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师:一个电话一段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9:47:11


  付丽丽

  大约半年前,一年一度的全美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公布了2010年度专业奖项,由旧厂区改造而成的世博后滩公园获得今年唯一的综合设计杰出奖。

  评奖委员会对该项目的评语是:“这是非常具有震撼力的。它传达了许多关于我们这个专业的正确的信息。视野独特而奇妙,表达非常之好。上海缺乏蓝天,这种背景下来认识这个项目的可持续性设计,其意义便显而易见。”

  世博后滩公园的设计者,就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俞孔坚教授。

  “滩”的回归

  2005年12月18日,来自上海园林绿化局的一个电话使俞孔坚与后滩公园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2010上海世博园区的西端,黄浦江东岸与浦明路之间,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总用地14公顷的狭长滨江地带,那儿就是后滩公园。那里如今是一片典型的江南湿地景观,静谧、幽深。江边生长着各种野草,田块中种植着五谷、经济作物和各类具有水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随季节而变换。春天菜花流金,夏时葵花照耀,秋季稻菽飘香,冬日翘摇铺地……

  然而,近五年过去了,俞孔坚依然记得第一次看到“后滩”的情景:天空是灰茫茫的,雾气、灰尘和化学气体交织混合;浦东世博园区主要是上钢三厂所在地,道路上车辆吃力地爬行在覆盖着灰土与泥浆的水泥路上;厂房门口的土地上流淌着黄色的液体,夹竹桃树叶上是黑色的尘埃;巨大的钢结构厂房里火花飞溅,火炉边的钢铁工人在高温下作业;江边则是另一番景象,防洪堤是高高的水泥墙,来往的船掀动着浑浊的黄浦江水、夹带着各种垃圾,拍打向水泥护岸;幸存的小块江滩湿地被江水带来的垃圾所覆盖,污秽与凌乱不堪入目;江岸上,遍地都是各种废弃的材料和旧机器的部件,没有被垃圾和工业废料占领的土地上,被入侵植物一支黄花所覆盖着,不给任何其他植物留下空隙……

  看到这样的情景,俞孔坚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块场地上的主要问题是诸如洪涝问题、生态重建、工业遗产的再利用问题。究竟该指定怎样的设计理念,他陷入了深深地思索。

  “世博会,特别是世博园的核心景观不应该作为中国向世界‘耀武扬威’的场所,更应该成为中国向世界表达环境危机意识,以及面对危机努力寻求解决途径的机会;当我们高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口号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城市是有历史的,这些历史在每一方土地上,在每一栋厂房中,珍惜和善待它们的存在,方可使城市充满意义,使生活充满意义。”谈及理念确立的过程,俞孔坚说。

  2006年1月23日,在向世博局领导做的 “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核心绿地景观定位”的报告中,俞孔坚确立了其设计理念,即以生态净化湿地、工业遗产利用、当代艺术及生态体验为核心内容的方案——“滩”的回归。

  从落选方案到首脑接待室

  “其实‘滩’的回归方案本来是为世博中心绿地设计的,由于种种原因无缘实现。”俞孔坚说。

  2006年6月25日,世博中心绿地开始国际招标,土人设计将其方案向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等地的专家所组成的评标委员会进行宣讲。

  “遗憾的是,土人的设计方案落选,原因很多,主要专业上的理由是‘湿地太野,不能满足世博高档次的要求’,以及‘场地不适合做湿地’,‘工业构建筑物不值得保留’等等。”随后,模型被撂倒到大厅的一角。

  尔后,上海市的主管领导和上海世博局的有关领导到评标会议上来,不经意间看到了“滩”方案,便觉眼前一亮。于是,该方案又戏剧般地作为“候补方案,”进入修改和深化阶段。但是,有关方面也提出很多修改要求,包括缩小湿地,多种大树,减少工业遗产的利用等等涉及方案核心价值的内容,而这是俞孔坚无法接受的。

  故此,“滩”的回归方案被搁浅。

  事情改变于2006年12月初,世博绿地的另一项重要工程:后滩湿地公园(后改名为后滩公园)招标活动启动。

  2007年2月7日,土人设计再次向来自全国的专家汇报方案,其核心理念仍然是“滩”的回归,建立在生态绿色基底上的故事与艺术体验。与世博中心绿地的方案一样,土人的设计理念并没有获得专家们的完全认同。设计团队曾被要求取消乡土野草和农作物的应用,防洪堤的标准化设计,湿地池底的硬化防渗,放弃工业厂房的利用等等。不过,俞孔坚带领着他的团队坚持原有理念,这才使得人们能看到后滩公园现在的样子。

  游走在后滩公园,细心的游览者也许会注意到,一些景点似乎还依稀可辨旧码头、旧工厂的痕迹。的确,这也是俞孔坚在设计中匠心独造之处。在设计之初,他就想建立一个便捷而体验丰富的交通网络;这个网络联结了一系列以工业遗产利用为特色的场馆和功能结点,讲述上海城市过去的故事、满足现在的功能和憧憬未来的技术与生活。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场地范围内的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有型钢厂三车间、厚板酸洗厂房和码头等。设计通过改造原有厂房及码头,运用剥离、填充、穿插等手法,保留、再用和再生场地内的工业遗产,来纪念上海后滩的工业文明。

  “在局部方面,设计做了妥协,并证明是永久的遗憾。”俞孔坚说。在后滩公园设计中,他本来想保留和利用的两个厂房,最终只保留了半个,即现在的后滩湿地公园的综合服务中心——“空中花园”。那里布置有各类酒吧和茶座等休闲设施。如今,这个中心被称为“难得的清新之所”,指定为世界首脑人物们的接待场所。

