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元、起源、及其演化历史全程概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4:56:57
肖光平
2001—2004年草于秦岭(2004年底定稿)
前  言            若干疑诘         1、朴素的本性     2、科学的启示       3、能量的来源      4、能量子基元       5、物理的阴阳     6、心理的阴阳        7、时间的流程      8、历史的趋向       9、附图及说明        后   语
摘要:融会佛、道,贯通科学,验证了心境不异,湛寂不昧的宇宙本元心性;揭示了阴阳轮流,生灭历劫的宇宙演变规律;指明了信息能量,永远递增的宇宙进化原理。论述了由常寂光境,朴素无极,心平不屈,空空如也;经波粒光境,太极偶极,心波物浪,无中生有;至无量光境,无限金属,无垠场域,无际劫期的宇宙本元、起源、及其演化历史全程的概况。从心理到物理,从微观的光子、原子到宏观的时空都有诠释。
关键词:心元、灵源;寂光、波光;阳间、阴间;轮流、历劫;能量焓、信息熵。
前言
在相对论所总结的克鲁斯卡座标,施瓦西几何中,已经初步认识到存在有我们的宇宙、黑洞、另一个宇宙、白洞的现象。虽然尚不清楚我们的宇宙与另一个宇宙的物理意义的异同,远不及本稿中指出的成、住、坏、空,阴阳轮流,生灭历劫的原理简明扼要,但毕竟已为第5节物理的阴阳部分充当了开路先锋,拉开了序幕的一角。尽管仍有不少人执著拘泥于繁琐艰涩的数学算式,误认为若不如此,便不足以标榜其学术的高深玄奥,显赫炫耀,但还是有些明眼道人可以从这堆晦腻紊乱的麻纱团里,一目了然,瞧出端倪,理出头绪,提炼纲要,疏通脉络。
相对论所述的时间弯曲,虽然尚未弄清时间与历史的差异,并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但也已为第7节时间的流程部分发了先声,开了先河。
在量子论中,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等人对于能量子、光子的孤立间隔,相续分布的初浅认识,虽然尚未认清能量振子波包系列的真实涵义,但也已为第4节能量子基元部分奠定了某些程度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还有宇宙的背景辐射温度正在降低,体积膨胀速度正在减慢,以及宇宙中存在有大量的暗物质等天文观察推测,都为本稿中的论点提供了多方面的证据。
不仅自远古以来就历代流传着存在有阴间幽冥界的民间神话,而且近些年来,又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翻译出版,新华书店公开发行的美籍索甲仁波切等撰述,并风行于全球的密宗法宝《西藏生死之书》,以及《中阴救度密法》等著作中,也介绍了生灵的阴界。这些都为第6节心理的阴阳部分预设了铺垫,吹响了前奏,使一般的读者不再觉得离奇怪异,望而厌烦,甚至反感抵触,贬斥诽谤的。
另外,在公开发行的出版读物中,还有诸如《灵魂的科学探索》等作品已经面世,成了不再那么神秘兮兮,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中自由讨论的公开话题,堂而皇之地跻身于科学的大雅圣殿,为闷窒的学术界注添了几分清新的气息。如此等等……
所有这些,都已经对广大读者作了初步启蒙,使之能够循序渐进地深入本稿各章内容的佳境之中,而不至由于陌疏而感到有什么突唐的。
对于本稿中有些史无前例的内容,预料当今大多数人一时难以理解领会,认同接受,那就暂时视为遐思幻想或天方夜谭又有何妨?只要在其公诸大众后,多少可以起到一些开拓视野的作用,取得一些启迪思维的效果,就总会有益于现代科学的进步。
总统不如方程重要,方程未及思想重要,思想没有证悟重要。爱因斯坦还说:在科学的思想里,从来都是那些最简明的基本原理在始终起着最主要的作用。至于其余的一切附加物,就如同刻意装饰的时髦华服一样,乃是可有可无的。将这些多余的东西从身上脱掉,就象从理论中剔除那些累赘的概念、定律与算式一样。
梗概越炼越精,经典越读浅薄。最简洁的理论框架,凝炼的提纲,清晰的脉络,明确的思路,可以避免被纷繁复杂的枝叶花絮弄得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不得要领。
但愿每个读者都能心开意解,契悟真理。
若干疑诘
在当今流行的科学著作中,存在许多纰漏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列举若干如下:
存在一个事件的集合或者时空区域,在此临界半径之内,质量密度的引力强得使光都不能逃逸出去,叫做事件视界。
事件视界的半径只依赖于它的质量密度,即逃逸速度达到光速的半径范围:R=2GM/C2。
宇宙由密度无穷大的奇点发生大爆炸而膨胀形成。——大爆炸又怎可克服大质量的引力由致密奇点而膨胀,并突破临界半径范围呢?
大爆炸是空间本身的爆炸,而不是另有什么东西在现成的空间里爆炸。在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也没有物质,处于质量密度无穷大,时空曲率无穷大的状态。奇点就是密度无穷大,体积为0的时空点。
宇宙膨胀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引力虽能使之缓慢一些,却永远不能使之停止,而成为开放的宇宙,越来越稀薄的粒子汤。
大坍缩把所有物质挤压成为一个大质量密度的奇点。
黑洞的质量与温度成反比。
——没有物质的致密状态又是怎样的?宇宙怎会总是在膨胀?黑洞收缩升温,质量减少,又怎会形成为大质量密度的奇点?
