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6:23:14
福建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
——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一、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认真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阶段。“十二五”期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先行先试,全面提升,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本规划思路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个重大战略思想,结合海峡西岸优势,按照建设“两个先行区”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5年多来,福建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福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海西建设的效果日益凸显。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1、我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5年多来,福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均高于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左右,其中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万亿元,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目标,预计到2010年底,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3万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已达到3万元,首次超过4000美元,提前两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规划目标。“十一五”前三年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4.4%,早在2007年就提前实现财政总收入超1200亿元、基本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超700亿元的规划预期目标。2009年起,我省财政收入增幅可能趋缓。预计到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有望达到1800亿元。
2、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经济支撑有力,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十一五”期间前三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2.8∶48.7∶38.5调整为2008年的10.7∶50.0∶39.3,我省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化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龙头企业品牌主体作用更突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快,主导产业日益凸显,产业竞争力增强,信息化水平继续提高,软件产业增长强劲,创意产业开始起步,动漫游戏、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取得突破,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产品和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骨干软件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建立了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成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发展势头良好,已建成一批现代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从2005年起,其产值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幅。2008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9.9%,比2005年提高2.9个百分点,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3、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投资力度加大,消费拉动有所增强,出口保持增长。在投资拉动方面,持续发挥重大项目建设的引擎和带动作用,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 2008年底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270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6500亿元。重点项目在巩固夯实农业水利基础、全面提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支撑体系持续壮大、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协调推进等五个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2839.6万千瓦,2009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2012年将突破3000公里,形成“两纵四横”主通道,到2015年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提前5年基本建成海西高速公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已形成4条进出省通道,正在加快建设快速干线铁路。温福铁路通车、福厦、龙厦、厦深、向莆等快速铁路正加快建设。2009年福建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超过3亿吨,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生产目标;厦门港有望进入亿吨港行列。福建省将依托福州港务集团、湄洲湾港口开发公司、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三大主体,分别加大力度,开发福州、湄洲湾、厦门三大港,建设若干个具有鲜明特色、功能合理的现代化港区。机场建设取得新进展,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在消费拉动方面,我省认真贯彻、有效实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并且呈现农村消费增长较快的特点。在出口贸易方面,福建外贸依存度已达63%,出口依存度为42%;外商直接投资额相当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7%,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约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涉外税收约占全省税收收入的三分之一。外经贸已经成长为福建的经济发展引擎。虽然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省外贸持续下滑。但在政府支持跨国采购,着力缓解外贸企业融资困难,完善运行预警监测机制,扶持重点企业和出口基地建设,促进闽台经贸合作的各项努力下,推动福建外贸持续稳定发展。2009年9月开始,福建外贸终于全面回暖,实现双位数增长。
4、闽港澳台合作不断拓展。我省认真落实中央促进两岸三地交流合作、惠及港澳台胞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出先行先试举措,提升交流,加强合作,促进产业对接,在金融业务、农林业合作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两岸口岸海上直航、旅游产业合作等多方面取得新的成效,福建与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来自港台的外商投资仍然占据全省吸收外资的绝对主导地位,且主导地位不断加强。2008年,全省吸收港、台合同外资60.90亿美元,增长30.8%,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达85.2%,较上年提高35.9个百分点,占据全省合同外资的绝对主导地位。其中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合同外资分别增长29.6%和38.3%,是福建省外资来源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中合同外资唯一保持增长的两个地区;港、台实际到资26.19亿美元,增长35.6%,占全省实际到资总额的比重46.2%。
5、民生状况得到改善。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96元,实际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61.45元,实际增长10.8%。覆盖城乡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立了城乡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低保动态调整机制的基本社会救助体系。率先将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推进多层次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基本建立全省市、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免征农业税,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节能减排与生态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我省持续加强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工业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整治、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保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1、福建在海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用还不够凸显。
自从2004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以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大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创新,上下同心、开拓进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才得以气势如虹,全面推进。
但纵观整个发展形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海西建设和福建发展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但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体地位不够凸显、主体作用不够凸显、主体优势不够凸显、主体气势不够凸显,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提升思路显得尤为紧迫。《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福建在海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这也明确指明了福建在海西建设中的发展道路。
2、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业结构提升有待加速。
我省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比重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等高新技术产业所占份额低,产业结构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我省投资项目属于允许类的偏多,属于鼓励类的偏少,能源消费增幅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逐年走高,并高于经济增长,而资源利用率、能源自给率却比较低,经济高速发展遇到了资源、能源等瓶颈约束。除此之外,福建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能源、冶金、重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结构所引起的高排放、高污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福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近5年来,我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试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显著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仍很薄弱。主要表现在: RD经费投入不足,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突出;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明专利总体上技术含量不高;科技领军人才严重短缺,一线创新人才不能满足技术创新的需求;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产学研合作不密切,企业难以及时获取所需要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尚不完善,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较为淡薄。由于我省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大大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进程,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竞争力。
4、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乡和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
尽管我省中心城市的实力这几年持续增强,但支撑能力仍较弱,中心城市规模仍较小,特别是沿海一线港口的枢纽作用,还有相当大的潜力没得到挖掘,对省内县域经济和周边省份相邻区的辐射、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仍不足;城市间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趋同、资源浪费等现象,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资金筹措落实难度大,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些领域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
