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名中央干部“空降”地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8:15:21

近日,多名年富力强的中央部委司局级官员赴各省份任职。据了解,今年中组部从54个中央部委选派66名中青年干部到地方任职,平均年龄46.5岁,年龄最小的41岁。之前,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干部上下交流多采用“挂职”的形式,挂职时间多为一年,结束后回到原职或被提拔。这导致干部的挂职过程只是“蜻蜓点水”式,也不会担任独当一面的实职。这次,中组部的新提法是“任职”,出任的也多是掌管全局的地方行政要员。从“挂职”到“任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大为不同,这意味着这批干部以后的仕途存在变数:有可能在地方长期任职,也有可能提拔回中央。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这是干部管理制度的一个新探索。 【编辑:高星】

习近平要求交流干部身下心下 面对各种诱惑保持清醒头脑
■中共中央组织部举办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10月11日在北京开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与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地方尤其是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至关重要。习近平向培训班学员提出六点希望:
第一,身下心下,树立扎根地方和基层干事创业的决心与信心,真正成为当地干部和群众的贴心人。
第二,多学多思,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省情市情县情,了解所在地方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和关心当地干部群众的疾苦冷暖。
第三,在实干苦干上下工夫,既要脚踏实地搞好当前的发展,又要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
第四,发扬团队精神,做到荣誉面前不争功、利益面前不计较、困难面前不躲闪、责任面前不推卸。
第五,坚持慎独慎微,面对各种诱惑保持清醒头脑,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不断增强辨别是非和抗拒诱惑的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第六,淡泊名利,与老一代共产党员比理想信念,与困难群众比生活待遇,与先进模范比工作奉献,保持良好心态。[详细]
李源潮与交流干部谈话:扑下身子干事业 履职尽责长才干
■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14日在北京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与交流任职干部集体谈话,要求大家深刻认识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下基层的政治意义和示范作用,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扑下身子干事业,履职尽责长才干,在艰苦环境中培养坚强的党性和过硬的作风。  [详细]
66名中央干部“空降”地方  担任市县委书记21名市长20名
■这次中组部集中选派中央和国家机关中青年干部到地方交流任职,是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的重要举措,交流任职人选主要是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基层工作经历和基层领导工作经历不满两年的正局级干部。选派采取中组部直接动员、机关干部自愿报名、各部门组织推荐、各省区市比较择优的办法,“平级调动、统筹安排”。选派的66名干部,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任职的有48名,担任市县委书记21名、市长20名,其中9名市委书记人选都安排在中西部地区。按照“进一出一、进出平衡”原则,接收交流干部的省区市也将选派厅局级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交流任职。[详细]
中组部改挂职为任职 培训班学员都是“后备干部”
■“挂职”改“任职”。各大部委和中央直属机构的干部以“交流干部”的形式去地方挂职,一直是培养干部的常规政策,但此次中组部政策的不同在于,不是以往的“交流挂职”,而是“交流任职”——66名司局级官员到地方政府部门任实职。这意味着,这批干部以后的仕途存在变数:有可能在地方长期任职,也有可能提拔回中央。[详细]
■突出中央和地方的交流。本次试点另外一个特点是突出中央和地方的交流。一位部委人事司负责人介绍,以往的干部地方挂职大多是支援性质,但本次试点突出中央和地方的干部交流。“去地方一个,就从地方上补充上来一个。”该负责人认为,中央干部一般理论水平较高,具有全局观,到地方工作有利于扩大地方的执政视野;而地方的干部一般实际工作能力很强,并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两相互补,这样的交流可以从总体上“优化干部队伍”。[详细]
■培训班学员都是“后备干部”。10月11日,为期4天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在京开班,这意味着从中央到地方任职的人选尘埃落定。随着培训班的开班,从中央到地方任职的这群干部特征也浮出水面:来自5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他们平均年龄46.5岁,年龄最小的41岁,中青年干部是主体,而且几乎是各部委的“后备干部”。[详细]

