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为何不杀司马迁反而任命中书令 _历史千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8:25:46
武帝为何不杀司马迁反而任命中书令
时间:2010-5-25 专题:司马迁
武帝为何不杀司马迁反而任命中书令 中书令在汉朝时并不是后来被称为令公的高官,而是皇帝的秘书,一般由宦官担任,西汉中书令弘恭,石显二人皆宦官。汉武帝任命司马迁为中书令,一是因为他已受宫刑,可以自由出入皇宫,能随时接受皇帝的召唤,甚至可以日夜宿在宫中,不会引出秽闻。二是因为他的文字功底很深,完全能胜任这一职务。远比一般太监称职。三是汉武帝是一代明君,这是他怒火消失后,出于对人才的爱惜,对司马迁进行的补偿,也是为了安抚朝野读书人的心,这个职务比司马迁太史令的原职有权有钱的多。也便于他查阅档案,走访高官,完成《史记》 (前145—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这说明他是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的。司马谈在这篇论文中所表现的明晰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无疑给司马迁后来为先秦诸子作传以良好的启示,而且对司马迁的思想、人格和治学态度也必然有影响。汉武帝即位后,司马谈做了太史令,为了供职的方便,他移家长安。在此以前,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即帮助家人做些农业劳动,同时大概已学习了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随父到长安后,他又学习了“古文”(如《说文》的“籀文”和“古文”等),并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对年轻的司马迁都有很深的影响。
司马迁在二十岁那一年开始了漫游生活。这就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乙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封建统治阶级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盛典,司马谈因病留在洛阳,未能参加,又急又气,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司马迁适从西南回来,他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遗留给司马迁,司马迁流涕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他以极大的热情来对待自己的职务,“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并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准备,在太初元年(前104),他主持了改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的工作后,就开始了继承《春秋》的著作事业,即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这年司马迁是四十二岁。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他的想法向武帝说了。武帝因而大怒,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得了罪,并在天汉三年下“蚕室”,受“腐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耻辱。