成眼袋。还会阻塞气道,使气机不畅,胸闷,困倦、身重不爽。

  最后再给爱美的熟女们推荐两套简单易行的美容保健操:多敲打大肠经、胃经;每天早晚坚持用十指肚敲打脸部尤其是内外眼角、鼻翼、嘴角等处,涂眼霜、面霜的时候,最好也通过指尖敲、点的方式让肌肤把营养“吃”进去,而不要把脸,特别是眼周皮肤当成像皮筋一样抹过来擦过去,这样不恰当的拉扯反而会加剧皮肤的老化。


古代美女们虽然无福消受如今的高档化妆品、高科技护肤品,可是她们依然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丽传说流传至今。因为她们有自己的美容圣品,比如,杨贵妃就是靠着服用阿胶膏方,才得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近期,膏方、草本美容又重新成为都市人的新宠,我们一起来IN一下吧!

  “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这是当时的好事者描写杨贵妃的美容轶事。意思是杨之所以妖娆妩媚,不仅仅是因为洗温泉浴,而是因为“暗服阿胶”,只不过那位美女服了又不认账,拒绝承认是靠着阿胶养颜固宠,却到处说自己天生丽质,而且生来就是为了君王而如许美丽。

  但是有据可考的是,阿胶的确有很好的美容功效,性甘平,归肺、肝、肾经,滋阴补血,正好滋养与女人颜面干系重大的一些脏腑。而东阿阿胶更是驴皮与东阿水的完美结合,富含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皮肤的主要成分,皮肤的真皮层中有80%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构成了一张细密的弹力网,能锁住皮肤的水分,像支架一样支撑着我们的皮肤,让它看上去饱满有弹性。据说,当年杨贵妃是将阿胶与芝麻、核桃一起服用的。

  今天的熟女们虽然不必像杨美人那样面对“六宫粉黛”的压力,但是要好好疼爱自己就要守住美丽,不妨试试杨贵妃的养颜秘方。

  用阿胶250克,核桃仁150克,黑芝麻150克(炒熟),大枣6枚,黄酒750克,冰糖250克,先将阿胶浸在黄酒中泡上一天左右,泡的过程中要不停地搅动,当阿胶块成为膏状之后,与其他材料一起放在容器中隔水蒸40分钟到一个小时。阿胶是驴皮熬制的胶,颜色是褐色的,既补心又补肾;核桃仁长得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既补肾又可以健脑;大枣,外红内黄,可以健脾胃、补血;黄酒的酒力能够促进人体对这些粘腻膏类的吸收。每次炖好一周的用量,放在冰箱里保鲜。因为阿胶是胶质的东西,不好消化,所以最好每天早上吃。早饭后挖一勺用开水冲开,入口之后便有暖意在胸间荡开,你会觉得这一天都很惬意、滋润。

  虽然阿胶被视为滋养妇科的上等良药,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如果你有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贫血等症状,就不妨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阿胶的膏方。而有些人在服用阿胶之后,会出现火气亢盛的表现,如鼻腔、口唇等部位出现许多热疮,或眼睛干涩、发红、眼眵增多,甚至出现喉咙干痛及大便秘结或大便带血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阿胶有固摄作用,会把血脉收涩在一起,使体内津液缺乏,胃和大肠更加燥热,而被固摄的血液变得更加粘稠让心脏受累过度。有些阳虚者或者脾胃虚弱的人服用后,也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饱胀,有消化功能障碍等症状。这种情况最好配合砂仁或者山楂来提振一下胃气。另外,患有感冒、咳嗽、腹泻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等病情痊愈或经停后再继续服用。

  说起膏方,还有选自宣订瑞竹堂经验方——补精膏,秋、冬季每天吃一勺,具有润肺补肾、益精填髓、健胃壮阳的功效。主要原料有牛髓(大一些的超市有卖)、炒胡桃肉、杏仁泥、山药、蜂蜜等。熬制办法:把炒胡桃肉、杏仁泥、山药同捣成膏,加入炼熟蜜500克,与炼牛髓和匀,放入砂锅内沸汤煮熬,用玻璃瓶盛收贮存。

  

