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始者善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7:42:06
慎始者善终 收藏      推荐      打印      2006-03-30 15:02:06   怎么看胡葆森呢?
  他是一个商人,拥有15亿元的资产,而且是在短短的10年中获得的。但是,他却主张在商不言商,喜欢谈论的内容大都很具哲学意味,喜欢书法、书籍、收藏,还写得一手好字,俨然一个文人。
  人们常常把商人形容成惟利是图之辈,而把文人描绘成清高避俗之人,尤其是在中国。那么,胡葆森是怎样把这两者协调统一的呢?
  他说,人生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经商的也好,还是做学问、从政的也好,真正成功的都有一个共性:发现规律、把握规律、驾驭规律;只是这种规律的领域不一样罢了。其区别只在于人们对他们所冠以的名称不一样:在商的,人们称之为企业家,从政的则叫做政治家,做学问的则名为学问家。
  让我们循着这种思维进入胡葆森的精神世界吧。
  “我”是谁?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命题,似乎与生意很不搭界。但是,胡葆森开宗明义地说,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我是谁。
  一个人之所以区别其他人,关键在于他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包括知识结构、性格特征、判断能力、社交环境,这种独特性决定了个人的价值角色。弄不清楚的话,容易造成个人价值角色的错位,影响个人价值的发挥。
  在人生的几个关键时候,正是认真破解了这个命题,胡葆森才做出了清醒的选择。
  第一个关键时期是下海。
  回到1990年。按照当时普遍的社会标准来说,胡葆森称得上是“一帆风顺”。年仅35岁的他,是河南省一家厅级外贸集团公司的副总,常年住在香港,负责海外业务。可谓是生活优越,前途光明。
  但是,这个时候他却决定要下海。他说:“我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告诉我,经济报国的道路可能更适合我。”他解释说,“当时我已经走了40多个国家,觉得未来的竞争主要在经济领域,个人的价值更容易在这种竞争中得到体现,发展的空间更加广泛。通过几年的磨练,尤其是通过对国际大公司的考察、学习、总结,了解了企业的运做特点,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企业,而当时的国有企业的体制又限制了这种能力的发挥。”
  当他提交辞职报告的时候,很多人都莫明惊诧,劝阻的、怀疑的声音蜂拥而致,有关主管部门也不批准,因为他是在册的领导。最后,主管部门报请省政府领导同意,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他终于跳入了商业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二个关键时期是回河南做房地产。
  1992年,胡葆森在香港炒楼花获得了他的“第一桶金”:2000多万港币。他知道,这种炒作不是生存的长久之计,需要寻找一个稳固的基业。
  到那里去寻找呢?
  回河南。
  这个选择又是出乎人们的预料。当时沿海存在着大把大把的机会,而深处内地的河南无论是投资环境,还是市场条件都有不少的差距。
  但是,胡葆森却要选择河南。其理由很简单:他是河南人,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了解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他是在河南成长的,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在香港炒楼花,使他认识了房地产的运做规律。国际化加本土化,构成了他的竞争优势。
  这个决定,奠定了他事业发展的根基,尽管其中经历了种种波折和磨难,比如说注册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房地产公司不被批准,还比如说第一个推出住房按揭贷款不被理解等等,但他都一一化解了这些波折和磨难,并在中原大地上成长为一棵强壮的大树。
  “现在是第三个关键时期。”胡葆森平静的语调中蕴涵着深远的回声似的,“正在考虑退居二线和分散股权的问题。”
  胡葆森向记者仔细分析了他现在所面临的两个问题。建业现在的资产总量达到了15个亿,投资规模到了5个亿,已经是一个新的平台了。此外,信息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新的消费群体正在迅速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我的知识结构、管理能力、市场判断很容易不适应,一旦这种不适应成了企业发展的束缚,建业就到了危险的关头。要避免这种危险,就必须及早地寻找能驾驭这种资产、把握社会变化的职业经理人。”
  另外,建业现在是单一的股权结构,风险过于集中,一旦出现无法承担的风险,就容易使企业彻底垮掉。分散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分散股权,因为不同的股东会有不同的资源,不同的资源就能加大抗风险的能力。
  这种判断使胡葆森加大了改革的力度。一方面,他将现有的业务分成了几个事业部,并委派相应的骨干领军,在赛马中相马;另一方面,他正着手股份制改造,引进有实力的投资者。他说,“建业现在就像风华正茂的少女,有条件找一个德才兼备的如意郎君。”
  环境在如何变化?
