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百首经典!振奋人心的红色歌曲(2) - 『流行音飞扬』…◎歌曲速递◎ - 云浮青年之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8:47:22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一人行 当前离线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威望 466   金钱 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版主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1#打印 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09-10-9 21:12 |只看该作者
百人百首经典!振奋人心的红色歌曲(2)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作于1956年夏。作词:乔羽、作曲:刘炽;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原唱:郭兰英,宋祖英、彭丽媛、李谷一、韩红、刀郎、刘紫玲等演唱家和歌手均翻唱过这首歌。
',1)">
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这首主题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
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
收藏分享评分
社区 游戏 开心农场
回复引用
订阅TOP
一人行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一人行 当前离线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威望 466   金钱 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版主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2#
发表于 2009-10-9 21:13 |只看该作者
凡熟悉《英雄赞歌》的观众,没有人会只将它当成是一首简单平常的歌曲随便一听,总是当即就会联想起那一部堪称经典的电影《英雄儿女》。甚至每当《英雄赞歌》唱起,人们眼前浮现的,首先是王成紧握爆破筒和王芳在战火中引吭高歌的光辉形象。
',2)">
《英雄赞歌》
《英雄赞歌》的词作者是一位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公木;曲作者是一位大作曲家刘炽。公木先生于1998年10月30日因肾功能衰竭在吉林长春辞世;刘炽先生于1998年10月23日去世。两位大师虽并非同年同月出生,但离开人世时却象约好一样,同年同月,祭日只相差了7天。
对于《英雄赞歌》的创作,刘炽当时留下了这样回忆:“1940年,我到内蒙古去采风,住在一个名叫王月丰的出色的民间歌手家里,每天晚上就象开音乐会,唱一晚上喝一晚上。我那时记忆力好,记谱快,每晚不停地记。内蒙到处是歌,那些日子真让人难忘。写《英雄赞歌》时,就采用了一首内蒙古民歌《巴特尔陶陶呼》当种子,加以发展即完成了《英雄赞歌》。
《英雄赞歌》流传了几十年,现在依然没有失去它的魅力,从它的创作集体、从这个集中的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这个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社区 游戏 开心农场
回复引用
TOP
一人行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一人行 当前离线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威望 466   金钱 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版主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3#
发表于 2009-10-9 21:17 |只看该作者
著名作曲家雷振邦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创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963年影片公映后即在群众中普遍流传。
',3)">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作曲家雷振邦先生的电影音乐常以民间音乐素材构成音乐主题,也有根据民歌改编发展的,所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来是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后来由雷振邦先生改编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插曲表现的是电影故事中,一名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军边防战士,同当地一名美丽的姑娘的一段爱情故事。而本曲,主要参考了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族民间歌曲《古力碧塔》。《古力碧塔》讲述的是一名为商人赶脚的塔吉克青年,爱上了喀布尔城的一位公主,但遭到了反对,青年只能顺着古丝绸之路流浪,把优美凄凉的歌声传遍了所有他路经的地方,最后传回到帕米尔高原他的故乡。
社区 游戏 开心农场
回复引用
TOP
一人行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一人行 当前离线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威望 466   金钱 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版主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4#
发表于 2009-10-9 21:19 |只看该作者
《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从1943年创作问世至今,历久弥新,被传唱了60多年。
',4)">
● 回忆《团结就是力量》的诞生
《团结就是力量》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那时敌后正处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生活最艰苦的“黎明前的黑暗”的最困难时期。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其中,平山队由我和卢肃同志负责。
我们白天工作,晚上参加当地的减租减息斗争。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综合大家建议,决定由牧虹同志写词,卢肃同志谱曲,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于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经典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这个小歌剧演出后影响很大,主题歌《团结就是力量》立即在全边区广泛流传。它曾成为团结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号角和心声,为全世界法西斯罪恶势力敲起了丧钟。
社区 游戏 开心农场
回复引用
TOP
一人行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一人行 当前离线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威望 466   金钱 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版主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5#
发表于 2009-10-9 21:21 |只看该作者
1963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高潮。《唱支山歌给党听》就是在这次高潮中产生的一首优秀歌曲。它的歌词节录于《雷锋日记》,是雷锋从报上摘记的一首诗,作者为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职工姚晓舟(笔名蕉萍)。作曲家朱践耳将其谱成山歌风味的独唱曲,作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由胡松华首唱。
',5)">
《唱支山歌给党听》
红色影响:这是一首深情——悲怆——激昂的“三部曲”式歌曲,情感诉求十分强烈,凡有过相似经历的人,都能产生强烈共鸣。后来,该曲经农奴出身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再度演绎,很快流传全国,几十年久唱不衰。
● 创作背景
当时,姚筱舟下井后,常常倾听老矿工吟唱高亢的陕北民歌。与煤矿工人生活、劳动在一起,他逐步地了解了矿工,爱上了矿工。姚筱舟说:“我认为煤矿工人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牺牲了自己应该享受的那部分阳光,把脏、苦、累留给自己,把光、热、笑贡献给人民。”
他与矿工亲如兄弟,矿工也把他当成了亲人,经常和他一起喝茶、拉家常,不时还谈起旧社会的磨难和共产党的恩情。他记录下许多矿工编的顺口溜和歌谣:“党是妈,矿是家,听妈的话,建设好家”;“鞭子是窑主的枪杆子,煤窑是窑工的棺(材)板子”等等。
姚筱舟听多了,记多了,自己也产生了写诗的冲动。1958年初春,一个风雪交加之夜,姚筱舟守在煤油灯下,一口气写了三首小诗,其中包括《唱支山歌给党听》。
1962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因公殉职。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号召下,举国掀起学雷锋高潮。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朱践耳在雷锋日记中读到了雷锋摘抄的这首小诗的前两段,随即谱成曲子,并交给当时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深造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试唱。没想到这首歌一炮打响,在全国传唱开来,几十年久唱不衰。