10月1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举办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在北京开班。习近平与培训班学员座谈。

培训班开始前,习近平接见出席座谈会的全部学员。
文化部 推荐人选看重两因素
文化部人事司干部处处长张士军介绍,文化部在确定试点人选时,基本上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发展潜力。“经过锻炼后,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机关,都能够进一步有所发展,因此年龄基本上要求在50岁以下。”另一个是该人选在以往的工作中应体现出很强的工作能力,“因为是去地方担任领导职务,能力非常重要。” 对于文化部选出的这名候选人,张士军透露,“他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机关工作,政治理论水平很好。还欠缺一些基层工作的经验。”对于任职的地区,中组部尚未回复确定。但该位候选人报名时主动提出“要去西部锻炼”。“以往都是干部到地方‘挂职’,到地方‘任职’的,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张士军说。  [详细]
外交部 推荐年富力强者入围
外交部人事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外交部正在积极配合中组部的此项工作,将组织推荐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供中组部挑选。“但具体的选拔标准还是由中组部最终确定,他们可能会从是否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等方面进行挑选”。  [详细]
国土部 拥有2-3个报名指标
国土部宣传部门表示,此次中组部派遣官员任职地方,国土部有2—3个名额。按照程序,首先需要个人报名,再经过部内推荐,最终报请中组部确定名单。[详细]

赴地方任职“京官”过半履新 多数流向中西部和东北
■66名干部中,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任职的有48名,占73%,体现出向这两地稍微倾斜的趋势,而他们最多的职位流向是:市(县)委书记和市长,其中市委书记21名、市长20名。职位流向呈现出与他们从政经验、专业相匹配的特征。如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司长黄建发任成都市委常委,汶川大地震中曾率救援队深入灾区一线。大多省市区都分配了2位中央干部,也有几个省份更多,比如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和东南沿海省份福建各分配了3名京官。官方公布的66位交流任职的中央干部中,有3位女性。[详细]
部分履新干部名单一览
交流任职干部 在中央部委中担任的职务 履新后职务
吕传俊 国务院办公厅正局级秘书 福建省漳州市委常委、副市长
吴洪芹(女) 国务院侨办国外司(港澳台司)司长 福建省漳州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张太原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房地产管理司司长 昆明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董保同 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司司长 昆明市委委员、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李小豹 团中央学校部部长 南昌市委常委
刘昌林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秘书长 景德镇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梅永红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济宁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刘惠 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国际合作部部长 呼和浩特市委委员、常委、新城区区委书记
刘俊臣 国家工商总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司长 锡林郭勒盟盟委委员、副书记、盟长
王正谱 农业部财务司司长 辽阳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吴汉圣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沈阳市副市长
喻红秋(女) 全总书记处书记、资产监督管理部部长 贵阳市委副书记
冀文林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主任 海口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副市长
舒庆 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司长 郑州市委常委兼任荥阳市委常委、书记
吴清 中国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 上海市虹口区区长
黄建发 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司长 成都市委常委
金学锋 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 西安市副市长
杜航伟 公安部刑侦局局长 西安市公安局局长
梁桂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西安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
郭运德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
马旭明 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武汉市副市长
张小国 经济日报社编委 石家庄市副市长
周喜安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 四川巴中市长
艾学峰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政研司司长 韶关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杨省世 交通运输部财务司司长 镇江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郑泽光 外交部北美洲大洋洲司司长 南京市副市长
辛国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青海省海西州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滕佳材 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主任 长春市副市长
徐加爱 商务部财务司司长 金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陈献春 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司长 长沙市副市长