5、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我省是无油、无气、少煤的能源十分短缺的省份,巨大的能源需求量, 能量来源的不确定性和能源运输等, 都大大增加能源供应的严峻形势, 因而也突显了节能和减排的艰巨任务。近年来能源消费强度反弹,经济结构调整缓慢, 增长方式依然是粗放型, 对节能减排的许多措施还不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若处理不好, 能源与环境将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 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我省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同时也是倡导低碳经济条件下建设绿色海西的长期战略任务,务必引起广泛共识, 并努力实现。三、福建省“十二五”期间发展环境
“十二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外向度较高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受国内外经贸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省的基础条件,我省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国际环境
“十二五”时期,国际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总的来看,需要把握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世界经济将面临重大调整。
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积极政策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国际经济形势有所好转,预计“十一五”末期全球经济衰退将步入尾声,“十二五”初期可能逐渐进入全球经济周期的复苏期。发达国家将面临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科技创新和固定资产更新。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会加快向我国产业转移的步伐,同时也将追逼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步伐,“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但是,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尚未结束,“十二五”中期之前全球经济将面临一个中低速的增长环境;在增长方式上,以美国过度消费、中国等出口导向经济体过度生产为代表的增长方式面临调整。中国加大消费的拉动作用、降低对出口的依赖、调整部分产业的过剩产能是必然趋势。“十二五”时期福建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发挥比较优势,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际竞争激烈。
疲于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各国政府先后实施了诸多贸易壁垒措施,竞相保护本国重要产业,技术贸易壁垒和环保贸易壁垒明显增加并且应对难度加大。福建是出口大省,也是受技术贸易壁垒和环保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省份之一,贸易壁垒以及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已经对我省出口造成严重冲击。中国的崛起必然招致西方大国的遏制,对此我们既要有思想准备,也要有积极的作为。“十二五”时期必须认真应对全球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理、有节地通过谈判协商妥善化解贸易摩擦,积极应诉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同时也应直面发达国家的技术指标和环保指标,积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和环保标准。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近几年世界各国对遏制温室效应的呼声日益高涨,尽管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之后,《哥本哈根协议》未能有法律约束力,但进入“十二五”之后终将成为硬约束。美国、法国等国家正准备征收碳税和碳关税,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压力增大,“十二五”时期必须重视发展低碳经济。
3、新兴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趋势。
经过这次危机,发达国家传统的支柱产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业,短期内不可能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传统产业面临加快升级的压力。为应对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环境压力,发达国家将寻找新的替代产业,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奠定基础。新材料、新能源、绿色产业、创意产业等作为新兴产业将决定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产业发展方向,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二五”时期福建要在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4、国际市场体系面临深刻调整。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劳动力成本低于我国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等快速发展,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逐渐显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者工资水平提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低技术含量的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严峻竞争。“十二五”时期,福建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将逐渐淡出福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福建必须加快电子信息、光电、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物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继续加快。
金融危机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可能迎来新的重组,带动区域内双向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中国与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建成,与东盟原6国率先实现零关税贸易。东盟是一片有5.7亿人口、4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区域,与东盟实现自由贸易对福建意义重大。福建在东盟有800多万侨胞,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财团。福建与东盟现有贸易额高于毗邻东盟的广西、云南,“十二五”时期福建必须重视发展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同时关注中日、中韩区域经济一体化谈判的进展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二)国内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将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总的来看,需要适应五个转变。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转变的新要求。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我国将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如果在“十二五”时期不能遏制原有趋势或出现转折性变化,到“十三五”时期五年时间将更加难以扭转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得可能不够“全面”。因此,要组织研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一揽子”战略规划,包括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市场化改革、落实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战略规划。随着我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利益格局面临诸多新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亟待遏止,必须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
2、适应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我国的外部需求减弱,加上国内生产要素成本全面上升和生态环境约束全面加剧,以“大进大出”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增长模式必须向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二五”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由生产主导型的增长方式逐步向消费主导型的增长方式转变,由投资和外需拉动为主逐步向内源驱动为主转变。要逐步改变福建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要在努力提高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要积极引导消费,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要积极培育第三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未来十几年福建经济逐渐向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奠定基础。
3、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转变。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等都将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人民对公平正义、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会显得更加迫切。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在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阶层的同时,也会给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带来新课题。“十二五”时期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努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积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对低收入居民在住房、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上的扶持,城乡之间、沿海山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要加快建立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建设模式和社会保障制度。
4、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转变。
“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将加快发展,在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格局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以小区域经济的开发开放促进大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快速发展,对福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有辐射,更具虹吸。国务院把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部署,福建省是这一经济区的主体,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应成为对台先行先试区域,成为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平台。要努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
5、适应体制机制的转变。
“十二五”时期,我国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继续深化改革将触及到深层次的利益调整,利益主体多元化,不同利益群体对不同利益的诉求和矛盾可能进一步凸现,社会突发事件增多。城乡差别、收入差别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要特别关注城乡二元体制的转换,“十二五”时期要逐步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城镇化步伐,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要逐步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进城务工带来的就业、医疗、养老保险等一系列问题。
(三)周边环境
1、与台、港、澳的关系更加密切。
当前两岸关系已经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两岸即将签署经贸合作框架协议,台湾各界对国务院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倍加关注。处于对台最前沿的福建承担更多的责任,面临更大的机遇。“十二五”期间闽台经济融合将不断加强,先进制造业、农业、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对接,形成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港澳投资仍然是福建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福建将继续推动闽港、闽澳经济合作,尤其在金融、物流、会展、旅游及专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落实CEPA协议。
