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好教师要从读书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12:58

校长室推荐文章(19)

 做一个好教师要从读书开始

教师要读书,这是众所周知的“一桶水和一杯水”原理,但塑造“书香教师”的道路仍很漫长。有鉴于此,作为一份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精神食粮的报纸,《教师周刊》在引领教师阅读、营造读书氛围方面尽了绵薄之力,继去年举办首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藏书家评选活动后,又于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拉开了首届有奖读书征文活动的序幕,并于12月6日顺利完成所有征集和评选工作,从300多篇来稿中评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9篇、优秀奖9篇,获奖名单已在本期“阅读”版上公布。

  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0.3册,这是《文汇读书周报》今年公布的中国人均藏书量,是国际图联的标准2册的1/6,也是近邻韩国和日本人均藏书量的1/20。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流行着一句新的口号——“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假如反用其意,似在贬损那些还没开始阅读的人,但它第一次触及了一个话题——成长。人的成长离不开阅读,以教书育人为本的教师成长,更离不开阅读。在公众心目中,教师群体的阅读量自然超过普通人,但教师的阅读情况究竟如何呢?
  “不容乐观!”担任本届活动终评委之一的杭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高宁感喟不已。他说,不久前曾在一所省级重高作过调查,向30多位教龄在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分发了问卷,询问他们读过哪些教育教学类书籍。结果发现,他们读过的东西,质和量都十分可怜,只有一两位教师看过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高宁认为:“教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光靠经验主义的校本教研,没有开阔的视野、人文底蕴和精神引领,教师就真的成了教书匠,而学校也与培训基地、高复班没太大区别。”
  评委们指出,征文的数量,与本省30万中小学教师的庞大队伍相比,只占千分之一。这与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时堆积如山的来稿相比,相形见绌。这表明,功利性阅读(默诵各种考试用书、搜集职称论文素材)和快餐式阅读在教师的阅读模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编辑在几篇回顾教师自己阅读生涯的稿件中了解到,那些在“竞争”中相对居于次席的学校,教师的“升格”机会也少,工作环境较为宽松,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度,可以用轻松平和的心态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大部分征文就是从这类学校寄出的。

  阅读意识正在形成

  谁不希望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谁不想用智慧和魅力征服学生?但谁都知道,要成为这样的教师,需有深厚的阅读功底作为支撑。新课程改革推进得越深越远,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阅读的行列中去。“教师读书的风气,需要有人去推动。这一工作应该由教师所在的学校做好。”评委高宁一下子就把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阐释得清清楚楚。实际上,“读书真好”已成为当今教师的共同心声,许多学校已在塑造学习型、学者型教师方面颇具成效,他们定期召开教师读书沙龙、向教师推荐好书、举办阅读讲座,并利用网络和博客进行交流。本届读书征文活动中,杭州市朝晖实验小学、杭州市德天实验小学、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中心小学等学校,以集体投稿的形式,将教师作品打成压缩文件包发到本刊电子信箱,可见学校鼓励教师阅读的良苦用心。
  征文的作者中,不仅有普通教师,还有教研员、校长,甚至教育局局长;征文不仅来自本省,还有山东、山西、湖北、海南、重庆等地的教师,他们非常关注《教师周刊》举办的这次阅读盛会,并寄来了精心写就的作品。
  “感动!”这是本届终评委之一,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董惠铭审阅教师征文后最想说的一个词。“教师们能在繁忙的教学中,摆脱各种各样浮躁、功利、肤浅的思潮冲击,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用阅读和写作的方式,追求自身素质和情操的完善,不能不让人感动。从教师真情、朴实的文章中,能看到字里行间闪烁着的睿智光芒,能看到教师对世界、对生命、对孩子的爱,显示了教师的才华,做这种活动的评委,是一大享受。”
  评委们还感觉,征文的体裁和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阅读教育教学著作的感悟,还有将阅读心得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叙事、读书给自己带来快乐的经历述说、对一本触动和改变自己的图书的介绍等。虽然征文启事中规定,阅读书目必须是“教育教学类”,但不少教师所写的文章中,还是提到了文化类图书、文学作品,甚至电视剧。为了不影响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本刊为这些作品特设了优秀奖。担任终评委的中国教育报浙江记者站站长朱振岳表示:“这是很好的导向,教师读书要扩大阅读面,提高人文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阅读为教育添助力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非功利的,甚至是孤独的精神活动。因此,在记者采访的本届征文活动获奖者中,鲜有人讶异和兴奋,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愉悦和超然。他们想到更多的是教育的理想,他们希望通过读书结识更多爱书的人,与更多的人分享阅读的收获。
  “得不得奖其实并不重要,阅读本身是非常快乐的。”本届征文活动二等奖获得者、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新星校区教科室主任林日正如是说。林老师此次获奖的文章《童书阅读需要点灯人》调查了当下图书市场上的儿童读物,分析了儿童的阅读现状,呼吁人们重视童年的经典童书阅读体验。林老师本人就是一位“点灯人”,记者电话采访他的当天,他正与同事到一所村完小支教。据他说,那里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课外书,他们给孩子们讲解了很多经典童话,并开办了一场读书专题讲座。林老师说:“希望更多的人读到我的这篇文章;希望有更多的教师成为自愿者,参与推广童书阅读,照亮更多的儿童。”
  教师通过广泛阅读,不仅能够重塑自我,还将阅读的激情外化为一种影响力,播撒给渴求知识的儿童,这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也正是董惠铭所说的“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令人“感动”的地方。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麻痹本能,一部教育史就是一部麻醉史。”这句尼采的“高论”让本届征文活动一等奖获得者王海明“惊出一身冷汗”,也让所有的评委对王老师的这篇阅读随笔兴趣倍增。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卢敦基觉得:“在教育的主流思潮之外,应该让每个教师都有发言权,特别是要有少数派的声音,要让多元的声音并存,这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王海明本人也向记者谈到:“看到周国平书中尼采论教育的那一章,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和所见所闻,当时感触颇深,一些想法不得不写下来。在尼采所处的时代,教育的确产生过扼杀人的作用,身处经济转型期的我们应该能够理解。”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健敏博士指出:“这次征文活动在关注教师精神滋养、心灵修炼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涌现出一批在教育实践中实现教育思想的文章,尤其是像写尼采的这篇文章,对我们的教育现实有一种警醒作用。”
  “读书方知读书少,读书才悟读书妙。愿自己能一生与书为友,有好书相伴!”二等奖获得者、杭州饮马井巷小学校长高军玉为本刊写下以上感言。无论是本次活动的评委、征文作者,还是身为活动组织者的我们,都希望能把这样的读书活动一直办下去,让每个教师都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阅读中受益,让每个人都能成为阅读的“点灯人”。