他想到了死,但又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他终于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乙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看到自己的出路,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愿。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但只是“埽除之隶”、“闺合之臣”,与宦者无异,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的著作事业却从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力量,并在《史记》若干篇幅中流露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怒和不平。到了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在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中说:“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可见《史记》一书这时已基本完成了。从此以后,他的事迹就不可考,大概卒于武帝末年。他的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的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成是第二部《春秋》。但他并不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他还同时接受了各家特别是道家的影响。他的思想中有唯物主义因素和批判精神,特别由于自身的遭遇,更增加了他的反抗性。班彪、班固父子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这正说明了司马迁的思想比他的许多同时代人站得更高,而为一些封建正统文人所无法理解。们今天正是从这些封建正统文人的指责中,看到了司马迁进步思想的重要方面。 汉帝表示我能废你也能用你,我宽宏大量,不计较你犯的错误了,我是个好皇帝,希望大家都知道。 一般由宦官担任,西汉中书令弘恭,石显二人皆宦官。汉武帝任命司马迁为中书令,一是因为他已受宫刑,可以自由出入皇宫,能随时接受皇帝的召唤,甚至可以日夜宿在宫中,不会引出秽闻。二是因为他的文字功底很深,完全能胜任这一职务。远比一般太监称职。三是汉武帝是一代明君,这是他怒火消失后,出于对人才的爱惜,对司马迁进行的补偿,也是为了安抚朝野读书人的心,这个职务比司马迁太史令的原职有权有钱的多。也便于他查阅档案,走访高官,完成《史记》
一、忍辱發憤著史的司馬遷
忍辱發憤著史的司馬遷
(一)史官世家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省韓城縣)人,約生於景帝五年(西元前一四五年。另有一說,司馬遷生於武帝建元六年,即西元前一三五年),卒於昭帝始元元年(西元前八六年),享年約六十。
一般人往往以顯赫的家世炫耀於人,而司馬遷卻以史官的家世為榮。一生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父親司馬談。司馬談學識淵博,曾做漢武帝的太史令。「太史令」也就是史官之長,在漢代通稱「太史公」,主要是掌理天文、星曆和占卜、祭祀等事,同時也兼管文書和記載朝廷大事。
(二)壯遊大江南北
司馬遷二十歲時,為「網羅天下放失舊聞」,在父親的支持下,開始漫遊大江南北。
年輕時代的壯遊,與多次隨漢武帝出巡的經驗,使司馬遷開闊了眼界。除河西、嶺南外,司馬遷的足跡所至,幾乎遍及全中國。這些遊歷,給他帶來兩種好處:一是有機會廣泛接觸下層庶民,考察風土民情,明瞭人民生活狀況;二是訪問父老耆舊,採集傳說逸聞,考證歷史遺跡,積累豐富的史料。史記之所以傳世,司馬遷之所以不朽,最重要的一點,是他不僅「讀萬卷書」,同時,還「行萬里路」,以消化、印證、考據典籍上的資料,培養了他開闊的胸襟、深遠的見識和豪邁的氣勢。
(三)繼承父命修史
