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外企“超国民待遇”是打造公平市场环境的新起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23:17
  取消外企“超国民待遇”是打造公平市场环境的新起点  摘要:国务院决定,自12月1日起,我国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至此,内外资企业税制实现了全面统一,外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享受的“超国民待遇”被正式终结。     国务院决定,自12月1日起,我国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至此,内外资企业税制实现了全面统一,外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享受的“超国民待遇”被正式终结。     外资企业在中国享受“超国民待遇”是历史的产物。打开国门之初,资金和技术双双匮乏,依靠内外有别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国一举成为外来投资者的热土。改革开放30年,逐利而来的外资在中国获得了巨额利润,但也应承认,外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而外企所带给中国人的观念冲击更是前所未有。

    但这种内外有别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导致税收流失,也助长了“唯吸引外资为大”的畸形政绩观。在各地竞相攀比的优惠政策的激烈厮杀下,所吸引的一些外资项目实际是向中国转移环境和资源压力,外来投资大热的背后,潜伏着经济始终呈粗放性增长的隐忧。而更重要的是,这一政策对外企之外的市场主体极不公平,严重损害市场环境,假外企盛行就是恶果之一。

    2007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颁布,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并轨,成为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的一个标志,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原本分设的制度,此后也实现统一。现在统一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税,是打破税制“内外有别”的最后一步。尽管就税负而言,这最后一步给外企带来的影响极微,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但在个别外企批评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当下,彻底砍掉外企“超国民待遇”尾巴的象征意义不可低估,它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的道路不可逆转,意味着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对外资只追求数量不讲究质量的国家,更是对世界的一种宣示:中国并不是一个除了减免税收,便对外资全无吸引力的国家。

    在个别外企对中国投资环境表示疑虑的时候,中国高层曾经明确表态,“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这表明,欢迎外资、吸引外资仍是中国的既定方针,这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也是一个开放的现代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问题是,在外企享受“超国民待遇”几乎已成习惯的情况下,我们一旦关上“超国民待遇”的大门,又用什么样的大门将其请进呢?

 

    目前看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努力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才是唯一可靠的办法。而从国际贸易规则来看,取消一切“超国民待遇”,对所有市场主体同等对待正是打造公平市场环境的新起点。如果我们在取消以往的特殊优待之后,继之以打造公平市场环境的努力,外企对中国投资环境的疑虑终会烟消云散,因为他们已经明白,我们取消其“超国民待遇”并不是为了限制和打压他们,而是为了让中国这个市场更公平、更有竞争性、更富有活力。

    取消对外企的“超国民待遇”,首先当然有利于本土企业,这将使“内企”首次获得与“外企”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的机会;而真正有竞争力的外企也未必不能从中得利,一个可以预见的前景是,随着中国引资政策的逐步调整到位,低附加值的外企被淘汰出局势在必行,而匀出来的空间将为那些具备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的外企所占据。如果在取消“超国民待遇”之后,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随之诞生,那对有竞争力的外企来说更是完全利好,事实早已证明,没有一个全球知名企业是靠享受别国给予的“超国民待遇”而飞速发展的。

    如果说取消外企“超国民待遇”是打造公平市场环境的新起点,但要到达终点堪称任重道远。从这个角度讲,给外企的税负加到与“内企”相同的水平,取消其“超国民待遇”容易,而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至难,因为在中国这个市场上,不仅有“外企”、“内企”之分,还有“国企”“民企”之别,起主宰作用的也往往并非纯粹市场的力量。然而不论多么艰难,中国的市场总要成熟,经济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既已冲出了起点,我们奔向公平市场环境的步伐就应该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