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宁:排解社会矛盾 各级领导请“沉”下去(东方早报 2008-7-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7:25:57
东方评论 |editorial
排解社会矛盾 各级领导请“沉”下去
2008-7-2 2:32:41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
6月28日,中央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召开全国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做实信访工作,为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创造和谐社会环境,会议就展开“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作出部署。
所谓“大接访”,其主旨就是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的“县级责任”,形成县委书记带头,亲自接待群众来访,解决突出问题,排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最大限度地化解一批“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的工作机制。
“堵大门、上大路、赶大会、找大官”——群众越级上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人皆共知。为改变被动局面,湖北省从今年3月起率先在全国推出“大接访”行动,县(市、区)党政和各部门一把手定期在家门口挂牌接待上访群众。贵州“6.28”突发群体事件的发生和北京奥运的临近,直接提升了“大接访”活动在全国迅速推开的必要性。
本报注意到,在广州,6月26日,由市长和八位副市长领衔,市、区(县级市)、街(镇)和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共1039人展开的首次“大接访”,共接待群众8350人次。连续接访长达五小时的广州市长张广宁对“大接访”颇有感慨,他表示:“大接访逼着我们了解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逼着我们政府认认真真地处理一批问题。”
在上海,类似的“大接访”早有先例且层次更高。去年9月19日,时任市委书记习近平及市长韩正、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分别带队到杨浦、虹口、黄浦区“下访”,现场接待信访群众,直接倾听市民诉求,当场解决了不少影响市民生活而久拖不决的“疑难杂症”。
“哭声、骂声、闹声、埋怨声,声声入耳;关心、真心、贴心、责任心,心心相印。”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现任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出席全市信访工作会议,要求沪上各级领导干部对市民呼声要“声声入耳”,排解群众情绪要“心心相印”。他还建议,新任局级干部到信访一线锻炼,增强群众观念,改进工作作风。
贵州“6.28”事件的教训十分深刻,再次警示各级政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极端紧迫性。诚如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所言:“从这起事件来看,由一起单纯的民事案件酿成一起严重的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其中必有深层次因素。”构建和谐社会,民众物质层面的生活改善固然重要,政府与群众关系的改善更属基础之基础。毋庸讳言,上海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在经历十数年两位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矛盾。何以解忧?唯有改革!我们所说的“改革”,包括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也包括建立起具有持久性的、由各级党政领导既“挂帅”又“亲征”的、变群众重复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为各级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化被动为主动的常年性的领导“下访”制度。
以人为本乃执政为民之“本”,各级领导干部若能“沉”到基层,走进社会底层,除直接排解一批“疑难杂症”之外,还能面对面观察和感知社情民意,其政治价值远不止于舒缓政群关系那般单一,它还是党委政府制定民生政策、使之更符合群众意愿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反之,若整天“浮”在面上,“泡”在会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施政理念就只能作为口号喊着,喊多了还会引起群众新的反感。
近日,俞正声同志在全市信访会议上强调,要切实在解决问题上下工夫,重视初信初访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努力把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第一次信访之时,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时间和第一地点。要在解决政策性突出矛盾上着力,每年梳理一些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领导要带头接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亦是解决突出问题之年。中央对“大接访”作出部署,上海市委对“下访”亦作了垂范与强调,接下来,广大市民期待沪上各级领导干部能真正“沉”下去。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2/userobject1ai98010.shtml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807030003.asp
鲁宁:排解社会矛盾 各级领导请“沉”下去(东方早报 2008-7-2) 鲁宁:重建公信力请从新闻发布的透明开始(东方早报 2010-4-7) 陶短房:赖昌星还要赖下去么?(东方早报 2009-8-7) 鲁宁:请官员学会与公民平等对话(东方早报 2009-11-13) 高一飞:案件审理中 请上级法院领导慎言(东方早报 2008-3-13) 杨涛:拒绝家属请专家参与尸检,法律依据不足(东方早报 2008-10-20) 邵建:请公开审理周正龙/东方早报 黎明:灾区公款游:官不畏民自逍遥(东方早报 2008-7-2) 熊培云:鸟巢上的名字(东方早报 2008-1-7) 荷枪实弹护送“佛顶真骨”(东方早报 2008-7-29) 熊培云:鸟巢上的名字(东方早报 2008-1-7) 荷枪实弹护送“佛顶真骨”(东方早报 2008-7-29) 外国摄影记者眼中的平壤(东方早报 2008-2-27) 东方早报 练洪洋:听证会请“托”亵渎民意(东方早报 2007-6-12) 张千帆:南京,请用全部真相来为“拆”字放行(东方早报 2009-8-31) 鲁宁:恶劣天气中,我们能为返乡客做些什么(东方早报 2008-1-22) 鲁宁:能太空漫步的民族没理由做不好“奶粉”(东方早报 2008-9-26) 鲁宁:和谐世博不容城管粗暴执法(东方早报 2009-7-28) 沈彻:香港的“一把手”将如何接受监督(东方早报 2008-7-7) 孙立行:成长中股市需要政府救护(东方早报 2008-4-7) 潘洪其:直播竞选局长让民主政治更醒目(东方早报 2008-4-7) 王琳:从信阳危机公关“完败”谈公权力制约(东方早报 2008-7-15) 邓聿文:6月份原油出口为何暴增5.5倍(东方早报 2008-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