在寫史記的過程中,司馬遷面臨無數難題:首先,這些文獻充斥古代神怪傳說,有互相矛盾,說法不同的;有遭逢秦末之亂散失、焚毀,只留下殘缺不全的片段,要加以選擇和整理真是不容易。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怎樣來寫的問題,史記問世前,中國的史書尚書以記言為主,春秋、左傳以編年為綱,國語、戰國策以地域分類,雖都有其特色,但卻不能系統地、全面地反映整個時代的歷史過程,也沒有將歷史中最主要的部分││人物的活動、社會生活的動態呈現出來。以往的既是無可遵循,那麼,就需要他自闢一條新路。
經過五、六年的苦心研究,他摸索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編寫歷史的方法││創立以記人物的本紀和列傳為中心的「紀傳體」,融合表、書、世家,將五種史書體例彙集一書,使之互相配合、補充,各盡其用。紀傳體史書記載社會各方面,包括政治、軍事、思想文化、經濟、民族以及中外關係等,從不同的角度顯示社會的基本狀況,內容廣泛,既提綱挈領,又包羅宏富,顯現司馬遷在史書體裁上高度的創造力。二十五史,均沿用此方法與體例。
(四)李陵之禍
漢武帝天漢二年(西元前九年),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大軍出征匈奴,卻讓著名的大將李陵為李廣利押送糧草。李陵不願作李廣利的隨從將領,主動向漢武帝請求,自願帶五千步兵北擊匈奴。漢武帝雖心中不悅,還是答應了。李陵領兵從居延出發,北擊匈奴。起先,深入敵境,因未和敵人相遇,進展相當順利;不久,漢軍遇到匈奴的強大隊伍││由三萬騎兵增至八萬餘。幾場惡戰下來,李陵終因寡不敵眾,加之後無援兵,人盡糧絕,在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下戰敗被俘,最後投降匈奴。
李陵戰敗投降的消息傳回之後,驚動整個朝廷。武帝本希望李陵在兵敗時戰死或自殺,為漢朝掙回面子,卻聽說李陵投降匈奴,大為震怒;原先祝賀的朝中大臣們立刻附和,異口同聲的斥責李陵。武帝下令將李陵的家人全部扣留起來,打算問罪。司馬遷平日和李陵雖然無特別交情,但佩服李陵的為人,認為李陵勇敢孝義、廉潔謙恭,於是替李陵抱不平,向武帝陳言:「臣以為李陵對父母孝順,待士兵如子,有國士之風。他帶領不滿五千的步卒,深入匈奴腹地,轉戰千里,奮力殺敵,為國立下大功。最後他被圍困,弓箭用盡,援兵不到,才不得已被俘投降。他之所以不死,或許是為了將來尋找機會報效大漢。」沒想到武帝聽後,臉色大變,認為司馬遷為李陵辯護,是故意抬高李陵的身價,打擊大將軍李廣利。因為李廣利是漢武帝的大舅子,也就是武帝寵幸的李夫人的哥哥,兄以妹貴,所以才能夠身統六軍。漢武帝當時已痛恨李陵的投降,又疑心司馬遷嘲諷他的大舅子作戰不力,所以一怒之下,以「誣罔罪」將司馬遷下獄。
司馬遷鋃鐺入獄,又遇凶殘之酷吏杜周,自然是大受折磨。更不幸的是:第二年消息傳來,竟說李陵為匈奴練兵,準備進攻中國(實為李緒,消息誤傳)。漢武帝聞報,愈加震怒,即下令將李陵母妻殺死;杜周就將司馬遷定了死罪。按照當時法律,有兩種方法可以免除死刑:一是用錢贖罪,需五十萬錢。司馬遷官小家貧,又沒有親友肯幫助他,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錢;二是接受腐刑(即﹁宮刑﹂),這不僅需要遭受肉體的巨大折磨,還必須忍受精神上莫大的恥辱。司馬遷要想免死,只有接受腐刑。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一文中,說明自己「發憤著書」的心聲:「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可見個人的悲劇並未將他的理想埋葬,相反地,為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在痛苦中以自己的血和淚撰寫史記。司馬遷出獄後,誤報李陵替匈奴練兵事已釐清。漢武帝知司馬遷是無辜的,又憐惜他的才學,就提升他為中書令(掌握宣布皇帝詔命之官,通常由宦官擔任)。官位雖然升高,可是這是宦官擔任的職務,他感到奇恥大辱,內心無比痛苦,於是更勤奮地埋首於史書的寫作中。