  人的存在、人的活动的展开,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又反作用于特定的环境。所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思想、需求、时尚、技术、情绪、政策等等因素在不断的交融、碰撞、作用与反作用中形成大的趋势和潮流。顺应了这种潮流,人就会取得成功,逆潮流而动,就会遭到失败。
  “做人如此,做企业也如此。”胡葆森很肯定地说道,“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环境在不时地变化。”
  似乎是一种注脚,建业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就是:对环境要能适应、利用、改造。
  建业的发展也证明了这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1993年,胡葆森在郑州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金水花园刚刚启动,就遇到了全国性的地产市场大萎缩。面对着这种环境,胡葆森冷静地进行分析。从产品的供给上来看,当时郑州480多家地产商走的几乎都是同一条道路--中低档商品房。从市场的参与者来看,很多是国营地产商,脱胎于计划经济,对市场需求并不了解。他想,能够拿钱买房的人,大部分是收入比较高的,或者是单位效益好的,这决定了他们对房子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他决定避开中低档商品房这条拥挤不堪的小道,开发中高档商品房。
  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金水花园一、二期推出后,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反应,很快销售一空。在接着进行的第三、四期项目中,他们在中高档房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品房的概念,从户型设计到工程用料都追求高品质;在后来的建业广场公寓和建业城市花园的项目中,他们在精品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活方式的概念--生态、科技、创新、文化……共同营造一种力求完美的现代都市生活。这种层层推进,吸引、形成了建业特有的顾客群体,这个群体塑造了建业的市场形象,推动其产业的良性循环。
  “有的地产商在提出某个概念时,仅仅是要吸引顾客,当顾客吸引过来之后,却不兑现承诺。”胡葆森很有感慨地说,“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在提出这些概念的同时,就在考虑如何充实这些概念,因为仅有房子好,并不是一个高档社区。”
  作为充实的第一步是:办高水平的教育。当时的金水花园位于郑州的东郊,是在一片荒地上建起来的房子,教育和娱乐都非常落后。对于独生子女时代的父母来说,没有教育的小区,无论如何不能算是高档小区。于是,胡葆森决定开办小哈佛双语幼儿园,其要求是:硬件是全国最好的,教育采用汉语和英语教学。
  本来是为了改善社区环境的双语幼儿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其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课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实验基地、郑州市一级幼儿园、河南省示范幼儿园,这也是河南省社会力量办学唯一获此殊荣的幼儿园。其招生范围从小区扩展到了郑州全市,并能够自我发展了。在此基础上,建业又建起了建业小哈佛双语学校和建业外国语中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顺势而为的是,建业的教育产业初具规模,成为建业品牌的又一个重要支撑点。
  “也许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吧。”胡葆森说完就笑了,笑得真开心。
这种在环境的变化中把握成长机会的故事,在建业还有很多,比如建业足球俱乐部,现在已完成了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业休闲娱乐有限公司,现在也已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为主业服务的企业;为了集团管理信息化而组建的建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正在向IT领域迅速进军……
  “我”应该是谁
  在胡葆森的经营生涯中,有几次决策使他颇费踌躇。其中最令他难忘的是,采取什么方式扩张?
1997年,建业住宅集团成立。当时,他们被评为河南省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第一名,他们的手中也有了1.3亿多元的利润,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问题是,该以怎样的方式快速发展?
  易地再战?当时北京、上海等地的地产市场红红火火,利润空间很大。或者是买壳上市?当时的证券市场异常火爆,一般人看到了都心动不已。或者是兼并弱势企业,低成本快速扩张?
  每一种的诱惑都很迷人。但是他顶住了这些诱惑,他的理由是:当为则为,而非能为则为。企业必须搞清楚“我”应该是谁。
  “企业决策的关键是,不是能干啥就干啥,而是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说,亚细亚、郑百文、春都火腿,当他们火爆的时候,谁会想到这么快就会垮?垮的重要原因就是做了不应该做的事”;胡葆森的语调依然平静,但流露出一种激动的情绪,“有的企业是做项目的企业,哪个项目赚钱就扑向哪里,也许这个项目赚了大钱,也许这个项目成了陷阱。有的企业是做企业,注重品牌建设、注重细节、注重文化的培育、注重持续的竞争能力。我的目标是要造就一个百年不倒的品牌企业,所以要当为则为。”
  有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胡葆森的当为则为,那就是2001年10月13日建业买下亚细亚的五彩广场。
  亚细亚五彩广场是郑州商业区黄金地段的一个商业建筑,由于经营不善,被迫关闭清算。2001年8月12日,法院裁定后进行破产拍卖。先后两次拍卖,都没有成功,价格也由3.5亿元下降到3亿元。
  胡葆森密切地注视着这次拍卖,但他没有参加拍卖,因为他觉得条件不成熟,“五彩”的地缘和资产结构决定着它只适合于商业,而建业是一个地产商,没有商业运营经验的积累。但他知道这里有机会,机会的连接点就是有实力的商业机构的介入。
  这个机会正在向他走来,因为北京华联综合超市有限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建业已经投资入股了。当前几次拍卖正在进行的时候,他也在向华联的董事会推荐这个项目,最后,董事会接受了这个项目,因为上市后需要扩大营业网点。
  10月13日,当五彩第三次拍卖的时候,建业开始竞标了,并以2.3亿元的价格买下了五彩广场。
  10月26日,建业与北京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签下了租让合同,五彩成了北京华联的郑州连锁店。
  胡葆森说,一个企业要跨地域、跨行业发展,有四种要素缺一不可:品牌、人才、资金、商业模式。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都可能会导致失败。所以,在集团开始向外扩张发展前,胡葆森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来积累这四项资源:大量引进人才、推出了《经营管理手册》、启动了OA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了客户资源管理系统和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当这四项资源都厚厚实实了,建业才开始了跨地域的扩张--向濮阳、新乡、安阳、开封、商丘、南阳等地级市发展。
  胡葆森很悠然地指着办公桌上的电脑说,“通过我们的信息管理平台,我能随时了解其它城市子公司的工程、管理、客户情况。”
  一种运筹帷幄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种运筹帷幄的内容是什么呢?
  将用10年时间在全省20个中等城市建造30个优秀住宅示范小区,总面积达超过600万平方米,使建业步入国内一流地产开发商的行列。
  听到这幅远景的时候,记者想起了他关于一个成语的另类解释:人们常说善始善终,但做企业的人,更应该说的应是慎始善终。慎始的真正内容在于,弄清楚“我是谁?”、“我应该是谁?”,切实做到“我如何是谁”。经济参考报/ 高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