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听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08:09

《周而不比》听后

 

本周学校组织师徒结对汇报课活动,我在昨天听了晓老师主讲的“《论语》选读”《周而不比》,真为她的进步而高兴。她在教案的设计、课堂的组织、问题情景的创设、课件的制作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足。

《周而不比》课文共有14则,按原来顺序排列如下: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5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6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0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1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2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年青老师最大的不足是吃不透文本(这与读书积累有关)。年青老师在备课时,大多是先看张三怎么说李四如何讲,然后选择一家或杂取众家之言,转播给学生;而不是先独立思考,再博取众家之长,拿出自己的主见,结合自己的感悟经历来启发学生。晓老师在吃透文本方面,略有不足。她将这14则语录分为“择友篇”、“察友篇”、“交友篇”,很动了一些脑筋,但钻研不深也是显而易见的:先不说这三部分是否概括准确了,单看这顺序就是不妥的。显然,“察友篇”应放在最前,这是“择友”“交友”的前提;再说,“择友篇”、“交友篇”有语义重复之嫌。我觉得对文本的区分应该是五部分:识人——4、5、6,待人——3、9、10,处世——1、2,交友——7、11、12、13、14,律己——8。“识人”是个总前提;“待人”“处世”紧随其后,待人有尺度,处世有原则;“交友”则是下一步的事情了,交友要有目光要讲艺术;最后是“律己”,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不叫人责怨,与人交往合作才可持久。

年青老师最常犯的毛病是为“导入”而导入,晓燕也没能免俗。她的导入有三个要素:流行曲——《当你孤单你想起谁》;名人名言——“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巴尔扎克); 五伦(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情,兄弟——有序,朋友——有信——人遵五伦,天降吉祥)。其目的就是引出一个关键词——朋友。结果当老师问“当你孤单你想起谁”的时候,学生回答:“我想起爸爸妈妈。”他不按你的预设出招,徒费时间。导入不是为了热闹,而是为了实效;不是为了形式,而是为了目标。其实你只要想清楚三个问题,怎么去导入就明朗了:一、这堂课的主目标是什么?二、导入扣题紧吗?三、时间安排合理吗?大不必把某种导入方式教条化,要因课因时因地因人而定。我听过某位特级教师的课,第一次,我对他的导入方式叹服无比,第二次就淡化了,三次四次依然固守一种模式我就难以接受。

最佳的生成时机不会把握。晓老师在与学生讨论第9则的时候,设计了一个如何处理学生之间打架事件的问题情境,有画面展示,有文字提示,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一下子活跃了,讨论发言热烈。归纳为三种处理方案:1、以怨报怨——法家的作法,2、以直报怨——儒家的作法,3、以德报怨——道家的作法。可惜就是到了最后,只简单认可了“以直报怨”,没有作深入的引导,比如,这三种作法的利弊各是什么?哪一种是较好的作法?有最佳作法吗?以怨报怨——优点在于可以及时打击非法,惩治罪恶;欠缺在于少了气度,怨怨相报何时了。以直报怨——优点是具有理性,讲究原则,不足是有时流于机械。以德报怨——利在胸怀宽广,宽容大度,可以化敌为友,可以顾全大局;弊在有时显得懦弱,会纵容罪恶。这三种方式当然“以直报怨”要好一些,因为她代表着理性和原则,不是感情用事。话虽这样说,还是没有一种最佳法宝。采用何种方式,要看什么时间什么空间什么人物什么事件。对待“中山狼”,我们没有必要像东郭先生那样报之以德;对于“廉颇”这样的人,我们就完全可以学学蔺相如……。这样引导学生,就可以培养出深层的思维品质,就能够养成全面看问题的习惯,就能够养成灵活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些比记住了什么实词虚词掌握什么句式活用强多了。

最难做到的是课堂立意深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怎么在课堂中显现,不说青年老师难以做到,就是老教师,也有一定难度。晓老师这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思想情感定位应该是“学会合作”,这是文本本身决定的,也符合我们的育人目标。如果有了这种立意,并自觉地落实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对“学会合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产生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并且这堂课也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岂不美哉!

说了这么多不足,其实我对晓老师讲的这堂课是很满意的。晓老师如果看了此文,不要感到惶恐,而是更有信心更有动力。        20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