 

 

 

 

 

校长室推荐文章(19):

教 师 读 书 推 荐 目 录

第一类:生活智慧、实践智慧类

1、《自动自发》([美]哈伯德著,陈书凯编译)

2、《人性的弱点》([美]卡耐基著)卡耐基建议:第一,“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因为没有人会因别人的批评而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二,“真诚地赞赏他人”。因为人有两个最基本的需要,一是性满足;二是“希望成为重要人物”。据说,精神失常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脑部器官完全正常,但“被赏识”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第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需要”。

3、《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这

是一本不寻常的书。值得有心改变自己,并进而改善周围世界的人一读再读。”本书真正可贵的地方,在于它暗示你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们要找到真正重要的事做,从工作中找到乐趣,不让自己陷入不得不接受而又无可奈何的生命状态。这本书似乎更适合学校管理者阅读。

4.《大学人文教程》(夏中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在中小学教师寻找具有“可读性”的“教育哲学”的著作时,本书在一些电影院门口或者大学附近的小书摊那里赫然出现。人如何为自己活着而不是成为奴才?教师如何既享受自由生活又成为关怀社会公正的知识分子?何谓自由的生活?何谓民主的生活?何谓平等的生活?选择本书就是选择一种人文的生活方式。

5.《鲁迅杂文精选》(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鲁迅的杂文构成一部鲜活的、完整的“人史”,是“中国的大众的灵魂”。

6.《论语》不读《论语》,几乎无法找到“如何成为一个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的“人”)的答案。如何成为一个人?

7.《人生论》([英]培根著)何新译中国友谊出公司2003年版。“历史上确有垂之不朽之书,弗兰西斯.培根的这本《人生论》必在其列。四百年来,它已被译为几乎所有的人类语言,其格言足以永为垂范。”(何新语)

第二类:教育教学类

1.《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朱小蔓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社会变迁对教育提出的挑战很多,教育本身存在的原本该解决好而未解决好的问题也很多。如何回应?

2.《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这本书出版之前,曾听说不少中小学教师在传阅和复印《教育参考》上登载的“反思科学教育”、“开放数学教育”、“理解文科教育”、“提升美育”、“把握信息技术教育”、“走进体育”、“感悟艺术教育”等系列文章。本书的魅力不只是提供了由这些文章汇集“学科教学的新视野”,重要的是它以流畅的、演讲式的语言给教师讲述教育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或已经发生的故事。因为“动听”,然后“可读”。

3.《新教育之梦》(朱永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美国学界曾经宣起“百部名著计划”,“名著阅读”竟致蔚然成风。本书告诉你:苏州的名师名校长是如何读书的。“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我正在选编一套《新世纪教育文库》,其中的教师系列既包括了海外最经典最优秀的教育学科教材,又包括了国内外著名教育小说、教育散文、教育格言、教育漫画、教育故事、教育人物的精华,还有大量拓宽教师视野的人文、自然、社科类读物。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中国第一套系统的教师必读书,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朱永新语)