2、周边省市竞争发展压力增强。
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先进地区的角逐挤压以及中西部省份的竞相追赶下,我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后移,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尴尬境地。2008年我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十二位,被湖北、湖南赶超,与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发达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省必须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福建经济才能继续保持在全国的前列,人均GDP到2012年才能达到或接近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四、“十二五”时期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及福建省委的实施意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福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消费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居民消费潜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富民强省。
2、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上来,依靠自主创新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必须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动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坚持节能降耗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各种问题,缩小山区、沿海发展差距,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动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6、必须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积极扩大就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重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战略定位
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务院《意见》赋予海西四大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四)
发展目标
1、科学合理设置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依据,紧贴福建实际,按照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决策部署,充分对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并与“十一五”规划做好衔接。
参照国家目前提出的“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的大体设想,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由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五个方面共计30个指标组成的我省“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形成既符合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又能体现福建省情特色的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综合反映“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增长情况,在这一类指标的设定上,我们选用了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等6项常用的、稳定的经济指标,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地方财力状况和经济的发展后劲进行了综合表述。
结构调整指标。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的改善状况,经济结构的优化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对其他子系统起着制约使用。由服务业增加值比重、R&D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4项指标组成。
人民生活指标。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基本状况。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6项指标组成。
公共服务指标。综合反映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以及社保、就业的发展状况。由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登记失业率、信息化指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专利授权量、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8项指标组成。
资源环境指标。综合反映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由森林覆盖率、耕地保有量、单位GDP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6项指标组成。
表一:“十二五”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经济发展
(6项)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GDP(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结构调整
(4项)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城市化率(%)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R&D占GDP比重(%)
人民生活
(6项)
年末总人口(万人)
恩格尔系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公共服务
(8项)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万人)
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
信息化指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专利授权量(件)
城镇登记失业率(%)
资源环境
(6项)
耕地保有量(万亩)
单位GDP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
森林覆盖率(%)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
2、科学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2009——2012年发展目标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省2012年的发展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着力科学发展先行,力争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地方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服务两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关于这个目标实现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相关粗略的测算。
东部各省2008年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人均GDP(元)
比2007年增长比例(%)
常住人口(万人)
总GDP(万元)=各地人均GDP*各地常住人口
北京
63029
5.2
1695
106834155
上海
73124
0.8
1888.5
138094674
天津
55473
11.3
1176
65236248
河北
23239
9.3
6988.8
162412723.2
山东
33083
11.4
9417.2
311549227.6
江苏
39112
16.1
7676.5
300243268
浙江
42214
8.6
5120
216135680
广东
37588
8.7
9544
358739872
海南
17175
8.7
854.2
14670885
福建
30123
12.2
3604
108563292
总和
47964.2
1782480025
平均
37163
9.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东部总GDP/总常住人口=Σ(各地人均GDP*各地常住人口)/Σ各地常住人口=1782480025/47964.2=37163元
准确测算出福建省达到东部平均水平的速度有一定难度。我们只能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如人口增长与发展规划相吻合,物价、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对福建的影响与全国基本一致,各省在2009年后的经济发展较平稳,发展速度与2008年相似,没有出现波峰或低谷。那么,排除了种种不确定因素之后,我们假定东部各省的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0%(如上表平均速率所示)。
若福建省要在2012年末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那么在2009——2012年的四年间,我们通过以下方程进行计算:
37163*(1+10%)4=30123*(1+福建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4
可以得到:福建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必须达到约15.9%,才能达到东部地区的平均发展水平。从最近几年福建省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4年人均GDP年均增长15.9%不太现实。国务院的要求是“接近或达到”,“接近”可以理解为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90%以上。按达到90%测算,2009~2012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应达到13%,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
若福建省在2015年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在这7年期间,假定东部各省的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还是10%,那么同理,根据方程:
37163*(1+10%)7=30123*(1+福建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7
可以得到,在2009——2015的7年间,福建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必须达到13.4%。“十二五”期内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考虑到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体地位,具有资源开发、市场容量拓宽、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考虑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将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等积极因素,我们认为通过努力,这一增长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2)“十二五”发展目标
结合我省经济、人文、社会、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步提出“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综合“十一五”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务院对福建的要求,“十二五”年均增长速度高位目标应定为13%,2015年GDP可达2.4万亿元。如果考虑“十二五”时期应更加注重结构优化、生态资源保护等因素,这一时期低位目标也应定在11%左右,2015年GDP总量突破2万亿元。
根据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口发展趋势测算,2015年我省人均GDP高位目标将达到6万元,低位目标也将突破5万元,按1美元=6.8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人均GDP高位目标将达到8800美元,低位目标也应突破7000美元,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十二五”时期,我省一产增加值比重将继续降低,二产、三产增加值比重将继续提高,特别是三产比重。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应调整到6.5:50.5:43。我省城镇化水平有望加快推进,2015年城市化率达57%。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R&D占GDP比重逐步提高,2015年达到2.5%。
——人民生活实现新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利保证。“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2015年突破36000元,比2008年翻一番,实现倍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5%,2015年突破12500元,比2008年翻一番,实现倍增。如果经济总量增长能按高位目标实现,上述7年收入倍增计划完全有可能提前到6年完成。“十二五”期间要尽力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如有可能,应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略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十二五”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2015年我省年末总人口3875万人。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5%。