宇宙总在演化达到热力学平衡的热寂状态。
宇宙膨胀降温,温度为0,熵为0。
在宇宙膨胀过程中,时间箭头是从高度有序的大爆炸奇点指向某种无序度最大的中间状态。然后宇宙开始向看上去和大爆炸同样高度有序的大坍缩收拢时,时间箭头便会反转过来。
宇宙先前很小、很密,处于低熵状态。时间流逝一定对应于熵增大。宇宙一直膨胀,热量损耗趋于热寂。但如果有朝一日宇宙开始收缩,熵便会开始下降,时间也会开始倒退。
即使在大坍缩过程中,熵也还应该是增加的,时间箭头也保持不变,热力学第二定律仍然有效。
大爆炸和大坍缩是不可区分的对称模型,两者的奇点都是物质无限压缩的稠密状态。
——膨胀与收缩过程,时间是进还是退?熵是增还是减?模棱两可,无法确定。
宇宙监督法则:上帝憎恶裸奇点,凡是奇点都会被视界体面地遮盖掩蔽,不会裸露出来。
——奇点不裸露,何来大爆炸?
克氏座标,施氏几何:我们的宇宙     另一个宇宙
——我们的宇宙与另一个宇宙有何异同?如何变迁?
另外还有诸如: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
宇宙大爆炸的原动力是什么?
存在有最基本的实物粒子吗?
心灵本性先于时空而存在吗?
心灵本性与宇宙本元是异是同?
心灵具有根源,与时空事物现象同其始终吗?
存在有超物质的灵魂吗?
生灵存在有阴间幽冥界吗?
生灵必须具备光、气、液、固态等物质俱全的躯体才能安身立命吗?可以修炼成为长生不死吗?
心灵个性可以迁移转换,实现时空旅行,超越历史流程吗?……
1、朴素的本性
在多年世外原始森林、深山岩洞的日子里,当夜晚无烦无扰、无忧无虑地倚躺着静憩休息时,内而身心,外而器界都完全湛澄清澈,透彻无碍了,就象处于日光灯照明的白壁房间里,沐浴在布满天空的皎洁皓月中,如同黎明清晨的无云晴空,无遮无蔽,无中无边,了无内外,了无大小,了无景物,了无动静,淡泊寂然。
这不是那种物理的电磁波光,也没有任何热量温度,而是觉得完完全全没有黑暗。当你想到光,你会想象光线直射在物体上形成影子的那个样子,但是这个光确实没有黑暗。我们总认为有光就会有影子,除非光是在我们的周围。可是这个光却如此完整,你不能看到光,你直接溶入在光之中,不再存在有另一个实体。你就是光,光就是你。光含万象无今古,不属阴阳绝遮障。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无论白昼黑夜,睁眼闭眼,只要清净意念,炼神还虚,虚而不屈,平息心波,就都可以亲历验证心灵本性的不昧寂光,众生的如来根本智慧觉性,宇宙的朴素无极大道本元。这正是2600多年前老子在得道证果后说的:“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也是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在大彻大悟后说的:“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纵为谁说亦难以了知”。
2、科学的启示
科学技术虽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但时至今日,现代科学仍然无法解答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心灵本性,宇宙本元、起源、及其演化历程。这些目前虽尚处于科学前沿的前沿,但瞻瞩未来,对于唯物、唯心的不二认识总是早晚的事,谁也阻碍不了人类认识的前进步伐。
科学总是凭着感官意识思维,摸索局部现象,格物致知来认识世界,并从主观和客观的立场将这个整体课题割裂划分为各个学科进行剖析研究。某些教会也效法井底之蛙,将凡夫肉眼贴在望远镜的筒底窥视着天空,管见蠡测,囿于这个仅如沧海一粟的几百亿光年的螺丝壳里办道场。某些学究亦企图通过繁琐的方程式,以及论辨哲学来探索《时空本性》与《生命是什么》,纠缠于枝末细节,众说纷纭,似乎只需要研究音频旋律的对数量值,便可以领略欣赏波光粼粼的《天鹅湖》中的神韵意境。
学者们在埋头于钻研科学领域里那一棵棵专业栽培的树时,很少发现树丛外还有广袤的森林。他们穿行于科学、哲学各个学科的丛林中,难免会迷失方向,兜着固步自封的小圈子,执迷不悟,永无出期。于是,便有人试图冲出樊笼的禁锢,另辟蹊径,去深山幽壑中参道谒隐,觅师访友,寻找灵感的源泉,从中获得启迪。
与世无涉的世外隐者,所履之地,草木不摇,鸟兽不惊;所涉之水,波澜不兴,漂叶不移;所行之空,尘埃不飞,轻风不旋。他们与熊豹为邻,相安无事。饥餐松花野栗,渴饮溪涧雪汁,寒卧草缕簑篷。他们超凡脱俗,放心休息在最高至深的奥义里,自然融契宇宙真理。拔草瞻风,晤谈探讨,指点迷津,豁然开朗。
