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编写的一般原则-中国志鉴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5:09:52
地方志编写的一般原则
  发布时间: 2009-6-11 9:44:08 作者: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把握重大事件,鉴别历史资料,科学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
  2、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客观记述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3、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要突出志书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行业特点。
  4、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的观点。
  (二)必须严守志体
  一是记述要真实,是什么就记什么,不要妄加分析。在一些方志初稿中,当记述某一事件时,首先分析发生这一事件的背景和条件,再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写成了史体。
  二是要反映规律,但不要总结规律。只以科学的方法,把各行业各事物的原本始末记述清楚,其中就包含了规律,即使所谓寓规律于记事之中。研究和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是志书的任务,而是专门学科、专门论著的任务。
  三是只记事业本身,不作专业知识介绍。编写地方志只需把每一行业、每项事业的发展脉络记述清楚即可,即使一些非常特殊的行业,也不必作专业知识介绍。
  四是重在自身行业或事业记述,不记或尽量少记有间接关系的事物。
  五是要写出事物的动态,即事物产生、发展的过程,不能把事物记成死的静态的东西。
  六是要采取点面结合的记述方法,力避“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如对公路桥染的记述,先对总的建设情况作全面记述,再分别对一些有特点的桥梁予以介绍。
  七是要图文并茂。
  (三)必须采用史笔
  史笔也称秉笔直书,是史志家直言记载史实的一种笔法。采用史笔主要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1、文字表述要用史笔。文字表述采用史笔是对新方志编者的最基本的要求。一方面语言要简明、准确、流畅,文字要精练、朴实无华。行文中要努力做到言简意赅、文约事丰,坚决摒弃浮词,不堆砌辞藻,不故弄玄虚,切忌大话、空话、套话,更不能说假话。在使用判断词和定语时,要反复斟酌,注意分寸,不用或尽量少用形容词,切忌使用“大约、或许、可能”等不准确的言词和字眼。另一方面对事件的表述,思想要明确,章法要有序,层次要分明,条理要清晰。切忌把志书搞成杂乱无章的资料堆积。
  2、对史实的记载要用史笔。编写新方志对史实的记述要真实、客观、准确。这就要求编者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做到秉笔直书,据事直书。
  3、对政治运动的记述要用史笔。
  (四)遵守疆界,不越境而书
  (五)横分门类,纵向记述
  志体与史体不同,在编纂形式上,史体是以时系事,志体是以类系事。史书以年代为经、以事件为纬,著撰往事,侧重于从纵的方面反映历史的连续性,而志体却要求分门别类地记述一方之历史与现状,“事以类从,类为一志”。它的特点是打破总的时间概念,注意按事物分类横排。志书在横排门类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区分各类事物的性质和遵从科学分类原则(这实际上是篇目设置的问题)。在纵向记述上应注意:一是纵述不宜溯源过远,而应侧重断限以内,需上溯的则上溯。二是切忌纵列文件,而应纵述事实,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三是不要面面俱到,而应抓住主线,突出主要。四是不要逐年记述,而应纵述演变,写好事物的量变、质变和盛衰起伏,切忌流水账似的逐年资料罗列。
  (六)横不缺项,纵不断线
  新编地方志要求横陈“百科”、纵述历史,百科不可缺一科,历史主线不可割裂,即所谓横不缺项,纵不断线。横不缺项是拟订篇目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方志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一个全字。所以称它为一方之全书。
  纵不断线是编纂地方志需要遵循的另一重要原则。地方志为“一方之全书”,又是 “一方之全史”。横向看,方志反映一方之全貌;纵向看,方志反映断限内一方各项事业的兴衰起伏和历史发展脉络。因此,断线与缺项一样都会影响志书的质量,应加以克服。
  (七)以事系人,生不立传
  因记述某一事物的兴衰始末时涉及到直接或间接的各类人物。志书处理人、事的原则,要求只记该人与此事有关的内容,而不是介绍该人生平事迹。不是人人都系,只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八)述而不论,寓论于述
  是指志书记述要忠于事实,不加分析评论,不直接作褒贬之说。虽不直接阐明观点,但要寓观点于资料的记述之中,用翔实的资料来说话,用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资料来体现正确的观点。这一原则,是由志书的资料性、真实性和著述性所决定的。
  述而不论,主要是针对志书的主体部分,即“记”、“志”、“传”三体裁。这一部分的任务是把一方的自然、社会等各方面情况的历史和现状客观地、真实地记载下来。就志书整体而言,议论是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概述、章下序中。
  (九)突出时代、地方、专业特色
  编纂地方志应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的志书就没有光彩。一部志书是否优劣和有无价值,关键是看其有无特色。地方志的特色包括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三个方面。
  1、时代特色。地方志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强列的时代感,时代性是地方志在时间方面的重要特征。当今涌现了许多新的东西,如通讯中的手机、Emil、网络,语言中的酷、哇塞、帅呆了、酷毕了等。不同时期编修的地方志无不体现着时代的气息。如首届修志体现了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由传统工业走向现代化工业,由传统生产方式走向现代生产方式的时代特色,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续志的时代特色就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全面进步。
  2、地方特色。地方志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我国幅员广阔,地区性差异很大。编写地方志时,应注意挖掘本地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与外地的不同之处,予以详细记述,同时又要地突出一个地方的整体特色,地方上特有、特多、特好的事物必须浓墨重彩予以记述。反映地方特点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单独立志。二是提级升格。三是排列优先法。四是浓墨重彩法。
  3、专业特色。反映专业特点为方志“三突出”原则之三。专业特点也叫行业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一地独有的行业或与外地相比占有一定优势的行业,反映这类行业特点同样可考虑上述四种方法;二是指一地内部各行业之间相比较各自具有的特点。反映这类行业特点一要采用浓墨重彩法,二要采取“详独略同法”,即对有特点的东西详记,对有共性的东西简记、少记或不记。
  (十)必须严把统编总纂关。统编总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各分志的拼接合成,它是一项十分艰苦、相当繁重的工作。统编总纂阶段是志书编纂的攻坚阶段,新编志书的成败,最终将取决于统编总纂质量的好坏。
  任务:一是要处理好各分志之间的重复交叉。二是要处理好概述、综述与各分志主体的关系,使之协调一致,相得益彰。三是要统一全书体例,统一各类体载的运用,掌握全书各部分的基本平衡。四是统一文风,润色文字,对全书进行精加工。五是要严把政治关和保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