——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谐社会建设明显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9.6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覆盖面明显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00万人,年均新增60万人,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00万人。2015年专利授权量突破1.2万件。
——资源环境取得新成果,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茅。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森林覆盖率63 %,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单位GDP综合能耗要继续控制在国家下达的基数内。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控制在国家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目标值80%以上,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目标值85%以上。
五、“十二五”规划期间福建省发展的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的基本态势,合理布局,统筹协调,发挥区域优势,完善整体功能,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山海联动,东西贯通,加强与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交流合作,形成海峡西岸整体辐射效应,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两岸三地联系,促进闽台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闽港、闽澳经济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壮大临港产业集群,推动以港兴城,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
(二)主体功能区布局
根据福建省主题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将区域合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明确每个区域的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尽可能好的发展。
优化开发区域:福州、厦门、泉州等主要城市的市区和较成熟的工业区、开发区必须优化开发,提升品质。城市市区必须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软件、创意产业、电子商务等都市型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善城市生态,创造宜居环境。
重点开发区域:沿海城市和临港工业区以及各主要交通干线附近的城市和产业集中区,重点开发区域要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和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未来福建的人口和产业逐渐向重点开发区域聚集。
限制开发区域:占省域面积一半以上的农村乡镇重点发展农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保护生态环境,维系生态系统;同时也要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适度开发矿产资源。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禁止开发区域:名胜风景区、自然文化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立足于生态保护,不得进行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省财政实行不同程度的财政转移支付,以保证这些地区有能力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和城乡人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各主体功能区域,应当用不同标准去衡量各地发展,实行绩效评价;用不同政策去指导各地发展,实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三)城市群布局
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壮大福州、厦门、泉州中心城市,形成“一带(沿海城镇密集带)、四轴(西部山区发展轴、北部福武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和南部厦龙发展轴)、双极(依托一北一南两大中心职能地区形成的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多核(多个区域次中心)”的海峡西岸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一带(沿海产业集聚带)、双区(北部以福州中心城区、长乐空港和江阴港区组合形成的北部现代服务业增长核心区,南部依托‘滨海环湾走廊’,由厦门中心城区、机场新城、泉州中心城区和漳州中心城区组合形成的南部现代服务业增长核心区)、四基地(四大工业基为福州现代制造业基地、莆田临港重化工业基地、泉州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三都澳、东山湾两大战略储备地区和闽浙、闽赣浙、闽赣粤、闽粤四大跨省产业发展协调区。
发挥区域次中心城市的作用。积极培育县级市和县城,形成与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新格局。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人口、产业向城镇聚集。
(四)重点区域布局
做强做大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市区重点发展信息、软件、动漫、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都市型产业,建立区域性中心商务区,南北两翼的福清、长乐、连江、罗源建设深水港,发展临港的先进制造业,在平潭建设立对台综合试验区,共同构建闽江口都市圈。
发挥厦门经济特区和厦门港的龙头作用,增强先行先试的辐射带动效应,将厦门行政区域、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功能归并,厦门岛内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中心商务区,发展软件、创意产业、服务外包、LED等都市型产业,岛外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
发挥泉州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的支撑作用,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拓展效应。以泉港区为核心构建福建石化工业基地,加快泉州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经济较发达的泉州市区、晋江、石狮、南安、惠安产业升级,构建环泉州湾城镇群。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泉州名牌企业的品牌效应,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
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的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以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的发展壮大闽西南一翼。
福建中部南平、沙县、三明、永安一线是山区城镇和产业密集区,形成闽中城镇群和产业带,可发挥其对各山区县的集聚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六、福建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上述基本方针和发展目标,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十大支撑体系”,初步提出我省“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大任务。
(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完善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推进规模经营,努力保持粮食自给能力不降低;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升级,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实施农业标准化,发展品牌农业,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壮大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推进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
2、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集聚发展一批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集中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品牌,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围绕龙头企业、骨干项目和品牌产品,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突出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创新、研发设计,开发应用新型材料,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品牌创新、品牌经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兼并重组联合。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充实消费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外包服务业、金融业、会展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建设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依托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区、货物集散地、交通枢纽和港口资源,完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物流节点城市和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依托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和台资企业集中区,围绕原料供应、半成品和成品仓储配送,建设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加快保税港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保税物流体系,推进闽台两地港区对接,发展保税仓储、贸易采购、配送中转等业务;推进流通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合理布局社区服务业。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促进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永续利用;打造滨海蓝色生态、山地绿色生态两大旅游带,构筑闽东北、闽西南、闽西北三大旅游协作区,加快构建大武夷、福建土楼旅游区;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深度开发国内外重点客源市场,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4、努力开发海洋产业。坚持陆海开发联动,积极发展海洋科技,推进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海洋新兴产业等加快发展;合理布局发展临港工业,建设以石化、船舶、冶金、电力等为重点的临港工业集中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提升海洋渔业,推广名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模式,建立一批国家级水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加快渔港建设,积极拓展远洋和深海渔业,鼓励台湾企业在我省沿海设立渔业基地。
(二)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要加大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力度,实行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统筹区域发展。
1、加快推进城市群建设。要加快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统筹区域内各项建设安排,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推动城市联盟,促进城际协作,逐步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加快培育新兴发展区域,形成以港口为依托的重要港湾地区。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六大员”、科技特派员和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健全农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工作机制。
3、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进一步加强山海协作。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主动衔接国家有关部委,落实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中央专项资金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大扶持力度的政策,特别是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海岛、水库库区的扶持政策。
