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时代:现金围城(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43:20
消息灵通、动作快,这是农产品(20.19,-0.21,-1.03%)囤积炒家的两大要诀。当农产品成为海量游资的终极猎物,每一个人都要为现实买单。

  囤积与炒作下的“餐桌风险”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维晨|北京报道

  见面之前,中间人一再提醒不要暴露记者身份,“你就说要跟着学习一下。”

  要见面的是一位近期参与囤积炒作部分农产品的“老板”。见面地点约在了北京中心商务区的一座会所里。11月5日下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以“学习”的借口约见此人。

  他的身体陷落在紫色的单人沙发中,幽暗的光线不易在远处分清五官的具体细节。这位人物被中间人称为吴老板,却拒不告知具体姓名,只知道是安徽人。前段时间,他刚刚炒过一批大豆现货和成品豆油,挣了不少。据说能在北京买两套房子。

  “你看哦,前段时间,我们和几个温州朋友还有陕西朋友觉得农产品涨价了,就把一些容易储存的东西,弄个仓库丢进去,价格好了再买。”吴老板左手夹着中华烟,右手比喻着收储的动作。

  通过交谈得知,这位吴老板和朋友们每次看到国内出现大面积自然灾害都会研究一下相关区域有哪些品种的主产农产品,然后相互探讨能够在其中存在投资机会。

  而今年以来,中国相继经受北方低温、西南旱情、南北方洪灾,今年价格上涨的各种产品中部分农产品如棉花、板栗、糖、大豆等皆有减产的迹象,自然灾害成为减产源头,这恰恰是游资爆炒的导火线。

  “第一波囤货的人,肯定不是我。但是我们在全国有朋友,消息还是很灵通,我们的动作很快。”

  他在介绍自己“囤技巧”时,向记者简单概括了一些顺序。他说,此前他听说大豆可能出现减产,便在一些黑龙江、山东一些主产区找关系收购大豆。同时以经销商的身份囤积成品豆油,等到高价时卖出。在一条产业链上的两个重要环节“下功夫”,其收益可想而知。

  但是,不管如何旁敲侧击,吴老板只是泛泛而谈,不肯再透露其他那些曾经囤积过的产品从哪里进货,在哪里囤积,从哪里出货。他只是笼统地绕着圈子:“囤货很简单的,就是和当地的朋友或者找人介绍了朋友,收购大量产品,然后在当地租一个仓库,放进去,等到价格让自己满意了,一批批出货。”

  可想而知,一个个仓库堆满的过程,也是一种种农产品的价格上涨的过程。

  一位来自农业部下属单位长期跟踪农产品价格的研究员告诉记者,除了投机商人的囤积,豆油生产厂家亦会囤积原材料,以防止成本增加。“他们还会购买期货市场的大豆合约,以抵消一些风险。如果厂家预期原料价格将上涨,那么他们将持续囤积原料,造成原材料供应减少的情况;而供应减少则倒逼期货价格上涨。由此形成从囤积到涨价的一个循环。”

  有分析称,自今年开始蒜、姜、大豆等农产品除了部分相关国际市场的变动影响,基本由于货源囤积致使价格攀升。

  野村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苏巴拉曼在11月4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对此置评称:“投机行因素确实是(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部分诱因。”

  投机的背后,是资本的狂流。

  上述研究员告诉记者,在国家继续执行宽松货币政策以及打击房地产投资行为的背景下,一部分资金已经出逃并进入了股票市场和农产品市场。

  而已经“身中数弹”的农产品已经用价格飙涨的壮烈方式告知公众,其成为游资目标中的终极猎物——农产品与食物等刚性需求属性明显,消费者不会因为价格上涨而放弃食用。

  蔬菜的不易存储特性致使游资无法对其直接炒作,但是由于资金侵入农业化肥、物流运输等领域,间接被推高的价格让消费者成为“受害者”。

  如何平抑农产品价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国家通过大力度收储或者放储某种农产品则必将对平抑其价格,打击游资炒作起到重要作用。”他认为,国家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提前收储一些产品以防止价格被游资推高。

  当前遭遇炒作的棉花和白糖则是反例。由于国家此前对白糖和棉花的储备总量并不多,面对游资炒作,被国家出售的储备品在公开市场又被投机者购入囊中,致使国家在储备供给层面陷入无奈。

  谁在囤地,大家都知道,但囤了多少地,却没人愿意说清。就在这种不清不楚中,房价滚滚前行。

  囤房囤地红与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德炳|北京报道

  王晓明手上有5套房,他说,“如果有机会,我还会买房。”

  但从“4·17新政”,到“9·29五项措施”,政策已经一步步卡住了他买房的步伐:首付提高、利率提高等稍稍抑制了他买房的冲动。

  王晓明今年35岁,手上有一定闲钱,他的朋友圈有很多跟他一样,都在思考着怎样做才能保值增值,投资5套房后,他发现房价上涨带来的收益远超他的想象,“囤房产生了较大的收益,而且囤房的绝不只我们这类人,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在跟着房企走。”