4.《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人在自然中,人的教育是自然界所有生物活动的一个部分。“鸟在鸣啭,花在开放;一头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如此完美,玫瑰不用去思考自己该如何生长才是美丽的,星星也不必记起自己就是美丽的。”生本教育建议让儿童忘我地活动和游戏,让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一个故事说,一位印第安老人,赚钱后买了一辆汽车,不懂得怎么开,只好雇了匹马来拉它。保守的教师,有些像印第安老人,不知道汽车自身原本是有动力的。生本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5.《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新课程究竟在“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方式”、“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等问题上做了什么调整和转换?本书以对话的方式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供了详细而比较权威的“说法”。

6.《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门内人谈语文教育,总不免落入“听、说、读、写的统一”或者“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等主题。这种谈论语文教育的方式也许只有走出门外,才有可能获得拯救。

7.《数学教育研究导引》 张奠宙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给教师的建议》(苏霍林斯基)

该书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并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一些精彩条目,仍然保持“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感动过中国教育界的几代人。你愿意体验被感动的感觉吗?

9.爱的教育(亚米契斯)、教育漫话(洛克)、教育创新论(熊川武)、教海漫记(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精品录(于永正)、为生命奠基(窦桂梅)、课堂教学艺术(黄爱华)、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教学艺术(邱学华)、教师教学技能导读(华艺出版社)、今日做教师、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上海远东出版社)、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王晓春)、班主任兵法(万玮)、帕夫蕾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教育文集、爱弥尔(卢梭)、魏书生文选(魏书生)、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

第三类:教育随笔、教育手记、教育日记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教育随笔、教育散文、教育手记、教育日记实在应该成为教师的“写作”方式。

1.《成长》(凌志军著),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我曾和微软公司中的90多人谈了话(大都是中国人,也有些是美国人),有300多个小时的录音以及几百万字的材料。这一次我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30个人身上,他们是微软亚洲研究员179个研究员和工程师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我有时候用“微软小子”来称呼他们,是希望在读者心中留下一个统一的形象,其实他们中间差别巨大。他们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被人们当作聪明、成功、快乐和富有的典型例证,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年轻。这一切都是媒体追逐的题目,但是我关心的不是他们的成功,而是他们的成长;不是他们的今天,而是他们昨天。

2.《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 张文质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作者说,“我常常禁不住这样想:这个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我敬畏的人,那他肯定就是黄克剑。无论他生活这福州、北京,还是又回到他曾经生活了10年的新疆(这点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一想到这个名字,我就要让自己坐得更直些。”作为一个中学或小学教师,如果能够找到一个人,只要你一想到这个人的名字,你就要让自己坐得更直些。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怀敬畏而不孤独的幸福生活呢?读了张文质的教育随笔,也许你会找到令你“敬畏教育”、“敬畏学生”的感觉。

3.《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著,岳麓书社2002年版。

中国教育理论界曾经大量地制造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惟缺少真实的、个人化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博士评论这本书时说,这是“另一种言说教育的方式”,是中国教育界普遍流行的“社论体教育言说方式的突围”。此话当真?去读吧。

4.《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  周国平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无论身处何种专业领域,人们时常需要保持某种“散文的心情”。

5.《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范梅南著,李树英译,什么是教育机智?比如“保留孩子的空间”、“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通过语言”、“通过沉默”、“通过眼神”、“通过动作”、“通过气氛”、“通过榜样”……。如此等等。国外学者谈教育有他们的话语方式,比如“具体”而不追求“体系”。选择这本书,就是接受一种“教育写作”的方式。

6.《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周弘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时下流行爸爸赚孩子的钱,比如写自己的孩子如何成长,本书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不过,本书畅销的主要原因是它讲述了大量关于“差生”的催人泪下的故事。比如,差生总是和差生在一起玩,很少和学习好的同学玩。差生被人瞧不起,但差生和差生之间相互尊重,大家都有“本是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的归属感。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另眼相看,于是差生约定暗号:不管老师批评谁,另一个孩子都咳嗽一声,提醒对方不要伤心,还有我呢,我看得起你!这些故事在书中比比皆是。

7.《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在很多中小学教师的办公桌上都有李镇西的书。据说有的老师读了书中的有些故事流了眼泪。

8.电影《春风化雨》。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叫基廷的文学教师鼓励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故事。电影里的老师引用诗人弗罗斯特的话说:“两条路在树林中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

9.电影《音乐之声》。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女教师用音乐的力量感动一群孩子们以及孩子们的父亲的故事。

10.《读者》。在众多的杂志包括教育杂志中,《读者》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11.《师道》。《师道》以前名声并无远播,近年来至少在广东一带已成为很多中小学教师赏识的教育杂志。不为别的,只为这里收录了大量的教育散文、教育随笔、教育手记或教育日记。它发出的是教师自己的声音。

12.《教育参考》。有人认为《教育参考》在没有“公开刊号”的教育杂志中办得最好。

13.《中国教师报》。为教师办的报纸很多,就影响上看,《中国教师报》曾经有敢为教师说真话的气质。

第四类: 文学、综合类

此类书籍教师可根据个人爱好,从文学、历史、科学等多方面选择有益书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