社区 游戏 开心农场
回复引用
TOP
一人行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一人行 当前离线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威望 466   金钱 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版主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6#
发表于 2009-10-9 21:23 |只看该作者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
',6)">
《保卫黄河》
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旋律为素材,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音乐形象分外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歌曲齐唱之后的二、三、四部分轮唱,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恰似黄河的波涛滚滚奔流,势不可挡。轮唱时“龙格龙格”的人声伴唱,听来变化无穷,情趣横生,增强了生动、活跃、乐观的气氛。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将压倒一切敌人,显示了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轮唱之后的一大段器乐间奏,不仅渲染了气氛,刻画了形象,又为结束段转向高潮作好了铺垫,使结束段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
社区 游戏 开心农场
回复引用
TOP
一人行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一人行 当前离线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威望 466   金钱 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版主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7#
发表于 2009-10-9 21:24 |只看该作者
南泥湾农场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面积225平方公里。系丘陵沟壑区,土壤为黄绵土,水稻土。林草覆盖率78.3%汾川河起源于南泥湾,水源丰富,常流量0.7立方米/秒。年平均气温8.1摄氏度,年降雨量530-600mm,无霜期120-140天,是发展农、林、牧渔的理想地区,场部设在南泥湾,延宜公路横贯场区。
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 而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
',7)">
《南泥湾》
至于歌曲《南泥湾》则是由贺敬之词,马可曲,1943年作于延安。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在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其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唱南泥湾由荒凉变成“江南”,并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
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
社区 游戏 开心农场
回复引用
TOP
一人行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一人行 当前离线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威望 466   金钱 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版主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8#
发表于 2009-10-9 21:25 |只看该作者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拍摄于1961年的电影《红日》中的插曲。影片取材于1947年的“孟良崮之战”,这场闻名中外的惨烈战役对交战双方有着存亡续绝的意义。
',8)">
《谁不说俺家乡好》
1947年5月13日到16日三天的时间里,72万军人在孟良崮决一死战。多年后在孟良崮树起了一座永久性纪念物——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以铭记在战役中为了解放战争胜利不惜牺牲的人们。
● 歌词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哎 谁不说咱家乡好
得儿哟依儿哟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弯弯的河水流不尽
高高的松柏万年青
解放军是咱的亲骨肉
鱼水难分一家人
哎 谁不说咱解放军好
得儿哟依儿哟
鱼水难分一家人
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
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
看好咱们的胜利果
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

社区 游戏 开心农场
回复引用
TOP
一人行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一人行 当前离线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威望 466   金钱 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版主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9#
发表于 2009-10-9 21:26 |只看该作者
歌曲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同仇敌忾、无坚不摧和无往不胜的革命精神,歌词如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9)">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一首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豪迈气概和必胜信念的歌曲,歌词原是志愿军炮兵部队连政治指导员麻扶摇写的出征诗,最初载于新华社1950年11月25日发的《记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几位战士的谈话》的电讯稿。
而作曲家周巍峙为志愿军的英雄气概所感动,为这首诗谱了曲,首刊在1950年12月第4期《时事手册》上,歌名为《打败美帝野心狼》。后来,作曲者又将歌名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采用进行曲式,气势雄壮,节奏铿锵。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它激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奋战,去争取胜利。它也深受中国人民群众的喜爱,鼓舞了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1954年3月,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三年来全国群众歌曲评奖”中获得一等奖。
社区 游戏 开心农场
回复引用
TOP
一人行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一人行 当前离线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威望 466   金钱 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版主

UID 18  帖子 537  精华 0  积分 157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10-1-4
10#
发表于 2009-10-9 21:27 |只看该作者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是电影《地道站》插曲。地道战是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一种形式。一部上演了40年的电影,一部18亿人次观看过的影片——《地道战》,这部作为中国观众最喜爱的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之一,讲述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面对侵华日军,不畏强敌,扬长避短,终获胜利的浴血故事。地道战是平原人民对敌斗争的伟大创举。
',10)">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地道战》是中国早期创作电影的经典之作。讲述日军侵华时,1942年的中国冀中平原上,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为了与日军展开斗争,冀中根据地人民展开了群众性挖地道的高潮,民兵队长高传宝被这巧妙的洞口深深吸引。各村民兵利用野外地道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
在观看影片时,观众会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大喜大悲,会为了主人公的幽默而捧腹大笑,会为主人公的英勇、正义而热烈地鼓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也将该片做为经典回顾影片多次播放,收视率极高。
社区 游戏 开心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