5、推动跨省区域协作。积极推动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合作,消除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障碍,推动合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挥闽浙赣、闽粤赣等跨省区协作组织作用,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海峡西岸城乡和区域合作,积极构建区域城市联盟,促进产业协作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实现城市及区域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三)加快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交通、能源、市政公用、信息网络和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围绕发展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港口群,构筑“三纵六横九环”海峡铁路网、“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加快建设以大型海、空港为依托,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普通公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内地到福建的便捷交通走廊,使之成为服务两岸交流合作和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2、建设沿海重要能源基地。要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强化能源保障,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与服务体系。以清洁、低碳为发展方向,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能源保障。建立规范的能源资源开发秩序,合理利用本省煤炭、水电等资源。充分发挥良好的深水港优势,引进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气等省外、国外能源资源。加快宁德、福清核电站建设,抓紧开展核电后备厂址建设的前期工作。加快电网改造。
3、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道路标准和路网密度,完善城区路网结构,促进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强化公共停车场等设施配套。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和防洪排涝系统建设,促进制水工艺和管网改造,提高供水水质,加快推进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发展管道供气,健全市政基础设施功能,提高人口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建设改造。推进农村水、电、通信等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构建信息网络体系。开发和整合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化延长产业链,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把我省的信息产业做强做大。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促进企业实现生产装备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智能化、商务电子化。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为农业育种、种植、加工、流通等全过程服务,建立和完善各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大力推动服务业信息化建设。统筹信息网络规划、建设和管理,率先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 “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整合现有专业网络,建设全省标准统一、功能完善、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5、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成一批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水源与供水工程建设,合理规划、适时推进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四)深化闽台交流与合作
要紧紧把握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闽台“五缘”优势,实施先行先试政策,着力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两岸交流合作活动特色平台。
1、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要加快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等沿海一线的产业对接集中区建设,培育发展闽台产业对接专业园区,促进两岸产业对接进一步集聚、提升;推进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新设立泉州、漳州等台商投资区,促进台商投资区、各类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整合,提高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促进闽台农业深度对接。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加快海峡产权市场建设,探索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促进闽台双向投资,推进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使之成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综合实验区。
2、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扩大闽台两地直航,服务两岸直接“三通”,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和前沿平台。加快建设两岸航运中心,促进闽台港口联盟发展;加强对台通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立对台邮件总包交换中心;拓展两岸集装箱班轮航线、散杂货不定期航线、客运航线,加快发展对台客货运滚装业务;进一步简化通关手续,健全人流、物流往来的便捷有效管理机制。
3、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推动两地文化全方位、宽领域交流和两地人员多层次、各界别互动,不断强化两岸同胞文化认同。建设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合作中心,形成一批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基地,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探索建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闽台教育合作;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医学科研、医疗技术、中医药等方面交流合作,支持台商投资建设医院和相关设施;推动两岸新闻媒体互设常驻机构,推进两岸出版交流试验区建设,深化闽台文学艺术、广播影视、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台湾文献信息积累与研究,建设好福建省台湾文献信息中心;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挖掘和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增强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
4、建设两岸交流合作活动特色平台。充分发挥“省部合作、两岸共办”的优势,不断提升海峡论坛的两岸民间交流、经贸合作、合作交流研讨、合作交流枢纽四大平台功能。着力提升各领域、各界别交流平台功能,持续办好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等交流合作品牌活动,促进各类产业交流专题活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持续办好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等各类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持续推动闽台县市对口交流活动向机制化、经常化发展;持续深化闽台产业行业协会、民间社团和中介组织开展对口交流合作。持续推动闽台警务和司法交流合作。推动国家有关部委在我省举行涉台事务性商谈,把我省建设成为两岸事务重要协商地。
5、建设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区域中心。实施台湾专业人才参加资格考试和认证、职称评定等试点政策,促进闽台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定期举办两岸人才交流会,加强两岸人才信息交流,建立台湾人才及其研究成果数据库。完善台湾人才来闽创业优惠政策,建立台湾人才引进快速通道,支持省内企事业单位聘用台湾人才,鼓励在大陆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来闽就业,开展两岸大学生创业项目对接等活动,促进台湾人才来闽创业就业。探索台湾地区居民报考我省行政机关公务员以及参与基层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五)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全面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利用国内外资金方式,完善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1、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注重引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世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外商投资管理方式,简化审批程序,推动我省列入全国第一批外资项目表格式审批的试点省份,推进投资便利化。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投洽会等招商载体平台,合理把握吸引外资的方向和重点,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政策,注重吸引跨国公司来闽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地区总部,提升工业设计、技术开发、管理咨询等行业整体水平。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依法保护外商正当权益,营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
2、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不断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商品、传统优势产品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有效拓展国际市场,巩固欧美、日本、东盟等传统市场,积极拓展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鼓励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资源进口。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从贸易到投资的转化,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拓展外贸发展的新空间。
3、推动开发区和区港联动发展。发挥好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作用,加快国家级开发区扩区和区位调整步伐,推动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有条件的地方新设开发区。积极拓展开发区的功能,力争在用地规划、市场准入等方面先行先试。研究提出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叠加和区域整合方案,扩大区港联动政策覆盖范围,推动设立福州保税港区和泉州保税港区,推广应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加强闽台特殊海关监管区和管理机构的合作,推动两地通关作业管理信息化,互设办事处和实现有关单证互换互认。
4、深化与港澳侨合作。充分利用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机制,加强与港澳投资贸易促进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海外联合招商活动。利用港澳的融资渠道和营销网络,推动企业到港澳设立营销中心、运营中心,扩大对港、对澳贸易和转口贸易。加强与港澳在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引入港澳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与港澳物流业合作,建立跨境物流网络。加强闽港澳旅游合作,推动旅游线路对接延伸。积极引进侨智侨力,吸引海外侨胞来闽投资兴业。
(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1、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发展机制,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强高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大力发展科技经纪服务,加快建设创新转化服务平台,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区二次创业和整合升级,积极推动区内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推进闽台高科技园区交流合作,推进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抓住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新特征,紧紧围绕消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金融改革创新,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等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相关政策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动省内企业组建产业投资、风险投资和其他各类投资基金。
3、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法,推行行政指导,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推广各种行之有效的便民服务方式,有效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提高行政效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构建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探索省直接管县体制,加强市一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整合公共资源等职能,扩大中心镇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的社会营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4、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优化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政务、法制、市场、舆论等环境。逐步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平等待遇,在投资管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引导民营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企业组织制度;办好各类民营经济园区,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
