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推拿拾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29:51
在推拿的路上渐行渐远,回顾十几年的推拿生涯,感慨颇多,信手拈来和爱友共享。刚出校门踏进医院,就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推拿的生涯,没有领路的好老师,只是从书本上学来一些基础手法和扳法,每一个病人都是认认真真的“滚”,足足30分钟,然后左右斜扳,无论颈椎还是腰椎,没有角度,没有方向,认真“滚”着每一个进来叫我大夫的病人,几次下来病人的疗效好与不好也不知根源,但就是这样有不少的腰痛病人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颈椎就不行了,就是颈型的还可以,其他的型就不好了,为了提高疗效,我开始了偷学之路,听到病人反应不错的个体医,就去偷学,结果被二把刀的医生搞坏了颈椎,现在轻易不敢相信别人忽悠了。
这种庸医情况有一天开始改变了,一次全国推拿培训班,忘记是哪个机构搞得了,老师也忘了都有谁了,只是记得有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推拿教研室的主任,胖胖的,忘记姓什么了,就是这次十五天的培训,让我知道推拿是需要摸骨的,是需要知道24个椎体的位置,方向,间距,才可以的下手推拿的,直到这时我才走进了推拿庙堂的大门(直到后来我明白其实这也不一定就是推拿的的庙堂大门,只是算个偏门罢了,推拿治疗范围之广,算是无所没有,只是个人修为高低和疾病反应好坏而已),明白腰椎斜扳对于角度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容易奏效,而颈椎就不行了,对于角度,方向的要求极严,稍有不对就达不到疗效,明白这些道理行之实践,开始时疗效好的不得了,听着病人的赞扬,我感觉轻飘飘的,渐渐的我喜欢听到卡塔的声音,喜欢看到预期的效果,放松手法不再做了,有句俗语叫“一招鲜”,对就是这么种状态,喀嚓,好了,基础手法让徒弟去做。这样时间久了,接的病人多了,尤其是久病的病人、年龄较大的病人,关节粘连较重,不好整了,这样“一招鲜”就不灵了,有的病人干脆放弃了,推出门去不接。
直到有一天给我的岳父治疗,才发现又回到了从前,“一招鲜”需要放松手法的铺垫。
岳父将近80岁了,腰腿痛是老毛病了,每年据说都犯上一两月,然后不治而愈,可是今年特殊了,一直三月了还不好,可是对我从来没有说过,还自己出去瞎治,被人忽悠的不轻,实在不行了,才对我说起,我治疗了八九次,他感觉不错,就是症状没有完全消失,累了时或某些体位右腿还是感觉麻木,这种情况情况的机理是小关节紊乱导致的椎管外受压症状,和椎间盘没有关系,虽然腰不痛了,但是触诊L5棘突右偏,压痛仍然存在,斜扳和座位旋转扳法都用了,还是不能完全纠正,又不能用太大的力量硬扳,如果是别的病人,到这一步我就推了,请他另请高明,但是这次不行,没法子,我就加长了放松手法,并且用肘法对病椎棘突推揉了5分钟,还真不错,这次斜扳,L5的棘突还真动了,位置不错,后来遇到类似的病人,我如法炮制,果然灵验,后来细细想想,这个道理就是和把钉子一样,活动活动就好拔了。
从那以后,我又开始先放松,后行扳法,当然放松是有针对性,时间不长也就是八,九分钟,病程短的控制在五分钟以内,至于病人有没有意见,当然是有得了,但是只要效果好,病人会自己说:“这是治疗的法子”似乎是替我说了。我这里没有来舒服的,如果要来保健的那是相当的贵。
就有人说了,自己家的人都不找你,看来你是不行的,也是,多数的家人都不信自己的亲戚,信别人,不过只要效果好,那还是会信的。这又来了一个话题了,同行中都有一个体会,自己家的人病难治,至于其中的缘由,扳法的要点有三。1,作用于关节。
2,作用时间较短,称作瞬间用力。
3,使关节发生移动。
只要满足以上三点就称作扳法,这和教科书的定义一致,但是教科书中出现的扳法都是长杠杆扳法,就是利用多关节的作用力来纠正其中一个错位关节,没有出现短杠杆的扳法,所谓段杠杆就是力矩只作用于错位的关节,而不牵扯与其他关节;短杠杆扳法也有许多流派,常见的是胸椎的顿压复位,风险大所需的力量也较大。也有一种流派就像拨算盘珠一样,可以拨动任何一个椎体,但是需要非常细腻的手感和用力技巧,需要练习手感和功力,来源据说是道士中流传的。冯氏的坐位旋转复位应该是短,长杠杆结合的一种复位手法,从理论上讲较科学和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手法,民间也有一些与此类似的短,长杠杆结合的手法,所以讲手法是非常多的,至于那种手法好,我们的体会是任何一种手法,都有他的道理和优势,只有看你是不是玩的转,用的巧。再就是病人的情况适合于用何种手法,简单讲如果一个病人腰痛,但是就是不敢弯腰,腰稍微一弯j就痛的不行,那么冯氏的手法就不行了,斜扳的效果就很好了,但是斜扳的缺点在于纠正的位移较小,错位大时疗效就打折扣。并且如果病人腰曲变直,就不如旋转扳法好作用于病锥。至于颈椎的扳法更是多了,也是因为病人颈椎的位移情况较复杂,所以需用多种符合病人的情况的扳法,个人体会一种通吃的手法,不太灵光。
手法掌握了诊断不对也是不行,所以有许多的病人来讲,某某人给他复位了,听到咔咔的响声,但是症状还那样就是这种情况。所以讲诊断和手法一样重要,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诊断清楚就是知彼,手法恰当就是知己,方能使病人霍然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