  下面,再来说一说被中医称之为“养血圣物”的当归、熟地黄、白芍药、川芎美颜四君子,古代大医把这四美配在一起,熬制成”四物汤”,被视作是女人美颜养生的恩物。在这里,我们分别说说其中当归、熟地黄的好处,最后再让“四物汤”隆重出场。

  关于当归,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有一位叫荆夫的青年,家里祖祖辈辈都以采药为生。有一年,荆夫为了采得一种珍贵的药材给乡亲治病,三年未归。妻子秦娘以为他已经死了,忍着悲痛改嫁了。谁知秦娘改嫁不到一个月,荆夫竟挑着一担药材回了家,他得知妻子改嫁的消息后,伏在药材上大哭一场,之后荆夫指着药材对秦娘说:“我有言在先,你改嫁他人,我不怪你。这担药材送给你留作纪念,也算我们夫妻一场。”说完惜别故土,远走他乡。

  秦娘自荆夫走后,日夜思念,忧郁成疾,月事不调,面色黄瘦,头昏目眩,四肢无力。每当看见荆夫送来的那担药材,就像看见荆夫一样。愁闷时她就拣一根药材,或生嚼活吞,或煎熬慢饮,从苦味中寻找那已经失去的甘甜。没想到服用了一段时间的药材之后,秦娘的脸色逐渐红润起来,而且月事也正常了。

  村里有位好奇的秀才根据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当归时又不归”的意思,信口吟成一诗:“三年当归夫不归,片言只语也未回,神药回去治相思,留给后人传口碑。”

  或许是为了应和这一哀婉浪漫的传说,《本草纲目》记载:“当归调药,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而宋代的《本草别说》中对当归的记?则是“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比较而言,后一种说法更贴切一些。

  当归历来被视作女子滋阴补血的圣药。味甜,微苦,性温热,归肝、心、脾和大肠四经。当归最为神奇的地方在于,它的不同部分具有明显不同的功效,通常分为全当归、当归身、当归尾。全当归补血活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但是现代的中药铺已经很少分着卖了。

  因当归养颜,可以加工成粉直接吃。如果不喜欢当归的中药味,或经常出差的人,可以将当归粉装入胶囊内,服用就更方便了。

  当归还可以配着食物吃。如当归生姜羊肉汤能补血、活血、祛寒;当归黄芪乌鸡汤,能补血、补虚、补肾,适合产后的妇女食用,同样也适合冬季的进补。

  下面介绍一种当归蛋的做法。

  当归10g、黄芪少量、鸡蛋2个、红枣6个、红糖1勺。

  把带壳的鸡蛋、当归、黄芪分别洗净,红枣温水泡发后掰开去核,把它们放入药锅或者砂锅,加水两碗,大点火烧开。烧开之后转中小火煮10分钟左右,鸡蛋捞出剥壳,用干净的针在蛋上刺几个孔,再放回锅内,小火煎至水只有一碗时,放红糖,继续煮5分钟左右即可。在月经来之前的三四天或者经后一周开始晚上空腹吃蛋喝汤,连吃两天。当归、红枣、红糖补血,黄芪补气,如果姐妹们每个月的那几天前后都给自己煮一碗这样的美颜蛋汤喝,不但可以解决痛经问题,还会赚来面如桃花的好气色。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归虽好,并不是人人都能用的。因为当归是温热性的中药,对于一些体质偏热的姐妹来说可能不太适合。另外,即便是适用当归的人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当归有活血的作用,月经量过多的姐妹在经期千万不可服用。

  *当归能增加皮肤对阳光的敏感度,所以当归最好晚上吃,不要吃完了马上晒太阳。

  *当归会使子宫收缩,所以孕妇不能服用。

  *当归性温,有的人吃后会上火,那就尽量选择当归尾。当归尾活血,通经络效果明显,先吃当归尾1~2周后,再改吃全当归就可以了。

  *吃当归上火时,还可以加上山楂,当归与山楂的比例是5:1,这样配在一起吃不容易上火。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地黄。地黄分为熟地和生地,生地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熟地黄又名伏地、酒壶花、山烟、山白菜。在所有滋补的美颜汤品中,总少不了熟地的淡淡滋味。在寒冷的季节里,为自己煲上一杯“熟地汤水”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可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但是因为凡是滋阴的草本都有粘腻的性质,长期吃的话会导致脾胃虚弱,所以最好配上砂仁、陈皮来调剂一下。另外,脾胃天生虚弱,气滞痰多,大便稀薄的姐妹最好不要服用。

