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登:国内群体性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7:37:55
论文摘登: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与发展
[ 作者:孙元明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点击数:1701    更新时间:2010-3-15    文章录入:admin ]
5.提高对国家安全的警惕性
国内学者对某些行为方式诡秘多变的事件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其中,有的论文涉及到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插手国内群体性事件的政治目的、插手方式,活动手法、危害性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如,何京红等发现外来势力干扰的特点有四,“即主体结构多元,政治目的明确;插手方式多样,活动手法诡秘;影响危害严重,发展趋势增强;敌我矛盾混合,预防处置困难”。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事件的紧急处置中,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6.社会心态研究
甘肃政法学院马进在《群体性事件背后的群体心态及其整合》一文提到:群体心态着重表现为不满、愤慨、暴怒等反程序、反规则的情绪。群体性事件背后的群体心态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其一,看客心态。其二,发泄不满的心态。其三,仇视心态。其四,寻求权利的心态。其五,推动改革的心态。对社会心态脆弱的原因也有分析,有研究者认为“背叛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是民心变化的内在依据;漠视劳动人民的民主权利是民心变化的精神基础;当然西方国家蓄意迷惑与政治宣传是民心变化的外部条件” 。
(三)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的重要贡献
1.提出若干学科概念
在研究过程中国内学者提出了若干学科概念,如集体抗争、维权行动、依法抗争新阶段、社会泄愤事件(于建嵘2006 2008);草根动员(应星2006);聚众政治(胡联合 胡鞍钢2008);社会预警系统(牛文元2003);“体制性迟钝”(黄豁等 2009);还有压迫性反应、安全性困境、问题化技术等。这些概念为我们描述的分析群体性事件提供了可能。
2.提出解释群体性事件的理论框架和模型
国内学者提出了若干理论框架和模型,试图对已经发生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做出解读。刘能提出一个的解释国内群体性事件原因的集体行动模型,大致包含“动员结构变量”(积极分子及其组织能力)、“潜在的参与者”和“怨恨变量”(怨恨的生产和解释)在内的解释框架,;对群众为什么会参与群体性事件做出了有一定说服力的解释。
阎耀军提出了社会稳定理论模型,包含生存保障系统、经济支撑系统、社会分配系统、社会控制系统、社会心理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等6个模块,为政府提供一种观察“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独特视角和预测群体性事件的方法。
童星建立了一个“风险危机综合分析”框架,并用其来解释群体性突发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并非只是事件,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社会风险到公共危机逐步演化的动态过程;群体性突发事件并非只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互动的系统;群体性突发事件所牵涉的主体并非只是政府一家,还有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在认识和管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时,主体性视角比客体性视角更为重要,为我们深刻理解群体性事件的意义创造了条件。
3.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理论创新
上述研究的一定的新意:(1)对群体性事件性质的正确理解。群体性事件不管它以怎样的对抗性形式表现出来,都不能改变其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的本质。(2)在观念上抛弃了传统的上纲上线的专政思维,避免对社会冲突的泛政治化理解。(3)找到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出路。在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时代,好的制度并不是没有矛盾与冲突,而是面对矛盾与冲突能有效地进行缓和解决。民意如水,“防”和“堵”,并不能真正解决群体性事件,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出路还要在于“化”和“解”。
(四)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的缺陷分析
国内社会群体性事件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理论或者说学科理论建构相对滞后。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形成规律还缺乏基础理论层次的深刻认知,缺乏涵括性很强的学科概念和基础模型。 (2)现有文献缺乏对群体性事件在各个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梳理,即缺乏历史连续性的研究,缺乏对群体性事件整体来龙去脉的研究,少有整体的归纳和宏观的概括。(3)早期研究“务实”的倾向对群体性事件体制性症结和发生机制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不够。(4)有关观点和模型缺乏足够的资料和实证支持,缺乏系统性和集约化的成果。(5)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议题,但却未能展出讨论。如在制定和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治措施时,对群体的共同需要进行控制、调整和引导,将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阶段等。
 
二、 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变化趋势和突破方向
从政策演变沿革来看,对群体性事件认识的有一个阶段性变化,其标志着是指导思想的变化。近期的研究呈现几大变化:
1.群体性事件治理理念的突破