  外语达人:保安新一代

  《环球》杂志记者/李烁 臧晴

  “Hola(你好!)”上海世博园C片区西班牙馆的入口处,一名年轻帅气的保安员一边用娴熟的西班牙语向游客们问好,一边在长龙般的队伍中来回穿梭、奔前跑后。

  亲切的笑脸、贴心的问候,让不少顶着烈日排队等候的中外游客倍感温馨和惊喜。这位用热忱的工作精神和流利的西班牙语为中外交流担当起“友谊使者”的世博保安,就是园区保安队伍中的一名“外语达人”——西班牙馆的保安队长张瑜琨。

  今年25岁的张瑜琨是一名不折不扣的“80后”,开朗的性格、蓬勃的朝气、流利的西班牙语,使他成为西班牙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他所带领的保安队的守护下,西班牙馆这一每天都迎来参观大潮的世博园区热门场馆,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我的工作安排是做一休一,但由于场馆内事务繁忙,我基本每天都会上班。”张瑜琨说,他每天的工作从开馆持续到闭馆,常常一连忙碌至少12个小时。

  尽管“连轴转”的工作十分辛苦,但张瑜琨并没有感到枯燥和厌烦。从惯常的保安例会、安排工作到日复一日地在排队等候区维持秩序;从与馆方外籍管理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到时不时地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张瑜琨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并乐在其中。

  今年5月底,一名老年游客突然在西班牙馆的出口处手捂胸口、坐地不起,执勤保安立即用对讲机向张瑜琨汇报情况并请求支援。2分钟后,张瑜琨提着急救药箱赶到现场,经询问得知老人有心脏病史,因当日游玩劳累过度而引起心脏病复发。他一边从药箱中取出保心丸给老人服用,一边拨打园区医疗中心电话。

  当时,正在举行花车巡游表演,为确保救护车尽快到达,张瑜琨马上调来机动队员增援,疏散周围人群,并帮助照顾老人。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现场接走了老人。由于救治及时,老人的身体状况很快就恢复稳定。

  面对老人家属的感谢和围观游客的称赞,张瑜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不过是尽我所能罢了,换作任何一个保安、或是武警都会这样做的。”

  谈起自己被选拔成为西班牙馆的保安队长的经历,张瑜琨颇为自豪。作为世博园区内设立外语保安的场馆,西班牙馆的选拔十分严格,初试与复试的双重关卡难倒了不少前来尝试的应聘者。凭借着在华东理工大学学习西班牙语的“科班”优势,加上此前的保安经验,张瑜琨最终在十几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西班牙馆的保安队长。

  “面试时,西班牙足球的话题可帮了我大忙,”张瑜琨说,“和副馆长聊到这一段的时候,一下子就把他给逗乐了。”之后,面对西班牙馆副馆长关于场馆安保、业务技能方面的提问,张瑜琨也是胸有成竹,对答如流,让副馆长连连点头、赞不绝口。

  “馆方非常看重我的语言优势,让我负责场馆内外的信息沟通,担负起与西班牙馆方沟通的责任。”张瑜琨说,“西班牙足球队夺得世界杯后,每天来馆里参观的中外游客更多了,我的外语就更能派上用场。”

  自今年2月参与西班牙馆的场馆建设以来,张瑜琨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和西班牙语与馆内外的外籍工作人员畅通无阻地交流。用英语做好值班记录、为外国游客答疑解难,用西班牙语与馆方邮件往来、探讨工作安排,他都能一一胜任。

  “在西班牙馆工作的这一机会也使我进一步锻炼了语言能力,促使我时时运用、时时提高。”张瑜琨说。如今,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通过网络在线教学努力“充电”。“学无止境嘛,”他笑着说,“为了更好地与馆方沟通,也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

  8月30日,上海世博会迎来了西班牙国家馆日,当日参观西班牙馆的游客获得了一份额外的惊喜——亲眼目睹世界杯冠军奖杯“大力神杯”的真容。在西班牙馆的广场中央,每一位入馆参观者纷纷用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手机聚焦金光闪闪的“大力神杯”,欢呼雀跃地与之合影,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而展出的背后却凝聚了张瑜琨等保安员辛勤的汗水。作为安保总监助手和翻译,张瑜琨在展出前一周,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策划,一门心思地扑到了安保方案的制定中。终于,在他与各方的努力沟通下,一套迎接、护送与保卫大力神杯的详细方案出炉了。

  “当天‘大力神杯’亮相,西班牙首相到场,前来参观游览的外籍人士也相当多,使得整个场馆的安保工作十分吃重,也需要我时时发挥外语特长,”张瑜琨回忆道,“任务太多,整整一天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为了给西班牙国家馆日营造更好的氛围,也为了满足等待多时的游客,张瑜琨还提前学习了大力神杯的相关历史和知识。当游客们津津有味地听张瑜琨介绍着大力神杯的设计师西尔维奥·加扎尼加的奇闻异事,以及其“两人捧起地球”的设计理念时,便不知不觉忘却了在酷暑中排队的辛苦,也更自觉地遵守起场馆的参观秩序。

  “大学一毕业,我就进入上海保安服务总公司为世博园服务,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责任感,”张瑜琨说,“对游客、馆方和总公司负责,是我们安保工作的基本准则。”这位年轻的保安队长带领着另外25名与他年龄相仿的“新一代”保安队员,用十二分的尽心尽职和始终如一的责任感、使命感为西班牙馆筑起了一道平安之墙。