  熟地瘦肉汤:生地熟地各30克切厚片,猪瘦肉400克,蜜枣2个,姜片两片。

  烧开水将猪肉打沫去血腥。4升冷水,放入药材等配料炖,配料烧滚后放猪肉,中火煮15-20分钟、转小火煲2小时放盐调味就可以吃了。脸上长斑和豆豆的姐妹们可以试试这款“熟地瘦肉汤”。生地凉血解毒,熟地要温和一些,偏重滋阴的功效。如果担心汤偏凉可以少放些生地,多放些熟地。

  介绍了四物汤中的两位主角之后,下面我来隆重推出四物汤。

四物汤的主要成分及做法: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15克,也可随意加入山药、百合、莲子、白果、红枣等。将上述草本加入适量的酒,再加水煎煮即可。煮的时候用中等大小的饭碗装4碗水,煮到只剩一碗水的量。早晚空腹饮用,最好是即煮即用。

  四物汤可以补血调血,不仅能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状况,还能使发质变得润泽。

  爱吃肉的姐妹还可以用四物汤来炖肉,把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干地黄12克洗净后装入过滤纱袋中,和去皮的土鸡腿一起放入锅中,先以大火烧至水滚,后改小火慢炖,煮至鸡肉熟透后起锅。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加排骨或鱼肉,这样炖出来的四物汤味道很好,又不会有很重的中药味。

  旧时,老祖母或母亲们常常会教女孩子用四物汤来调理体质。因为多数女孩子先天体质都比较弱,常有手脚冰冷、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的问题,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寒底子”。这样的女孩儿常会有头晕、脸色苍白、倦怠、四肢无力等气虛、血虛,甚至气血双虛的情形。服用四物汤对促进身体的代谢、气血的循环都有不错的效果,如果再辅以党参、黃芪、茯苓等益气的草本效果会更好。但是,四物汤要小心服用,经期过后酌情服用三、四次四物汤可以温暖子宮,补血补气,但是如果服用过多的话反而会让人上火。


身心疲乏、水桶腰,黄褐斑、皮肤干燥……这些绝不是现代美女们想要的,但它却恰恰是办公室久坐族们最常见的通病。除了这些表面上看得见的危害,久坐不动还会使用我们女同胞形成气滞血瘀的体质,甚至导致不孕。

  随着网络办公越来越盛行,上班族渐渐有了一个新的称号——办公室久坐族。久坐族们每天朝阳九晚五,一天有八个甚至十个小时的时间是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度过的,虽然坐在办公室里没有风吹日晒,但是却有另外一种无形的杀手在伤害我们的身体、破坏我们的气血——那就是久坐不动的工作姿势。

  久坐不动会压迫位于臀部和大腿部的膀胱经,造成膀胱经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膀胱功能失常,而肾经与膀胱经相表里,这样就会引发肾功能异常,所谓“久坐伤肾”就是这个道理。而肾气不足慢慢就会导致气血双虚,出现皮肤瘙痒、面色苍白或黝黑、失眠多梦、心情烦躁、便秘、经血量少等。而这些问题反应在颜面上会表现为可怕的色斑。色斑的出现其实是身体在告诉我们:它的内部气血发生了瘀堵,即中医所说的气滞血瘀。因为皮肤的斑点多半是气血失衡导致血停滞在皮肤表面形成的污点。

  可以说,很多30+上班族女性都是气滞血瘀的易感人群。一方面和久坐不动有关,一方面是因为办公室人群多半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会让人思虑多,消耗过多的精气,即西医所谓耗费血氧。而中医则认为思虑过多会伤脾,脾是后天精气的生化之源,脾伤了,生化精气的能力减弱,则人体气血供养就会不及时,也不充足。而血的运行又是靠气来推动的,气行不足当然就会血行不畅,最后导致气血瘀堵也就是必然的了。

  另外,办公室久坐族常常要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精神压力很大,而情绪的波动会造成气机紊乱,进一步加剧气血失调。

  气滞血瘀又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也是慢性病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所以又有“久病必有瘀”的说法。很多姐妹都有或轻或重的妇科病,多半也都是由“气血淤滞”造成的。

