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皇城光环后的北京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1:29:47
褪去皇城光环后的北京人
2010-11-26 20:59:07  作者:王威  来源:网络

有多少北京人在美国多少在纽约?谁也没统计过。但北京人是文革结束后,中国大陆最早走出国门来到西方的群体,是个不争的事实。

何为北京人?北京人的特点和属性是什么?这说来可话长了。北京人的定义和地域文化特点,早已不知被多少外地人和北京人自己个儿在舌头上搅得昏天暗地,是是非非,几近语无伦次,末末了,大多成了笑话和调侃。总之,褒义少,贬义多,有如北京人和各地人议论其它地方人一样。

天子脚下,八旗遗风,这是清末民初对北京人属性最早的评价;首都居民,大器,政治视角高,傲视群雄,讲究朋友义气,多才善辩,能说不能做,眼高手低------,这又是今天不少人对北京人的看法。由此看来,从前清至今,对北京人的总体印象和评价,似乎没什么根本的变化。

提笼架鸟,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云山雾罩,夸富炫耀------,老作家邓友梅京味儿小说《那五》中描写的那个形象那个时代,其实早已离北京人而去。说起来,即便在百年前,这种八旗遗风也不过仅存于数量稀少的遗老遗少和富家子弟中,而多数北京市民的生活并不在此形态之内。诚然,历史上,北京人借天子脚下之便,1949年后又借首都政治文化中心之利,得以发展自己经营自己,形成了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思想特点、文化品位和浓郁地域色彩的群体个性。其中一部分北京人得意于驰骋在京城文化和政治的生活圈里,是北京人中的阳春白雪;而大部分所谓的老北京人,都淹没在拥挤的胡同街道那劳碌的市井生活中,也就是北京的下里巴人。当你分别接触京城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时,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与结论,自然也就无法用一个简单的个性特征来归纳北京人了。而这一现象其实也恰是存在于全国所有不同地区的群体之中。

北京人谈起北京人,骄傲中又免不了夹带几分惭愧几许委屈。人们讲起北京人,往远了说,总习惯与八旗子弟挂起钩来;往近了讲,又免不了给人以首都市民的自傲之感。说来有关系,也有些冤枉。与八旗的关联,早已成了过眼烟云。但由于数百年来华夏都城的历史和半个多世纪新中国首都的风光,让北京人经历过太多的风暴,见识过太多的世面,这使北京人在外地人面前稍许有些沾沾自诩的得意,而外地人看北京人又有些许仰视和愤愤不平。多年前,浙南的山民听说我来自北京,啧啧连声,带出一惊羡的神情;四川小镇的川人当年以略带讥讽的口吻对我说:北京那可是好地方,我们比不了哟;而上海的朋友也曾不屑地对我道:北京?那还不是全国人养起来的------。

那么什么是北京人?这样评价北京人是否公平呢?1949年,当时的北京连郊区各县人口才400万,其中七个城区的人口仅203万,而现在则超过1700万(一说已经超过2000万)。今天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是近一二十年涌进北京的外来人口,新增加人口中,有百分之六十三是外来的。1949年以来,平均每年有超过22万人进入北京定居,仅2008年就比上一年增加了62万人。

我记得小时候,周围的邻居除了所谓京腔京调的老北京以外,还有大量操着河北、上海口音的人。应该说,北京人早已全国化了,今天的北京人由“原住民”和全国各地的“移民”共同构成,它不再简单地仅仅是老北京人的北京,更不是万岁爷的北京城,它已名副其实地显现出作为首都的全国性特点和属性。那种作为北京人的骄傲,已经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早已摆脱了狭窄的地域概念。

现而今再谈起北京人,抛却那些对八旗子弟的陈腐印象,你会很容易地感觉到北京人的聪明才智,感觉到北京人对经济文化建设的贡献,感觉到北京人的思想深度和文化修养,也感受到北京人的深情和乐观。放眼看去,在全国最重要最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机构和学府中,无不汇聚着大批的北京人。

提到在美国的北京人,《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的故事,曾经震撼了人们并左右了大家的认识。直到今天,北京人那种艰苦创业,那种人垮神不散,那种幽默调侃和自嘲嘲人,那种潇洒大器的精神,依然紧紧依附在他们身上。

来到美国的北京人,不像广东、福建、浙江移民那样容易凝聚。改革开放后,他们最早来到西方,很多人走过先完成学业,再从事学术等工作的道路,一步步开辟出自己的新天地。他们大多散布在全美各个地方和角落,在大小城市和大学城里,默默地工作生活着。其中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物,却不事声张,你常会在不经意中,于某个场合发现的那个耀眼人物就是北京人。

来到美国的北京人,不再像数十年前那样,走到哪里都把自己北京人的牌号亮出来。他们学会了低调做人,不显山露水,学会了勤奋和扎实。北京人的个性,在海外有了微妙的变化。我曾在新泽西州遇到一位文革后第一批来美的留学生,他的故事足以写成一本书,当我得知他就是老北京人,打算以他为原型进行采访,这位巨富的成功人士却浅浅地微笑了一下,摇摇手,须臾,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浮现。也许,这就是今天在美国的北京人。北京人的概念------他就是一个中国人!

北京人淡化了哥们儿义气和夸夸其谈,在北美的土地上,变得吃苦耐劳,就像当年北京知青插队到贫困的边疆一样,在这个时候,北京人显示出了坚毅和乐观,显示出了大器恢弘。二十多年过去了,在美国的北京人不再像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他们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他们不喜张扬,但在所有相关中国和北京的事件上,都能见到旅美北京人的身影。对家乡的那份深情挚爱,是北京人个性中最顽固最无法抹去的痕迹。

几十年过去了,家乡有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海外的北京人开始群归,如同春暖花开北飞的鸿雁。北京人永远按耐不住对家乡的思念,他们坐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北京最近又如何如何了。每每有人从京城归来,都要关切地询问:哥们儿,咱北京最近怎样了啊?有什么新故事?北京最新的建筑、北京的沙尘暴、北京正流行的菜系和服饰、北京的胡同、北京人的新语汇,无一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海外的巡礼和生活经历,让北京人变得多情了,变得格外珍惜情感珍惜北京了。有句话说:距离产生美。以往北京人并不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对故乡、对故乡文化的依恋。当他们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后,隔着碧水苍天眺望东方时,才发现那是一段胎里带来的永远也不能割断的情、永远也无法回避的牵挂。

当有一天朋友告诉我,这年的十月一日是国庆六十周年的日子,我愕然了,时光过得那么快吗?六十年前的这一天,我们的父辈怀着激动的心情,站在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前的观礼台上,淌着泪水,带着美好的憧憬,欢呼人民的胜利和祖国的新生。今天当这一天再次来临时,我们来到美利坚来到纽约大都会也已经二十年了吗?看看周围北京乡亲们携着儿辈孙辈,才惊喜地确认了这恍若隔世的时代更新。六十年,跨越了两个世纪、两个时代、两个世界、两种制度,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记载了旧中国旧北京那贫困落后任人宰割的历史,记载了那理想主义的激情岁月和创伤,也记载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老北京人、在北京生活学习工作过的人、热爱关心北京的人,共同构成一个遍布全中国和全世界的新概念北京人,编织出一个巨大的北京人“情网”。不管你在天涯还是海角,在同一个北京文化熏陶下:哥们儿,牵起手来,为咱北京------加油!

选自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世界华人文库》之《纽约手记》,王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