(七)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要认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区域环境安全危机防范,提高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对能力,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的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健全节能环保奖惩机制,完善差别电价、替代发电、以奖代补、区域限批等相关政策;建立淘汰补偿机制,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引进与应用;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园区和企业建设,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重点行业废弃物再利用和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促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2、强化生态建设和保护。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河道、海域采沙监管,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推进生态环境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协同保护,促进环境质量继续名列全国前茅,使海峡西岸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3、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区域污染防控,加快整治重点流域、主要海湾和近岸海域;推进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发展农村沼气,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力度整治城市内河、噪音和机动车污染,加强区域环境安全危机防范,提高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对能力;制定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政策举措,创造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模式转型。
(八)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广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结构合理、符合福建发展新阶段的国民教育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1、发展科学事业。坚持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建成福建省工业研究院。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普及推广科学知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加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拓展特色学科,扶持急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推动理论创新,进一步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2、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育普惠性,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依法增加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3、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推动形成设施先进配套、市场繁荣有序、区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产业发展,强化文化市场管理,拓展对外文化交流。
4、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5、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构建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支撑体系,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均等化水平;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完善突发应急管理机制,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九)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建设
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特别是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和台湾科技、教育等领域人才。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农村、企业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创业或服务。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努力构建海峡西岸人才资源支撑体系。
1、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进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海西学者”制度和专业技术人才海外研修工程,培养和造就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一线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满足市场需要、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推动建立与国家部委干部挂职交流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加强人才培训、储备、科研、创业和引智示范等各类基地载体建设,着力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形成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初、中、高级技工、技师队伍。围绕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升级、重点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集聚人才,努力建设海西人才高地。实施高端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特别是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和台湾科技、教育等领域人才。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农村、企业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创业或服务。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努力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和创业热情,调动全社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努力让各类人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得其所。突出经济建设主战场,适应海西先行的新需求,坚持产业聚才、项目引才、事业留才,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更宽的胸襟吸引创新创业人才,促进人才、项目、技术、资本高效对接,形成广纳群贤、充满活力的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良好风尚。
3、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深化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人才流动的区域、行业、身份等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努力构建海峡西岸人才资源支撑体系。
(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坚持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正义,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政府监管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进一步破除限制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制度性因素、促进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体系,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建立健全支持创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改善政府就业服务并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保障。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建立统一的社保关系接续制度,有效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建立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建立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控制和缩小城乡、区域、行业的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报酬,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5、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深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针对不同地区公共产品需求的紧缺程度确定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和次序,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和反映途径,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福建”建设,提高处置社会公共安全问题能力。
七、保障措施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省委八届六次会议的重要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投融资水平,用足用好中央赋予的对台先行先试政策,乘势而上,努力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有新作为、有大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组织保障
1、解放思想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扬敢拼会赢、敢闯敢试的精神,不断拓展作为空间。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方法、发展模式,树立持续发展、协调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对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及时归纳提升,交流推广,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部署和举措扎实有效地推进。
2、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领导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根本保证。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
3、加强统筹协调
要明确责任,加强统筹协调,抓紧制定推动海峡西岸十二五期间发展的细化方案和具体措施,将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指导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4、团结协作
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建功立业。充分发挥党的统一战线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法宝作用,最大限度地团结动员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海内外闽籍社团和乡亲积极参与海西建设。
(二)优化发展环境
1、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法,推行行政指导,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推广各种行之有效的便民服务方式,有效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提高行政效能,构建服务型政府。
2、建设法治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稳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构建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
3、凝聚社会共识
围绕海西建设中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好引导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实践上来,坚定信心,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在服务服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提升站位,主动融入。