大約在昭帝元年(西元前八六年),司馬遷逝世。至於司馬遷的死因為何,可能是他入獄後,一直因受腐刑的恥辱而抑鬱寡歡,悲憤而死,可能才是他真正的死因。
司馬遷的兒子(名字沒有留存下來),傳說因為司馬遷受腐刑後,常有怨言,所以漢朝就不再任用他的子孫做史官。他有一個女兒,嫁給楊敞,楊敞官任大司農。當霍光和張安世等人決意另立新帝時,派人徵求楊敞的意見,楊敞嚇得汗流浹背,不敢答話。他的夫人急忙從東廂出來,督促丈夫立刻同意這個重大的計畫,可見她是個有決斷力的女子。她的小兒子楊惲││司馬遷的外孫,是一個才氣縱橫的文學家,史記就是經由他推廣的。後來他寫一封報孫會宗書,信裡講了幾句牢騷話,竟遭朝廷判決腰斬。
二、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簡介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記事上起黃帝,下至西漢武帝太初年間,共約三千年史事。其體例有五:
1.本紀(十二卷。包括歷代帝王世系和國家大事,以事繫年,為全國的編年大事記,也是全書綱領)
司馬遷將項羽和呂后、呂雉都列入本紀。項羽雖然未登上皇帝寶座,但他是推翻秦王朝的各支起義力量的實際領導者,楚、漢相爭時的政治中心人物。呂雉在劉邦死後,以太后身分執掌實權,發號施令,惠帝 劉盈不過徒有虛名。因此,司馬遷尊重歷史事實,不以成敗論英雄。
2.表(十卷。用表格譜列歷史大事件和某些列傳不勝記載的人物活動,這種寫法使歷史發展的脈絡更為明晰。所以通志說:「史記一書,功在十表」)
3.書(八卷。專門論述經濟、文化以及典章制度)
4.世家(三十卷。記述諸侯國興衰存亡的歷史)
所記人物均為影響較大者,如孔子、蕭何、張良、曹參、陳平、周勃等,既記載他們的家世、生平事蹟,也保存與當時重大歷史事件和典章制度密切相關的史料。司馬遷將陳涉列入世家,充分肯定陳涉推翻秦朝暴政統治的歷史功績,認為「天下之端,自涉發難」,給予陳涉很高的評價,與歷來史家誣其為「盜」、「暴亂之人」的態度大相逕庭。
5.列傳(七十卷。列傳也為司馬遷首創。七十卷中的絕大多數是人物傳,專記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尤其是秦、漢時期活躍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社會各階層代表)
三、執法的故事
1.讓人民信服的于定國
于定國是西漢 宣帝時代的廷尉。他在審判案件時,往往盡可能哀憐鰥夫、寡婦等困苦無依的人。罪有輕重不能決定的,就從輕處理,辦案非常小心謹慎。朝廷稱讚說:「張釋之任廷尉,天下沒有被冤枉的人;于定國做廷尉,人們都認為自己不會受冤枉。」于定國酒量很好,聽說他縱使喝了很多酒,仍然神志清醒,不會誤事,尤其在冬天的時候,喝了酒判案更加精明。
2.深明大義的鉅子
墨家有位領袖(鉅子),住在秦國,他的兒子殺了人。秦惠王對他說:「先生,您的年紀大了,又沒有其他的兒子;我已經命令執法的官員不殺他了。先生您應該聽從我的這個處置方式。」他回答說:「墨家的法律規定:『殺人的人要處死,傷人的人要受刑。』這個法律規定是用來禁止人民殺人、傷人的;禁止人民殺人、傷人,是天下的大義。大王您雖然給他恩惠,而命令執法官員不要殺他;但我卻不可不執行墨家的法律。」於是他沒有同意惠王的處置,而把自己的獨子處死。兒子是人所私心鍾愛的,強忍愛子的私心而實行大義,這個墨家領袖真可說是大公無私。
3.商君立法
秦孝公任用商鞅,商鞅進行變法,法令擬定齊全,但尚未公布,他擔心人民不信任自己,就在國都市井南門,豎立三丈長的木頭,招募民眾有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給二百四十兩金子。民眾覺得這件事很奇怪,沒有人敢搬。於是他又規定說:「有能搬走的人,給一千二百兩金子。」有一個人果真把木頭搬走了,商鞅果真給了他一千二百兩金子,表示不欺騙民眾。於是把法令頒下。
法令在民間施行了一年,住在國都的秦國人民說新法令不方便的數以千計。太子也犯了法,商鞅說:「法令之所以不被遵行,是來自上層階級的犯法。」便要依法處罰太子,但太子是國君的繼承者,不能用刑。於是就刑求監督太子行為的公子虔,並將傳授太子知識的公孫賈處以在額頭刺字的「黥刑」。第二天,秦國人嚇得都遵守法令了。法令施行十年,秦國人民非常高興,路上不會拾取別人遺失的東西,山中沒有盜賊,家家富裕,人人充足。人民勇於為公家作戰,而不敢做私人打鬥,鄉鎮因此大治。