人类自始至终泊旅漂溺在如梦似幻,源远流长的心波迷途中,对于最基本的平常心性毫无认识。现代文明也从不提供让人们了解心灵底蕴的架构或氛围。科学、哲学都全然否认超物质运动的心灵本性存在的可能性。即使有人愿意把生命中这些最富有启示性的直觉经验向人介绍,也会被拒之于千里之外,没有人会理睬或当真。这种忽略也许是现代文明最蒙昧,最令人困惑的部分。对于生命心灵、宇宙本性这个最重大的奥义课题,非但知之甚少,还抑制对这方面的探究,不是误解,就是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充斥于店堂藏室的也大多是知解宗徒或学者、研究员等照本宣科,依文解义,寻章摘句,咬文嚼字之作。食古不化,揣度臆猜,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缺乏行者的现量亲证,难免隔靴搔痒,似是而非。心迷法华转者多,心悟转法华者少。
现代科学对于心灵的概念如此狭隘,纵使近几年来在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也依旧把心灵的定义简约成为大脑的生理机能,与几千年以来所有修道者的神秘经验大相径庭,殊异其趣。讫今为止,彼此之间仍然隔阂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作为完整全面的人类科学,难道没有足够的胆识和勇气来拥抱神秘经验者,认可他们亲历直觉的事实吗?为什么科技与精神领域格格不入,甚而至于分为唯物与唯心两大阵营针锋相对地争论不休呢?这种现状无疑是亟待改观的。科学必须直面并尝试说明神秘经验,从中寻找灵感的源泉和促进科学自身成长的新契机。惟有致力于解释超越目前认知能力的现象,科学才能获得创新的机会。这种空前的尝试,需要整合所有学科和各个教派的知识,融会贯通。不只是理性的逻辑归纳,物理的观测推导,同时还需要神秘界的直接经验。这也是曾守藏室饱学渊博的老子和在宫廷里浏览百科,并潜隐深山修证参悟多年的释迦牟尼先行经过的历程。
科学、哲学的先驱者们对修道者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开放态度,可以引人入胜,深入堂奥,大开眼界。唯物和唯心之间的会晤对话,交换意见,就有可能沟通融洽,互相启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产生和发展形成新的宇宙观。那些集伟大的修行成就者和卓越的杰出科学家之大成于一身的佼佼者,既已获得现量证悟,又具备渊博的知识;既对整个宇宙生命的真谛有透彻的了解,又能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地契合当代人的机宜,予以通俗易懂的诠释,让科学、哲学对于宇宙本元、起源、及其演化历史全程的梗概有完全彻底的明确认识。
科学、哲学辩证的学者与神秘经验亲证的行者的显著分歧在于:前者通过起心动念来感知现象,并经意识反映进行思索。这种虚幻浮心由主观意念的本机振荡串习相续,去与客观事物实体的固有频率调谐感应,逐格映现,片断连贯而呈现于脑际心海中。它总存在有对待的参考系,拥有相对观念,拥有分别观念,会执著于攀迎或拒逐什么。它由于宿习深重而闪烁不定,冥顽不灵,被情绪的狂澜和思念的急流所蒙蔽,与道相违,背道而驰,永远不能平心静气,穷根究底,实验亲证难以想象,不可思议,无法言说的心灵本性和宇宙本元;后者则是闭窍塞兑,摒思弃虑,恬淡笃定,止念寂照,明心见性,见素抱朴,直觉亲证心境不异,离言绝相,湛澈不昧的本觉寂光;归根复命,溯源归元,穷尽法界,彻悟宇宙真理实相。所谓举心便错,动口即乖,语言道断,心行处灭。
现代最先进的认识心灵的新技术方法有核磁共振逐层扫描的脑象图,以及直接插入探针测量的脑电图来记录大脑心波的初浅电位脉冲谱线。根据其波形、频率、幅度的差别而区分为α、β、θ、δ波等类型。当这种图谱不再出现起伏涨跌的波纹时,便据以判断生命的终止,以所谓的脑死亡来确认心灵不再存在。
然而,不争的事实却是,深寂笃定者的脑电图也会波平浪静,至多只有偶尔出现的轻微涟漪。这时的生命活动几乎止歇了,但却存在心灵的觉知:或者堕在无明的黑窟里,或者住在本觉的朗彻中。
不少人曾经体验过黑眼晕,当饥渴疲惫虚弱的时候,如果久蹲之后又猛然站立起来,全身的血液由于惯性和重力作用,一时未能随着身体同步提升,以致大脑瞬间失血。这就如同釜底抽薪,锅里的沸水虽已停止了翻腾,但却并未立即冷却平静。类似地,大脑由于失去了热血动力能源,意念顿时无力跳荡了,但意识中仍旧保持着动机习惯,待动未动的心灵就会觉得陷入了一片漆黑中,既没有了躯干肢体,也没有了环境外物。
如果紧接着未及时补充大脑供血,就等于呼吸脉搏停止的生命临终时那样,血液循环完全终止了,这期生命也就随之而结束。待到意念完全休歇,心波彻底平息之后,便会裸露出纯朴的心灵本性,清净的寂照本觉:纯洁无瑕,朴素无染;无形之状,无物之象的无相实相;没身不殆,常明全久的无极大道;绝诸对待,本来现成,湛澈不昧,空空如也,无内无外,不去不来,心平不屈,如如不动。
