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文化与文化快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9:46:44
快餐文化与文化快餐 作者:王馨语 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首先我想说明一个矛盾。儒勒·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世界》(1873年出版)的时候,80天绕地球一圈差不多已经是极限,一百多年后,乘坐飞机1天就能绕地球一圈,宇航员则更快。与之矛盾的是,十九世纪的凡尔纳无法在80天内写完《八十天环游世界》,而今天,凡是认真的作者依然无法在80天内写出一部出色的作品;此外,今天的读者读一本《八十天环游世界》跟十九世纪的读者要花几乎同样的时间。

 

移动速度的增加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以为任何事物活动的速度都可以提高,也应该提高,这样就出现了快速阅读,疯狂英语,速成班,还有快餐...

 

===快餐===

有一点很明显,在吃的历史中,首先有人自己在家做饭,然后有的饭店,在移动速度提高以后,人们很自然地要为这两种方式分别加速,给前者以速冻食品,给后者以快餐店,而且速冻食品也是快餐店的基础。如果我们仔细看“快餐”这两个字,我们会发现当中分有复杂层次。假设当初发明快餐的人是个理性的人,他在求索如何加速与摄食有关的活动时,会区分三个方面:如何加速食物制作,如何加速进食速度,如何加速消化速度。假如他是一个技术主义者,他会毫不留情加速所有这三个方面,假如他是人文主义者,他会知道,这三个方面都不能加速,任何加速都会毁灭一些东西,如果非要为了节省时间而加速,那么唯一能加速也可以加速的只能是上菜速度和饭后的清理速度,制作速度加速会影响食物质量,进餐速度加速会毁掉与进食有关的社会的艺术的文化,加速消化对人体不利。

 

把以上观察带进我们今天的快餐店,如卖当劳,我们会发现这三个方面都被加速了:事先做好的面包,牛肉饼,调料加速了制作过程;取消店小二让顾客自己领餐,用塑料餐盘,让食物尽量可以直接用手食用放弃餐具,提供方便食用的食物种类(比如绝对不会有带刺的鱼,很少有酒),让顾客自行清理,所有这些加速了进食速度;我不是营养学家,但是看看由卖当劳制造的胖子,这些食物无疑也加速了消化。

 

===书===

可怕的是,文首的矛盾并不只是摧残了饮食。书跟饮食一样,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作者的构思,取材,写作(制作过程),出版社拿到稿子后的校对,同作者商讨,排版印刷,运输到书店,书店布置货架(后勤过程);读者阅读及消化(吸收过程)。

 

我们说了,快餐实现的基础是在一个中心集中制造的食品零件可以迅速地运送到快餐店中,即我们文首说的移动速度,而在出版业中首先加速的也是书进入书店的速度。有了这样的速度,书店(快餐店)就想要更快地改变货架上的“款式”吸引消费者眼球,一本书上市之后,在货架上摆放几天就会被撤换,畅销书也许能达到几个星期。这样,出版社坐不住了,除了将封皮做的花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吸引最多的读者外,他们还提高了校对,商讨的速度,因为印刷速度有机器决定,不容易提高,有的甚至不校对,不同作者商讨,以至书籍中错误百出。书店频繁换“头牌”,以至每部书的销售量降低(他们追求的是整体销售数量),除了出版社受不了之外,作者也受到了影响。

 

在书的整个链条中,作者与读者这两个点是最不适应形势的。不排除有天才作者,一个月就能写一部还说的过去的小说,但是理论性的,社会性的书籍花掉一个认真作者4到10年时间一点不希奇,得知了自己的心血在书架上的寿命的作者,一部分耐不住了,其他人则痛苦地坚持,他的收入只能允许他在家里吃快餐。就如翻译市场,外文作品的翻译稿费大致在100元人民币每千词左右,翻译一本20万词的书(大致400页)只有 20000元的收入,而且往往会被要求两三个月内完工,那么一位翻译者要想靠翻译买一套大城市的房子,他需要翻译大概200本这样的书,可能吗?