建国50多年来,我国积累了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教训。现阶段党和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理念与实践,有了新的进展。群体性事件治理理念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1)官方对于群体性事件采取了的“脱敏”态度。认识到表达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一些地方不再是遮遮而是大大方方地正视群体性事件,把它们还原为公共话题,允许天下人评说。朱力在《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认为“群体性事件开始作为‘弱者的武器’被普遍地使用;对社会冲突事件开始由封闭的、僵硬的内部处置到开放的、弹性的公开处理”。(2)童星在一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阶段性成果中,提出“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和‘管理’有待于上升为‘治理’”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3)从治理政策取向来看,从处理转变为治理,群体性事件治理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笔者在“113”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中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提出“应对新思惟”观点,认为决策层处理危机时凸现出的“公开透明、以人为本”的行政新思维和“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为信息时代地方政府处理重大民生问题和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有益借鉴。
2.政府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的调整
推动国内应急管理体制深化改革,为治理群体性事件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1)综合考虑省级政府应急管理体制运行与管理方式,实现指挥权限划分和指挥系统的整合,依靠政府体制、政府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创新,建立完整的地方政府综合应急体系。(2)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完善省级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决策规则和程序。
3.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治理“群体性事件”应该利用社会的力量而不是控制和简单的防范。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观点出发。按照治理群体性事件目的和要求,通过制度化的机制,提高治理群体性事件能力和水平,将工作重点从被动应对、现场紧急处置转移到主动防范和综合治理上来。同时,注重和强调多学科的合作,通过与其他项目的沟通与协调,整体、系统、科学地解决与群体性事件相关问题。
注释:
1、赵树凯,《社区冲突和新型权力关系——关于196封农民来信的初步分析》,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2期
2、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1版,第82 - 83页
3、孙恪廉,《增强应变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关于突发事件防范的思考》,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4期
4、孙元明,《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3期 第6-10页
5、张百杰《群体性事件的理论阐释》,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1期 第34-36页
6、陈康,《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指挥程序研究》,政法学刊,2006年5期第24~27页
7、黄豹、陈丽丽,《群体性事件处置中“慎用警力”原则研究》,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1期第10--14页
8、童荣兵,《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思考》,今日浙江,2009年1期第49-50页
9、王锶明,《论新时期群体性事件处置的警务战术价值观》,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0、李杰才,《新时期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研究和探索》,公安研究,2004年第12期
11、何京红 吴远亮 吴明高,《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插手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政法学刊,2006年4期
12、马进,《群体性事件背后的群体心态及其整合》,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6~17页
13、马进,《群体性事件背后的群体心态及其整合》,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6~17页
14、潘正祥、詹德斌,《苏共亡党国的民心因素》,江淮论坛,2003年第2期
15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2004年4期第47-70页
16、阎耀军,《社会稳定的计量与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的构建》,社会学研究,2004年3期
17、童星,《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综合分析框架下的再考量》
18、杨敏,《群体性事件之政府答卷》,决策,2009年1期,第26~27页
19、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学海,2009年1期,第69-77页
20、童星、张海波,《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综合分析框架下的再考量》,学术界,2008年2期,第35页。
参考文献:
[1]孙元明,西部城市安全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处置[J],甘肃社科会学2005(3)
[2]孙元明,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影响和对策研究[J],重庆行政,2005(5)
[3]孙元明,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6月
[4]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5期
[5]孙元明,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影响和对策研究[J],重庆行政,2005(5)
[6]孙元明,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市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设计[J],重庆行政,2005(1)
[7]孙元明,省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设计——兼与薛澜、钟开彬同志商榷[J],改革2005(5)
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
提交论坛: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