4、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准入机制改革,凡法律、法规未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均允许民间资本公平进入。支持民营企业创立品牌、创新技术、提升管理,提高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水平,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
(三)强化投融资保障
1、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
要加大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专项补助。对具有全国或区际意义、有助于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竞争力的项目,在项目布点与审批、土地利用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按照公共财政配置的重点要转到为全体人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方向,合理界定政府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围绕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项目带动长效机制,加快我省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保障项目投融资需求,控制承债风险。扩大制造业投资规模,发挥财政性投资导向作用,拓展投融资渠道,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投融资水平。
3、坚持项目带动战略
持续项目带动,以项目带动投融资增长,不断完善项目策划、生成、储备、落地的机制,优化投资结构,继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点项目比重、重点项目中的工业项目比重,进一步集聚各种要素资源,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4、拓展投融资渠道
加强政府与银行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政银企会商机制,全力推进银企合作,积极向银行推荐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贷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
5、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加强和改善政府对投资的管理,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推动形成舆论导向亲商、政策措施扶商、办事高效利商、科技创新强商、银企互动活商、依法维权护商、社会稳定安商的氛围,增强环境吸引力,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
(四)用足用好用活对台先行先试政策
以中央对台工作总体方针政策为指导,在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框架下,按照建立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的要求,允许在对台经贸、航运、旅游、邮政、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与合作中,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先行先试。要用足用好中央赋予的对台先行先试政策,扩大闽台经贸合作,努力拓展闽台交流合作,支持台商投资区等平台载体的建设。
八、福建省“十二五”发展的几点思考
“十二五”期间福建重点该做哪些事,提出几点思考,供规划编制参考。
1、转变福建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最快的是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当前,福建产业结构整体层次偏低,难以适应经济的持续增长,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比重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等高新技术产业所占份额低,产业结构属于允许类的偏多,属于鼓励类的偏少,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能源消费增幅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逐年走高,并高于经济增长,而资源利用率、能源自给率却比较低,经济高速发展遇到了资源、能源等瓶颈约束,转变福建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福建产业结构刻不容缓。
调整产业结构,主要靠增量,即通过新建企业投产将产业结构改变。泉州泉港区石化一体化工程投产,一批台资石化企业进驻,中化公司在惠安外走马埭的重油裂解工程开工,泉州市的产业结构一下子就出现变化。因此,“十二五”时期福建要致力建设电子信息、光电、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以及新兴产业的新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抓大项目、抓技术含量高的项目,通过增量改变产业结构。
对于存量,即现有企业,属于鼓励类产业的,要尽可能扶持它们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发展;属于允许类企业的,要引导他们提高科技含量,适当使用机器替代人工。要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营销创新。随着经济发展,工资提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低技术含量的高劳动密集型企业丧失竞争优势的不可避免的,“十二五”期间,福建不可能也不应当主动淘汰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相反,还要尽可能维护它们的生存,但必须意识到它们终将淡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福建现代服务业欠发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要特别重视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证券、物流、交通、商贸、会展等,还有旅游和房地产,同时也要加快同属第三产业的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金融业占近一半比重,“十二五”期间,福建既要推动中央直属金融企业的发展(尽管它们的税收不在地方),也要积极发展地方金融、两岸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
国务院要求福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福建旅游与我国其他旅游中心相比,缺少游客“人山人海”的气概。多年来福建旅游投资“撒胡椒面”,有点县县搞旅游的气势,形不成拳头。“十二五”期间,福建要集全省之力推出二、三条有能力接纳大批量游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知名度的旅游路线,如武夷山——大金湖(新建的武夷山——邵武高速公路已经将两地拉在一起),先精选景点,组织好第一条线路,真正热闹起来了,再推第二条,福建旅游景点很多,切忌争先恐后,遍地开花。推出来线路,要有畅通的进出交通、完善的旅游设施、足够的宾馆餐厅和接送车辆,配好导游。一条线路应由一个游客服务中心统一调度、安排,服务中心跨越行政区划,应直属省旅游局领导。
福建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高级阶段,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十几年时间都在38~40%之间徘徊。“十二五”期间,福建仍然处在工业化阶段,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仍然是主要任务。预计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占50%以上阶段,将会在“十四五”或“十五五”到来。但是,现在福建就必须为后工业化阶段做准备,必须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必须打破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的局面。“十二五”期间,应争取每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都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应调整到 6.5:50.5:4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要改变福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等高新技术产业所占份额低,产业结构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十一五”规划曾预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现在看来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十二五”期间福建要加大对科技进步和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增加研发费用(R&D)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以更加积极的政策鼓励以企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新,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新兴的软件、动漫、服务外包、文化产业也要积极推动。
2、让民间资金从地下浮上地面
福建民间资金雄厚,还有大批福建人在国外、国内经商投资,卓有成效,如长乐人在美国、福清人在日本、明溪人在欧洲、莆田人在北京、周宁人在上海,东南亚还有八百万祖籍福建的华人,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财团。
目前民间资金,一部分活跃于民间借贷,即所谓“地下钱庄”,利息二分半左右,政府不承认,不受法律保护。福建民间借贷对于向银行贷款难的中小企业来说,关键时刻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福建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支隐性力量。但民间借贷和高利贷划不清界限,也常有纠纷发生。“十二五”期间福建能不能探索让民间资金从地下浮上地面的办法,让地下民间借贷成为人民银行可监控的民间金融机构,成为民间借贷公司、民间担保公司、互助银行等,以4倍银行贷款利率为合法界限。浙江采取的一些调动民间资金的做法值得福建借鉴。
还有一部分民间资金用于投资,私募是常见的集资方式,一些投资几十亿的项目也往往在地下私募,先是几个大股东募集,大股东再去募集小股东,小股东甚至再去募集小小股东,参加者通常都是信用好的亲朋好友。算下来,一个大项目参与者多的甚至高达几百上千人。赚了钱满街分,赚不到钱都不吭声。目前,对于私募投资,地方政府的态度是默认,不告不理。一旦项目出问题,集资者告起状来,私募就成了诈骗。“十二五”期间福建能不能制定措施让私募浮上地面,让私募投资纳入规范的股份制,明晰股东和产权,明晰权力与义务,管理部门也可以监控。还可以在金融监管部门的帮助下通过私募建立民营的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出一批以盈利为目的推动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民营风险投资基金。
总之,必须给福建庞大的民间资金以出路,浮出地面,纳入政府视野,进入统计数字,让它发挥加快海西建设的作用。市场经济国家都有活跃的地方民间金融,福建如引导得当,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这也是做强做大福建金融业的重要举措。
3、三农问题,重中之重
福建最穷、最落后的依然是农村、是农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民,城乡差距实际上在扩大。福建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提高农民收入。“十二五”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攻坚阶段,要为“十三五”达到这一目标奠定基础。要引导农村建设现代农业,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构建农产品市场体系、组建农业合作社、推广农业机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农民致富难,根子在于小规模分散经营,在于多元化兼业经营。城乡生活水平的差异,本质上是由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多,养活自己和家人之外,所能提供的剩余产品有限。福建人均耕地面积已降至全国最低水平的不及0.5亩,大大低于联合国制定的人均耕地0.795亩的耕地危险线,而且山区还有大片山垄田因为种粮比较效益低和野猪为害而抛荒。福建粮食自给率已经不足50%。农民大多数从事小规模多种经营,一小块农田,几只猪,几十只鸡,十几棵果树,……什么都干,每一项都难成大器,都难以使用专业的机器设备,都难以学习专业的先进技术,都难以把握产品的市场和销售,都挣不到大钱。小规模的兼业化农民没有富起来的条件,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业只有逐步走向适度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或者耕几十亩地,或者养百来头牛、或几千头猪、或几万只鸡,或经营百来亩果园,或养几百箱蜜蜂,农民才有富起来的基础。没有专业化不可能形成规模,没有规模的专业化也没有效益。畜牧业、水产养殖业、花卉业、水果业、食用菌、大棚温室等设施农业,往往最容易成为农民走向专业化生产的选择。
“十二五”期间福建农业要强化从分散的、小规模兼业化经营向农业生产某一领域的专业化和规模化过渡,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才能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积极促成农业大户,促成农业适度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要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推动农业资源向生产大户集中。要制定鼓励农民扩大经营规模的扶持政策。农村小额信贷是帮助农民扩大生产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推行。要使适度规模农业的比较效益超越外出打工的比较效益,才能鼓励外出打工的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返乡从事规模农业,并帮助他们成为农民致富的样板。
4、社会转型,改造二元社会结构
要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化、专业化,必须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腾出农业资源。农业劳动力转移必须有城市、城镇接纳,他们必须能进工厂做工或从事服务业等非农劳动。因此,“三农”问题,既要在“三农”中解决,更要靠“三农”以外问题的解决来解决:靠经济的发展,靠工业的发展,靠吸纳劳动力数量最多的服务业的发展,靠城市城镇的发展,靠工业区的发展。福建农业现代化,与福建工业化的实现,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城镇的发展,城市化的实现,都是同一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相成的不同侧面,任何一个方面的滞后都将制约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相互推动,相互促进,才能把整个现代化进程推向前进。