  更为可怕的是,久坐不动可能还会导致不孕,一些不爱运动的懒姐妹在上班、吃饭、开车的时候常常一坐不起,一天中有七八个小时都保持一成不变的坐姿,这样会导致下腹腔包括盆腔在内等器官的血液循环不畅,造成卵巢供血不足而缺氧,或者气滞血瘀使输卵管不通;更有因为久坐以及体质上的原因,使子宫内膜组织由于气血瘀堵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情况,这些都是造成女性不孕的原因。另外,卵巢一旦出了状况,女人的青春和美丽也就快走到尽头了,水桶腰、黄褐斑、皮肤干燥、缺乏弹性、脱发、头发的光泽减退、颈椎病、风湿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等,这些都是卵巢衰退惹的祸。

  在此建议姐妹们,不论冬天还是夏天,最好都要安排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果你喜欢看电视、用电脑或是打麻将,那么建议你每隔一个小时就起来活动一下,伸展一下四肢。或者多敲打敲打双腿内侧的脾经、胃经和肝经,尤其是大腿根部一定要多敲!后背也要多敲,后背膀胱经是人体的排毒通道,经常敲一敲,有利于身体的排毒。

  再教姐妹们一个简单的强腰固肾的健身操。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搓热,掌心捂在后腰上,身体以脊柱为轴画圈。

  有位养生大家把这个动作形象地称为“风摆柳“,这个动作可以强肾,锻炼下腹部的各脏器,并提振一身的气血。改善因久坐造成的循环障碍,赶跑气滞血瘀,找回美丽气色。

  而对那些脸上已经生有黄褐斑的朋友来说,可常进行脸部按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浴面。将双手搓热后擦面,从脸部正中——下颌——唇——鼻子——额头,然后双手分开各自摩挲左右脸颊,直到脸部发红微热为止。这种按摩能够疏通气血,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做,不过清晨做效果最佳。另外,平时用红枣、薏米、山药煮成粥,早餐或晚餐食用,对补充体内气血、调理经络大有好处。


人在身心俱疲的时候,常常会说自己“没精神”,这里的“精”和“神”被中医视为人体三宝——“精”“气”“神”,精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气是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相沟通的媒介,而神则是精与气的升华。是三宝当中最高的一层,它藏在我们的心脏当中,叫“心神”。一个人心神安定则气血调和;心神不定则会导致气机紊乱,气血失衡。

  

  中医养生有三重境界——“上养神意”“中养精气”“下养身形”,可以看出,养神是养生的最高境界。《黄帝内经》中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最简单的明证就是,中医讲的所有补肾添精,益气活血的方子其实都是在养神,只有神足了,身体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但是,急功近利的现代人,最轻易伤害的就是自己的神。奔走在大大小小格子间的姐妹们,个个不输于男人,不但工作上要劳顿身形,家庭里也要用心经营,一不留神,就会让自己心力交瘁,落得个神形俱损。神伤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耗气伤精,使气血双虚,一种引发气机紊乱,导致气血失衡。

伤神伤气血

时下常说的“癌症性格”就是神伤的代表,这种人或是情绪压抑,或者性格内向,有事爱憋在心里,导致肝郁,特别是人到中年的熟女们,顶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既要应对繁重的工作,又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人多事急就容易使情绪烦躁,而情绪与五脏的健康密切相关。喜怒哀乐等情绪波动都会引发脏腑的反应。《黄帝内经》说:“故悲哀忧愁皆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特别是过度忧思会导致伤心,心主一身的血脉,心神伤了,气血便虚少下来。正常的劳作可促进心脏的运化功能,有利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抵御外邪。而过度的劳累,特别是过度劳心、劳神,必将造成劳伤。

  女同胞们要想在努力经营生活的同时,又不过度劳心伤神,就要好好调剂自己的情绪和工作生活方式。

  首先,要让自己心胸宽阔,待人接物不要太计较。《黄帝内经》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那种整天被名利所累,精神紧张,气量狭窄,睚眦必报的心态都是人体大毒,比外来的细菌病毒还要毒几百倍。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修身养性,讲仁者寿,就是说宽厚仁慈,仁者爱人的人身体健康,易得长寿。所以,我们也要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尽量让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心境。要学会静心,争取每天都抽出10分钟的时间,安静下来,做做冥想,想象一些美好或轻松的事情。让身心愉悦平和。