66名中央干部空降地方任职
港媒解读京官成批任职地方:干部交流工作提速
香港《文汇报》报道说,相关部门人士表示,中组部酝酿此举是一次“试水”和“前奏”,是在为更高层次、更宽范围、更大规模的干部任职交流积累经验、探索办法,值得外界期待。
《文汇报》专访了中共著名党务专家辛宇,他表示,从人事政策角度看,中央机关官员“交流”地方,对地方和“交流”官员本身都具有好处。他表示,司局级干部对于国家宏观情况较了解,具有全国意识;而对地方官员而言,能够前往中央机构工作,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
香港《大公报》关注到这一中央再出台干部选任制度新举措:这是中共十七大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京官外调地方任职。报道留意到,此次选拔范围是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中五十岁以下的正局级干部,而部级后备干部或缺乏地方领导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60个名额被比较均匀地分配到各部委中,涉及经济、金融、工业交通、农林水利、教科文卫、党务等各个方面,其中一些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财经部委,名额相对较多。除了年龄的要求,对报名官员的知识学历、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都提出很高的要求,一般要求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香港中通社刊发特稿说,种种迹象表明,中共中央组织部正酝酿中央与地方干部交流任职新政。近日,“到地方交流任职”似乎成为北京各大中央部委和直属机关司局级官员的一个共同话题。[详细]

“挂职”变“任职” 在基层实践中淬炼干部
■此次干部交流出现了一个新变化,不是以往的“交流挂职”,而是“交流任职”。从“挂职”到“任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大为不同。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这是干部管理制度的一个新探索。 有专家称,挂职干部大都只任虚职,下基层后没有实权;因时间短无法融进基层领导圈,干不了实事,了解不了真实情况。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此次“空降”干部是任“实”职,“更有利于干部的成长、整个地方领导班子的更新,甚至有助于破除当地宗派势力”。另一方面,基层一线是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的大舞台,是干部锻炼成长的主阵地和建功立业的主战场。
此举也正表明,中央要通过在基层的工作实践,淬炼中青年干部,努力构建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链。中国社科院教授莫纪宏指出,这说明今后国家在选择干部时,更重视候选者的实践经验,将来的官员将不再重复“从书本到书本,从机关到机关”老路线。[详细]
干部直接派驻地方可弥补“三门”干部不足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此前培养后备干部,多为单位内部培养,缺乏基层工作经验。而目前将干部直接派驻地方,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地方发展状况。实际上,中央和国家机关厅局级领导干部中,高校毕业后就一直在中央机关工作的比例高达44.6%,而具有县、乡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仅占12.5%。不少中央部委的厅局级干部是“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衙门,他们缺乏地方工作经验,看问题往往比较宏观,但对微观的、具体的情况了解不够。  [详细]
“交流任职”实施效果待观察 需注意两个层面问题
■“这一举措的效果,只能等待实施以后才能准确评价。”长期研究体制改革的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分析。王贵秀认为,“交流任职”需要注意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兼顾地方干部上升的通道,以免影响地方优秀干部的提拔升迁;二是组织部门应警示任职干部,勿因急功近利而盲目追求地方政绩工程。[详细]
中组部“空降”京官需打好“组合拳”
应该说,这次从中央机关下派干部到地方任实职,是给机关领导干部补“基层课”的重要举措,是建立来自基层的干部培养选拔链的重要一环,对改善地方领导班子结构、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防范用人不正之风等方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地方党委班子配备改革后,党政领导职数一般精简20%以上甚至更多,“空降”京官会相对挤压干部晋升空间,影响地方干部的积极性。此外,如果少数“空降”干部抱有“镀金”思想,搞短期行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也会影响地方干部的工作作风。笔者认为,空降京官工作要想得实效,还需打好“组合拳”:打好“预防针”,促空降京官“安下心”。实行“双对流”,使地方干部向上“流得动”。健全“制度链”,让空降工作得实效。  [详细]
正局京官到地方任职在细节上要看好想准
从大方向上京官离京到地方赴任是中组部创新之举。但是在具体细节上还是要看好想准。一是看京官想不想离京。京官平时在机关呆的时间较长,思想上想不想下基层、愿不愿意离开条件优越的京城,他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思想上需要过这个坎。二是看京官想到什么地方去。三是看地方缺不缺,缺什么样的京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