这种如如不动,既迥异于运动场上的迅跑,也不同于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待动未动的应力状态,而是完全放松,安心休憩在公园里;百骸调适,悠然躺在绿茵茵的草坡上;或者如乳足婴儿酣眠在舒适的襁褓里;以及忙完了想要做的事后,一骨碌坐在壁炉前,满足自在,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不思不想不寻伺,不着不求不修禅。”在任何意识概念都还未出现的当儿,清静无垠的心性本觉,就象平湖秋月那般皓然朗彻,如同金刚石一样晶莹剔透。“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难得有这种纯然清明的平心直觉。他们无时不刻地受着宿染习惯的推动,意识念念不息,心猿意马从未停顿休歇,也就从来不曾有过这样亲历实验的明确认证。无论怎么向他们譬喻形容也都似对牛弹琴,甚难使之领略意会。他们坚信不渝的是,只有凭五官直接或间接地认识的才真实可信,除此之外的其它一切都必须全盘否定。
唯物论强调,客观世界独立存在,与主观心灵毫不相干,任何事物归根到底也都存在某些实质。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将所谓的基本粒子也剖析得差不多虚无缥缈了,认识到一切粒子的存在,其实就是其它粒子的不同组合;每一个所谓的个体,都是由一连串不同的影响力组合而成。然而,乐于放弃成见的却罕有其人。他们依然如故地对空幻怀着莫名的恐惧,以为体验到那些境界,就会象被丢出飞船那样,永远飘浮在凄冷、黑暗的太空中。即使有人正兴致盎然地乘着新式磁悬浮列车在风驰电掣,其内心也还忐忑不安,感觉不那么脚踏实地。
更令人困惑的是,唯物主义始终抱定物质第一的教条,矢口否认心灵追根寻源的来龙去脉,一口咬定心灵只不过是物质的巧合而伴随出现的副产品。他们异口同声地宣称:自然界由基本粒子构成无机元素,再在适宜条件下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然后才籍以出现生命活动,进而形成心灵思想。心灵既可以突然产生,也可以突然断绝。人死如灯灭,失去了血肉之躯的生理活动作为物质基础,精神便会无所寄托,也就不可能再存在有什么超物质的心灵了。
为了坚持这一信条,某些科学家热衷于在实验室里进行试验加以佐证。他们将若干无机物原料置于密封容器里给予高能辐照,结果从中发现了多肽、核酸、蛋白质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生命材料。铁证如山的事实似乎毋容置疑,然而,滴水不漏的容器是否就肯定完全密闭呢?原子核外电子云雾那么稀疏的空隙怎可保障隔离一切呢?即使在光波射线和无机物里,也并非绝无生灵的信息呀。更何况心包太虚,量週沙界,一切事物现象莫不在灵性中幻显。实际上,宇宙中存在有诸多层次的灵源原点,秘密含藏着习惯动机的信息种子。
或许也有部分唯物论者怀疑心灵竟然没有来龙去脉的论调颇为荒诞无稽,但他们既未深入法性尽地,亲证了悟心灵的彻底本性,也未在历来的冥思苦想中刻意寻求到心灵的什么根源,所以他们实在找不出更为合情合理的理由来更新换代,也只可听之任之于陈腔滥调了。
3、能量的来源
近代史上继牛顿之后的又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科学人物是爱因斯坦,他和闵可夫斯基、洛伦兹等同仁将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都扯到了一块。对纯粹的物理学而言,煞费苦心,孜孜以求,亟待弄清的就是宇宙中能源的来历。牛顿百思不得其解,绞尽脑汁,一筹莫展之后,毅然信奉了耶酥基督,作为虔诚的清教徒,终其余生也未从中找到造物主上帝最先踢了一脚恩赐第一推动的完美答案。爱因斯坦则苦心孤诣地设计了一项宇宙常数来弥补方程式的漏洞,结果却弄得画蛇添足,抱憾不已。
宇宙从绝对不二的本元境界,到爆发展开后的相对世界,其中的能源原动力,除了芸芸众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内因之外,又还指望另有什么来历呢?本性个性,分灵道一;性空缘起,性近习远;司空见惯,感应生息;心波物浪,源源不断;正极依报,有史俱来。
例如:激励一个音叉,另一些音叉也会或多或少地谐调共振,响应共鸣。即使将先敲响的音叉捏停后再松开,它又会受其它仍在持续颤动未已的音叉所感染而重新启动。宇宙整体就是这样互相牵制的动态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诸法无我,个体是因缘内外各种相互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谁也别想独自安宁的缘故。试想,当你乐得居家小憩时,也不免为眷属或邻居拉扯推搡着去这干那的。类似地,当心灵愿意止歇时,浑身浸泡着意识习惯的每个细胞都在骚动不安,时时刻刻施加影响,干涉扰乱,搅得心无宁日。心灵总是被缠裹在习气的笼子里,习气被囊括在肉身的皮袋里,躯体被包围在环境的网罟里,系缚重重。即使在一期生命终了之后,心灵神识脱离了肉体的巢窼,也难免为遍布空间,无所不在,疏而不失的相互作用关系网所笼罩,在生死攸关的空档间隙也没有机会得以安定,不得不随波逐流,继续历劫。