  

  其次,要学会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虽然生活和工作的节奏非常紧张,但是越是这样我们越要保护好自己。无论事情多么繁杂,也要理清头绪,然后集中精力,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当一个人神情专注地去做事情的时候,他不但不会感到疲累,反而会使气血流通得更为顺畅,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总能精力充沛的原因之一,因为喜欢做,他们总能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就不会觉得累。而另外一些容易被“人多事杂”弄得身心俱疲的姐妹,可能往往是手上做着一件,心里却着急另外一件事还没有做,这样很容易让自己心烦意乱,导致心理透支。其实只要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真正使自己透支心理能量的常常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坏情绪。因此,对于我们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的事情,不如采取像看日落日出一样的心情平静处之。

  心理学家发现,理性的女人更容易有好心情。她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会树立要事第一的原则。无论事情多么烦难,她们都能分清轻重缓急,对重要的事情全力以赴,而结果也往往是重要的事情解决了之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也就应刃而解了。这样即提高了办事效率、又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而那些分不清轻重缓急的人总是效率很低,还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

  

  徒手除心病

  上面说的是一些通过调节情绪来减少心神损耗的方法,在中医当中还有一些简单而速效的调剂心神的方法,那就多按一按心包经。

  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起于胸中,出来之后属心包络,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条。

   按摩心包经的时候可以沿着心包经的穴位逐个揉按,如中冲、劳宫、内关、曲泽等要穴,凡是按到之后感觉疼的穴位就要多按几下,最好按到让它感觉不疼了为止,按压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压时多停留几秒钟。平均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如果觉得找穴位太麻烦,也可以直接拍打心包经,即沿着心包经的偱行路线一点一点地拍打下来,对疏通气机非常有作用。

  对于拍打心包经,我是有着很深的体会的。有一段时间工作特别忙,恨不能把自己变成八爪鱼,焦虑、郁闷、烦躁得不得了,晚上睡眠也不好,后来突然想起这个办法来,于是每到工作得特别累,整个人不在状态的时候就站起身来沿着心包经的经络拍打一遍,马上就会觉得心里豁亮起来,身上轻了,脑子也清楚了。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所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业女性,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要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

  现代美女的工作、生活和电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可爱的高科技宠物除了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利之外,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伤害,首先就是有颈椎病、腰椎病、近视眼的人越来越多了。颈椎病腰椎病除了会让我们颈、肩、腰疼痛之外,它最大的后果就是使我们的气血运行失去正常的状态。中医认为颈椎和腰椎问题是一种“痹症”,而痹症,在血脉上的表现就是血凝不流。

  首先,颈腰部的劳损必然导致局部经脉不通,使气血瘀滞,而长时间的血瘀痰聚必然累及肝肾、督脉。首先说颈椎,在颈部走行的经脉中,尤以循行于项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手少阳三焦经及足少阳胆经等对颈椎病的影响最大。颈椎病往往导致这些经脉的功能失调,并由此进一步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和障碍。比如,颈部诸经的腧穴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颈椎的局部病变都可能对颈部腧穴产生影响,使经络闭阻,气血运行失畅。而改善颈椎病的方法也是刺激颈部的穴位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调和。

  在颈部的重要大穴中,大杼穴是一个关键的穴位。保持大杼穴气血畅通,颈肩部经脉气血的流通就有了保证,颈椎病的症状就能得到改善。在开始感觉到颈部有时酸痛,肩部不适的时候,常常按摩、揉擦大杼穴,沿着大杼穴上下拍打,天天抽时间做2~3次,每次10分钟,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避免在大杼穴形成气血的淤阻。一开始按摩大杼穴时会觉得酸痛感比较明显,但按摩之后会觉得舒服。大杼穴的取法是:找到第七颈椎(颈椎下部最高的骨头尖),再往下的一个骨头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从第一胸椎棘突下骨头缝之间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肌肉凹陷处。

  对付颈椎和腰椎问题,我们的中医祖先还为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神奇大穴——后溪穴,不论你是颈椎、腰椎问题还是肩背痛,只要按揉这个穴位,百用百灵!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R26;灵枢本输》。这个穴位是小肠经上的腧穴,有舒经利窍、安定心神的效果。更有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后溪穴在手侧面小拇指下两三厘米处,取穴方法是: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就是。

