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学生“考证热”:证书证明不了一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08:09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杨国营) 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可谓当下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两大证书,但如今这两大证书显然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学生的“胃口”了,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会计证、驾驶证、国家司法考试证书、报关员证、报检员证、物流师资格证、项目管理师证,以及一些只有专业内人士才能叫的上来名字的证书,都有学生在为之奋斗。

  证书类别多达百余种

  11月正是大学生求职的高峰期,一些学生在四处投简历、面试的同时,也并行不悖地忙着另外一件大事:考证。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小周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日前她刚刚参加了报关员考试。除了报关员,她还参加了雅思考试、普通话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刚刚拿到了驾照。“只要符合报名条件,多拿几个证肯定没坏处。”

  记者从北京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了解到,如今大学生可以考的证书多达上百种之多,其中比较常见的也有二三十种。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古丽娜介绍,在大学生中流行的证书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通用型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这类“大众化”的证书特别被用人单位看重,成为大学生考证的首选;其次是能力型证书,比如托福或雅思成绩证书、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证书等;此外还有职业资格类证书,包括会计证、律师资格证、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等,这一类证书种类最多。

  证书成为学生求职“筹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考证族”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非常普遍。而大学生热衷考证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获得心理满足感,拿到相关权威部门认证的证书,可以让学生在找工作时获得职业上的自信和安全感;二是功利性的追求,学生普遍认为拿到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从事相关工作,就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收入。归根结底,后一种原因正是大学生考证动力源源不断的根源所在。

  尚德机构是一家专业从事职业培训的机构,该机构北京分校校长张胜指出,职业资格证书在求职时的效用有“方向”和“级别” 之分。他解释说,从就业方向的角度而言,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如财务、网络工程师等对职业证书的依赖性很高;但一些比较大众化的岗位,如市场销售、客服、行政、文案策划等就不需要相关的专业证书。从就业层面而言,初级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对简单,偏重于执行层面,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通常较低;而一些中高端岗位由于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为一种从业必备,这也是很多在职人员热衷于考证的原因。

  那么,企业又是如何看待“证书”的呢?宋先生是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他告诉记者,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当然需要相关证书做为从业“敲门砖”。但其实大多数岗位专业性并不强,职业资格证书这时候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如果两个应聘者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企业在招聘时可能会对拥有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的求职者有所偏爱。但归根结底,企业最看重的还是求职者的综合素质,能否胜任岗位工作需求,一纸证书所能起的作用通常不大。”

  证书并非“多多益善”

  很多大学生认为,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就等于拿到了“就业通行证”,并且笃信证书“多多益善”。但专家们对此并不认同。智联招聘高级人力资源经理郝健指出,职业资格证对大学生找工作的确有一定帮助,但通常并非企业招聘员工的首要标准。他指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在看一份简历的时候,最关注的内容往往是“工作经验”,相对于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验更能反映求职者的能力。“所以,相对于一味热衷于考证,多积累一些实习实践经验对找工作的帮助会更大。”

  考证无疑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记者发现,对于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大多数大学教师都表示可以理解,但同时提醒学生们对是否要考证、考哪些证等问题要冷静思考,同时不能影响专业学习。郝健指出,大学生应该多浏览企业的招聘广告,看看自己比较青睐的企业和岗位是否要求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需要的话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考一两种,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