心灵本性,空空如也,却并非毫无所有,而是朴素湛寂,如如不动,无为而无不为。虽然既未开展任何情节活动,也未搭建任何舞台,连空的空间也未出现,但它却是众妙之门,万物之宗,圆全具足造化各式各样时空事物的无限多可能性。可以从心平不屈而动荡出息,演绎各类戏曲剧情。众生由于迷昧幻动,就会无中生有,由道生一,无极生太极,由一生二,太极生阴阳,异性偶极,幻化波光和弦的旋律意境,聚散离合的戏剧现象。
这些由心波激荡,感应互动的极性振子的冲力和势力,正是宇宙演化的原动力,推挽着空间的膨胀和收缩,阴阳世界的持续更替,以及能量子波列的孤立间隔相续分布,形成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永无尽期。
在这种川流不息的动态过程中,生灵造作的动机习惯总在储蓄积累,牵涉的复杂程度总在与时俱增,信息和能量都似滚雪球般变本加厉。现存的所有物质能量、惯性运动,都只是众生心灵波荡的余威遗产而已。+ -未分,S N未判,凸凹未剖的太极奇点湮隐含藏的动机习惯、应力机密,是一切事物现象的种子灵源:是阴和阳的基础,虚和实的基础,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信息和能量的基础,精神和物质的基础,主体和客体的基础。
冲能(热量  温度  频率  ……   )
能量
势能(质量  密度  幅度  ……   )
能量总和 = 正能量子总和 + 负能量子总和 = 0;
宇宙总和 = 冲力矢量总和 + 势力矢量总和 = 0。
4、能量子基元
整部宇宙的历史,其实就是阴阳共舞,无常律动的流程。构成空间最基本实在的能量子基元是极性体波振子。它是由原点出发,互相垂直的X 、Y 、Z 三维空间轴向分别代表 + - 偶极电力矢量,S N偶极磁力矢量,凸凹偶极引力矢量。另外还有一维垂直于空间矢量的时间矢量,构成四维时空。籍此,以前仅能统一的电磁力与弱力、强力也和引力完全统一成为三维一体的同一性质相互作用了。在此将凸凹作用称为引力并不恰当,因为电力、磁力也都有排斥、吸引作用,故而有待更改为与电力、磁力相应匹配的新名称。
当今的物理学教材典籍里,关于电磁波光的内容仅只介绍了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的概念。即使在已经观察到黑洞等天体现象多年以后,也无人敢于料想到光线的传播方向具有可逆性,更没有谁考虑过光线的传播方向代表了空间的凸凹属性。三维轴向的翘曲分别形成极化的电、磁和光。偶极平衡振荡形成光子;偶极偏心振荡,  翘曲扭结,成为质量因素,构成物质粒子。
光子是最基本的理想偶极体波振子。其原点随着空间凸凹翘曲的膨胀收缩而运动传播,形成阳光和阴光。在它的座标原点运动传播的同时,其电磁矢量横向偏振,沿凸凹轴纵向延伸,冲力转化为势力。及至电磁矢量偏振频率衰减至0,便又转而收缩,势力转化为冲力,再沿凸凹轴逆向伸缩。直至凸凹矢量贯振频率也衰减至0,空间翘曲膨胀达到饱和状态,才整体由膨胀转为收缩。如此循环往返,若干个回合的电磁横向偏振,组成一个凸凹纵向贯振的周期;若干个周期的凸凹纵向贯振,组成一个空间凸凹翘曲,胀缩震荡的劫期。冲势推挽,阴阳轮流,波粒二象,周而复始,形成一系列间隔波包的纵波,一连串孤立光能量子的扰动,一节节逐步脉冲的光线;以及一个个更替相续的白洞和黑洞,阳间和阴间,物质世界和反物质世界。反复历劫,没完没了。
5、物理的阴阳
一阴一阳谓之道。
物质原子负阴抱阳,反物质原子极性相反。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阴灭阳生,阳灭阴生……
在如如不动,平直不屈,湛澈寂寥的本元心性中,生灵预备准动,处于应力状态,便有了时空事物现象的起源出发点。由此太玄一极灵源奇点,先期放射较低色温黑体辐射的低频电磁波光凸向传播,杳冥恍惚,参涉缠绕,和光结昏,聚晦凝质,膨胀形成阳间物质世界。
随着冲能热量转换势能质量,温度逐渐降低,电磁波频率逐渐红移,时间逐渐弯曲,先后出现电子偶素、基本粒子、等离子体、以及气态、液态、固态物质。当冲能热量全部转换成势能质量后,各类物态便依次全部转变成暗物质。空间翘曲膨胀至饱和状态,其体积、质量、引力势能都达到最大值。温度降低至0开氏度,不再存在任何电磁波频率,暗物质的间隙成了毫无填充的空的空间。而连电磁波光能量子这个最基本实在都不存在的空的空间是不允许存在的。于是,在空间翘曲的引力作用下开始收缩,出现真空0点振荡,势能质量转换冲能热量,温度逐渐回升,频率逐渐蓝移,电磁波光逆转传播进入黑洞视界。所有固态、液态、气态等物质全部转化为光波射线,收摄湮隐归于高色温、0质量的掩蔽奇点。然后再又凹向放射,膨胀形成阴间反物质世界。