  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这个穴位的效果。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或麻胀感。每天只需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随手动一下,长期坚持会对颈椎、腰椎问题有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

  而且,这个穴位也有提振阳气的作用。当我们长期伏案工作时,上体前倾,颈椎紧张,就会压迫督脉,而督脉是总督一身阳气的大通道,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我们一身的阳气,时间一长,不但脊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会变差。

  所以,美女们要想精气十足地做好一天八小时的工作,不妨时不时地刺激一下这个明星穴位,它可是给我们提神的好帮手,坚持每天做上几次,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疲劳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特别是开车一族,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等红灯,不妨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后溪穴,你会感到特别舒服。别人都在因为堵车而着急上火,而你却在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目,一不起急,二不发火,这不是神仙都要羡慕的好状态吗?

  其实,久坐电脑桌前除了会伤害我们的颈椎、腰椎,对女性朋友还有另外的伤害。

  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为什么这样说呢?肝开窍于目,目之所以具有视物功能,全依赖肝精、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的疏泄。只有肝的精血充足,肝气调和,眼睛才能发挥视物辨色的功能。

  反过来,如果过度用眼也会耗损肝血,我们的肝脏就像身体里的一个血库,如果血库里的血不充足,就会出现眼睛干涩、视物不清、小腿抽筋、腰膝酸软、手足无力、手指不灵活、皮肤出现斑点、情绪不稳定、月经不调等一系列症状。这一系列连锁问题的祸首便是“久视伤血”。

  因此,在电脑前长期坐的姐妹们,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我给的建议是:每工作两小时后不妨离开电脑,找个安静的地方静一静心,闭上眼睛,把意念放在脚上的太冲穴、行间穴,想像有一股暖流人太冲流向行间。同时还可以用手揪自己的耳垂和耳尖后上方。另外,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时也可按压肝经上的太冲穴、行间穴、丰隆穴。这些穴位有滋阴养肝,去肝火的作用。

  但是,这些办法仅仅是一种辅助的方法。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我们不要让自己的身体过度地劳累,《黄帝内经》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句话在告诫我们:养生的最大秘诀是“不妄作劳”,就是不要让身心过度劳累的意思。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或者身体燥热,大便干燥……这些症状只要有一到两种就表明你的身体上“火”了。那么 “上火”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是因为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比如风热感冒;二是我们体内阴阳失调而引起的“上火”症状。作为都市小女人,我们要经常面临快节奏的生活,竞争的压力,这些都会引发我们身体的代谢紊乱,让我们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上火”。 上火不仅伤神,更伤气血。

  其实,我们的人体本身是有火的,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当然,身体内的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像我们的体温,维持在37度左右的是比较适宜的,过高或过低,人体都会感觉不舒服。同样,如果火过亢,人也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中医把超过正常范围的火称为邪火。邪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但是阳过亢就显示为实火。另一种情况,阳是正常的,阴偏少,显得阳过亢,这样就表现为虚火。

  

  找到身体的起火点

人体“上火”的机理常常是脏腑的阴阳平衡被打破,首先表现为五脏六腑有“火”。常见的有心火、肝火、胃火、肺火。

心火

  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的主宰,心火是温暖全身的主要热量内源。但是如果心火太旺,便会出现心烦、心悸、失眠、口舌生疮、小便赤黄等症状。莲子汤是最好的清心火的良方。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体质寒性比较大的姐妹,要注意不能过量喝这个汤,因为莲心性寒,会加重体内的寒气。

  肝火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如果我们不会控制情绪,遇事心烦易怒,就会导致肝郁气滞引发肝火上炎。会有头痛头晕、口苦咽干、小便黄,舌红苔黄,口渴爱喝水、脉弦等症状,特别是舌红苔黄、脉弦数的症状就可以断定为肝火旺。

  胃火

   由于饮食不节,嗜酒、过食肥甘辛辣厚味,形成“食积”,生热化“火”,使胃火炽盛。表现为胃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龈肿痛等。

  肺火

   产生肺火的原因,或因气候骤然变化,身体不能适应;或由于劳倦过度,消耗了超量的体内阴液,从而引发肺火亢奋,这在老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