 

那部分叛变的作者能怎么做呢?知识制造是无法加速的,这同移动速度不同。即便是省掉社会调查,文献翻阅,光是写几十万字就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只能抄,乱写,编造,炒作,危言耸听。

 

好在读者们也因移动速度的提高焦头烂额,没时间和经历批评这些作者。读者还没有养成辨别能力就被书的海洋淹没了,花10几个小时就能亲自到巴黎,谁还肯花 10天读“圣母院”?机会成本越来越大,花4天时间读任何一本书都意味着有4000甚至更多本书从眼前滑过。然后读者中就出现了这样几种情况:一部分人就会认为,只有尼采这样的人物的书才值得花时间,这样就造成了知识脱节,当代作者永远不会受到重视,书就变成了绘画,作者不死不值钱;另一部分人认为阅读的速度可以提高,并且训练,这些人快速地读每一本书,但是什么都读不到,成了猪八戒,他们当中还有一些聪明的,放弃难读的“资治通鉴”而去读什么“...那点事儿”;还有一部分人现实一点,干脆不在读书,不管是尼采还是伏尔泰,有了维基百科,他们可以认为自己知道一切。

 

总之,因运输速度,书籍的整个链条全部生锈!!!

 

===语言教学===

飞机普及以后,全世界的语言教学全部放弃了语法,跨文化,文学而面向交流,实用。在今天的教材中,我们再看不到文学名著选段,看不到详细的语法点,既然一天之内能到任何地方,那么还是如何能够同那里的人交流重要。今天,在世界范围内,面对交流的语言教学中有一个共识,即判断语言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学习者是否能让对方听懂,什么语法,词汇都不重要,甚至肢体语言也允许参与进来。欧盟各国政府最近签署的多语教学计划中,有这样一个趋势,即让通过整合为一体的多语知识体系达到所有欧洲人都可以自由交流,每个人都会3们以上的语言,两个人在对话的时候可以用任何语言,或者是说由各种语言杂交成的句子,以便任何人都能听懂任何人。

 

===电波===

上文提到了人的移动速度,电波让信息的移动速度高到了极点。这个电波的应用涵盖了电话,计算机,电视等。对于一个写书的人,他也许可以因为一本认真写出来的书获得名气,然后他会上电视,开微博,读者随时可以看见他。这个时候,一个作者是否还能花4到 10年写一本书,即便他能坚持,读者们自问是否能等?在电波时代,一个不能迅速拿出作品的作者要么被遗忘,要么被中伤。一个有了名气的作者就像当红歌手,会被出版社用钱榨干。

 

关于知识生产,有一个特别大的误区,认为知识生产在于人的创造力,伟大作者的作品都是划时代的。但是实际上,读过博士的人知道,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完全不存在所谓跨时代的创造,只有微弱的发展。对于任何作者,最重要的不是创造力,而是分析能力,综合能力,通过大量阅读,社会实践或科学试验,分析整理然后成书。作者只是机器,需要有原料才能生产产品,没有任何作者,书并不是存在他的脑袋里,而是存在与他的时间中,他的脑袋是挤不出来什么的。

 

在以前一篇帖子中,我提到了电子书。它也是电波承载的。为什么电子书会吸引出版社,除了成本低以外,它还可以让出版社不再看书店的眼色,但是电子书运载之快要求书籍的制造更加迅速。到了读者那边,电子书改变的只是载体,字还是同样的字,句子还是同样的句子,运载速度提高了,读者阅读的速度跟不上,最后所造成的结果依然还是我们上文中说的快餐效应。

 

===艺术===

除了发情的男人以外,今天的人都是用双腿思考,而不是用大脑。认为走的快了,其他都是也应该加速,只是正是这大脑无法加速,那么与大脑有关而不是跟双腿有关的文化就成了最大受害者,这里举几个例子吧,看完之后,你们会发现,文化处于崩溃的边缘,尤其在中国。

 

电影:移动速度使得胶带可以迅速送到各地电影院,电影院随即缩短了电影放映的期限,加速了翻牌子的速度(在线影院我就不说了,除了更可怕还能有什么),然后制作方提高了拍摄速度,这又要求剧本的写作速度,而这个速度本身是无法提高的,那么就只能用好看的画面代替剧情以满足速度的需要(或者改变现成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故事)---没营养的快餐

 

绘画,雕塑:这样的纯艺术的制造是无法加速的,如果非要加速,就只能通过印刷和照相机加速它们的复制,那么既然复制,既然我像在家里挂一副画,那么我会买毕加索的复制品,而不是还“活着的”画家的东西。

 