五、中國古代皇帝的稱謂
1.年號:生前紀年之名號。(始於漢武帝)
如:永樂(明成祖 朱棣)、崇禎(明思宗 朱由檢)、萬曆(明神宗)、康熙(清聖祖 愛新覺羅玄燁)、乾隆(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曆)、光緒(清德宗 愛新覺羅載湉)。
2.尊號:生前奉上之名號。(始於唐武后)
如:聖文神武皇帝(唐玄宗)。
3.廟號:死後廟議之名號。(始於商代)
如:太宗、世宗、太祖、高祖。
4.諡號:死後追封之名號。(始於西周)
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明思宗。
5.其他:九五之尊、天子、天、上、至尊、聖、聖人、人主、駕、車駕、乘輿、六龍、飛龍、大家、皇上、陛下、殿下、大行、天家、官家、國家、官里、陵、廟、祖
六、認識稱謂||足下、閣下、在下
1.足下:是敬稱對方的敬詞。古代下稱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後來專用為對同輩的敬辭。根據異苑記載,介之推為了推拒晉文公封給他的爵祿,和母親隱居於山上,晉文公放火燒山,想逼介之推下山來,不料介之推竟寧死不下山,最後抱樹被燒死。晉文公後悔不已,撫樹哀嘆,並把樹砍下做成木屐。每次當他想起介之推的功勞,就低頭看著腳下的木屐說:「可悲啊!足下!」「足下」的稱呼應該是從那時開始的。王維與裴迪秀才書中說:「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
2.閣下:是書信中尊稱對方的敬辭,意思是說不敢直呼其人,而請在樓閣下的僕人代為傳話。據漢書.嚴延年傳記載,延年的母親從東海來到洛陽探望延年,剛好看到一些士兵押解囚犯經過,她大吃一驚,對延年身為郡守,卻不能盡到父母官教化人民的責任,非常生氣,於是停留在都亭,不肯進入郡守府。延年只好出府,來到都亭拜見母親,但母親卻閉閣不見他!延年只好摘下官帽,磕頭跪伏在閣下,過了很久,母親才肯見他,並加以責備一番。
3.在下:是對尊貴之人自稱的謙詞。元曲誤入桃源云:「待明年,容在下還席。」曲中的「在下」是「我」的謙稱。
七、類文選讀
有人盜高廟坐前玉環,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釋之案律盜宗廟服御物者為奏,奏當棄市。上大怒曰:「人之無道,乃盜先帝廟器。吾屬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廟意也。」釋之免冠頓首謝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順為差。今盜宗廟器而族之,有如萬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與太后言之,乃許廷尉當。是時,中尉條侯周亞夫與梁相山都侯王恬開見釋之持議平,乃結為親友。張廷尉由此天下稱之。 正史之祖──司馬遷
作者彭晨瑜。國立大里高中。一年四班
壹●前言
中國歷史上因撰寫史事而名流千古者,以司馬遷最為代表人物,其經歷的事件,加上客觀的思考及主觀的評論,結晶出一本家喻戶曉之書──《史記》,史記不僅開創了紀傳體的編纂體例,司馬遷的真實紀錄也使無數受記人物,在歷史中展現了不朽的生命,這即是為何後人尊稱他為「正史之祖」之因。(註一)
司馬遷出身於史官世家,自幼接受父親司馬談的栽培,其初衷並不願在宮中當一位微不足道的小太史令,而希望能有一番大作為,直至後來他領悟到,前人的所作所為,需要有人真實的紀錄下來,善者留給後世歌功頌德;惡者遺留污名遺臭萬年,也可作為前車之鑑成後人借鏡,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言:「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加上父親臨終前未完成的心願,司馬遷決定繼承其父志,著手撰寫《史記》。《史記》帶給他榮耀,卻也使他付出慘痛代價,由於武帝的好大喜功,司馬遷被判處死刑,為了完成《史記》,他屈辱的踏入武帝圈套──接受腐刑,司馬遷曾告訴自己:「我要活下去,就算受再大的恥辱,也要活著把史記寫完,我要讓他們知道我的身體可以受辱,但我的靈魂絕不受辱。我要活著用史記來證明,我的意志力可以抗拒一切的侮辱。」(註二)《史記》成了其靈魂,重要性已勝過了肉體。