阴间反物质世界膨胀达到饱和后,又逆转收缩进入白洞视界,归于裸露奇点。由此放射出更高色温黑体辐射的高频电磁波光凸向传播,再又膨胀形成阳间物质世界,迈入新一轮更高能级的劫期。
这个裸奇点的爆发,就是已经多次观察记载了的所谓超新星、客星等天文事件。由于白洞与黑洞,阳间与阴间,物质世界与反物质世界难以互相观察,只能看到宇宙中出现了黑洞,又收缩湮隐,失踪潜影。经过一段时期的掩蔽后,再又重新闪亮登场,爆发形成星云等物质世界现象。相对于阴间反物质世界而言,我们属于阳间物质世界。现在劫期的阳间物质世界也是由过去劫期的阴间反物质世界收摄而成的白洞裸奇点发生大爆炸而膨胀形成的。从阴间来看,庞大的阳间物质世界亦隐藏在奇点内。还可视阴间为阳间,阳间为阴间。
膨胀的世界必然转而收缩,收缩的世界也必然转而膨胀,这是宇宙演化历史潮流的必然规律。空间膨胀至饱和状态的最大体积或视界的最大面积与整个系统总的信息能量成正比例,每个世界的各个劫期都有其极限值。
朴素本元,无极个性,太极起源,偶极演化。一个物质世界就是一个大能量子。高能高温的全息量子分化为一系列类似主调和弦的低能低频电磁量子的波涛浪花、旋涡湍流、浮沤泡沫,成住坏空,参涉隐显,双向空间,多重世界。
宇宙由诸多不同步发展的多层次大中小世界组成,各个世界体系不停地膨胀收缩,阴阳轮流,不断得以发展壮大。每个大中世界的劫期,包含了其中众多中小世界的许多劫期,层出不穷,重重无尽。
6、心理的阴阳
宇宙并非只是纯然的机械作用而已,始终都还有心灵生机的搏动参与其中。在宇宙演化的各个时代,即使出现环境条件剧变造成的动、植物生态大灭绝的劫难,众多生灵也各以其不同形态而永远存活着。它们可以呈现为光之身或光、气身,也可以呈现为光、气、液态混合体或光、气、液、固态混合体。即使整个物质世界全部收摄湮隐归于灵源奇点,芸芸众生也未灭亡。阿赖耶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暴流。众多幽灵的动机习惯、应力机密都秘密潜藏着,一旦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因缘际会,就会复苏萌发,异性偶极,活灵活现,粉墨登场。
不但物质世界在宏观和微观存在阴间和阳间,生命心灵也存在宏观和微观的阴间和阳间,间隔更替,延绵不绝。心灵意识总在一波接一浪地念念生灭,浑身的细胞也都在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岁月昼夜也各有其生物钟的子午节律。当个体的一期生命临终时,神灵依次脱离肉体的固态、液态等物质成分。最后呼吸脉搏完全停止,体温降低,父精脑信息灵体与母卵脐信息灵体收入中央灵枢,乾坤交会,归于玄关,综合集中成为心神灵源,游离飘逸,失踪湮隐,阳神转阴,潜入冥界。
失去了热血动力,心波暂且停顿,阴阳偶极收归于太玄一极,待动未动的心灵先是觉得整个悬浮在黑暗中。待后心波意念彻底平息,便可瞥见觉性寂光。一般人难以明确认证心光一现,并将清净个性溶于朴素本性之中恒常安定,未免继续随着意识习惯流转进入阴间幻境。先是光之身及光、气身,不具形状,隐若飘忽,无所不至,毫无隔碍。随后形成液态、固态等形质的具体幻躯,恍若梦境。最后又都分解死亡,重新经验寂光与黑暗。一点灵光投胎,重返阳间,迅速经历光、气、液态阶段,形成以固质为主的肌肉筋骨,以及DNA等基因结构。
心灵个性的宿染习惯只要未彻底净化,余习意识的内容便会或多或少地与父母的基因信息与生俱来,得以遗传,这就有似儿童本来自己在秋千中已多少有些愰荡,又加以父母来两旁推波助澜。
阴间幽冥界确实是与阳间世界显得同样真切的幻化存在,不只是古老的民间传说或者道法密术的神秘奇观,并已从那些起死回生的回阳人的濒死经验得到证实。
一期生命的终点,即是又一期生命的起点。死此生彼,阴阳轮流,了犹未了,延绵不断。惟有得道的圣人,修成纯阴、阳神,历劫长生不坏;或者证悟无生法忍,不受后有,才有把握在生命的阴阳交节点,得以解脱物质的系缚,恒常安定于朴素本性中,生灭灭已,寂灭无生,没身不殆,如如不动。生命在于运动,不动就不生,不生就不灭。不起不落,不屈不变,平常心性,永恒湛寂。
心清水月现,意净天无云。平湖秋月,皎洁皓朗,毫无分别。若在湖中放置若干大盆,就会因各个盆中的动荡模式而异映现出不同的月影景象;如在盆中再放置若干小杯,又会因各个杯中的动荡模式而异映现出不同的月影景象。众生由于其薰染的意识习惯而异形成了不同的心灵个性差别,人类与蚯蚓的世界观会很悬殊。同一个受精卵可以分化为众多形态各异的细胞,构成身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就如同一个演员可以应现众多化身,分别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而其基因实质却并无二致。任何一个不同的体细胞都可以克隆复制重现整个身体。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大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心性。空空如也的朴素心性是清净法身,完整展显的现象全体是圆满报身,纷繁事物的各别个体是千百亿化身。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