戏剧:一部电影可以通过运输胶片同时在全世界放映,剧场里的戏剧同时只能在同一个地方演。在法国,一部质量还可以的话剧需要创作2,3年,排练半年,然后要演3到4年,一部话剧演500场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而且500场每场都不同,这是自然的,没有人能连续写两个完全一样的字,这也是艺术的需要,而一部电影可以同时在500个电影院同时放映,一部电视剧可以同时有几百万人同时观看,演员只演一次,而且很多时候,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一场演出在整部电影里起什么作用。

 

建筑:砖,水泥,钢筋,木头,铝合金,染料,玻璃集中生产,而且可以迅速地运输到各地的工地,结果是建筑图纸的绘画也跟着加速,但是这种艺术创造也是无法加速的,最后只能让图纸模型化,结果就是除了某些重要的,大投资的,标志性的建筑被设计成了内裤以外,整个中国长的一样。

 

音乐:跟书一样,运输加速,导致录制和加工过程加速,而不可以加速的作词作曲也不得不跟着加速,作曲无法加速,那就用节奏代替曲调,作词无法加速,那就用模式化的主题:爱,不爱,爱错,再爱,没爱,怎么爱,不敢爱,后悔爱,偷着爱...一个歌手已经没有办法沉寂几年酝酿更好的作品了,事实上大多数歌手也并不需要自己酝酿这些东西。我们的天王们走不出去,但是各自名下都挂着惊人的专集数量,MJ活了50岁,从艺40年,可是专集数量少的可怜,起码没办法跟我们的天王相比。还有的时候,专集已经上市了,我们的天王们连自己的主打还没有唱熟,因为他们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链条。

 

摄影:运输速度提高,人们可以迅速地到任何地方,可以给任何景物拍照,还可以把自己的形象加进去,景致已经无法作为摄影艺术的素材,即便是专业人士派的好看,但是还是无法抵御人们对“我去过那里”的欲望。纯粹的人物摄影艺术也不行,需要人物背后有悲惨的故事,就像纯粹景物的拍摄要拍战争一样。

 

传统:传统比较广泛,这里仅举一个例子,运输速度提高了,人们可以把关公像搬到家里,关公像集中生产,还带着电蜡烛,电香,条子和混子们出动之前插上电源就算是跟关公祈祷平安了,只是天上的关公再也闻不到香味了。

 

不再继续说了,因移动速度提高而危机的文化和艺术还有很多,相声曲艺的死亡,方言的死亡,汉字汉语的死亡,书法是写出来的而不是打字打出来的,穿着艺术的死亡,室内装饰的死亡,小人书的死亡(随后有帖子),情景戏剧的死亡,动画的死亡,电视剧的死亡,诗歌的死亡(与汉语词汇的合成有关),教育的死亡(需要很长的篇幅)......只有文化部还活着。(“文化不”,“文化步”,“文化补”,“文化簿”,”文化怖“)

 

===Why?===

好像已经说明了。一方面,经济需要文化,工业社会对文化不是那么在乎,但是在消费社会中,文化是生产者最好的促销挡箭牌,也是消费者最好的借口;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让人产生了上述的错觉,认为一切都可以加速,认为快者生,慢者死。正是经济的绑架和科技的欺骗让天生慢吞吞的文化喘不过气来。那么,为什么这种文化缺失在中国比再其他地方要明显一些呢?经济方面,中国没有享受到工业社会中的文化萎靡问题,就直接进入了把文化作为幌子的消费社会;科技方面,科技虽然快,但是往往会被文化脱后退,两者妥协获得一个双方都满意的速度,每个新科技在西方都受过这样的降速过程(这也需要时间),但是在中国,几乎所有科技都是一股脑进来或者产生的,文化还没来得及跟这个技术谈好,另一个技术就来了,有的时候新来的技术会替代之前的技术,文化就要重新换对手谈判,有的时候新技术跟老技术并行,文化就像一分为二同两者分别谈判。中国目前的文化缺失也不能说就是谁谁谁的责任,技术毕竟是一股脑的来了,这没有办法,只是,应当意识到这几点:我们正在承受文化缺失,原因与经济和科技有关,面对钱,文化要多少有一些自主的空间,面对科技,要知道并不是什么都能,都可以,都应该加速的。

 

PS: 给这个帖子配图的时候,贴什么都觉得不妥,来个玛莉大蘑菇,我觉得他比较能够代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