  “跟着房企走”,意指房企的种种变相囤房行为。

  11月1日,《中国经济周刊》从囤地的本意土地储备的角度来制作出中国上市房企囤地排行榜,一时之间引起舆论哗然,多位业内人士就此展开后续讨论,其中多家大型上市房企均对本刊表示数据比较可信,但“囤地”一说令他们感到压力很大。

  一家土地储备排全国前三的上市房企负责人回应说,囤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囤积居奇,就土地市场而言,有些房企确实存在囤积土地的行为,不过有些房企的土地开发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中小型房企。

  北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少锋认为,目前业内公认的囤地标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拿地不开发,或者是缓慢开发;二是围而不建,用个围挡遮住工地以避人耳目;三是拿了预售证不卖房,这是囤房行为,其实质与囤地无异;四是通过定价较高来缓慢卖房,以达到捂盘的目的。

  房地产咨询机构GVA衡信柏迪营销部董事岳锋钢在其年会上表示,之所以发生囤地或囤房行为,主要是预期未来房价将大幅增长,囤地有利可图。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近几年楼市中一直有大量囤地等行为,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流动性太旺盛,通胀压力较大,资金预期在通胀的环境下房价仍将步步走高;另一方面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剧变,市场预期未来将有很多人需要购房,进而推高房价。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近期与土地息息相关的产品价格都是直线上涨,如石油、稀有金属,这是因为土地资源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在中国人多地少和保护耕地的背景下,而且受到传统的置业观的影响,土地或房子便被当作稀缺资源囤积起来。

  杨少锋进一步指出,房价暴涨的根源就在于土地的囤积。因为每个地方政府每年都是按照预计的市场需求来供应土地 ,但是实际上这些土地供应到市场上以后,并没有盖成房子,而被开发商囤积起来。比如政府觉得一年市场需要100万平方米的房子,就按这个标准供应,但是开发商却没有开发这么多,只开发了30万平方米,剩下的70万平方米就被囤起来了,这就人为造成了供求表面的不平衡,这个恰恰是房地产行业直到今天房价无法得到控制的根源。

  近日,人民网和《中国经济周刊》联合调查显示,95%的网友认为囤地会导致房价猛涨。

  之前有人大议案提出,现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存在一些缺陷,如商品房预售制度不完善、监管存在漏洞等,导致土地和房屋价格上涨过快。

  而目前,住建部正组织力量积极开展商品房预售法律修订工作,并已形成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

  据记者此前走访发现,全国市场上有大量项目存在捂盘或囤地行为,甚至是人为散布房源紧张房价将涨的信息,误导消费者。

  这一局面随着住建部完善预售制打击捂盘囤地而稍有改观。

  杨少锋认为,打击囤地有五个重磅武器:一个是严格管理土地的开工、竣工时间点;第二个是为每一块地建一个档案,国土资源部可以直接的去监督到每一个项目,以监督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勾结;第三个一定要抓大放小,不能抓小放大。因为囤地的“根子”就在几家大的企业;第四个严格执行土地增值税;第五是通过征收房产税斩断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链条,从根本上打击囤地。

  在刚刚起步的黄金投资市场,“资产保值”这个坚定理由已让投资者即使“泡沫”声声也义无反顾。

  黄金,加仓!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维晨 |北京报道

  囤金,是一场资产价值保卫战。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黄金价格一路飙升。在11月9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攀升至1424.6美元每盎司高点,再创历史新高。国内的黄金价格亦以连续阳线不断向上打破高位。

  正是在这样的行情中,民间再次出现以储存黄金为代表的“囤积式理财”。囤积金条金砖,大量购进金饰甚至不断加仓纸黄金与黄金企业股票……

  眼看着自己的资产价值随着CPI的走高而缩水,任何一个人或机构都不乐见于此。在国家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的背景下,投资黄金顺理成章的成为首选。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北京多家大型零售机构获悉,此前7月底8月初的黄金价格约为260元/克,千足金为270元/克左右;随后,金价出现飙升。截止11月16日,记者再次从相关零售机构获悉,当前金价已经涨至330元/克,千足金为338元/克,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即便已如此高位,担忧自身家产贬值的投资者依旧不肯放过任何购买机会。此前便有报道称,北京某投资者斩仓房地产市场中的三处住宅后以接近1500万的资金全部用于囤积黄金实物与相关产品。

  一位从今年年中开始囤蓄黄金的投资者告诉记者,从7月份开始至今他已经耗资一千多万元人民币投资黄金。那时国际黄金现货价格只有每盎司1206美元左右。在其投资分配中,还有数百万元的纸黄金以及相同比例上市黄金企业股票。