雖然「史記」和「司馬遷」人人聽聞過,我想真正深入了解的是,是什麼樣的時代背景,激發一個人將歷史紀錄下來的想法,甚至在受盡恥辱後,依舊奉獻其生命於著作上?是荒唐還是鼎盛的朝代,埋沒又或不稀罕如此賢能之才?而一本寫滿往事之書,能帶給後人多大影響?再回頭思考,《史記》的完成與否,全都在司馬遷的一念之間,直到其受腐刑才有完整的機會,所以本文將藉著了解司馬遷的生平、時代背景,推之其作為的緣由,再深入研究司馬遷的曠世鉅作,為後世帶來什麼影響。
貳●正文
一、史記之父司──馬遷
01. 生平
A. 好學的少童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其父親司馬談曾「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又曾作「論六家之要旨」(註三),肯定道家思想,為司馬遷的人格思想及為學態度立下穩固的基礎。漢武帝即位後,司馬談任職宮中太史令,為了職便移居長安,在此之前司馬遷已學習當時通行的文字──今文(即隸書),隨父抵長安後,又學習了古文,十五歲已能書寫八種文字了,隨後他向董仲舒學《春秋》,像孔安國習《尚書》,本身的優良基礎加上高人的指導,能力已超越同年齡孩子甚多。
司馬遷曾期盼能親眼見到「鯉魚躍龍門」的神話奇景,也曾迫切想得知當時美名遠播、亦俠亦盜的軹縣人──郭解的身世,而在疑問獲得解答後,往往能有一番自我見解,兒時對於魚躍龍門的幻想,進而轉變為盼望自身能飛黃騰達受器重。巧遇郭解後,他漸漸領會到,平凡的人,依然能成就不平凡的功績,年少時即非常有自己的想法。
B. 萬里遠行
司馬遷由少年逐漸轉為青年,年輕的他內心所期望的是能扶搖直上,成為達官顯要,而當時大將軍衛青大敗匈奴受重賞,更加鼓舞他闖出一片天的情懷,但這正與其父望其繼承家業的想法大有出入,父子兩心境都是矛盾的。司馬遷二十歲那年,赴西域聯絡大月氏合攻匈奴的張騫回國了,正巧司馬談欲司馬遷親自考察戰國末至漢初間楚漢相爭之史料,出發前接見了張騫,兩人對話便作為司馬遷日後著作《大宛列傳》(註四)之依據,之後司馬遷開始了漫遊生活。這就是他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所說的:「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規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乙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註五)歸國後致力於考取郎官資格,取得後一方面積極充實自己待受重用,一方面也盡力找尋致力道教的大學好友──摯峻的下落,得知其歸隱山水之決心後,司馬遷也開始真正研究領會道家思想,此時他已逐漸走回父親為其鋪設的道路。
C. 重回老路
在宮中做事的司馬遷,在經歷了李廣的悲劇、皇帝包庇霍去病殺李敢父子等,逐漸看清漢武帝的人格,也對於真相不能表露於世,自己無法虛偽的選擇沉默而痛苦。他聽從父親建議,向寫作和採訪工作尋求心靈的慰藉。武帝十分迷信於求神問仙,他聽取道士公孫卿的意見舉辦封禪大典,為了自身長生不老、羽化成仙做打算,身為太史令的司馬談不以為然,但不進勸武帝就有虧職守,他直言無諱後換來的是武帝的大怒及不信任,受到無比藐視的司馬談氣血衝心一病不起,虛弱的司馬談逝世前,告知司馬遷自己未完成的史冊心願,便離開人世。痛心的司馬遷決心繼承父親遺命,完整他遺留下來的零碎資料。不久,他繼任太史令,著手《史記》的創作,重回家族事業。
D. 為史記付出的慘痛代價
《史記》未完成時,武帝便暗中派人察看《武帝本紀》和《景帝本紀》兩卷,其中善惡皆書的內容史舞帝勃然大怒,從此便仇視司馬遷,等待機會想好好羞辱他。好近女色的武帝看中舞伎李夫人甚至其弟李延年,私心偏袒下將兩人兄長李廣利視為人才,為了讓李廣利立功好重賞,他情願付出任何代價,雖打勝仗卻兵力大損。相對的,武帝卻不願派兵給李廣利長子──李陵對抗匈奴,甚至調離接應部隊,以致打了一場敗仗,司馬遷細思失敗之因並誠實秉告武帝後,卻被認定為司馬遷在為敗降辯護,批評武帝戰略,導致武帝怒髮衝冠,而司馬遷也因此冤屈下獄。入獄後,他提醒自己必須熬過生不如死的獄中生活,完成父親交代的《史記》,但他被判處了死刑,就在絕望難過無法完成使命時,武帝給予司馬遷活罪機會──腐刑(男子去勢之刑),當時的司馬遷將人分為十等,而受腐刑汙辱的人,即是最下賤者,他反覆思索兩難,最終為了《史記》,他慘痛接受活刑,自此活在痛苦之中。