“十一五”规划提出五年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50万人,现在看来这一指标实现不了,估计只能完成一半左右,说明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和环境还不够理想。
“十二五”期间是福建社会转型、改造二元社会结构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的重点在城市、城镇和工业区,主要关注对象是进城农民。综观世界大多数国家,农业人口转化都是以大面积城市贫民窟为代价,中国没有形成贫民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十二五”期间,福建要致力解决农民进城务工的种种问题: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引导问题、就业培训问题、子女入学问题、欠薪和劳资冲突问题,养老与医疗问题、住房问题,进而帮助农民工由“候鸟”变成“留鸟”,在异地定居下来,由“乡下人”变成“城里人”。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十二五”期间,福建要在打破城乡户口藩篱上迈出突破性步子。在全国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可转移的前提下,优先解决农民工个人名下的养老保障,进而是医疗保障。政府投资建设的社会保障房,一部分要应用来充当进城农民的廉租房,宁可面积小一些,四、五十平方米,挤进一家人,以低房租帮助农民工完成一代人的过渡。
5、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富民强省
富民才能强国,同样,富民才能强省。福建GDP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每年都高2至3个百分点,但福建城乡居民收入并没能按相应比例增长。因为福建属东部地区,一度还被列为最富的7省俱乐部,给中央财政上缴的多,返还的少,而西部地区一些省区,给中央上缴的少,从中央拿到的转移支付多。因而福建实际人均财政支出比西部一些省区还少,在全国属中等偏下水平。除厦门外,福建总体工资水平低于东部地区,甚至比一些中西部省区还低,这显然不利于拉动消费,也不利于民间投资。
根据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口发展趋势测算,“十二五”末的2015年福建GDP总量有可能突破2万亿元。人均GDP有可能突破5万元(按1美元=6.8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福建应争取“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2015年突破36000元,比2008年翻一番,实现7年收入倍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5%,2015年突破12500元,比2008年翻一番,同样实现7年收入倍增。
当然,提高居民收入要建立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基础上,发展是第一要务;另一方面也要适当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福建的工资水平,存富于民。
国务院让福建20个原苏区县享受西部地区政策,让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享受中部地区政策,要充分发挥这些政策的作用,争取更多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只要我们努力做好工作,上述的7年收入倍增计划完全有可能提前到六年完成(日本在相似历史阶段也曾用六年时间完成国民收入倍增)。6、加快福建城镇化进程
“十一五”规划福建城镇化率达到52%,2010年底估计接近这个指标。福建城镇化率低于预期,海峡西岸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相比,不足之处主要是三个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扩张速度低于预期。
福州就城市连片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而言,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已经排名居后(20多位)。福州没能做大,主要是城市框架拉不开,没有尽早建设城市对外延伸的快速通道。“十二五”期间,福州将建设南北走向的地铁1号线,从新店到城门的火车南站(建议延伸过乌龙江,到青口汽车城,打开南拓通道,出火车南站后可升上地面运行,节省建设费用)。东西走向的2号线从马尾到大学城“十二五”也将动工建设。再加上三环路以及三环、二环连接线,闽江、乌龙江上的多座大桥,福州把架子拉开了。世界各国大城市的发展历史证明,地铁修到哪里,城市就扩展到哪里,其实地铁出了市中心区都跑到地面上来,而地面延伸的几站对城市扩张尤为重要。预计“十二五”“十三五”福州将迎来新区建设和城市扩张的高潮。
厦门这几年修了高架公共汽车(BRT),加上集美、杏林大桥,出岛交通已大为改善。厦门岛内开发密度已经太大,“十二五”要严格控制岛内建设,加大岛外开发力度,尽快把BRT延伸到同安、翔安,把两区可开发的土地尽量开发出来。同时,要增加BRT支线或环路,扩大覆盖面。随着客流量增加,将来可以考虑将BRT改造为轻轨。
泉州城市发展的重点是整合泉州市区、晋江市区、石狮市区,尽快构建成2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在行政区划调整之前,关键是整合三个市区的快速交通。“十二五”将建成的轻轨1号线,西起福厦快速铁路泉州站,贯通泉州市区、晋江市区、晋江机场、石狮市区,用快速通道将三者连接起来,是构建大城市的基础工程。在加上泉州经陈埭到石狮的滨海通道,泉州绕城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交通便捷带来的产业整合,三个市区连同清濛开发区、洛秀台商投资区,一个规模可能超越福州、厦门的大城市将脱颖而出。
7、公路、铁路与港口
“十二五”期间福建交通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公路建设:在“十一五”完成两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基础上,“十二五”要建设福安——上饶、厦门——沙县、永定——莆田、永安——宁化以及若干条相邻县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福州、泉州绕城高速,要对大批连接县与县、县与乡镇的省道、县道进行改造,还要建设一批通往较大自然村的农村公路。
高速公路是不是修得越多越好,密度是不是越大越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高速公路的修建成本很高,山区每公路五、六千万元,修了以后,未来的经济效益如何?何时能回收成本?省里应当立个课题,请一批专家认真研究研究,算算经济账,特别是山区一些以农业为主的限制开发地区,要不要县县通高速,普通高等级公路能不能满足需要。宣传福建高速公路密度超越美国不见得是好事。
——铁路建设:在温福、福厦快速铁路通车的基础上,完成向塘——莆田(分支福州)、厦门——深圳、漳州——龙岩等快速铁路以及龙岩——赣州的快速路改造,完成北京——福州高速铁路建设,动工建设昆明——福州、杭州——广州高速铁路福建段,还要完成沿海各港口的疏港铁路。
铁路也有一个是不是越多越好的问题,特别是联系经济相对滞后的山区县的铁路,要研究有没有那么多货可运。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还把一批铁路拆了,因为没有效益。
——港口建设:“十二五”是福建港口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福建港口“多、小、散”的局面,集中力量建设深水大港。新成立的福州、湄洲湾、厦门三个港务局,要真正承担起跨越行政区划、统筹建设深水大港、统筹利用深水岸线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厦门港要建设成世界级集装箱大港,在现有4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基础上,再建设3—4个同等级泊位;湄洲湾港集中力量建设湄洲湾南岸斗尾作业区和北岸东吴作业区,形成以石油、木材、煤等杂货为主的散货港,建设依托泉州台商投资区的秀涂港。福州港应加大江阴港集装箱码头建设力度,尽快建设10万吨级泊位,罗源湾建设成以煤、矿石为主的散货港,30万吨矿石码头是当务之急。各港口都要提升专业化装卸设备,强化信息化管理,提高通关效率。各港口都要同步建设好疏港铁路、公路,建设港口后方的物流园,培育物流企业。
公路、铁路干线修通了,深水大港建设起来了,福建才能成为国务院所要求的服务周边地区的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也才能在港口附近建设一批培育先进制造业的临港工业区。
8、低碳经济与节能降耗减排
我国已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十二五”福建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节能降耗减排着手,注意发展低碳经济。
由于福建二座核电站在建,2012年起一台台100万千瓦机组陆续发电,未来几年福建新增能源将主要依靠核能。同时,应争取已经完成前期工作的将乐高塘核电站和南平樟湖坂核电站尽早进入建设程序。福建风电资源丰富,“十二五”期间应加大开发力度,争取新增100多万千瓦。福建还有200多万千瓦的水电资源可开发,水电本质上是可再生绿色能源,应尽快批准已经完成的福建省流域规划,把可开发水电资源开发起来。“十三五”后期,我国西南部廉价水力发电将有可能通过高压直流供电线路向福建沿海供电。此外还有正在开发的太阳能发电,要大力支持泉州鲤城区、南安几家薄膜太阳能电池企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福建应谨慎审批新建燃煤机组,尽可能少批少建,严格控制燃煤排放。福建农村沼气应用成效显著,这也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举措,“十二五”福建农村还应加大沼气推广力度。大力发展和推广电动汽车也是减排的重要措施。
福建单位GDP综合能耗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还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强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推进生态省建设。
9、普及高中教育
“十一五”规划曾预期,2010年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现在看来只可能达到8年左右。教育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十二五”期间要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此,要继续落实早已宣布完成的“九年义务教育”,解决边远农村少数儿童尤其是女童的失学、缀学问题,,推动义务教育均等化,把九年义务教育真正彻底实现。
福建“十二五”期间教育工作的重点应当是普及高中,用12年教育把全民素质提高起来。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山区部分较发达县市,要把普及高中作为一项任务列入“十二五”规划。经济相对滞后的山区县“十二五”期间高中教育普及率也应当达到85%以上。“十二五”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目标可定为9.6年。
普及高中包括普通高中、中专和职业中专、技工学校,三类学校都应当加快发展。普通高中为高等教育作准备,中专和技工学校应当紧密结合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教育部门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和企业合作办班,定向培养。普及高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除财政投入外,应广泛争取社会支持,争取各类基金、慈善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应发挥民办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作为公办学校的重要补充。
“十一五”高等教育扩张迅速,“十二五”期间着重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并根据社会需要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整专业设置,着力发展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也是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重要手段,应当尽力扶持。
10、积极推动两岸人民的交流合作,大胆先行先试
国务院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部署,要求福建发挥独特优势,充当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平台,赋予福建对台先行先试政策。福建应当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努力推进两岸人民的交流合作,积极拓展两岸经贸关系,推动两岸产业的深度对接,实现互利双赢。开发平潭两岸特殊关税区域、新建泉州台商投资区、厦门和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尝试建设厦金经济特区等等,一切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我们都要不遗余力地去做。
“十二五”福建经济的发展,视野要放宽。台湾的事没有那么简单,至少近几年,闽台经济合作还很难达到以前珠三角与港澳经济合作的水平。因此,我们要积极关注海峡东岸,关注2300万台湾同胞;同时也要积极关注香港澳门,毕竟今天福建的利用外资还是港澳资本占首位,港澳同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福建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我们也要积极关注有5亿多人口的东南亚,2010年我国就要与东盟老六国实现零关税自由贸易,东南亚祖籍福建的800万侨胞一定能发挥它的作用;我们还要积极关注中日、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最近出现的微妙变化,关注这一变化对福建经济可能发生的影响;欧盟和美国现在是我们主要的贸易伙伴,我们也要积极关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带给我们的影响。
11、切切实实改善福建的投资软环境
随着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港口加快建设,福建投资硬环境即将大大改善,抓软环境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要务。如政府部门如何提高办事效率,如何推广网上审批;如何提高“一栋楼办公”、“一站式服务”的办事效率,避免沦为“一栋楼收发”;如何减少对企业的检查评比,如何对进入企业执行公务的各类政府官员统一归口管理,减少对企业正常运转的干扰;如何治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吃、拿、卡、要”;港口如何提高通关速度等等。一些明摆着的事,能不能调研调研,如福建近千万吨民间运输船,很少在福建报牌,却到外省去报;福建一批个体货车,在福建营运,却挂外省牌;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下有多少外省的车、船到福建来挂牌。
课题承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
课题负责人:严正
课题组成员:魏澄荣
陈元勇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