  记者发现,几乎所有黄金板块股票都是启动自今年7月份,随后连续创出新高。以“中金黄金(38.79,0.40,1.04%)”(600489.SH)为例,其在7月19日的最低价仅仅25.35元,四个月后的11月5日,其股价已经飙升至49.70元,涨幅超过90%。此外,“山东黄金(53.42,0.70,1.33%)”、“紫金矿业(8.19,0.01,0.12%)”等多只股票亦是自7月份的行情以来出现较高幅度的增长。

  这位投资人告诉记者,尽管已经有较大涨幅,但是他手中的黄金现货以及黄金板块股票都没有减仓,“未来还有上涨空间。”

  黄金唱多者大有人在。11月5日,高盛在给自己客户的公开邮件中预计,黄金价格将在未来12个月内上涨至每盎司1650美元,并可能超过这一水平。

  在资产保值的压力和普遍唱多的市场预测面前,囤金群体迅速膨胀。记者了解,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法人客户为4500多户,而个人客户已达近160万户。

  而来自业界的观点认为,这才是金市的刚刚起步。

  他们像分析各个股票板块一样分析不同种类收藏品的价格走势,然后用资本的眼光评估这样的艺术可以转化为什么样的价格。相对于“还没涨起来的”的艺术品,“一定不会跌的”古董书画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收藏艺术:他们为何只要贵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北京报道

  中国内地的买家们正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上异军突起。

  今年,世界两大拍卖巨头,苏富比和佳士得,都在中国内地带来规模空前的预展活动,甚至安排了很多符合中国内地藏家口味的拍品和专场,如古董玉石、中国书画、高档珠宝、红酒名表等等。无论是纽约、还是伦敦,各类艺术品博览会也都免不了盛情邀请来自中国的“采购团”,或者干脆把预展搬到中国……

  “最近几年,我们来自中国的客人增加了4倍,但是他们所购买艺术品的价格则上涨了十倍以上。”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Patti Wong)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当被问起对大陆买家的印象和感觉,一位国际著名拍卖公司的高层曾向记者讲述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位山西买家在预展时看中了一幅古画,于是办理了电话委托。拍卖当天,这位高层亲自拨通这位委托人的电话,随时征求他的意见,并代为报价。

  这幅古画是难得的精品,所以开拍后报价步步升高,500万、550万、600万……这时,电话里传来山西买家不耐烦的声音:“别浪费时间了,直接报1000万!”这位高层以为听错了,又重新问了买家一遍:“您确定是1000万吗?”对方回答果断:“对,快点拍下来吧,真麻烦!”

  没想到,1000万的叫价之后仍然有人跟进:“1100万、1200万……”这位高层不断地把最新报价转告给买家。这时,电话里的山西客户更不耐烦了,大声嚷道:“报2000万,买个东西还要这么麻烦,我这还和人吃饭呢!”

  两分钟不到,一笔几千万的交易就完成了。”

  在中国藏家的推动之下,不仅使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为当下全球为数不多的“活跃”市场,甚至带动整个世界的艺术品市场悄然发生着变化。中国买家为何突然对艺术如此感兴趣?而且行业内几乎形成了共识:中国买家只要最好的,或者说最贵的。

  爱则藏,本与价值无关。但是中国的艺术品收藏者们往往夹杂着别样的诉求。

  “老买家大多是古董商人或者是纯粹的收藏家,他们以此为业。但是,新买家们大多是做实业的,出于投资目的才进场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股市长期低迷和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也使得大量没有更好出入的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超额的投资回报率。虽然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历史还不足二十年,但是它所创造的财富奇迹,则是股市、楼市等其他领域都无法望其项背。十年前几十万元一幅的“齐白石”,今天可能已经上千万了。不仅中国书画,瓷器、古玩、珠宝、当代艺术,几乎都不停上演着暴富的传奇,两年翻一番、三五年翻十倍的“传说”不停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艺术品往往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只会越来越少。一句“这个东西再也不会有了”总是能成功撬开买家的钱包。但也并非“囤”什么都可以赚钱。

  “台湾有两位非常著名的老辈收藏家,10年前,一个花了一个亿人民币收藏中国书画,以齐白石、张大千为主;而另一个则花了一个亿美金收了一些世界顶级印象派大师的作品。但是到了今天,前者手中的藏品至少能卖10个亿人民币,而后者可能还卖不到两亿美金。”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副总经理尤永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而相对于书画、瓷器、古玩、当代艺术等,保值增值功能更加稳健、没有太多猫腻、也最容易看得懂的珠宝成为最近几年最受藏家们追捧的门类之一。佳士得、苏富比的珠宝拍卖,几乎都遭遇是疯抢的架势,而且中国买家一路从香港抢到了伦敦、纽约。

  “从长期看,珠宝的价格一直是持续上涨的,几乎没有大起大落,因此保值性更好。但是,两三年就翻倍也不大可能。”一位专门收藏珠宝的藏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枚几千万的戒指,揣兜里就走了,套现也相对容易。”

  虽然收益率很高,但是“囤”艺术品的门槛也很高,因此从来都是有钱人的游戏。而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买对了,只是多了一份谈资;如果买错了,那更会成为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带来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