E. 將餘生獻給史記
其後,武帝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是人才,任命司馬遷為中書令,但受近折磨的司馬遷已心灰意冷,所以他冷眼看待宮中的勾心鬥角,並據實紀錄下來,也只有在寫《史記》時,他能得到安慰,而他預知奪位的「戾太子事件」(註六)終究是爆發了,,後宮們的明爭暗鬥益發嚴重,陷害武帝的傳聞便越多,導致武帝神智開始變的恍惚,,在嚴懲奪位事件失職官員時,司馬遷老友──任安便被冤枉了,任安寫信給司馬遷望其能幫助他赦罪,但司馬遷知道一武帝性格,他將惹來殺身之禍,《史記》將無法完成,便回書與任安表歉意,此書便是有名的「報任安書」(註七)。在司馬遷五十五歲時,《史記》終於完成了,他獻出其一生,忍辱過日子的最終目標終於達成,他五十九歲那年,亂世的武帝與世長辭,司馬遷也悄然離開長安,下落成謎,遺留《史記》震撼人心。
二、史記對後世的影響
司馬遷創作史記的理念便是「就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註八),便是要研究上天和下民間之關係,貫通歷史演變過程,富有個人見解,再者其求真求實的內容也樹立了日後史學的終旨,其筆下描繪的人物皆栩栩如生,也是後人所值得深思揣摩的,最後,史記的最大功能,便是警惕後人,同樣錯誤不可再犯,作為執政者最佳的參考典範,對於現代人來說,史記也是考古最豐富的史料了。
參●結論
觀看司馬遷一生,或許有的人會認為,為了一本書而賠上自己的尊嚴,獻出自己的生命是很不理智的行為,但想想當時的時代背景,執法者不公,慷慨赴死絕對是更不理智的行為,司馬遷貢獻其生命和時間,留給後世無限深思,讓不善者檢討自身行為,使善者免於犯錯,其成就和美名必定大於選擇受死後徒留的佳名。如孔子論管仲:「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而莫之知也。」可見,為了達到真正的成就,適當的放下尊嚴將會得到加乘效果,畢竟放得下才能爬的更高。
司馬遷最令人敬佩之處便是他的堅持,他能堅持想法並努力實現!無論在困苦的環境,其皆能持續朝理想邁進,這更是多數人做不到的。在這政局已十分安定的年代,反而人們不能盡力而為,這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且安逸則惰吧!
再來,許多執政者在剛上位之時,總是滿腹理想充滿活力,人民對其也十分信任,但時間久了,往往漸漸遠離其最初想法,甚至最終是背道而馳,我想這是一個王國滅亡,政治垮台的最大因素吧!就如漢武帝,其政績亦是走下坡路,還招來了外戚專權的危機,在古老的年代人民無資格選擇心目中的執政者,但現在是民主的時代,人就該將公民的權利發揮到最高效用,執政者亦該謹守初衷,並付諸行動,達成人民的期望吧!
肆●引註資料
註一、《司馬遷》。P.4。賴會鳳主編、蕭本雄改寫。東方出版社。1997年。
註二、《司馬遷》。P.220。賴會鳳主編、蕭本雄改寫。東方出版社。1997年。
註三、「司馬遷的生平和著作」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new_page_558.htm
註四、《司馬遷》。P.79。賴會鳳主編、蕭本雄改寫。東方出版社。1997年。
註五、「司馬遷的生平和著作」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new_page_558.htm
註六、《司馬遷》。P.225。賴會鳳主編、蕭本雄改寫。東方出版社。1997年。
註七、「司馬遷」。http://content.edu.tw/senior/history/ks_rs/temple/hero/suma/life.htm
註八、《中國文學史演練》。P.71。錢念孫。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