7、时间的流程
时空之前,造化之先的宇宙本元是本来现成,心境不异,空空如也,无实无虚,不生不灭,不去不来的。既不存在空间的大小内外,也不存在时间的过去未来。在心平不屈,如如不动的湛寂本性中,由于众生心灵感应冲动而产生了由灵源奇点出发的偶极波荡,造成了互相垂直的空间矢量的翘曲和时间矢量的弯曲。在绝对无限的清净朴素本性中演变幻化出现了相对有限的纷繁物质世界。空间因翘曲而有限,时间因弯曲而流逝。
由于冲能热量转换势能质量,其质量引力致使时空矢量出现斜率。及到达到温度最低,质量最大的饱和状态,互相垂直的时间矢量和空间矢量都出现极大斜率,以致直角转弯,视界和奇点的时空座标意义互换。
仿佛游艇从长江三峡驶入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瞭望前站城陵矶近在咫尺,但却迂折漫长,遥遥无期。类似地,时间由于严重弯曲,虽然经过了横向偏转的漫长流程,却仅相当于纵向径直的短暂历程。尽管实际上在迅速流逝,却让旁观者看来似乎一切变化都静止了。
弯曲的时间无限密集,致使运动物质都停滞凝固了,所有的物态全部变成了暗物质。在这种饱和状态、质量达到最大值,时间也处于最长期,故此,宇宙中大多数为暗物质。
时间的松紧疏密还制约了电磁波光的频率,在膨胀至饱和状态时,频率被无限密集的时间所稀释而衰减至0,温度也降低至0开氏度。
在膨胀与收缩的视界两侧,时间矢量出现“之”字形转折逆流,但历史流程却并未倒退,而是沿着迂回曲折的时间轨迹在时快时慢地永远前进。
宇宙就是整体而流动的改变,活动和进化的过程。宇宙的历史永远是无常的,一切物理常数都只适用于对应的某个历史时刻。在某种意义上,光速表达了某个历史时刻空间膨胀各向同性的线速度矢量,其值在0~∞之间变化徘徊,由冲能热量和势能质量的转化比例确定,可以通过精确测量一段时期前后的光速变量进行验证。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不妨改写成为光速公式:C2=E/M。由此,还可以得出奇点不具禀质量的正确结论。
8、历史的趋向
在宇宙的演化进程中,能动者的影响力产生的动机习惯旷日持久地保存着,能量储蓄积累,信息与时俱增。奇点起源的能级、色温和辐射频率逐劫提高,物质元素愈趋繁重。在这个世界未来更高能级的劫期中,必然会弥漫着较  光子更高频率的高能射线,元素稳固峰也会从铁、镍等向繁重金属推移,元素周期表的序号大大扩展,品种大大增多。现在劫期中那些极不稳定的强放射性稀有超铀元素,以及那些临界裂变能小于0的天然不存在的人造元素等等,亦会在自然界中富有大量天然赋存。
作为与能量不一不异的信息量也总在随时递增。一切动机力向和组织结构,其实都是由时间松紧而异的动态分布。组织结构也是相对缓慢的动态过程,无不由动机力向所维系,都体现着信息。各个同类的粒子、光子也都存在时空差异的信息因素,相同的衍射纹样也包含了随机分布的概率痕迹。即使在质量为0,体积为0的时空奇点,湮隐含藏的动机习惯、应力机密也贮存了宇宙的全部信息,毫无损耗丧失。但是,如果所有的动机习惯一旦停止运动,那么,无论多么庞大的物质世界体系也都会毫无疑向地统统化为乌有,渺无踪影。
现代热学中,目前仅使用热熵的概念来表述信息的混序复杂程度。这就象仅使用热量的概念来表述能量一样,有欠完整准确,将可以互相转换的冲能热量的动机力向和势能质量的组织结构割裂开了,从而导致这样不符合逻辑的推论:温度为0开氏度时,即使系统存在复杂构造,但由于时间紧缩,历史缓进而缺乏剧烈动机,无以体现混序度的快速变化,所以熵值最小为0。由此推及宇宙膨胀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热熵亦会随时减少。这就完全有悖于在自动进行的演化过程中,熵值总会有增无减的公理定论,显得十分尴尬和荒谬。
现代科学的思想依然搁浅在质量守恒、能量守恒、以及热寂学说的戈壁荒漠里,对能量可以无中生有地被平衡创造,以及热量等价于质量,动机等价于结构,并可以互相转化的同一性缺乏充分的认识。走出这圈迷雾的出路不在于唯唯诺诺,削足适履地去屈从恪守什么现成的定律,也不在于凭借什么诡辨来掩饰其不可回避的矛盾以自圆其说,而在于超越学科的范畴,超越感官的局限,超越权威的桎梏。唯有熟视无睹现存观念的障碍,目空一切,才能突破籓篱的羁绊,捷足先登真理的巅峰。因此,有必要用能量焓来概括热量和质量,用信息熵来概括动机和结构,以完整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内涵。惟其如此,才能在宇宙演化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膨胀降温过程,还是收缩升温过程;不论是在温度为0的大质量饱和状态,还是在质量为0的高色温奇点状态,信息熵值总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前进而永远递增。未来劫期中的信息能量必然大于过去劫期中的信息能量。
宇宙事物,同体化现,普遍联系,相互感应。由恒常寂光,绝对无极,无曲不屈,空空如也;经无常波光,相对偶极,心波物浪,感应生息,因缘相互作用交织相互关系的恢恢天网,幻化有限时空事物现象;至无量炽光,无限金属,无垠场域,无际劫期。漫漫长流,百川入海,各个世界流程汇总归宿于其中。
色心不二,心能转物。可以变换神灵意识,迅速实现时空旅行,迁移往生无量光境,超越减免历史流程。
9.附图及说明
9.1.示意简图
9.1.1.朴素本尊
无极·法身·上帝
9.1.2.原始本尊
9.1.2.1.太极·偶极
9.1.2.2.普贤如来·亚当夏娃
红白菩提
9.1.3.光子·量子
三维偶极平衡振荡形成光子;
三维偶极偏心振荡,翘曲扭结,成为质量因素,构成物质粒子。
9.1.5.时间·历史
9.1.4.时间⊥空间
时空矢量互相垂直;时空座标意义互换。
空间因翘曲而有限;时间因弯曲而流逝。
9.1.6.空间隐显
心理物理,生命神灵;微观光子,宏观空间。
阴阳轮流,隐显更替;孤立间隔,相续分布。
9.1.7.演化流程
溯源归元,逆流而上,逆则仙圣,顺则凡俗,顺流而下,随波逐浪
返朴归真,归根复命,历劫周期,在劫难逃,旷劫轮迴,沉溺漂浮
时空曲率(1/斜率): 0   ∞      0
频    率(色  温): 0   ∞      0
幅    度(量子数):max  0      max
温    度(   K  ): 0   ∞      0
密    度(  ρ  ):max  0      max
冲能热量(   E  ): 0  max      0
势能质量(   M  ):max  0      max
光    速(   C  ): 0    ∞        0
9.2.阴阳变化
+
S
N
-
+

-

+

-

)
(
元 神


(
原 神
)
(
玄 关
)


9.3.物态变化

后语
精神与物质同在已被作为本届奥运会的主题、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又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机与开端,一切因循守旧者都必将落后于历史思潮。在未来的年代里,又将出现什么更新的认识呢?
科学的科学是哲学,哲学的哲学是佛、道。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开篇中就明确地指出:“没有宗教的科学象瞎子,没有科学的宗教象瘸子”。科学就象渐近线,可以逐渐接近,但却永远无法抵达真理。科学不只是科学的事务,必须超越科学自身的局限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上述关于宇宙基本原理、根本规律和普遍真理的简炼梗概,超越了科学与佛、道的界限,超越了唯物与唯心的界限,超越了相对论与量子论的界限,超越了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界限,澄清了现代科学面临的大量疑惑悬案,解答了牛顿、普朗克、爱因斯坦、霍金、彭罗斯、大卫·波姆等历代科学探索者的许多迷茫难题。全人类的大多数,包括各类清教徒和整个科学、哲学界都在翘首以待,盼望着有觉悟者来掀开宇宙真理的神秘面纱,现身说法,解疑释惑,指引迷津,化导群生。鉴于这些从智慧心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阳春白雪般的真谛奥义,当今世人能够理解领会者甚难稀有,姑且先作为自由言论公诸于世,开示大众。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有朝一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会心微笑者。当他们心领神会,恍然大悟之日,就会籍着这个总指针的启示,充实其中的细节内容,将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宇宙学等诸学科揭开新的一页,人类认识世界也将从此开始一个新纪元。
沉溺漂泊,历劫轮迴,阴灭阳生,阳灭阴生;
纯阴阳神,历劫不坏,万古长春,久住永生;
超越流程,减免历劫,光寿无量,迁移往生;
返朴归元,回头是岸,生灭灭已,寂灭无生。
电子信箱:yuzhougailun@sina.com;
xuruibenxin@sina.com
电话号码:029-8837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